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芍药甘草效应组分血清指纹图谱与药效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顾英 冯怡 徐德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研究芍药甘草效应组分血清指纹图谱与药效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正交实验法,对芍药苷、甘草黄酮、甘草酸不同配伍组合的效应组分进行小鼠扭体的镇痛药理实验;并对效应组分口服后体内血清样品进行HPLC分析,获得各样品的指纹图谱;对血... 目的:研究芍药甘草效应组分血清指纹图谱与药效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正交实验法,对芍药苷、甘草黄酮、甘草酸不同配伍组合的效应组分进行小鼠扭体的镇痛药理实验;并对效应组分口服后体内血清样品进行HPLC分析,获得各样品的指纹图谱;对血清指纹图谱各色谱峰面积与镇痛药理实验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各色谱峰面积与镇痛的相关系数不同。结论:为探讨复方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有意义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甘草效应组分 血清指纹图谱 相关性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川芎方效应组分对偏头痛大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清清 沈岚 +2 位作者 张俊 林晓 冯怡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20,共7页
目的研究大川芎方(川芎、天麻)效应组分对偏头痛大鼠下丘脑、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eductal gray,PAG)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2只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 目的研究大川芎方(川芎、天麻)效应组分对偏头痛大鼠下丘脑、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eductal gray,PAG)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2只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大川芎方高、中、低剂量组,随机均分为A、B 2个亚组。皮下注射硝酸甘油注射液建立大鼠偏头痛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B组大鼠下丘脑、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中CGRP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A组大鼠血清、下丘脑及PAG中CGRP的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RT-PCR)检测A组大鼠下丘脑、PAG中CGRP及其受体CRLR、RCP、RAMP1的基因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清、下丘脑、PAG中CGRP水平明显升高(P<0.01),下丘脑中CGRP、RCP表达上调(P<0.05),PAG中CGRP、CRLR表达上调,RCP表达下调(P<0.05)。给予低、中、高剂量效应组分后均可降低偏头痛大鼠血清、下丘脑、PAG中CGRP的水平,中剂量可下调下丘脑中CGRP、RCP表达(P<0.05,P<0.01),下调PAG中CGRP、CRLR表达(P<0.05),上调PAG中RCP表达(P<0.05)。结论大川芎方效应组分可能通过下调CGRP在下丘脑、PAG的表达,减少CGRP合成,抑制神经源性炎症来达到治疗偏头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川芎方效应组分 CGRP 下丘脑 PA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均匀设计的HJJB方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肝脏脂肪代谢的主效应组分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红山 应豪 +2 位作者 胡爱荣 胡耀仁 周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676-1679,I0004,共5页
目的:运用均匀设计方法筛选中药组分HJJB方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肝脏脂肪代谢的主效应组分及剂量配比,揭示HJJB方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部分物质基础。方法:采用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脂肪肝模型(12周),以HJJB方(红景天苷,绞股蓝总苷,姜黄素,... 目的:运用均匀设计方法筛选中药组分HJJB方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肝脏脂肪代谢的主效应组分及剂量配比,揭示HJJB方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部分物质基础。方法:采用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脂肪肝模型(12周),以HJJB方(红景天苷,绞股蓝总苷,姜黄素,白术多糖)为研究对象,运用均匀设计"4因素8水平设计表"分组设计;以大鼠肝组织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磷酸化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p ACCase)、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碳水化合物元件结合蛋白(CHREBP)含量为筛选指标,分析不靶点的主效应组分及剂量配比。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肝组织TG、FFA、p ACCase、SREBP-1c、CHREBP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均匀设计各组显示出不同强度的药效学效应。降低肝组织TG含量的有效组分是姜黄素、白术多糖,最佳配比是姜黄素4.35+白术多糖69.75。绞股蓝总苷和姜黄素对降低肝组织FFA含量有效,最佳配比为绞股蓝总苷3.54+姜黄素21.76。降低肝组织p ACCase、SREBP-1c含量的有效成分为绞股蓝总苷。而红景天苷则对肝组织CHREBP含量有降低作用。结论:HJJB方能通过多途径调节非酒精性脂肪肝肝脏脂肪代谢,不同途径有其相应的主效应组分和最佳剂量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脂肪代谢 均匀设计 效应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及其制剂主要效应组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曾彩雯 夏春华 熊玉卿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2期237-240,共4页
