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共两党敌后游击战场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常家树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13-118,共6页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广泛进行的敌后游击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具有中国特色的战场形式,对于促进和保证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重大的战略作用。敌后抗日游击战争最先由中国共产党提出,并在付诸实践的过程中不...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广泛进行的敌后游击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具有中国特色的战场形式,对于促进和保证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重大的战略作用。敌后抗日游击战争最先由中国共产党提出,并在付诸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加以理论完善。面对中国正面战场不断失利的严峻形势和八路军开创敌后游击战争的重大成果,国民党军事当局也逐步认识到敌后游击战争的战略价值,在开辟敌后游击战争的决策之初,同中国共产党达成某种共识。正是由于这种共识,在一定时期内,国民党敌后游击战争取得一定成果,对南进日军起到战略牵制作用。但是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党敌后游击战 敌后游击战 敌后游击战 国共两党 抗日游击战 八路军 敌后抗日游击战 正面战场 毛泽东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民党敌后游击战述论 被引量:7
2
作者 孙泽学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4期86-93,131,共9页
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除在正面战场进行正规战外,还在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国民党军队的敌后游击战在配合正面战场,扰袭日军后方,牵制、消耗敌人上发挥过积极作用。由于国民党对敌后游击战的战略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因而在战略战... 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除在正面战场进行正规战外,还在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国民党军队的敌后游击战在配合正面战场,扰袭日军后方,牵制、消耗敌人上发挥过积极作用。由于国民党对敌后游击战的战略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因而在战略战术、根据地建设、技战术素质及政治心理素质等方面都不能适应敌后游击战的要求,加上其军队自身的腐败,导致战斗力愈益下降、游击区不断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国民党 敌后游击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民党军敌后游击战衰败原因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全营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56-159,共4页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军事当局曾于敌后设立游击战区,派出百万大军进入敌后,冀其开辟敌后战场,以配合正面战场的作战。进入敌后的国民党军曾给日军以杀伤,但这些国民党军为限制八路军、新四军的发展,到处挑衅,制造摩擦。由于进入敌后的...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军事当局曾于敌后设立游击战区,派出百万大军进入敌后,冀其开辟敌后战场,以配合正面战场的作战。进入敌后的国民党军曾给日军以杀伤,但这些国民党军为限制八路军、新四军的发展,到处挑衅,制造摩擦。由于进入敌后的国民党军反共反人民,失去了人民的拥护;官兵缺乏民族精神,惧敌心理严重,士无斗志,战斗力难以发挥;战术呆板,对游击战不得要领,依赖工事长期固守一地,且战备松懈,玩忽职守;自我生存能力差等,使其难以在敌后坚持,在日军进攻面前,伤亡降散,国民党军敌后游击战走向衰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党 敌后游击战 衰败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国共敌后游击战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赵万钧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96-101,共6页
抗战时期国共敌后游击战之比较研究赵万钧众所周知,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坚持敌后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壮大了人民革命力量,为夺取抗战的胜利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事实上,国民党及其军队在坚持正面战场... 抗战时期国共敌后游击战之比较研究赵万钧众所周知,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坚持敌后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壮大了人民革命力量,为夺取抗战的胜利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事实上,国民党及其军队在坚持正面战场作战的同时,也抽调了相当数量的军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敌后游击战 比较 研究 国民党 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理治与中原敌后游击战争的开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程振声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7-111,共5页
