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苦黄注射液序贯苦黄颗粒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一项非劣效性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家腾 孔明 +1 位作者 陈煜 段钟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3249-3254,共6页
背景药物性肝损伤是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和脂肪性肝病的第3大肝脏疾病,及时诊断并给予有效治疗是阻断疾病进展、提高治愈率的关键。苦黄制剂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慢性肝炎,尤其是伴有黄疸的患者,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确切。但... 背景药物性肝损伤是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和脂肪性肝病的第3大肝脏疾病,及时诊断并给予有效治疗是阻断疾病进展、提高治愈率的关键。苦黄制剂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慢性肝炎,尤其是伴有黄疸的患者,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确切。但是,尚缺乏对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保肝退黄疗效和安全性的循证医学证据。目的评价苦黄注射液序贯苦黄颗粒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阳性对照、非劣效性试验设计,选择2021年11月—2023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诊断为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93例,采用单中心随机化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配到试验组(49例)和对照组(44例)。在常规保肝治疗4周的基础上,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苦黄注射液/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2周,再改用苦黄颗粒/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入组时、治疗2周、治疗4周的退黄有效率、主要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水平变化及其复常率。结果治疗期间共脱落4例患者,其中试验组3例,对照组1例。两组治疗2、4周后退黄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4周时ALT、AST、ALP、GGT、TBIL、TB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4周时ALT、AST、ALP、GGT、TBIL复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黄注射液序贯苦黄颗粒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非劣效于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序贯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肝损伤 苦黄注射液 苦黄颗粒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 非劣效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慢性失眠的时效性与量效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阮经文 廖新学 +4 位作者 严英硕 胡跃华 饶忠东 温明 曾小香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48-452,共5页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慢性失眠的时效性与量效性。【方法】根据诊断标准和研究设计,共收集128例患者,并采用随机对照入组的临床研究方法,首先进行分批然后进行分组。第一批试验(69例)分为早上治疗组、下午治疗组和每天2次治疗组,从中筛...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慢性失眠的时效性与量效性。【方法】根据诊断标准和研究设计,共收集128例患者,并采用随机对照入组的临床研究方法,首先进行分批然后进行分组。第一批试验(69例)分为早上治疗组、下午治疗组和每天2次治疗组,从中筛选出最佳治疗时间(时效性);然后,依据第1批的结果,进行第2批试验(59例),分为每日治疗和隔日治疗组,进行量效分析。期间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各组疗效进行评估。【结果】第1批3组患者治疗后的PSQI每项积分组间比较,除入睡时间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SQI其余各项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批两组患者在治疗2个疗程后,PSQI每项积分组间比较,除安眠药物项外,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PSQI各项比较:每日治疗组P<0.05,隔日治疗组P>0.05,说明隔日治疗组在治疗两个疗程时还没起效。但在治疗4个疗程后,两组PSQI每项积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前后的组内PSQI比较:每日治疗组P<0.05,隔日治疗组P<0.05,说明两组治疗均有效果。【结论】针灸治疗慢性失眠的时效性不强,但对有入睡困难者,提倡下午治疗;针灸治疗慢性失眠的量效性非常重要,特别是针灸治疗初期,只有量积累到一定程度,疗效才能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失眠 效性 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非劣效性/等效性评价的统计学方法 被引量:15
3
作者 刘玉秀 姚晨 +3 位作者 陈峰 陈启光 苏炳华 孙瑞元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44-349,共6页
关键词 临床 非劣效性 效性 评价 统计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试验配对二项数据基于率比的非劣效性/等效性评价 被引量:7
4
