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十三五”时期省际碳减排目标的效率分配 被引量:18
1
作者 郭文 刘小峰 吴孝灵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2-83,共12页
首先,将"零和收益"的博弈思想引入到SBM模型中,构建了基于零和收益的碳减排SBM效率分配模型(ZSG-SBM)。然后,基于"十三五"规划中我国整体碳强度降低18%的减排约束,从经济增速和能源消费结构2个维度设置了"十三... 首先,将"零和收益"的博弈思想引入到SBM模型中,构建了基于零和收益的碳减排SBM效率分配模型(ZSG-SBM)。然后,基于"十三五"规划中我国整体碳强度降低18%的减排约束,从经济增速和能源消费结构2个维度设置了"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系统的4种发展情景,应用上述ZSG-SBM模型对碳减排目标进行了省际层面的效率分配。并通过对比各省经济发展现状和碳减排目标的分配结果,分析了各省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结果表明:采用ZSG-SBM模型对碳排放量进行效率分配后,30个省份的投入、产出指标实现了有效配置,碳排放效率到达效率前沿。政府基于"公平"导向的行政分配方案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效率损失,基于ZSG-SBM模型的效率分配方案更符合低碳经济的长远发展要求。在碳强度约束的基础上,能源强度的再约束将迫使各省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从而提升我国整体碳排放效率。"十三五"时期,我国有16个省份的碳减排目标分配结果大于18%的平均标准,各省应根据自身资源禀赋、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的现状选择差异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G-SBM模型 碳减排目标 效率分配 低碳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一五”省级能源强度约束指标效率分配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苗壮 周鹏 +1 位作者 周德群 李向民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8-64,共7页
截至"十一五"期末,我国各省区基本完成能源强度下降20%的政府分配目标,而实际上,各省区能源强度的下降幅度实际对应的技术效率相差甚远。本文在提出基于"零和收益"思想的环境生产技术(ZSG环境生产技术)的基础上,采... 截至"十一五"期末,我国各省区基本完成能源强度下降20%的政府分配目标,而实际上,各省区能源强度的下降幅度实际对应的技术效率相差甚远。本文在提出基于"零和收益"思想的环境生产技术(ZSG环境生产技术)的基础上,采用非径向分配方式将"十一五"期间各省区的能源强度约束指标按照整体效率最大化思路进行分配,并与能源强度的实际下降幅度进行比较。实证分析表明:对能源强度约束指标的分配结果,各省同时处于全部省区的共同ZSG-DEA前沿面上,可以实现各省能源节约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的整体帕累托最优;中央政府提出的省级行政分配机制更注重的是"公平"导向,而本文提出的ZSG环境生产技术分配机制更强调的是"效率"导向;"十一五"期间各省区能源强度实际下降幅度对应的技术效率不同,部分传统的高能耗省区降幅尚未达到"理想水平",将在"十二五"时期应对形势更为严峻的节能减排工作,尽管实现能源强度约束指标的路径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强度 ZSG—DEA 环境生产技术 十一五 效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按生产要素效率分配的阻隔因素与配套解决
3
作者 尚丽娜 《南方经济》 1999年第11期33-35,共3页
本文试图从我国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出发,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要素效率分配原则的必然性,实现这一分配原则,将可能存在的各种阻碍因素以及克服这些障碍采取的办法。本文同时也论述了我国近年来企业推进要素效率分配原则所采... 本文试图从我国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出发,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要素效率分配原则的必然性,实现这一分配原则,将可能存在的各种阻碍因素以及克服这些障碍采取的办法。本文同时也论述了我国近年来企业推进要素效率分配原则所采取的一些步骤和取得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 生产要素 分配原则 要素效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分配”范式转换下新质生产力促进共同富裕的路径研究
4
作者 李毅 刘毅 +1 位作者 胡西武 钟昌标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6-65,共10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将共同富裕确立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强调“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的辩证统一。本文基于发展-分配范式转换理论框架,利用2012~2024年我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新质生产...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将共同富裕确立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强调“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的辩证统一。本文基于发展-分配范式转换理论框架,利用2012~2024年我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新质生产力驱动共同富裕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通过双路径协同促进共同富裕———科技创新投入驱动“做大蛋糕”(经济规模扩张),公共服务改善优化“分好蛋糕”(分配效率提升)。尤为重要的是,二者存在动态互促机制:“做大蛋糕”是“分好蛋糕”的前提保障,而分配优化又反哺发展跃升。本文揭示新质生产力通过发展-分配动态平衡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为构建长效机制提供理论支撑与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共同富裕 发展-分配范式转换 经济规模 分配效率 科技创新 公共服务 发展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bb-Douglas生产函数的分配效率测算方法 被引量:5