朱理治为中原敌后游击战争的开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七七事变后不久,朱理治主要领导河南省委恢复和重建党的组织,坚持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武装力量。六届六中全会后担任中原局组织部长,协助刘少奇发展了鄂、豫、皖、苏四省的党组... 朱理治为中原敌后游击战争的开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七七事变后不久,朱理治主要领导河南省委恢复和重建党的组织,坚持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武装力量。六届六中全会后担任中原局组织部长,协助刘少奇发展了鄂、豫、皖、苏四省的党组织、统一战线和武装力量。担任中原局代理书记后,主要指导河南地区和鄂中、鄂西北等地区的工作,创建了豫鄂挺进纵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理治 刘少奇 中原敌后游击战 重要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敌后游击战争与世界其它反法西斯游击战的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赵立彬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3期73-79,共7页
中国敌后游击战争与世界其它战场反法西斯游击战相比,既具有游击战的一般共性,又有自己的鲜明特征,主要体现在:发展更加独立;坚持“农村包围城市,的特殊道路;不仅开展军事斗争,还肩负建设根据地,建设政权的政治任务。因此,它... 中国敌后游击战争与世界其它战场反法西斯游击战相比,既具有游击战的一般共性,又有自己的鲜明特征,主要体现在:发展更加独立;坚持“农村包围城市,的特殊道路;不仅开展军事斗争,还肩负建设根据地,建设政权的政治任务。因此,它起到了一般游击战无法起到的战略作用,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更加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敌后游击战 世界其它战场反法西斯游击战 欧洲抵抗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敌后游击战方针的提出及其体现的战略远见
7
作者 罗平汉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5年第14期37-44,共8页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一再强调红军必须适应由国内战争到反侵略战争的转变,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八路军、新四军不但在数量上与日军相比处于劣势,更重要的是武器装备也严重落后于日军,唯有游击战方能在打击敌人...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一再强调红军必须适应由国内战争到反侵略战争的转变,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八路军、新四军不但在数量上与日军相比处于劣势,更重要的是武器装备也严重落后于日军,唯有游击战方能在打击敌人的同时保存和发展自己。1937年11月太原失守后,八路军各部迅速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相继开辟抗日根据地,逐步形成与正面战场相呼应的敌后战场。游击战中“游”是手段、“击”是目的,“游”是为了更有力地“击”,认为八路军、新四军在抗战中“游而不击”是罔顾事实的无理指责。没有八路军和新四军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其他人民武装的敌后游击战,就不可能有敌后战场的开辟与坚持,而没有敌后战场就不可能有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敌后游击战 人民武装 战略远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国民党敌后抗日游击战之兴衰 被引量:4
8
作者 莫岳云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6-41,4,共7页
抗日战争时期,不仅共产党领导开展了广泛的敌后游击战,国民党军也进行过敌后游击战争,其游击武力最高时达100万人。但由于国民党既抗战又反共,因此,国民党敌后游击战对于整个抗日战局,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国民党敌后游击战,经历... 抗日战争时期,不仅共产党领导开展了广泛的敌后游击战,国民党军也进行过敌后游击战争,其游击武力最高时达100万人。但由于国民党既抗战又反共,因此,国民党敌后游击战对于整个抗日战局,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国民党敌后游击战,经历了一个由兴起、发展到衰落的过程。特别是后期,出现了大批游击武力投降日伪的活动,给抗日战争带来很大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党敌后游击战 敌后抗日游击战 敌后游击战 国民党军 游击根据地 八路军 正面战场 游击 抗日战争 蒋介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共两党对敌后抗日游击战时机的把握 被引量:1
9
作者 黄诗玉 杨天宏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111-118,共8页
抗战八年中,国共两党都在敌后领导开展了抗日游击战,以抗击日军的侵略。两党在开展游击战的决策时间上存在先后差异,中国共产党于1937年8月洛川会议上正式确立开展抗日游击战的方针,国民党则在1937年冬据白崇禧提议而作出... 抗战八年中,国共两党都在敌后领导开展了抗日游击战,以抗击日军的侵略。两党在开展游击战的决策时间上存在先后差异,中国共产党于1937年8月洛川会议上正式确立开展抗日游击战的方针,国民党则在1937年冬据白崇禧提议而作出开展敌后游击战的决策。由于双方决策时间不同,影响了两党对游击战的实施和时机的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党 共产党 敌后抗日游击战 时机把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的卓越领导者高敬亭 被引量:1
10
作者 江抗美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73-79,共7页
高敬亭是鄂豫皖苏区革命斗争领导人之一。曾任光山县委书记、鄂豫皖工农民主政府主席、鄂豫皖中央分局委员、省委委员、皖西道委书记、红二十八军政委等职。在主力红军长征后,他领导红二十八军与鄂豫皖边区各级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在异常... 高敬亭是鄂豫皖苏区革命斗争领导人之一。曾任光山县委书记、鄂豫皖工农民主政府主席、鄂豫皖中央分局委员、省委委员、皖西道委书记、红二十八军政委等职。在主力红军长征后,他领导红二十八军与鄂豫皖边区各级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在异常困难的环境中艰苦奋战,胜利地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保存了鄂豫皖根据地,保存和发展了党的一支武装力量,为坚持大别山革命斗争做出了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年游击战 鄂豫皖苏区 鄂豫皖根据地 大别山区 领导者 革命斗争 部队 国民党军队 红二十五军 敌后游击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产国际、联共(布)对中共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影响
