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产品期货对我国相应行业龙头股的短期波动溢出效应
1
作者 李正强 金缦 余方平 《证券市场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53,共14页
国内外商品期货市场和股票市场之间跨产品、跨境风险传染是各方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基于战略地位、生产与消费量以及市场化程度,选择中美两国具有可比性的玉米为研究对象,采用DY指数和DCC-MSGARCH模型,考察了20142023年期间中美玉米期... 国内外商品期货市场和股票市场之间跨产品、跨境风险传染是各方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基于战略地位、生产与消费量以及市场化程度,选择中美两国具有可比性的玉米为研究对象,采用DY指数和DCC-MSGARCH模型,考察了20142023年期间中美玉米期货与中国玉米龙头股间的短期关联性,以及中美玉米期货对中国玉米龙头股的短期波动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中美玉米期货和中国玉米龙头股间无明显的短期动态相关,亦不存在期货对龙头股的短期波动溢出效应。这一结论在区分不同状态、不同市场阶段后依然成立。尽管长期看境内外市场存在联动效应,但短期的联动效应并不显著,这主要归因于中美玉米期货市场与中国股票市场在交易制度、市场流动性以及参与者结构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削弱了跨市场套利、信息传递以及情绪传染等传导机制。本研究为准确研判农产品期货市场对股票市场的风险传染,推动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协同健康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期货 玉米龙头股 跨市场动态相关 波动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碳市场与电力市场溢出效应研究
2
作者 孙晶琪 周振茜 +2 位作者 赵一航 张卓拉 赵会茹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1-839,共9页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要推进碳市场与电力市场的协同建设。为探究碳市场与电力市场的联动关系,畅通市场间价格传导信号,加强两市场的有效衔接,研究了碳市场与电力市场的溢出效应。首先,分析了碳市场与电力市场的相互作用机理;其次...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要推进碳市场与电力市场的协同建设。为探究碳市场与电力市场的联动关系,畅通市场间价格传导信号,加强两市场的有效衔接,研究了碳市场与电力市场的溢出效应。首先,分析了碳市场与电力市场的相互作用机理;其次,基于VAR-BEKKGARCH模型,提出了综合考虑价格信息及波动风险传递、从均值溢出和波动溢出两个维度评估碳市场与电力市场之间溢出效应的量化方法;最后,以广东省碳价和电价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碳市场与电力市场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碳市场与电力市场之间不存在均值溢出效应,而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即碳市场与电力市场的联动关系主要来源于市场间波动及风险的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R-BEKK-GARCH模型 均值溢出效应 波动溢出效应 碳市场 电力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频视角的中美豆类期货特质性波动溢出效应研究
3
作者 吴甜甜 周雨田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7-85,共19页
在国际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识别和监管中国大豆市场面临的外部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极差波动率,运用TVP-FAVAR-DY模型,研究了中美豆类期货市场特质性波动溢出效应,并揭示了时频视角下豆类期货波动溢出效应的异质性。... 在国际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识别和监管中国大豆市场面临的外部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极差波动率,运用TVP-FAVAR-DY模型,研究了中美豆类期货市场特质性波动溢出效应,并揭示了时频视角下豆类期货波动溢出效应的异质性。研究发现,相对于收益率波动率,极差波动率能更好地捕捉极端波动风险;特质性波动成分对原序列的解释力强于公共波动成分;美国大豆期货在时域和高频波动溢出网络中处于主导地位,而中国豆油期货在中频和低频波动溢出网络中处于主导地位;时域波动溢出效应与高频结果基本保持一致,对中频和低频波动溢出效应的刻画能力有限;除了美国大豆期货,美国豆粕期货也成为中短期重要的波动溢出传递者。相关短线交易者、长期投资者和风险监管部门,均有必要增加对极差波动率、特质性波动成分和频域视角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类期货 波动溢出效应 特质性波动 时频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考虑波动效应的梁桥破坏分析
4
作者 夏春旭 张倩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0-139,共10页