5
作者 葛虹 李玉昆 +1 位作者 黄祎 冯英浚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36-638,共3页
由于收集数据时很难获取投入要素的价格信息,因此在实际分析生产效率时很难使用分配效率这一重要指标.本文在假设经济无效完全是由技术无效造成的前提下,利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与成本函数的自对偶性,通过分析Cobb-Douglas型技术效率... 由于收集数据时很难获取投入要素的价格信息,因此在实际分析生产效率时很难使用分配效率这一重要指标.本文在假设经济无效完全是由技术无效造成的前提下,利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与成本函数的自对偶性,通过分析Cobb-Douglas型技术效率与经济效率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分配效率的测算公式.这个测算公式与投入价格无关,仅仅是技术效率的一个函数.对我国20个行业分配效率和技术效率的测算结果表明:我国工业各部门的资源配置能力相对较强,但获取最大产出的能力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函数 分配效率 技术效率 经济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行业碳排放分配效率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潘伟 吴婷 王凤侠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42-144,共3页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针对行业差异,明确减排目标,分摊碳减排责任迫切且必要。文章对2016~2020年我国6大行业的投入产出变量值进行预测,基于分配效率视角,运用原始DEA模型对其碳排放初始分配结果进行分...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针对行业差异,明确减排目标,分摊碳减排责任迫切且必要。文章对2016~2020年我国6大行业的投入产出变量值进行预测,基于分配效率视角,运用原始DEA模型对其碳排放初始分配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效率较低;再依据ZSG-DEA模型对初始碳排放配额进行迭代优化,计算出合理的碳排放权分配结果以及调整方案,并提出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和DEA 碳排放 分配效率 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碳交易市场CO_2排放权地区间分配效率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傅京燕 黄芬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共9页
由于我国地区间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在碳排放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地域间的差异以选取合理的地区间分配方式对实现2016年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建立至关重要。本文试图通过零和DEA模型寻求一种新的碳排放权分配方式,在考虑... 由于我国地区间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在碳排放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地域间的差异以选取合理的地区间分配方式对实现2016年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建立至关重要。本文试图通过零和DEA模型寻求一种新的碳排放权分配方式,在考虑地区间人口和经济差异的基础上实现满足DEA的效率性水平。本文首先通过零和DEA模型对历史排放分配法的效率性水平进行评估,由于历史排放分配法主要受能源消费模式和产业结构决定,不能全面的反映不同地区间的发展和资源禀赋等情况,导致减排成本分配的不合理,从而缺乏效率性;然后根据初次零和DEA的评估结果,通过多次迭代法进行投影,计算出效率性最大化的地区分配方案,从最终的分配结果来看,江苏、山东和广东三省的综合产出因素值高于其他省市地区,最终的CO2排放权分配数量也最多,说明在零和DEA方法下,各地区排放权的分配数量与该地区的经济总量和人口数量成正比;最后,在影响CO2排放的因素中,能源强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最为明显。这说明从短期看,受经济发展要求和要素禀赋的限制,我国碳排放量的绝对值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仍将处于上升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配效率 碳排放配额 碳交易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包络模型的电力行业碳排放权配额初始分配效率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王敬敏 薛雨田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6-150,共5页
