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铁内外部效益平衡理论 被引量:2
1
作者 林晓言 李红昌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83,共11页
本文构建高铁内外部效益平衡理论,阐释高铁内外部效益平衡的必然性、必要性及其实现路径。研究认为:高铁内外部效益平衡是高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涵,应重视密度经济的关键指针作用;高铁内外部效益的不平衡与高铁经济行为主体目标的多元... 本文构建高铁内外部效益平衡理论,阐释高铁内外部效益平衡的必然性、必要性及其实现路径。研究认为:高铁内外部效益平衡是高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涵,应重视密度经济的关键指针作用;高铁内外部效益的不平衡与高铁经济行为主体目标的多元性和不相容相关;高铁内外部效益平衡可通过高铁运输需求增加、铁路产业打破经济垄断和行政垄断引入竞争、构建有责政府广义补贴机制进行动态调整。高铁内外部效益平衡理论对于降低基础设施投资风险,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可持续发展 内外部效益平衡 高铁企业 高铁产品 广义补贴 有责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贷款效益平衡点的实证分析与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洪波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4-46,共3页
关键词 个人贷款 效益平衡 实证分析 中国 信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效益与社会效益平衡视角下山东省旅游产业优化研究
3
作者 孔繁嵩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1-174,共4页
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民众对于外出旅游消费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旅游消费供给方仍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以山东省为例,从供给侧视角聚焦旅游产业商业效益与社会效益失衡的问题,首先通过相关数据进行现状分析,进而由现状数据延伸至山东... 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民众对于外出旅游消费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旅游消费供给方仍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以山东省为例,从供给侧视角聚焦旅游产业商业效益与社会效益失衡的问题,首先通过相关数据进行现状分析,进而由现状数据延伸至山东省旅游产业商业效益与社会效益失衡而引发的问题,最后以商业-社会效益平衡视角对山东省旅游产业优化提出相应对策。本文发现,山东省旅游产业存在明显的社会效益大于商业效益的效益失衡现象,规模极速扩张、旅行服务供给增加、产业发展前景利好,但单个企业生存空间受限、旅游服务产业配置不足、配套支持产业发展倒退,总体上呈现一定的社会效益,但商业效益不明显。本文的研究正视旅游产业当前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具有理论与现实的双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优化 商业效益 社会效益 效益平衡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医疗资源管理模式的水稻种植成本控制与生态效益平衡研究
4
作者 凌霄汉 姜云云 吴薇 《北方水稻》 2025年第5期35-40,共6页
通过对医疗资源管理模式中成本控制及质量效益平衡理论的分析,探究水稻种植过程中成本投入与生态效益的变化情况。在目标研究区域中,以医疗资源管理模式为参考,构建精准投入结合生态调控的水稻种植成本与生态效益平衡控制模型。研究发现... 通过对医疗资源管理模式中成本控制及质量效益平衡理论的分析,探究水稻种植过程中成本投入与生态效益的变化情况。在目标研究区域中,以医疗资源管理模式为参考,构建精准投入结合生态调控的水稻种植成本与生态效益平衡控制模型。研究发现,传统模式下种植水稻所需投入成本较高,使得农户所获得经济收益始终保持低水平状态,而在医疗资源管理模式的影响下,成本投入量得到了较好控制,对于农户而言通过种植水稻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生态效益方面,基于医疗资源管理模式控制水稻种植,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改善了环境质量、保护了生物多样性、维护了土壤健康,不但保障了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也有效平衡了对水稻种植区域的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资源管理 水稻种植 成本控制 效益平衡 精准投入 生态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入磨物料粒径最佳值的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坤山 梁永绯 虢德钰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205-207,211,共4页
通过理论分析和生产实践证明 :在一定的粉磨系统中 ,入磨物料的粒径不是越小越好 ,而是依据系统经济效益平衡的观点有一最佳值 ,其最佳值因设备及工艺的不同而不同 ,通常应在 5 0~ 1.
关键词 经济效益平衡 极限粒径 最佳值 粉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脱毒种薯快繁技术及其数量经济关系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胡建军 何卫 +5 位作者 王克秀 桑有顺 唐铭霞 陈涛 陈萍萍 谢江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3期737-740,共4页
本文对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快繁技术和脱毒试管苗周期性繁殖总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脱毒后可以有地提高产量和品质。而脱毒微型薯的生产,特别是雾化栽培技术的应用,较之常规基质栽培大大提高了种薯繁育效率并显著降... 本文对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快繁技术和脱毒试管苗周期性繁殖总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脱毒后可以有地提高产量和品质。而脱毒微型薯的生产,特别是雾化栽培技术的应用,较之常规基质栽培大大提高了种薯繁育效率并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正规的马铃薯供种体系,可为种薯质量提供可靠的保证。种薯生产体系总的发展趋势是技术更加成熟稳定和简化、繁育年限更短、效益更高。选用脱毒马铃薯种薯较之一般种薯更能显著的提高经济效益。在脱毒试管苗快繁过程中,繁殖总代数比每代繁殖增大倍数更重要。所以,减少繁殖周期从而增加一年内繁殖总代数对增加繁殖总量更为有效。同样,起始脱毒苗量也很重要,是纯粹的总量繁殖系数,增加起始脱毒苗量同样对提高一年内脱毒苗产量有重要意义。在分析了国内外马铃薯种薯供种体系的基础上具体测算了使用脱毒种薯所增加的效益。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分析是我国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技术的重要积累和高度概括,也是区域产业化发展规划的重要前提和必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脱毒种薯 供种体系 繁殖周期 产量效益盈亏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