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徐州市区故黄河底泥重金属污染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晓 韩宝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38,共3页
通过对故黄河表层底泥和底泥剖面样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系统测试,运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故黄河底泥进行了重金属污染程度评价。地积累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故黄河底泥基本未受Cr、Ni的污染,个别采样点受到重金属元素Cu和P... 通过对故黄河表层底泥和底泥剖面样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系统测试,运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故黄河底泥进行了重金属污染程度评价。地积累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故黄河底泥基本未受Cr、Ni的污染,个别采样点受到重金属元素Cu和Pb的中等程度污染,大部分采样点受到Zn的中等程度及以上污染,且Zn含量分布范围宽,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较大。主要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程度依次为:Zn>Cu>Pb。潜在生态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故黄河底泥内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的潜在危害很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黄河 底泥 重金属 地积累指数 潜在生态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州市故黄河风光带园林植物的滞尘效应 被引量:6
2
作者 周瑞玲 庄强 +2 位作者 李鹏 赵雅文 程雨薇 《林业科技开发》 2010年第6期44-47,共4页
探讨徐州市故黄河风光带主要园林植物的滞尘作用,为绿化植物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于2010年4—5月以徐州市故黄河风光带主要园林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采样调查和实验室分析,进行滞尘能力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的单位面积滞尘量存... 探讨徐州市故黄河风光带主要园林植物的滞尘作用,为绿化植物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于2010年4—5月以徐州市故黄河风光带主要园林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采样调查和实验室分析,进行滞尘能力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的单位面积滞尘量存在较大差异,针叶植物表现出极强的滞尘能力。不同类型树种的滞尘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其大小顺序为:针叶乔木>灌木>阔叶乔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尘效应 园林植物 园林绿化 徐州市故黄河风光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州市故黄河风光带植物抑菌效应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周瑞皊 庄强 +5 位作者 孙小林 程羽薇 沈坤 袁美云 卓盼 钱琴芳 《林业科技开发》 2011年第1期66-69,共4页
通过对不同植物群落配置的生态效应分析研究,为城市绿地植物的选择、配置、布局等提供有力的依据,并为构建最佳的城市绿地模式进行研究与探讨。在秋季和春季,选择徐州市故黄河沿岸的黄楼公园,对其植物群落的不同配置模式采用自然沉降法... 通过对不同植物群落配置的生态效应分析研究,为城市绿地植物的选择、配置、布局等提供有力的依据,并为构建最佳的城市绿地模式进行研究与探讨。在秋季和春季,选择徐州市故黄河沿岸的黄楼公园,对其植物群落的不同配置模式采用自然沉降法测定抑菌功能并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春季、秋季不同植物群落对空气细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秋季植物配置模式垂柳、女贞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率均在50%左右;春季垂柳抑菌效果最佳,抑菌率为55.90%。实验表明,合理的树种选择和植物群落配置,对改善空气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州市故黄河风光带 抑菌功能 植物配置模式 自然沉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微生物消除故黄河藻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潘立勇 朱争鸣 杨茜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9-41,共3页
采用徐州迈克尔·派克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 Micro-Bac发酵液 ,对藻类有明显的沉降和消除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水体中 BOD5、CODMn、CODCr和总磷 ( 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 66%、73 %、78%和94 % ,处理后 ,可使故黄河水质基本达到... 采用徐州迈克尔·派克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 Micro-Bac发酵液 ,对藻类有明显的沉降和消除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水体中 BOD5、CODMn、CODCr和总磷 ( 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 66%、73 %、78%和94 % ,处理后 ,可使故黄河水质基本达到功能区划规定的 类水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藻类 Micro-Bac 故黄河 污染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州故黄河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9期81-82,共2页