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成为全球共识,碳交易作为CO2减排的重要手段也越来越受到电力行业的重视。发电绩效标准作为电力行业碳排放权配额初始分配模式,越来越受到业内认可。排放权分配效率是评价排放权分配模式是否公... 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成为全球共识,碳交易作为CO2减排的重要手段也越来越受到电力行业的重视。发电绩效标准作为电力行业碳排放权配额初始分配模式,越来越受到业内认可。排放权分配效率是评价排放权分配模式是否公平的标准,因此,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中国五大发电集团公司2013年的碳排放权配额初始分配的分配结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五大发电集团CO2配额初始分配量当前值与改进值基本保持不变,从而证明了发电绩效标准对于电力行业碳排放配额初始分配的有效性和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行业 DEA 碳排放权 分配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维产出ZSG-DEA模型的中国水资源污染综合分配效率测算 被引量:3
9
作者 赵良仕 冷明祥 孙才志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4-102,共9页
利用考虑多维产出的零和收益-数据包络分析(ZSG-DEA)模型测算2000—2017年中国内地31个省级行政区(以下简称省)在水资源污染排放总量固定下的污染综合分配效率及生产、生活与生态3个维度的产出效率,并基于效率最大化原则对2017年各省污... 利用考虑多维产出的零和收益-数据包络分析(ZSG-DEA)模型测算2000—2017年中国内地31个省级行政区(以下简称省)在水资源污染排放总量固定下的污染综合分配效率及生产、生活与生态3个维度的产出效率,并基于效率最大化原则对2017年各省污染排放额度进行调整。结果表明:31个省污染综合分配效率的平均值由2000年的0.322上升至2017年的0.364,生产维度产出效率是拉动污染综合分配效率提升的主要动力;2000—2017年31个省污染综合分配效率的平均值为0.341,生态产出过量与生活维度产出不足导致污染综合分配效率处于较低水平;污染综合分配效率、生态维度产出效率与生活维度产出效率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小,而生产维度产出效率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污染综合分配效率分布由大到小为东部、西部、中部,生产维度产出效率分布由大到小为东部、中部、西部,生态维度产出效率分布由大到小为西部、中部、东部,生活维度产出效率分布由大到小为西部、东部、中部;各省污染排放调整额度与污染综合分配效率呈正相关关系,北京、天津、上海、浙江、青海与西藏等20个效率较高的省可增加污染排放额度,河北、安徽、河南、江西与湖北等11个效率较低的省需降低污染排放额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分配效率 多维产出 ZSG-DEA模型 时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收入分配机制探析──兼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锡军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1-44,共4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收入分配机制探析──兼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刘锡军不同的体制构成不同收入分配机制的特征,其分配的功效也不同。在过去计划经济高度集权的时期,国家作为整个劳动者代表行使分配主权,宏观和微观分配权利集国家一身...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收入分配机制探析──兼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刘锡军不同的体制构成不同收入分配机制的特征,其分配的功效也不同。在过去计划经济高度集权的时期,国家作为整个劳动者代表行使分配主权,宏观和微观分配权利集国家一身,体现的是一元分配主体特征;国家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配机制 分配原则 效率优先 劳动者 社会主义市场 分配主体地位 市场效率 效率分配 效率与公平 调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按劳分配制度体系走向完善的30年--从效率优先到公平正义的权衡与抉择 被引量:1
11
作者 程言君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2008年第8期10-14,共5页
该文提出迄今为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制度体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可概括为四个历史阶段和三次历史性飞跃。"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作为与基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分配制度体系完善原则的第二... 该文提出迄今为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制度体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可概括为四个历史阶段和三次历史性飞跃。"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作为与基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分配制度体系完善原则的第二次战略性调整,既是公平、效率、共富、和谐关系规律和人的异化复归历史趋势的要求,具有历史必然性,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见之于实践的现实必然,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进入到建构公平正义型按劳分配制度体系新阶段的到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效率优先型按劳分配制度 公平正义型按劳分配制度 人的异化复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居民时间分配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2
