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无需预设模板的动车组故障识别算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超 刘子宽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63-568,共6页
针对现有动车组故障识别算法存在较高故障识别误报率与漏报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无需预设模板的动车组故障识别算法.将动车组图像以车厢为单位进行划分,以当前列车的其他车厢作为历史图像进行图片比对,确定出故障区域所在的位置.对多种... 针对现有动车组故障识别算法存在较高故障识别误报率与漏报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无需预设模板的动车组故障识别算法.将动车组图像以车厢为单位进行划分,以当前列车的其他车厢作为历史图像进行图片比对,确定出故障区域所在的位置.对多种车型的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保障检测漏报率的基础上,误报率可降低至少20%.此外,针对复兴号列车,该算法在保持漏报率为12%的条件下,几乎可达到零误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动车组故障识别算法 预设模板 故障自动检测 高斯混合模型 SIFT特征匹配 图像匹配 非极大值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矿用机电设备数字孪生模型的故障特征提取与识别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丁卯 罗珍平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3-178,共6页
为满足矿用机电设备的智能化故障诊断需求,基于数字孪生模型提出了一种故障特征提取与识别技术方案。该方案主要包括机电设备的数字孪生建模和故障特征提取与识别两方面。通过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的混合模型完成数... 为满足矿用机电设备的智能化故障诊断需求,基于数字孪生模型提出了一种故障特征提取与识别技术方案。该方案主要包括机电设备的数字孪生建模和故障特征提取与识别两方面。通过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的混合模型完成数字孪生的建模;使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和Z-score标准化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筛选,利用小波变换方法进行故障特征提取,并设计一种基于CNN的故障识别算法。相比于传统方法,所提出的故障识别算法能够有效提高故障识别的准确率和实时性。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数字孪生模型能够准确地模拟和表征设备运行情况,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而且故障识别准确率高于同类技术模型,在提高故障诊断效率方面的工程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机电设备 数字孪生模型 故障特征提取 故障识别算法 卷积神经网络 长短期记忆网络 诊断精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直流保护协同配合的交直流碰线保护新方案 被引量:9
3
作者 汤未 于溯 +3 位作者 郑涛 于欢昌 倪钰翔 孟令昆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1-50,共10页
交直流混联电网迅速发展,交直流碰线故障成为其特有故障类型。以不同类型交直流碰线故障为研究对象,着眼于故障隔离至线路重合/重启全过程,揭示了现有交直流两系统相关保护出口动作逻辑存在的不足及风险,并进一步提出在交流侧设计并新... 交直流混联电网迅速发展,交直流碰线故障成为其特有故障类型。以不同类型交直流碰线故障为研究对象,着眼于故障隔离至线路重合/重启全过程,揭示了现有交直流两系统相关保护出口动作逻辑存在的不足及风险,并进一步提出在交流侧设计并新增交直流碰线保护方案的新思路,通过构造一种可以反映直流系统等值阻抗相角特性的保护算法,实现交直流碰线故障识别。基于此,通过优化交流侧新增的交直流碰线保护和直流侧已配置的交直流碰线保护间的动作时序和逻辑配合关系,实现了交直流碰线故障下直流系统的自适应重启,避免了交流侧重合于永久性故障场景下直流线路首末端发生工频过电压的风险。在PSCAD/EMTDC平台中搭建交直流碰线故障的仿真模型并进行大量仿真实验,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交直流碰线保护新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联电网 交直流碰线故障 保护风险分析 故障识别算法 保护新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