选择2007年的Landsat-5影像和2016年的Landsat-8影像,对徐州故黄河流域内的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徐州故黄河流域的耕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增加明显,林地和水体景观面积略有增加,景观变得破碎化,稳定性下降。建议今后在人类的活动中... 选择2007年的Landsat-5影像和2016年的Landsat-8影像,对徐州故黄河流域内的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徐州故黄河流域的耕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增加明显,林地和水体景观面积略有增加,景观变得破碎化,稳定性下降。建议今后在人类的活动中,增加林地和水体面积,提高故黄河的生态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徐州故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州市故黄河滨水绿地乔—灌—草型、乔—草型植物配植的环境效应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苏丹 《绿色科技》 2018年第13期155-157,160,共4页
针对徐州故黄河的乔—灌—草型、乔—草型等结构类型的典型配置模式进行了试验分析,测得了各不同配置模式下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和CO_2吸收率,并与同时在学校的对照组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绿地中的两种植物配置模式中,乔—灌—草型... 针对徐州故黄河的乔—灌—草型、乔—草型等结构类型的典型配置模式进行了试验分析,测得了各不同配置模式下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和CO_2吸收率,并与同时在学校的对照组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绿地中的两种植物配置模式中,乔—灌—草型类型对温湿度的改善作用较大,起到降温增湿的效果,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绿地CO_2吸收率的大小与植物种类密切相关。故黄河试验组的各环境效应指标值均优于学校对照组,说明古黄河水系对环境起到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州市故黄河 植物配植 环境效应 滨水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承古今 古运新标——徐州大运河及故黄河文化景观导示系统探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陆萍兰 《现代园艺》 2022年第12期77-79,共3页
伴随城市化进程的蓬勃发展,徐州大运河、故黄河文化景观特色成为彭城发展的重要展示窗口,导示系统在两河文化继承与发扬等方面有着关键引导、指示作用。为了充分彰显徐州大运河与故黄河文化,在对国内外导示系统现状充分研究基础上,实地... 伴随城市化进程的蓬勃发展,徐州大运河、故黄河文化景观特色成为彭城发展的重要展示窗口,导示系统在两河文化继承与发扬等方面有着关键引导、指示作用。为了充分彰显徐州大运河与故黄河文化,在对国内外导示系统现状充分研究基础上,实地调研发现两河地带存在导示系统缺失、体验感差等问题,结合CIS理论、系统论、人机工程学等跨学科知识,以大运河铜山段和故黄河市区段为例规划设计,以期建立一套具有两河文明的文化景观导示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文化 故黄河文化 景观导示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徐州市故黄河开发的现状及生态改良途径
8
《生态经济》 1989年第5期41-43,共3页
1851年至1855年,流经徐州的黄河改道北徙,形成废黄河和大沙河,统称“故黄河”。一百多年来,由于旱、涝、风、沙、盐碱和冰雹的交替为害,生态环境十分恶劣,给沿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维,生活苦不堪言。故黄河流域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合理地... 1851年至1855年,流经徐州的黄河改道北徙,形成废黄河和大沙河,统称“故黄河”。一百多年来,由于旱、涝、风、沙、盐碱和冰雹的交替为害,生态环境十分恶劣,给沿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维,生活苦不堪言。故黄河流域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合理地开发改造故黄河是人民的多年愿望。一、故黄河的生态状况 (一)土地资源状况徐州市故黄河总长234公里(其中废黄河173公里,大沙河61公里),流经丰县、沛县、铜山、市郊区和睢宁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黄河 黄河开发 徐州市 改良途径 大沙河 人工生态系统 黄河 自然资源 生态环境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故黄河迎宾路景观带设计
9
作者 葛玉梅 《现代园艺》 2017年第22期60-60,共1页
1现状条件概述 故黄河属于徐州市的骨干河网,担负着城市的防洪排涝、蓄水和生态功能。本次方案的范围是从西三环到汉桥段。故黄河迎宾路地带与城市功能密切结合,提供良好的景观和丰富多样的滨水活动空间,形成具有活力的城市滨水区域。
关键词 故黄河 景观带 设计 城市功能 滨水区域 防洪排涝 生态功能 活动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清雍正朝田文镜在河南的治河思想及实践
10
作者 黄治国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51-154,共4页
清代是历史上黄河河患较为严重的朝代,故黄河治理问题在清代国家事务中较长时期内处于重要位置。清初的诸帝均较为重视对河患的治理,康熙将三藩及河务、漕运作为三大事,书而悬之宫中柱上,夙夜念癈。
关键词 治河思想 河南 雍正 治理问题 故黄河 清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宿州:耕深林长制 根深叶更茂
11
作者 王晓飞 《国土绿化》 2021年第12期10-15,共6页
仲秋的安徽宿州,生态廊道纵横交织,良田林带阡陌铺展,古树新姿妖娆百态,森林村镇色彩斑斓。百里故黄河畔,万顷酥梨硕果累累;曲幽奎濉河岸,树麦相依林秀粮丰……抓点突破扩面示范在埇桥林长制示范先行区,数百条杨树林带纵横交织、绿链连... 仲秋的安徽宿州,生态廊道纵横交织,良田林带阡陌铺展,古树新姿妖娆百态,森林村镇色彩斑斓。百里故黄河畔,万顷酥梨硕果累累;曲幽奎濉河岸,树麦相依林秀粮丰……抓点突破扩面示范在埇桥林长制示范先行区,数百条杨树林带纵横交织、绿链连网,铺就通达粮食安全的“生态轨道”;数百家杨木加工企业机器轰鸣、工人忙碌,谱写经济强劲的“产业新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先行区 安徽宿州 生态廊道 林长制 扩面 故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