丹参是我国传统中医中应用最广、历史最悠久的药物之一,丹参及其制剂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为使中药及其制剂更好的走向国际市场,中药制剂复杂组分的体内过程研究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就丹参及其制剂主要效应组分的药代动... 丹参是我国传统中医中应用最广、历史最悠久的药物之一,丹参及其制剂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为使中药及其制剂更好的走向国际市场,中药制剂复杂组分的体内过程研究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就丹参及其制剂主要效应组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开展丹参制剂复杂组分的整合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方法学及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及其制剂 主要效应组分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古龙页岩纳米孔喉体系中页岩油组分及成熟度分异效应
5
作者 张婧雅 窦立荣 +2 位作者 朱如凯 刘一杉 曾花森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5-115,共11页
陆相页岩油储层中石油的微运移效应会导致微观孔隙空间中赋存的页岩油性质发生分异,然而页岩储层孔隙半径较小,孔喉结构复杂,很难通过常规手段对其进行精细刻画,导致对页岩油的微观富集机理认识不清。通过对松辽盆地古龙凹陷青山口组页... 陆相页岩油储层中石油的微运移效应会导致微观孔隙空间中赋存的页岩油性质发生分异,然而页岩储层孔隙半径较小,孔喉结构复杂,很难通过常规手段对其进行精细刻画,导致对页岩油的微观富集机理认识不清。通过对松辽盆地古龙凹陷青山口组页岩岩心样品进行分步-接力抽提、低温氮气吸附实验,并开展全烃气相色谱、族组分定量、饱和烃气相色谱质谱和金刚烷双质谱等地球化学分析,揭示出页岩储层纳米孔喉体系内的石油组分和成熟度分异效应。结果表明,古龙页岩孔隙以介孔为主,随着页岩样品粒径的逐级减小,更多初始连通性较差的孔隙会被释放出来,同时微观纳米孔喉中烃类的重质组分相对增加,极性更强,页岩油的成熟度也相对更高,这与不同连通性孔隙空间中页岩油的排烃和微运移效应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研究成果可为精细表征页岩油的微观赋存特征,阐明页岩油储层烃类微观差异富集机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同时也为页岩油的可动性评价和甜点优选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龙页岩 分步-接力抽提 纳米孔喉体系 烃类差异富集机理 组分分异效应 成熟度分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唾液乳杆菌不同组分对蛋鸡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林晓钦 《养殖与饲料》 2024年第6期21-26,共6页
[目的]研究唾液乳杆菌发挥作用的效应成分,以期开发新型乳酸菌制剂应用于蛋鸡养殖业。[方法]选取产蛋后期(450日龄)海兰褐蛋鸡81羽,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发酵上清液组、菌体沉淀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9羽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发... [目的]研究唾液乳杆菌发挥作用的效应成分,以期开发新型乳酸菌制剂应用于蛋鸡养殖业。[方法]选取产蛋后期(450日龄)海兰褐蛋鸡81羽,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发酵上清液组、菌体沉淀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9羽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发酵上清液组和菌体沉淀组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唾液乳杆菌发酵上清液和菌体沉淀,1mL/(羽·d),连续饲喂14d,测定各组产蛋性能、蛋白高度、哈氏单位、蛋壳厚度、蛋壳强度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发酵上清液组与菌体沉淀组平均产蛋率分别显著提高2.11%、3.17%,蛋白高度分别显著提高44.71%、42.67%,哈氏单位分别提高31.82%(P<0.05)、33.46%(P<0.01)。发酵上清液组的蛋壳厚度比对照组显著提高11.76%,菌体沉淀组蛋壳强度比对照组显著提高32.06%;各组青霉素、磺胺类药物及恩诺沙星残留检测均呈阴性。[结论]唾液乳杆菌可通过其发酵上清液提高蛋鸡的产蛋性能与蛋品质,且无抗生素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鸡 唾液乳杆菌 效应组分 发酵上清液 菌体沉淀 产蛋性能 蛋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深部煤层气差异富集的地质控制 被引量:3
7
作者 范立勇 周国晓 +7 位作者 杨兆彪 王怀厂 卢本举 张宝鑫 陈宇航 李存磊 王彦卿 顾俊雨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3-215,共13页