作者 王琪延 张珊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7-188,共12页
基于2006—2021年北京市居民生活时间分配调查数据,测算居民时间分配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探究收入增长与时间压力共存现象。理论分析发现,将家庭总收入作为产出要素时,居民时间分配效率会受到不同活动时间投入的影响,且存在个体异质性。... 基于2006—2021年北京市居民生活时间分配调查数据,测算居民时间分配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探究收入增长与时间压力共存现象。理论分析发现,将家庭总收入作为产出要素时,居民时间分配效率会受到不同活动时间投入的影响,且存在个体异质性。实证结果进一步表明,研究时段居民时间分配效率提高,且差距缩小,但受新冠疫情影响明显;制度外工作/学习时间越长,通勤、睡眠和休闲时间越短,时间分配效率越高;随着居民时间分配效率的增加,个体特征对其影响变小,时间效应对其影响增强。因此,应关注工作时间与休闲时间不匹配现象,从提高总体收入水平、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充分挖掘个体异质性三个角度提高居民时间分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分配效率 家庭总收入 个体特征 环境外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强度减排指标约束下碳排放权的省际分配效率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孙耀华 何爱平 +1 位作者 彭硕毅 杨叶飞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4-81,共8页
以碳强度作为减排约束指标是中国基于自身发展需要和全球减排义务而做出的庄严承诺,而碳排放权的分配是决定能否兑现承诺的关键。利用ZSG-DEA模型研究碳排放权的省际分配额度及效率,并将其结果与基于人际公平原则、溯往原则、支付能力... 以碳强度作为减排约束指标是中国基于自身发展需要和全球减排义务而做出的庄严承诺,而碳排放权的分配是决定能否兑现承诺的关键。利用ZSG-DEA模型研究碳排放权的省际分配额度及效率,并将其结果与基于人际公平原则、溯往原则、支付能力原则、传统DEA模型的分配结果及实际排放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各省区在不同原则下获得的碳排放权及减排压力的差异。结果显示:基于ZSG-DEA模型的分配结果更能实现碳排放权的优化配置,且避免了因减排对产能造成的剧烈冲击,不仅有利于减少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阻力,而且有利于形成竞争性的排放权交易市场。最后,从利益协调、差异化减排策略、市场化减排机制和重塑地方官员考评体系四个方面提出了优化省际碳排放效率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强度 碳排放权 分配效率 ZSG-DE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SG-DEA模型的上海六大行业碳排放权分配效率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钟蓉 张庭婷 +1 位作者 谢晓敏 黄震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7-41,共5页
以ZSG-DEA模型为手段,设置了六种不同情景,对2020年上海市六大行业的碳减排目标进行分解和优化。结果显示,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拥有比剩余三个行业更大的减排潜力,分别达到了-70.69%、... 以ZSG-DEA模型为手段,设置了六种不同情景,对2020年上海市六大行业的碳减排目标进行分解和优化。结果显示,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拥有比剩余三个行业更大的减排潜力,分别达到了-70.69%、-77.62%和-65.97%,在初始分配时应当承受更大的减排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配效率 碳配额 ZSG-DE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入差距是否改善技术效率--基于省份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罗楚亮 陈国强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7-94,共8页
在省份面板数据的基础上,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讨论收入差距对于技术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收入差距的扩大对于效率改善具有一定的激励效应,但这种激励效应主要发生在经济改革的初始阶段,而在随后时期,尽管居民收入差距高速扩大... 在省份面板数据的基础上,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讨论收入差距对于技术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收入差距的扩大对于效率改善具有一定的激励效应,但这种激励效应主要发生在经济改革的初始阶段,而在随后时期,尽管居民收入差距高速扩大,但激励效应则基本消退。因此,在我国当前收入差距高位徘徊的状态下,缩小收入差距将不会对经济系统的效率改进产生显著的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差距 效率分配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际碳排放额度分配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小胜 李月 李燕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2-39,共8页