在近断层地震动激励的初始阶段,输入地震动从结构底部以波动形式向上传播,然而波动效应对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梁桥结构地震破坏过程的影响特征尚不明确。为此,利用数值分析方法对某三跨梁桥在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考虑波动效... 在近断层地震动激励的初始阶段,输入地震动从结构底部以波动形式向上传播,然而波动效应对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梁桥结构地震破坏过程的影响特征尚不明确。为此,利用数值分析方法对某三跨梁桥在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考虑波动效应的破坏过程、破坏机理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墩柱底部截面曲率发展较合理,梁桥墩顶支座抗震能力较强,梁桥桥台处容许剪切位移是桥梁结构的抗震弱点,因此,在近断层地区的梁桥桥台抗震措施设计中应保证具有充足的容许剪切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 梁桥 波动效应 破坏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土体三维波动效应的现浇大直径管桩纵向振动响应解析解 被引量:22
5
作者 郑长杰 丁选明 +1 位作者 刘汉龙 黄旭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247-2254,共8页
考虑土体三维波动效应和桩–土耦合振动,把桩看作一维杆,把土体看作三维轴对称黏弹性介质,对黏弹性地基中现浇大直径管桩纵向振动频域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首先通过引入势函数对土体振动方程解耦,采用Laplace变换和分离变量的方法求得... 考虑土体三维波动效应和桩–土耦合振动,把桩看作一维杆,把土体看作三维轴对称黏弹性介质,对黏弹性地基中现浇大直径管桩纵向振动频域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首先通过引入势函数对土体振动方程解耦,采用Laplace变换和分离变量的方法求得了桩周土及桩芯土频域响应解析解,进而利用桩土完全耦合的条件得到桩振动响应解。将所得解完全退化到实心桩的解,验证了解析解的合理性,并与未考虑三维效应的简化解对比。分析了桩底刚度系数、桩长以及桩径等对桩顶复阻抗的影响,得到了各参数对桩振动特性影响的规律。分析表明:桩底刚度系数增大,共振频率增大,且复阻抗的振荡幅值增大。无桩芯土时复阻抗的振荡幅值比桩周桩芯土都存在时大,无桩周土时复阻抗的振荡幅值比无桩芯土时大。桩长增大,桩顶复阻抗的振荡幅值和共振频率均显著减小,当桩长增大到一定长度的时候,增加桩长对桩顶复阻抗基本没有影响。外径增大或内径减小,桩顶复阻抗的振荡幅值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浇大直径管桩 三维波动效应 纵向振动 解析解 复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径向波动效应的黏弹性支承桩纵向振动阻抗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孟坤 崔春义 +3 位作者 许成顺 梁志孟 孙宗光 王本龙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6-304,共9页
基于桩体三维轴对称模型考虑其径向波动效应,将桩及桩周土分别视为弹性和黏弹性连续介质,建立了三维轴对称桩-土耦合系统纵向振动分析模型。具体采用分离变量法分别求得桩身及桩周土位移基本解,进而利用桩土完全耦合条件推导得出频域内... 基于桩体三维轴对称模型考虑其径向波动效应,将桩及桩周土分别视为弹性和黏弹性连续介质,建立了三维轴对称桩-土耦合系统纵向振动分析模型。具体采用分离变量法分别求得桩身及桩周土位移基本解,进而利用桩土完全耦合条件推导得出频域内桩顶动力阻抗解析解答,并将所得解析解与已有解答进行比较验证其合理性。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参数化分析探讨了桩底支撑刚度系数、桩身径向波动效应及桩长对桩顶动力阻抗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桩身长径比较小时,采用Rayleigh-Love杆模型近似考虑桩身三维波动效应误差较大,此时采用三维轴对称桩体模型和所得相关解析解答更能合理考虑桩身径向波动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振动 三维轴对称 径向波动效应 黏弹性支承 动力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乡发展差距水平及其波动效应的实证 被引量:10
7
作者 武小龙 张露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96-100,共5页
城乡发展差距是中国社会转型下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文章从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生态五大维度构建中国城乡发展差距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中国31个省份为研究区域,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实证评价了中国城乡发展差距的现实水平及其波动效应。... 城乡发展差距是中国社会转型下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文章从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生态五大维度构建中国城乡发展差距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中国31个省份为研究区域,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实证评价了中国城乡发展差距的现实水平及其波动效应。研究表明,中国城乡差距水平由东向西呈递增趋势,1985年至今城乡差距水平表现为一种波动性扩大的效应,城乡差距水平与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为一种相互影响的逆向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差距 指标体系 现实评价 波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碳市场波动溢出效应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汪文隽 周婉云 +1 位作者 李瑾 黄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63-69,共7页