作者 刘玉秀 姚晨 +1 位作者 陈峰 夏结来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7-319,共3页
关键词 效性评价 非劣效性 临床试验 配对 率比 统计学方法 医疗器械 对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对二项数据等效性/非劣效性评价的样本含量估计和假设检验 被引量:5
5
作者 刘玉秀 徐晓莉 郑均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99-302,共4页
新药及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中,有时会涉及到两比较组采用配对设计获得的二项反应数据(配对二项数据)的等效性/非劣效性问题。两独立组率之间等效性/非劣效试验的样本含量估计及假设检验方法已较为成熟,但对于配对二项数据两组率之间的等效... 新药及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中,有时会涉及到两比较组采用配对设计获得的二项反应数据(配对二项数据)的等效性/非劣效性问题。两独立组率之间等效性/非劣效试验的样本含量估计及假设检验方法已较为成熟,但对于配对二项数据两组率之间的等效性/非劣效性试验的样本含量估计及假设检验方法还应用不多。本文介绍了一种渐进的基于约束极大似然估计的方法用于配对二项数据两组率之间的等效性/非劣效性试验的样本含量估计和假设检验,借助一个超声诊断仪临床试验的例子阐明了本方法的应用,还就有关实际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样本含量 假设检验 效性 非劣效性 配对设计 二项反应 配对二项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率指标非劣效性界值设定范围的探讨
6
作者 彭斌 周燕荣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58-660,664,共4页
目的探讨非劣效试验研究中率指标非劣效性界值的设定问题。方法从一个实例入手,通过理论推导与软件模拟相结合,分析不同样本量及样本率条件下非劣效性界值的变化。结果非劣效性界值△主要由两部分组成:△≈△E+△0,即非劣效性界值的最... 目的探讨非劣效试验研究中率指标非劣效性界值的设定问题。方法从一个实例入手,通过理论推导与软件模拟相结合,分析不同样本量及样本率条件下非劣效性界值的变化。结果非劣效性界值△主要由两部分组成:△≈△E+△0,即非劣效性界值的最低要求限△0和期望检验的最大率差△E。当样本量相同时,样本率越接近0.5,则△值越大。当样本率相同时,随着样本量的增大,△值逐渐减小。结论非劣效性试验中率指标非劣效性界值的设定应同时考虑最低要求限△和期望检验的最大率差△,这将为实际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试验 非劣效性试验 非劣效性界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原胶的流变性及与魔芋胶等的协效性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郑梅霞 朱育菁 +4 位作者 刘波 潘志针 陈峥 史怀 张连宝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03-306,322,共5页
研究前期筛选获得一株多糖胶质高产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所产的黄原胶FJAT-10151-DTJZ的品质,为该黄原胶的开发应用提供基础数据及参考。通过分析浓度、剪切速率、p H、加热温度、时间、冻融处理等对FJAT-10151-DTJZ粘度的影响研究... 研究前期筛选获得一株多糖胶质高产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所产的黄原胶FJAT-10151-DTJZ的品质,为该黄原胶的开发应用提供基础数据及参考。通过分析浓度、剪切速率、p H、加热温度、时间、冻融处理等对FJAT-10151-DTJZ粘度的影响研究其流变性,并研究其与结冷胶、黄原胶、凝胶多糖、瓜尔豆胶、刺槐豆胶、魔芋胶、果胶和壳聚糖8种胶的协效性。实验结果表明,FJAT-10151-DTJZ溶液的粘度随浓度的升高而升高,且为非牛顿流体;当FJAT-10151-DTJZ的浓度为1%时,其粘度为343 m Pa·s;p H、冻融对FJAT-10151-DTJZ的粘度影响不大;FJAT-10151-DTJZ的最佳加热温度为75℃;粘度随加热时间先增大后减小,当加热温度为75℃,加热时间为150 min,1%浓度的FJAT-10151-DTJZ溶液的粘度为808 m Pa·s。FJAT-10151-DTJZ只与魔芋胶有强烈的协同增效作用,与壳聚糖、结冷胶、黄原胶、凝胶多糖、瓜尔豆胶、刺槐豆胶、果胶无协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原胶 流变 地毯草黄单胞菌 效性 魔芋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槐豆胶与黄原胶的协效性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范建平 杨永利 +3 位作者 张继 郭守军 姚健 王兴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396-400,共5页
对槐豆胶与黄原胶的协效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槐豆胶和黄原胶有较高的协效性 ,其最佳配比 (重量比 )为 2∶ 8;当混合液浓度达到 0 .5 %~ 0 .6 %时形成凝胶 。
关键词 槐豆胶 黄原胶 半乳甘露聚糖 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CMS育性恢复专效性分类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小琴 刘纪麟 +2 位作者 万邦惠 徐尚忠 季世国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03-206,共4页
据玉米雄性不育育性恢复专效性原理,用Mo17核背景下分别带有T、C、S不育胞质的3个近等基因系测定了我国玉米育种常用和新近选育的24个自交系对雄花育性的遗传效应,从中提出一套适合我国当前玉米育种应用的不育胞质分类系统... 据玉米雄性不育育性恢复专效性原理,用Mo17核背景下分别带有T、C、S不育胞质的3个近等基因系测定了我国玉米育种常用和新近选育的24个自交系对雄花育性的遗传效应,从中提出一套适合我国当前玉米育种应用的不育胞质分类系统,找出了一系列S、C组不育胞质的恢复系和保持系。另外,初步观察到一个对T胞质育性恢复的自交系HZ32,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 恢复专效性 细胞质 不良 玉米 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A菌根真菌对石灰性土壤不同形态磷酸盐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冯固 杨茂秋 +1 位作者 白灯莎 黄全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1期43-48,共6页