鄂尔多斯盆地深部煤层气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是中国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的主战场。明确深部煤层气富集规律、圈定富集区段是煤层气勘探开发的重要基础。以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在鄂尔多斯盆地最新实施的多口深部煤层气评价井数据为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深部煤层气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是中国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的主战场。明确深部煤层气富集规律、圈定富集区段是煤层气勘探开发的重要基础。以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在鄂尔多斯盆地最新实施的多口深部煤层气评价井数据为分析基础,采用数学统计、模型计算和地质分析等方法,重点研究了盆地内深部煤层气差异富集的地质控制因素和富集规律。提出了物质组分效应、深度效应和保存效应是影响深部煤层气差异富集的“3种控制效应”。物质组分是控制煤层气富集的基础因素,其中灰分和煤变质程度是主要参数,低灰分、高变质煤储层含气量高。深度效应则是叠加孔隙率、温度和压力变化的综合效应,孔隙率随埋深增加而衰减,导致游离气随埋深增加会趋缓,吸附气和总含气量存在明显的临界转换深度,后者临界转换深度深于前者,一般在2000~3000m,在此深度范围内,总含气量高。3000m以深,深度效应加剧,总含气量缓慢降低,往往低于20m^(3)/t。保存效应是深部吸附气和游离气,尤其是游离气富集的重要控制因素,其中盖层类型是保存效应中的关键因素,而地下水矿化度和压力系数则是保存效应的重要外在显现。研究区煤岩组合类型中煤泥、煤灰、煤泥-煤灰组合具有良好封盖性,相应其地下水矿化度高,压力系数较大。叠加深度效应,2000~3000 m埋深范围内,总含气量往往高于20 m^(3)/t,煤砂组合封盖性相对较弱,相应其地下水矿化度相对较低,含气量往往低于20m^(3)/t。耦合深度效应和保存效应,提出了鄂尔多斯盆地深部煤层气富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煤层气 物质组分效应 深度效应 保存效应 富集模式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西区石油初次运移效率和效应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伍如意 王子文 +1 位作者 卢双舫 赵锡嘏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8-14,共7页
本文是对松辽盆地北部西区邻近?岩输导层的两个不同厚度生油岩段中的若干样品抽提物总体组成和正构烷烃分子组成的研究报告。结果表明:有关组分的排出效率随取样点接近砂岩输导层而增大,总体组成的排出效率可高达80%左右;较低分子量正... 本文是对松辽盆地北部西区邻近?岩输导层的两个不同厚度生油岩段中的若干样品抽提物总体组成和正构烷烃分子组成的研究报告。结果表明:有关组分的排出效率随取样点接近砂岩输导层而增大,总体组成的排出效率可高达80%左右;较低分子量正构烷烃的排出效率甚至高达90%以上。这一点使“大肚子形”生烃曲线的成立受到了质疑:生油量足够大时而且石油初次运移的主要状态是独立油相的情况下,没有明显的组分分异现象发生;在生油量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初次运移过程则可导致显著的组分分异效应。不对这一点有足够的理解和重视。可能会导致油源对比结论的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次运移 排出效率 组分分异效应 石油运移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地块南缘熊耳山早中生代正长花岗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及意义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厚民 王登红 +2 位作者 王晓霞 张长青 李立兴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71-782,共12页
报道了华北地块南缘河南熊耳山寨凹正长花岗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为217.7±3.6 Ma,为早中生代。该正长花岗岩在岩石化学上高碱和Al,贫Mg、Fe;在微量元素上明显亏损Ba、Sr、P、Ti,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U、Th、Zr、Hf;在稀土元素上具... 报道了华北地块南缘河南熊耳山寨凹正长花岗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为217.7±3.6 Ma,为早中生代。该正长花岗岩在岩石化学上高碱和Al,贫Mg、Fe;在微量元素上明显亏损Ba、Sr、P、Ti,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U、Th、Zr、Hf;在稀土元素上具有明显的四组分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寨凹正长花岗岩与东秦岭北部富碱侵入岩、北秦岭褶皱带和南秦岭褶皱带早中生代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有明显差异,为高分异的Ⅰ型花岗岩。其形成的构造环境与东秦岭地区其他早中生代侵入体相似,为后碰撞或后造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长花岗岩 锆石U-Pb年龄 高分异Ⅰ型花岗岩 组分效应 华北陆块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微推力器气粒两相羽流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斌 毛根旺 +1 位作者 胡松启 陈茂林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4-318,共5页
采用DSMC/EPSM混合算法,结合稀薄流中气粒耦合作用模型,开展了固体微推力器羽流场中气粒两相稀薄流动的数值研究,研究了羽流场中气粒两相参数的分布规律和气相组分分离效应。结果表明,气相与颗粒相间的动量传递导致颗粒相的轴向速度显... 采用DSMC/EPSM混合算法,结合稀薄流中气粒耦合作用模型,开展了固体微推力器羽流场中气粒两相稀薄流动的数值研究,研究了羽流场中气粒两相参数的分布规律和气相组分分离效应。结果表明,气相与颗粒相间的动量传递导致颗粒相的轴向速度显著增加,两相间的能量传递导致颗粒相的温度降低,气相对颗粒相作用显著;由于燃气中颗粒相含量较少,颗粒相对气相压强场、温度场和轴向速度场的影响并不明显;羽流场中气相组分分离效应显著,扩散效应导致分子量最小的氢气组分在壁面附近的真实分子数密度远大于其他组分,小分子量气体组分在羽流场中的高度扩散是羽流对固体微推力器壁面产生侵蚀和附着效应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微推力器 DSMC/EPSM 气粒两相流动 羽流 组分分离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速燃烧室性能一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1