自2013年以来,中国已先后建立了七个区域性碳市场。研究中国碳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有助于发现在碳市场运行初期起价格引导作用的区域市场,为其它地区碳市场的发展和全国碳市场的建立提供建议。本文选择广东、湖北和深圳三个交易量... 自2013年以来,中国已先后建立了七个区域性碳市场。研究中国碳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有助于发现在碳市场运行初期起价格引导作用的区域市场,为其它地区碳市场的发展和全国碳市场的建立提供建议。本文选择广东、湖北和深圳三个交易量最大的区域碳市场为样本,利用多元GARCH(1,1)-BEKK模型,检验其波动溢出效应。为了消除履约期的影响,本文根据履约期将样本划分为阶段一(2014年7月1日—2015年6月30日)和阶段二(2015年7月1日—2016年7月19日),分阶段进行了检验,并从市场有效性的视角解释了检验结果。波动溢出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在阶段一内,广东碳市场对湖北碳市场、湖北碳市场对深圳碳市场、深圳碳市场对广东碳市场分别存在单向的波动溢出效应;在阶段二内,只存在深圳碳市场对广东碳市场的单向波动溢出效应;在整个样本期内,只存在深圳碳市场对广东碳市场的单向波动溢出效应。基于方差比的市场有效性检验结果显示:无论是阶段一、阶段二或整个样本期,三个碳市场均没有达到弱式有效。本文进一步在多重分形检验的基础上,利用多重分形谱宽度,比较了三个碳市场的非有效性程度,结果显示:在阶段一、阶段二和整个样本期,三个碳市场有效性大小关系分别为:湖北>广东>深圳、深圳>湖北>广东、广东>深圳>湖北。可见,三个碳市场早期的波动溢出效应不完全符合市场有效性大小关系,而较晚期的波动溢出效应符合市场有效性大小关系,这证明了中国碳市场在阶段二相比阶段一更为成熟。本文最后对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市场 波动溢出效应 有效性 分形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与伦敦期铜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吴文锋 刘太阳 吴冲锋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2007年第3期111-115,共5页
本文通过向量GARCH模型考察上海和伦敦两个期铜市场间收益率波动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上海期铜与伦敦期铜市场之间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分阶段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在2001年前两个市场间,仅存在伦敦期铜市场对上海期铜市场的单向... 本文通过向量GARCH模型考察上海和伦敦两个期铜市场间收益率波动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上海期铜与伦敦期铜市场之间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分阶段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在2001年前两个市场间,仅存在伦敦期铜市场对上海期铜市场的单向波动溢出;而2001年后,两个市场的联系加强,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货市场 向量GARCH模型 波动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不确定性与股票市场波动溢出效应 被引量:44
10
作者 陈国进 张润泽 姚莲莲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0-78,99,共10页
利用1995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中国上证综指对数收益率和政策不确定性指标的周数据,通过建立DCC-MGARCH模型和VARMA-BEKK-MGARCH模型考察股票市场与政策不确定性的动态相关性和双向波动溢出效应。DCC-MGARCH模型结果表明,股票市场与政策... 利用1995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中国上证综指对数收益率和政策不确定性指标的周数据,通过建立DCC-MGARCH模型和VARMA-BEKK-MGARCH模型考察股票市场与政策不确定性的动态相关性和双向波动溢出效应。DCC-MGARCH模型结果表明,股票市场与政策不确定性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该相关性具有很强的时变特征,且总体表现为负相关。VARMA-BEKK-MGARCH模型结果表明,就短期而言,中国股票市场与政策不确定性的波动性之间存在双向溢出效应;但就长期而言,两者的波动溢出效应具有不对称性,即只存在股市向政策不确定性的波动溢出,而政策不确定性对于股市的波动溢出效应不具有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溢出效应 政策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沪深300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能力及波动溢出效应研究——基于BEEK-GARCH模型的证据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陶启智 李亮 郭姝辛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4-113,共10页