用32P示踪法研究了VA菌根真菌对石灰性土壤不同形态磷酸盐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VA菌很真菌显著增加了玉米吸收肥料和土壤的磷量。菌根植物和非菌根植物都可不同程度地吸收利用土壤中的Ca_2-P、Ca_8-P、Fe-P和Al-P,VA菌根真菌增加... 用32P示踪法研究了VA菌根真菌对石灰性土壤不同形态磷酸盐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VA菌很真菌显著增加了玉米吸收肥料和土壤的磷量。菌根植物和非菌根植物都可不同程度地吸收利用土壤中的Ca_2-P、Ca_8-P、Fe-P和Al-P,VA菌根真菌增加了玉米对它们的吸收。试验结果还表明,施Ca_(10)-P时接种VA菌很真菌对玉米生长的促进作用比施用其它磷酸盐明显,但Ca(10)-P不能直接被玉米植株所利用。说明VA菌根真菌能提高土壤中的有效性磷(Ca_2-P和Al-P)和缓效性磷(Ca_8-P和Fe-P)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VA菌根真菌 石灰土壤 磷酸盐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原胶和半乳甘露聚糖分子间的增粘协效性及其应用 被引量:31
11
作者 刁虎欣 郑双诚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69-72,共4页
黄原胶(Xanthan gum)是Xanthomonas campestris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工程生产的一种多糖产品。而槐豆胶(locust bean gum)和瓜尔胶(guar gum)则是从槐豆和瓜豆中提取的半乳甘露聚糖。 黄原胶和槐豆胶或瓜尔胶等半乳甘露... 黄原胶(Xanthan gum)是Xanthomonas campestris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工程生产的一种多糖产品。而槐豆胶(locust bean gum)和瓜尔胶(guar gum)则是从槐豆和瓜豆中提取的半乳甘露聚糖。 黄原胶和槐豆胶或瓜尔胶等半乳甘露聚糖分子在溶液中有明显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原胶 半乳甘露聚糖 增粘协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槐豆胶的流变性及与黄原胶的协效性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杨永利 郭守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9-32,共4页
本文主要对槐豆胶的流变性及槐豆胶与黄原胶的协效增稠性和协效凝胶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槐豆胶具有较高的粘度,当胶浓度为1%时,其粘度为660mpa·s;浓度、剪切力、温度、酸碱、冻融等变化与槐豆胶的粘度都有较大的关系;槐豆胶... 本文主要对槐豆胶的流变性及槐豆胶与黄原胶的协效增稠性和协效凝胶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槐豆胶具有较高的粘度,当胶浓度为1%时,其粘度为660mpa·s;浓度、剪切力、温度、酸碱、冻融等变化与槐豆胶的粘度都有较大的关系;槐豆胶还有一非常显著的特性即是与黄原胶的协效增稠性和协效凝胶性,可作为理想的黄原胶的增稠剂和凝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槐 豆科 槐豆胶 黄原胶 流变 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新药试验中非劣效性检验界值的确定方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侯艳 武振宇 李康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48-651,共4页
关键词 非劣效性 新药试验 临床判断 界值 检验 试验药物 CPMP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葡甘聚糖-海藻酸钠复配体系协效性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倪学文 毛亚茹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3-215,共3页
研究了魔芋葡甘聚糖与海藻酸钠复配体系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魔芋葡甘聚糖与海藻酸钠复配的配比、温度、pH值、搅拌速度等因素对复配体系黏度有较大影响,该复配体系具有协同增效性,高温有利于协效性的发挥,复配体系在pH值6~7条件... 研究了魔芋葡甘聚糖与海藻酸钠复配体系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魔芋葡甘聚糖与海藻酸钠复配的配比、温度、pH值、搅拌速度等因素对复配体系黏度有较大影响,该复配体系具有协同增效性,高温有利于协效性的发挥,复配体系在pH值6~7条件下复配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葡甘聚糖 海藻酸钠 复配 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应用土壤磷素活化剂显效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崔正忠 韩芳 单德鑫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5-127,共3页
根据土壤磷素活化剂对大豆显效性的试验结果表明 ,施用土壤磷素活化剂 ,可提高土壤无机磷总量 ,减少磷肥用量 ,促进作物生长发育 ,提高作物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是目前开发活化土壤固定态磷素资源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 土壤磷素活化剂 土壤固定态磷 土壤有 大豆 效性 生长发育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基于均差作推断的成组设计非劣效性试验功效分析及样本量估计公式正确性的探讨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诗国 柳伟伟 +1 位作者 陶丽新 胡良平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3-206,共4页