11
作者 黄雅丽 柳作林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6期196-197,共2页
共产国际、联共(布)关于中国抗战的指导方针影响了中共敌后抗日游击战的局部开展。中共敌后抗日游击战场开辟发展壮大的事实使得共产国际、联共(布)不得不肯定中共的政治路线,并支持毛泽东为中共领袖,这有助于中共更好地实施独立自主的... 共产国际、联共(布)关于中国抗战的指导方针影响了中共敌后抗日游击战的局部开展。中共敌后抗日游击战场开辟发展壮大的事实使得共产国际、联共(布)不得不肯定中共的政治路线,并支持毛泽东为中共领袖,这有助于中共更好地实施独立自主的游击战略方针及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国际联共(布) 中国共产党 独立自主 敌后游击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抗战时期湖北国民党敌后战场述论 被引量:2
12
作者 洪小夏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8-109,共12页
七十余年来的湖北抗战史研究,重点在于湖北中共敌后战场及湖北国民党正面战场,而极少有人研究湖北国民党敌后战场。实际上,国民党的湖北敌后战场,理论认识于南京失守之时,具体发轫于徐州会战期间第五战区在皖北的敌后游击战,初步实践于... 七十余年来的湖北抗战史研究,重点在于湖北中共敌后战场及湖北国民党正面战场,而极少有人研究湖北国民党敌后战场。实际上,国民党的湖北敌后战场,理论认识于南京失守之时,具体发轫于徐州会战期间第五战区在皖北的敌后游击战,初步实践于武汉会战期间,周密部署于武汉失守前后,完整贯穿于武汉沦陷之后7年的湖北抗战全过程。这一战场曾地域广大,兵力雄厚,其主体部分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是湖北抗日战场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湖北 国民党敌后战场 国民党敌后游击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谭震林同志与苏常太抗日游击根据地 被引量:1
13
作者 常文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28-32,共5页
1938年6月,新四军江南部队在陈毅率领下,建立了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根据地。1939年春夏间,陈毅组织东进纵队进入无锡、苏州、常熟、太仓一带,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在斗争中逐渐形成了以苏州县(今吴县及常熟县的一部分)、常熟县(今常熟县北... 1938年6月,新四军江南部队在陈毅率领下,建立了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根据地。1939年春夏间,陈毅组织东进纵队进入无锡、苏州、常熟、太仓一带,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在斗争中逐渐形成了以苏州县(今吴县及常熟县的一部分)、常熟县(今常熟县北部地区及沙洲县的东部)、太仓县为中心的游击区。为了加强对这一地区抗日斗争的领导,1940年4月中旬,中共中央东南局派谭震林(化名林俊)率领一批干部来到常熟,领导这一地区的抗日斗争。谭震林从到达常熟至1941年夏天因日伪“清乡”而撤出为止的一年多时间里,宣传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发展抗日武装和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队 抗日游击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新四军 军队 抗日武装 常熟 抗日斗争 武装力量 敌后游击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九四一年新四军第四师战略转移问题再探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蓝天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1-55,共15页
1941年新四军第四师实施了自豫皖苏边区至皖东北地区的战略转移。1月底日军发动豫南攻势,中共中央大力鼓励四师西进发展新黄河地区,然而战场形势发生逆转,四师陷入敌顽夹击的不利境地。华中局为重点保障苏北地区安全,逐渐倾向于保存四... 1941年新四军第四师实施了自豫皖苏边区至皖东北地区的战略转移。1月底日军发动豫南攻势,中共中央大力鼓励四师西进发展新黄河地区,然而战场形势发生逆转,四师陷入敌顽夹击的不利境地。华中局为重点保障苏北地区安全,逐渐倾向于保存四师实力;中共中央则基于皖南事变后国共谈判及全国战略配合的考量,对四师坚持津浦路西仍抱有期待。此后日军动向变化改变了国共在涡河以南的兵力布置重心,四师主力被分割在涡河南岸地区,难以展开。加之豫皖苏边区群众基础有限、军队建制尚待完善,四师难以获得充分的补给和支持,最终作出由路西战略转移的决策。四师的暂时转移,是根据各方实力变动和地方情形作出的务实选择,为日后新四军“重返路西”蓄积了发展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皖苏边区 新四军第四师 敌后游击战 国共关系 战略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理与抗日军事战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 被引量:1
15
作者 经盛鸿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2期3-9,共7页
本文从中国地理学的角度,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军事战略问题,评述了国民党政府在依据中国地理特点制订与实施抗战军事战略上的成功与失败,同时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此问题上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军事战略 中国地理 毛泽东 敌后游击战 蒋介石 中国军队 蒋百里 国民政府 地理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山东抗日武装起义的特点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荣勋 杨勤为 袁之舜 《齐鲁学刊》 1987年第5期29-32,共4页
芦沟桥事变开始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民族危亡,立即通电全国,要求立刻给进攻的日军以坚决的反攻,驱逐日寇出中国。党的洛川会议确定了深入敌后、发动群众,独立自主地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的... 芦沟桥事变开始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民族危亡,立即通电全国,要求立刻给进攻的日军以坚决的反攻,驱逐日寇出中国。党的洛川会议确定了深入敌后、发动群众,独立自主地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的伟大战略任务。中共山东省委遵照党中央的战略决策,响应北方局“每个优秀的共产党员,脱下长衫,到游击队去”的号召,从1937年冬到1938年春,在山东先后发动了几十起抗日武装起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装起义 山东省 山东抗日根据地 抗日救国 共产党员 中国共产党 敌后游击战 芦沟桥事变 发动群众 党中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的历史回顾
