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某型纯电动汽车,设计双电动机耦合驱动系统,并进行电动机参数匹配,提出了电动机耦合驱动效率最优控制策略.对驱动系统的工作模式进行分析,通过序列二次规划算法计算出电动机最优工作点以及驱动系统效率.基于驱动系统效率最优原则,...针对某型纯电动汽车,设计双电动机耦合驱动系统,并进行电动机参数匹配,提出了电动机耦合驱动效率最优控制策略.对驱动系统的工作模式进行分析,通过序列二次规划算法计算出电动机最优工作点以及驱动系统效率.基于驱动系统效率最优原则,通过比较每个工作点的4种工作模式下的驱动系统效率,提出多模式切换下双电动机耦合驱动系统的控制策略,重点对模式识别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建立联合仿真模型对所提出的效率最优控制策略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双电动机耦合驱动系统效率最优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在整个NEDC(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循环工况中,双电动机耦合驱动系统的平均效率为85.9%,驱动系统效率大于85.0%的电动机工作点占整个工作区间的55.0%,电动机可以工作在较高的效率区间内,电动机的负荷率更高,车辆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得到了提升.展开更多
针对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系统中等效负载变化而导致系统效率低下的问题,在保证系统恒压输出的前提下,通过最小化输入功率来实现最优效率点跟踪。首先,基于电路理论分别得到最优效率输出和最大功率输出对应的Buck-...针对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系统中等效负载变化而导致系统效率低下的问题,在保证系统恒压输出的前提下,通过最小化输入功率来实现最优效率点跟踪。首先,基于电路理论分别得到最优效率输出和最大功率输出对应的Buck-Boost调压电路的占空比,通过对比分析确定稳压输出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基于模糊控制理论,通过控制原边逆变器的移相角来最小化输入功率,实现最优效率点跟踪。最后,搭建仿真平台进行了相关验证,证明该方法寻优过程快速而稳定,不需要原、副边通信,既能保证恒压输出,也能实现最大效率跟踪。展开更多
文摘针对某型纯电动汽车,设计双电动机耦合驱动系统,并进行电动机参数匹配,提出了电动机耦合驱动效率最优控制策略.对驱动系统的工作模式进行分析,通过序列二次规划算法计算出电动机最优工作点以及驱动系统效率.基于驱动系统效率最优原则,通过比较每个工作点的4种工作模式下的驱动系统效率,提出多模式切换下双电动机耦合驱动系统的控制策略,重点对模式识别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建立联合仿真模型对所提出的效率最优控制策略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双电动机耦合驱动系统效率最优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在整个NEDC(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循环工况中,双电动机耦合驱动系统的平均效率为85.9%,驱动系统效率大于85.0%的电动机工作点占整个工作区间的55.0%,电动机可以工作在较高的效率区间内,电动机的负荷率更高,车辆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得到了提升.
文摘针对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系统中等效负载变化而导致系统效率低下的问题,在保证系统恒压输出的前提下,通过最小化输入功率来实现最优效率点跟踪。首先,基于电路理论分别得到最优效率输出和最大功率输出对应的Buck-Boost调压电路的占空比,通过对比分析确定稳压输出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基于模糊控制理论,通过控制原边逆变器的移相角来最小化输入功率,实现最优效率点跟踪。最后,搭建仿真平台进行了相关验证,证明该方法寻优过程快速而稳定,不需要原、副边通信,既能保证恒压输出,也能实现最大效率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