利用中国省际投入产出数据,应用改进的"零和博弈"数据包络(ZSG-DEA)模型,对中国碳排放的效率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按照效率的高低对碳排放的额度进行分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的碳排放效率存在较大的差距,以考虑效率最大... 利用中国省际投入产出数据,应用改进的"零和博弈"数据包络(ZSG-DEA)模型,对中国碳排放的效率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按照效率的高低对碳排放的额度进行分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的碳排放效率存在较大的差距,以考虑效率最大化为目标,各省份之间碳排放重新分配后,效率明显提高,除辽宁、吉林和福建的效率为0. 999外,其余省份都为1。从分配的结果看,发达省份基本都是实际碳排放少于重新分配后的数量,效率低和经济不发达省份的碳排放多数处在超排状态。最后采用考虑公平和效率的单指标分配,发现效果并没有按照ZSG-DEA模型分配的好,这表明按照ZSG-DEA模型分配更加符合经济的发展状况,符合国家的整体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零和博弈”DEA 公平和效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生境遗传算法在广义逆控制分配法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史静平 章卫国 +1 位作者 李广文 刘小雄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6593-6596,共4页
在利用广义逆分配法进行控制分配设计时,需要选择矩阵的广义逆阵,而不同的广义逆阵所对应的分配效率是不同的。将小生境遗传算法应用于广义逆转矩可达集分析,通过计算不同广义逆阵所能有效分配的转矩可达集体积,来选择具有最高分配效率... 在利用广义逆分配法进行控制分配设计时,需要选择矩阵的广义逆阵,而不同的广义逆阵所对应的分配效率是不同的。将小生境遗传算法应用于广义逆转矩可达集分析,通过计算不同广义逆阵所能有效分配的转矩可达集体积,来选择具有最高分配效率的广义逆阵,以提高广义逆分配法的分配效率。以某飞机的控制效率矩阵进行基于广义逆分配法分配器设计,通过小生境遗传算法对广义逆阵的参数进行寻优,有效选取了具有最优分配效率的广义逆阵,显著提高了分配器的分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分配 广义逆 小生境遗传算法 分配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态的网络中任意两个用户间量子密钥分配方案 被引量:7
18
作者 陶原 潘炜 +1 位作者 罗斌 李丰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588-2591,共4页
针对实现网络中任意两个用户间密钥分配的问题,该文将W态变换为系数全部相同的对称形式,提出一种利用W态实现网络量子密钥分配的方案,即可信赖中心(CA)与网络中要求通信的任意两个用户分别拥有W态的3个粒子,CA对手中的粒子进行测量并公... 针对实现网络中任意两个用户间密钥分配的问题,该文将W态变换为系数全部相同的对称形式,提出一种利用W态实现网络量子密钥分配的方案,即可信赖中心(CA)与网络中要求通信的任意两个用户分别拥有W态的3个粒子,CA对手中的粒子进行测量并公开测量结果,两个用户按照CA的不同测量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生成密钥。继而,分别对存在窃听者(Eve)的情况以及CA不可信的情况进行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有效抵御攻击,且可以实现平均消耗3个W态得到两比特密钥的理论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通信 量子密钥分配 W态 密钥分配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广义逆控制分配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史静平 章卫国 +1 位作者 李广文 刘小雄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735-3737,3757,共4页
为了获取具有最高分配效率的加权矩阵,将粒子群算法应用于广义逆控制分配法设计,通过计算不同广义逆阵所能有效分配的转矩可达集体积,来选择具有最高分配效率的加权矩阵。以某飞机的控制效率矩阵进行基于广义逆分配法分配器设计,通过粒... 为了获取具有最高分配效率的加权矩阵,将粒子群算法应用于广义逆控制分配法设计,通过计算不同广义逆阵所能有效分配的转矩可达集体积,来选择具有最高分配效率的加权矩阵。以某飞机的控制效率矩阵进行基于广义逆分配法分配器设计,通过粒子群算法对加权矩阵进行寻优,有效地选取了具有最优分配效率的广义逆阵,显著地提高了分配器的分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分配 广义逆 粒子群算法 分配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转矩可达集裁剪设计的广义逆分配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史静平 屈晓波 李广文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3,共6页
广义逆控制分配法无法实现对转矩可达集的完全分配,其分配效率取决于控制效率矩阵广义逆的选择。为了改善这一缺陷,文章对广义逆可达转矩集的几何构造、及其与广义逆阵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转矩可达集裁剪设计的广义逆分配方... 广义逆控制分配法无法实现对转矩可达集的完全分配,其分配效率取决于控制效率矩阵广义逆的选择。为了改善这一缺陷,文章对广义逆可达转矩集的几何构造、及其与广义逆阵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转矩可达集裁剪设计的广义逆分配方法,该方法能够对期望方向、区域的可达转矩集进行广义逆裁剪设计,使分配系统根据飞机力矩的变化对控制系统的输出进行分配。利用某飞机的数据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方法不仅可以避免现有方法因矩阵奇异而导致算法失效的缺点,而且基于遗传算法的广义逆求解结果对于可达转矩集的分配效率是最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仿真 控制 受限优化 设计 遗传算法 逆问题 广义逆裁剪分配 分配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