17
作者 侯平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1995年第3期88-90,共3页
抗日战争初期,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和推动下,山西战场诞生了一支新型的人民抗日武装——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决死队由薄一波领导,编为四个纵队,分别在晋西、晋西北、晋东南等地进行抗战,后编入八路军。山西青年抗... 抗日战争初期,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和推动下,山西战场诞生了一支新型的人民抗日武装——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决死队由薄一波领导,编为四个纵队,分别在晋西、晋西北、晋东南等地进行抗战,后编入八路军。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在山西战场配合八路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人民自卫武装,建立和保卫抗日根据地,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抗战胜利五十周年之际,谨以此文纪念当年参加抗敌决死队的父辈和先烈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死队 历史回顾 山西青年 抗日根据地 八路军总部 晋东南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敌后游击战 发动群众 抗日战争初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温毛泽东对新四军“五·四”指示的启示
18
作者 金冶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3期54-55,共2页
今年是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结合学习“十四大报告”缅怀这位人民军队的缔造者、培育者,重温毛泽东对新四军的极其重要的两次指示,我认为是很有意义的。 抗日战争期间,新四军和八路军所以成为坚持敌后斗争的中流砥柱,主要是靠了共产党... 今年是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结合学习“十四大报告”缅怀这位人民军队的缔造者、培育者,重温毛泽东对新四军的极其重要的两次指示,我认为是很有意义的。 抗日战争期间,新四军和八路军所以成为坚持敌后斗争的中流砥柱,主要是靠了共产党的领导、毛泽东的关怀和哺育、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广大指战员英勇奋斗。毛泽东、党中央对坚持华中敌后斗争的新四军作了许多重要指示,其中尤为重要的是两个“5·4”指示,第一个“5·4”指示,是1938年5月4日毛泽东致项英的电报《发展华中敌后游击战争》;第二个“5·4”指示是1940年5月4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的给中共中央东南局的电报《放手发展抗日力量,抵抗反共顽固派的进攻》。这两个指示,从路线、方针、政策上都作了明确的指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四军 毛泽东 五·四 项英 华中 敌后斗争 启示 顽固派 十四大报告 敌后游击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抗战功垂青史──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学术座谈会纪略
19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5期11-16,共6页
华南抗战功垂青史──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学术座谈会纪略编者按: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广东社会科学》杂志社和《羊城晚报》理论学术部于今年8月9日联合召开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 华南抗战功垂青史──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学术座谈会纪略编者按: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广东社会科学》杂志社和《羊城晚报》理论学术部于今年8月9日联合召开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学术座谈会。邀请广州地区部分参加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敌后抗战 学术座谈会 华南抗日纵队 毛泽东军事思想 敌后游击战 抗日根据地 中共党史学 孙中山 中国共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少奇同志在中原的抗日活动
20
作者 蔡石松 《经济经纬》 1985年第4期1-6,共6页
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后,刘少奇同志奉命任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并亲身来到河南领导和指挥中原(即豫、鄂、皖、苏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他在驰骋中原的峥嵘岁月里,曾先后到过豫西、豫南、豫皖苏边区、淮北、豫北等地进行抗日活动,认真贯彻党... 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后,刘少奇同志奉命任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并亲身来到河南领导和指挥中原(即豫、鄂、皖、苏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他在驰骋中原的峥嵘岁月里,曾先后到过豫西、豫南、豫皖苏边区、淮北、豫北等地进行抗日活动,认真贯彻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亲自部署和指挥中原人民的抗日斗争,把党的武装斗争、统一战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少奇 抗日活动 国民党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敌后抗日根据地 抗日斗争 中共中央中原局 敌后游击战 武装斗争 抗日游击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