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略论国民党敌后抗日游击战之兴衰
被引量:4
- 1
-
-
作者
莫岳云
-
机构
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社科系
-
出处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6-41,4,共7页
-
文摘
抗日战争时期,不仅共产党领导开展了广泛的敌后游击战,国民党军也进行过敌后游击战争,其游击武力最高时达100万人。但由于国民党既抗战又反共,因此,国民党敌后游击战对于整个抗日战局,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国民党敌后游击战,经历了一个由兴起、发展到衰落的过程。特别是后期,出现了大批游击武力投降日伪的活动,给抗日战争带来很大损失。
-
关键词
国民党敌后游击战
敌后抗日游击战
敌后游击战争
国民党军
游击根据地
八路军
正面战场
游击队
抗日战争
蒋介石
-
分类号
K2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论国共两党对敌后抗日游击战时机的把握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黄诗玉
杨天宏
-
机构
四川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
-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111-118,共8页
-
文摘
抗战八年中,国共两党都在敌后领导开展了抗日游击战,以抗击日军的侵略。两党在开展游击战的决策时间上存在先后差异,中国共产党于1937年8月洛川会议上正式确立开展抗日游击战的方针,国民党则在1937年冬据白崇禧提议而作出开展敌后游击战的决策。由于双方决策时间不同,影响了两党对游击战的实施和时机的把握。
-
关键词
国民党
共产党
敌后抗日游击战
时机把握
-
分类号
K265.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国共两党敌后游击战场对比研究
被引量:4
- 3
-
-
作者
常家树
-
机构
共青团辽宁省委青运史研究室
-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13-118,共6页
-
文摘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广泛进行的敌后游击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具有中国特色的战场形式,对于促进和保证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重大的战略作用。敌后抗日游击战争最先由中国共产党提出,并在付诸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加以理论完善。面对中国正面战场不断失利的严峻形势和八路军开创敌后游击战争的重大成果,国民党军事当局也逐步认识到敌后游击战争的战略价值,在开辟敌后游击战争的决策之初,同中国共产党达成某种共识。正是由于这种共识,在一定时期内,国民党敌后游击战争取得一定成果,对南进日军起到战略牵制作用。但是同时。
-
关键词
国民党敌后游击战
敌后游击战场
敌后游击战争
国共两党
抗日游击战争
八路军
敌后抗日游击战
正面战场
毛泽东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
分类号
K2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