以沪深300股指期货自推出至今的1分钟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使用BEEK-GARCH模型量化沪深300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的价格发现能力及波动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我国期货市场成立初期并未发挥其价格发现功能,这一现象随着市场成熟度增加而逐渐改善,... 以沪深300股指期货自推出至今的1分钟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使用BEEK-GARCH模型量化沪深300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的价格发现能力及波动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我国期货市场成立初期并未发挥其价格发现功能,这一现象随着市场成熟度增加而逐渐改善,期货市场在价格发现过程中占主要地位.通过GARCH模型对收益率调整过程进行估计,发现市场之间存在双向波动溢出效应:短期内表现出均值回归;长期来看,误差修正项系数显著异于0,符合调整的负反馈性质,价格偏差会被纠正从而达到长期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沪深300指数期货 价格发现功能 波动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波动效应的SH简谐地震波作用下单桩水平振动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闫启方 刘林超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83-1487,共5页
借助于土体的一维波动模型求解了SH简谐地震波作用下土层的水平振动,从三维轴对模型出发考虑桩周土的水平波动效应,通过引入势函数并运用分离变量法在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情况下求解了SH简谐地震波作用下由于桩土相互作用引起的土层的... 借助于土体的一维波动模型求解了SH简谐地震波作用下土层的水平振动,从三维轴对模型出发考虑桩周土的水平波动效应,通过引入势函数并运用分离变量法在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情况下求解了SH简谐地震波作用下由于桩土相互作用引起的土层的径向位移、水平位移以及土体对桩基的水平作用力,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SH简谐地震波作用下桩基的水平振动方程,借助于三角函数的正交性和桩–土接触面处的连续条件求得了桩基的水平位移。借助于放大因子的概念研究了SH简谐地震波对桩顶水平位移的影响。研究表明:SH简谐地震波作用下桩基的动力响应存在有共振现象;放大因子随频率的变化曲线存在3个峰值,前两个峰值相对较大;当桩土模量比较大时桩土模量比对放大因子几乎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振动 分离变量法 波动效应 放大因子 地震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市场间波动溢出效应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万军 谢敏 熊正德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98-101,共4页
本文先从金融管制、信息溢出、投资者行为等入手分析波动间溢出效应存在的机理,然后运用多变量EGARCH模型,对利率与沪深股市间的波动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利率与沪深股市间存在着显著的双向波动溢出,说明中国金融市场间... 本文先从金融管制、信息溢出、投资者行为等入手分析波动间溢出效应存在的机理,然后运用多变量EGARCH模型,对利率与沪深股市间的波动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利率与沪深股市间存在着显著的双向波动溢出,说明中国金融市场间存在波动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管制 投资者行为 金融市场波动 波动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ABS波动效应负载发生装置的研制 被引量:4
14
作者 邓红星 关强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9-50,56,共3页
为了分析管路压力传递特性,优化系统结构,提高控制品质,采用系统集成的方法研制一套ABS波动负载发生装置。在有、无ABS作用时,进行了试验,获取的数据为柱塞泵的选择与校核提供了依据,根据泵的最大工作压力和最大流量等参数,选择了驱动电... 为了分析管路压力传递特性,优化系统结构,提高控制品质,采用系统集成的方法研制一套ABS波动负载发生装置。在有、无ABS作用时,进行了试验,获取的数据为柱塞泵的选择与校核提供了依据,根据泵的最大工作压力和最大流量等参数,选择了驱动电机,并设计了驱动电路。装置可为管路液压参数辨识及系统分析提供硬件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防抱系统 制动管路 波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行业与金融系统的波动溢出效应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丁庭栋 赵晓慧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2-166,共5页
文章借助分位数回归技术,结合CoVaR法,研究国内银行业、保险业、多元金融服务业及房地产行业与金融系统的波动溢出效应。研究发现:行业的波动都会显著增加金融系统的CoVaR,但风险贡献有差异,存在行业到金融系统的波动溢出现象,从敏感性... 文章借助分位数回归技术,结合CoVaR法,研究国内银行业、保险业、多元金融服务业及房地产行业与金融系统的波动溢出效应。研究发现:行业的波动都会显著增加金融系统的CoVaR,但风险贡献有差异,存在行业到金融系统的波动溢出现象,从敏感性来看,金融系统对银行业最敏感;行业之间存在双向波动溢出;行业之间的△CoVaR反映各个行业间的业务关系及金融市场发展的格局和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风险价值 金融系统 波动溢出效应 风险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货币政策对于现金供应的波动效应研究——基于货币政策工具视角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国跃 胡晓璎 周陈曦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5-30,共6页