样本量的估计是在试验设计阶段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以对两正态总体均数差值作统计推断的成组设计非劣效性试验样本量估计为例,目前国内外已有一些教材、专著或论文介绍了一些公式〔1-11〕,但这些公式不尽相同,而且绝大多数公式都是... 样本量的估计是在试验设计阶段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以对两正态总体均数差值作统计推断的成组设计非劣效性试验样本量估计为例,目前国内外已有一些教材、专著或论文介绍了一些公式〔1-11〕,但这些公式不尽相同,而且绝大多数公式都是直接给出或引用的,没有给出详细、具体的理论推导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样本量估计 非劣效性 成组设计 分析 试验 总体均数 设计阶段 统计推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率的非劣效性试验检验效能及样本量的模拟计算方法及SAS实现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高魁 夏结来 姚晨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34-237,共4页
目的 :当评价指标为定性指标时 ,利用相对率作为标准判断非劣效性是一种方便易行的方法 ,本文目的在于解决这一背景下的样本量计算问题。方法 :利用随机模拟方法 ,在SAS下编写宏 ,估算样本量。结果 :设计出两个宏 ,分别计算给定样本量... 目的 :当评价指标为定性指标时 ,利用相对率作为标准判断非劣效性是一种方便易行的方法 ,本文目的在于解决这一背景下的样本量计算问题。方法 :利用随机模拟方法 ,在SAS下编写宏 ,估算样本量。结果 :设计出两个宏 ,分别计算给定样本量时的检验效能和限定检验效能时的样本量。结论 :探索出一条在临床研究中利用随机模拟方法估算样本量的途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劣效性 样本量 检验 相对率 随机模拟 SAS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组设计两样本率非劣效性检验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柳伟伟 胡良平 +1 位作者 周诗国 赵攀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05-807,共3页
目的对非劣效性检验的不同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通过计算正态分布法和精确检验的Ⅰ类错误与检验效能,对两种方法做出比较与评价。结果小样本或两组样本例数相差悬殊时,正态分布法的Ⅰ类错误可能会超过名义上的检验水准;多数情况下正... 目的对非劣效性检验的不同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通过计算正态分布法和精确检验的Ⅰ类错误与检验效能,对两种方法做出比较与评价。结果小样本或两组样本例数相差悬殊时,正态分布法的Ⅰ类错误可能会超过名义上的检验水准;多数情况下正态分布法的检验效能高于精确检验,但是在小样本或两组样本例数相差悬殊时,会出现精确检验的检验效能较高的情况。结论定性资料的非劣效性检验在大样本时应该选择正态分布法,但是在小样本或两组样本例数相差悬殊时,需要考虑采用精确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劣效性检验 精确检验 I类错误 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网络任务分配的能效性控制策略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雪 王晟 马俊杰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90-493,共4页
无线传感网络包含大量密集分布传感节点,各节点测量产生大量数据给传输、存储、管理和分析带来困难,无线传感网络能源不可更换性限制了网络寿命.本文提出基于熵理论和欧式距离的网络能耗评价指标,采用对等(peer-to-peer,简称P2P)计算方... 无线传感网络包含大量密集分布传感节点,各节点测量产生大量数据给传输、存储、管理和分析带来困难,无线传感网络能源不可更换性限制了网络寿命.本文提出基于熵理论和欧式距离的网络能耗评价指标,采用对等(peer-to-peer,简称P2P)计算方法,利用基于蚁群智能的能效性优化任务分配控制策略,针对中心节点工作状态、传输能耗和网络寿命实现动态实时任务控制分配,完成多中心节点并行计算,提高网络工作效率,节约能耗.实验表明基于蚁群智能的能效性任务分配控制策略能实时有效地缩短无线传感网络计算时间,减少网络能耗,提高网络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网络 蚁群智能 任务分配 网络能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海岸带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与重金属生物毒效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尹希杰 杨群慧 +1 位作者 王虎 陈光谦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2-310,共9页
对珠江口淇澳岛附近2个站(QA-2、QA-5)柱状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和同步提取重金属(SEM)的垂直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AVS在2个站沉积物中的质量摩尔浓度分别为3.44~13.13μmol/g和11.67~15.39μmol/g。QA-2站沉积物中... 对珠江口淇澳岛附近2个站(QA-2、QA-5)柱状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和同步提取重金属(SEM)的垂直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AVS在2个站沉积物中的质量摩尔浓度分别为3.44~13.13μmol/g和11.67~15.39μmol/g。QA-2站沉积物中AVS的质量摩尔浓度随深度增加,QA-5站AVS的质量摩尔浓度垂直剖面上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反映了不同沉积环境对AVS质量摩尔浓度分布特征的影响。2个站的SEM的质量摩尔浓度在沉积物垂直剖面上都随深度增加逐渐减小,这是因为珠江三角洲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污染物排放增加导致了重金属在沉积物中的累积。QA-2站表层沉积物(0~5 cm)SEM/AVS>1,表明可能存在重金属的生物毒效应;同时,SEM中Cu和Cd的质量摩尔浓度超过了它们的重金属浓度阈值(TEL),有可能产生重金属毒性作用;QA-2站5 cm以下和QA-5站沉积柱中SEM/AVS<1,不存在重金属的生物毒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可挥发硫化物(AVS) 同步提取重金属(SEM) 生物毒效性 珠江口淇澳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