作者 余勇 刘卫东 王振国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6-41,共6页
由气体动力学基本定律,推导出燃烧室性能分析的一种一元流计算方法。该方法考虑了面积变化、质量添加、两相流、多组分效应、化学反应、壁面摩擦、壁面散热等因素的影响。与试验数据的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描述超声速燃烧室两相... 由气体动力学基本定律,推导出燃烧室性能分析的一种一元流计算方法。该方法考虑了面积变化、质量添加、两相流、多组分效应、化学反应、壁面摩擦、壁面散热等因素的影响。与试验数据的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描述超声速燃烧室两相参数分布,从而为燃烧室方案设计阶段的快速性能评估和设计优化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燃烧室 数值模拟 两相流 组分效应 超燃冲压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超音速燃烧室方案设计的一维流场分析模型
12
作者 余勇 丁猛 +1 位作者 刘卫东 王振国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3-57,共5页
由气体动力学基本定律,推导出燃烧室性能分析的一种一元流计算方法。该方法考虑了面积变化、质量添加、两相流、多组分效应、化学反应、壁面摩擦、壁面散热等因素的影响。与试验数据的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描述超音速燃烧室两相... 由气体动力学基本定律,推导出燃烧室性能分析的一种一元流计算方法。该方法考虑了面积变化、质量添加、两相流、多组分效应、化学反应、壁面摩擦、壁面散热等因素的影响。与试验数据的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描述超音速燃烧室两相参数分布,从而为燃烧室方案设计阶段的快速性能评估和设计优化提供一种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燃烧室 两相流 组分效应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of free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 of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ox-girder considering shear lag and slip 被引量:9
13
作者 周旺保 蒋丽忠 余志武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9期2570-2577,共8页
Based on Hamilton principle,the governing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nd the corresponding boundary conditions of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ox girder with consideration of the shear lag effect meeting self equilibrated st... Based on Hamilton principle,the governing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nd the corresponding boundary conditions of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ox girder with consideration of the shear lag effect meeting self equilibrated stress,shear deformation,slip,as well as rotational inertia were induced.Therefore,natural frequency equations were obtained for the boundary types,such as simple support,cantilever,continuous girder and fixed support at two ends.The ANSYS finite element solution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analytical solutions by calculation examples and the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was verified,which also shows the correctness of longitudinal warping displacement functions.Some meaningful conclusions for engineering design were obtained.The decrease extent of each order natural frequency of the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ox-girder is great under action of the shear lag effect.The shear-lag effect of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ox girder increases when frequency order rises,and increases while span-width ratio decreases.The proposed approach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is for further research of free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ox-gird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ox-girder shear lag effect shear deformation SLIP free vib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应化所特种功能复合胶带技术通过鉴定
14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8-68,共1页
关键词 特种功能复合胶带 通过鉴定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 组分协同效应 在线技术 丁基橡胶 粉煤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