现金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货币政策通过各种工具对市场运行进行的调节不可避免地会对流通中的现金产生波动性影响。本文从货币政策工具的角度,应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灰度相关分析等方法,就本世纪以来的货币政策... 现金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货币政策通过各种工具对市场运行进行的调节不可避免地会对流通中的现金产生波动性影响。本文从货币政策工具的角度,应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灰度相关分析等方法,就本世纪以来的货币政策工具对现金供应的影响效应展开分析。探究现金波动的内在政策性原因,为分析现金运行规律,探求货币政策的实际效力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现金供应 波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及波动效应分析 被引量:39
17
作者 程瑞芳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24,共3页
在市场机制下,基于不同的市场交易,形成农产品集市价格、批发价格和期货价格,三者共同调节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我国粮食价格波动轨迹符合蛛网模型现象,表明农产品供求弹性较小,无论源于供给还是需求方的变化,都会引起农产品价格较大幅... 在市场机制下,基于不同的市场交易,形成农产品集市价格、批发价格和期货价格,三者共同调节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我国粮食价格波动轨迹符合蛛网模型现象,表明农产品供求弹性较小,无论源于供给还是需求方的变化,都会引起农产品价格较大幅度的变化。农产品价格的不稳定性,实质上反映着农业收益的不稳定性。建立农业共生组织,通过市场主体间的共生与协作,形成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的互补性和资源依存性,是稳定农产品价格的一种准市场性的资源配置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价格 形成机制 波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汇率与股价间波动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唐文进 马千里 宋朝杰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0-163,共4页
文章以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为视角,采用2005~2013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和上证综合指数的日交易数据,将时间轴分为金融危机爆发前、金融危机时期和后金融危机时期,基于向量自回归多元GARCH模型考察了人民币汇率与股价间的波... 文章以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为视角,采用2005~2013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和上证综合指数的日交易数据,将时间轴分为金融危机爆发前、金融危机时期和后金融危机时期,基于向量自回归多元GARCH模型考察了人民币汇率与股价间的波动溢出效应。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对人民币汇率与股价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具有显著影响,并且人民币汇率和股价在波动率和相互影响的关系上具有不同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率 股价 波动溢出效应 多元GARCH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波动溢出效应 被引量:23
19
作者 池丽旭 庄新田 《系统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67-372,共6页
应用向量GARCH模型检验了我国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波动的关系,并且将情绪分为理性和非理性两类,分别探讨其对股票收益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前,股票收益与投资者情绪间存在双向波动溢出效应,其中,理性情绪与非理性情... 应用向量GARCH模型检验了我国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波动的关系,并且将情绪分为理性和非理性两类,分别探讨其对股票收益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前,股票收益与投资者情绪间存在双向波动溢出效应,其中,理性情绪与非理性情绪对股票收益的影响相反;改革后,情绪与组合收益间的波动关系明显减弱。投资者情绪变化与股票收益较强的相关性对于把握市场信息的传递过程以及预测未来股票收益波动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者情绪 消费者信心指数 波动溢出效应 向量GARCH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期货与现货市场价格波动溢出效应 被引量:17
20
作者 张有望 李剑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4-111,共8页
以小麦、稻谷、玉米和大豆为例,选取2009—2016年的相关日度价格数据,运用BEKK-GARCH模型考察了我国粮食期货与现货市场间的价格波动溢出效应。结果显示:我国粮食期货与现货市场之间存在价格波动溢出效应,但溢出程度在不同粮食品种之间... 以小麦、稻谷、玉米和大豆为例,选取2009—2016年的相关日度价格数据,运用BEKK-GARCH模型考察了我国粮食期货与现货市场间的价格波动溢出效应。结果显示:我国粮食期货与现货市场之间存在价格波动溢出效应,但溢出程度在不同粮食品种之间有差异。主粮作物小麦、稻谷和玉米期货对现货价格的溢出效应较弱,非主粮作物大豆期货对现货价格的溢出效应较强,四个粮食品种现货对期货价格的溢出效应均较弱。分析表明:由于我国在调控粮食市场的思路和力度上对于主粮作物与非主粮作物存在较大差别,从而造成了四个粮食品种期货与现货市场间价格波动溢出效应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价格 期货市场 现货市场 波动溢出效应 粮食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