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健全极MMC注入特征信号的直流线路故障性质判别方法 被引量:23
1
作者 宋国兵 王婷 +1 位作者 张晨浩 吴磊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94-1003,共10页
交流线路自适应重合闸利用跳开相和健全相之间的耦合关系判别线路故障性质;而直流线路故障清除后,直流系统电气量保持恒定,健全极与故障极无耦合关系。在利用高压直流线路极间耦合特性和换流器高可控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向直流故障线... 交流线路自适应重合闸利用跳开相和健全相之间的耦合关系判别线路故障性质;而直流线路故障清除后,直流系统电气量保持恒定,健全极与故障极无耦合关系。在利用高压直流线路极间耦合特性和换流器高可控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向直流故障线路注入特征信号的故障性质判别方法。首先详细阐述了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极间耦合特性,特征信号的产生原理与特征信号的选取原则;其次通过换流站附加控制策略向健全极直流线路注入特征信号,故障线路将耦合感应出对应的特征信号,利用该特征信号在线路故障存在和消失两种状态的传播特性差异进行故障性质判别,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路耦合特性 主动注入 故障性质判别 直流线路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双极直流输电系统的故障性质识别方法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斌 戴冬康 +3 位作者 何佳伟 李晔 李伟 王兴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3727-3734,共8页
架空输电线路故障率较高且多为瞬时性故障,故障性质预判与线路重合技术将极大提高供电可靠性。现有的关于线路重合闸技术的研究主要针对交流输电线路,直流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性质判别方法较少,直流线路故障后多采用重启换流站方法恢复供... 架空输电线路故障率较高且多为瞬时性故障,故障性质预判与线路重合技术将极大提高供电可靠性。现有的关于线路重合闸技术的研究主要针对交流输电线路,直流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性质判别方法较少,直流线路故障后多采用重启换流站方法恢复供电,降低了供电可靠性。该文通过分析直流输电线路之间的静电耦合现象及直流输电线路特有的离子流问题,结合该文实际工况从输电线路的等效模型出发,分析了计及离子流影响下的故障极残压特性,并基于故障极残压特性提出一种适用于真双极直流输电线路的故障性质识别方法。该文所提方法对电压源型和电流源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均适用。研究成果有助于提高线路瞬时故障后的供电恢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 单极故障 故障性质判别 故障重启 离子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电容主动钳位式混合式直流断路器
3
作者 范兴明 李涛 +2 位作者 张思舜 许洪华 张鑫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620-4627,I0050,I0049,共10页
混合式直流断路器兼具机械式直流断路器的静态特性与固态直流断路器的动态特性,具有较快的开断速度和较低的通态损耗,是应用于中高压直流输配电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然而,基于模块级联的混合式直流断路器存在投资成本较高、避雷器吸能... 混合式直流断路器兼具机械式直流断路器的静态特性与固态直流断路器的动态特性,具有较快的开断速度和较低的通态损耗,是应用于中高压直流输配电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然而,基于模块级联的混合式直流断路器存在投资成本较高、避雷器吸能较高、不具备故障性质判别能力等问题,限制了断路器的工程化应用。该文在现有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改进,提出一种基于电容主动钳位式混合式直流断路器。主要利用电容电压钳位换流站侧电压,避免了换流站电压迅速跌落的同时降低了换流站侧的故障电流峰值。此外,电容电压还可作为线路故障和重合闸时的辅助判据。针对所提结构进行了详细的理论推导和分析,在PSCAD/EMTDC中建立四端直流环网对所提结构进行验证,并与原有方案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证明所提结构可行且相对原有方案具备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直流断路器 故障性质判别 电容钳位 辅助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全桥MMC注入特征信号的直流自适应重合闸方法 被引量:35
4
作者 宋国兵 王婷 +1 位作者 张晨浩 吴磊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9-156,共8页
交流线路自适应重合闸利用健全相和跳开相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永久性故障性质判别,考虑到直流线路故障清除后,健全极与故障极无耦合关系,并充分利用换流器的高可控性,提出了一种向直流故障线路注入特征信号的故障性质判别方法。首先详细... 交流线路自适应重合闸利用健全相和跳开相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永久性故障性质判别,考虑到直流线路故障清除后,健全极与故障极无耦合关系,并充分利用换流器的高可控性,提出了一种向直流故障线路注入特征信号的故障性质判别方法。首先详细阐述了特征信号的选取原则、特征信号的产生原理与调节;其次通过附加控制策略向直流故障线路注入特征信号,利用该特征信号在故障线路和健全线路的传播特性差异进行故障性质判别,仿真结果验证了文中提出利用全桥换流器注入特征信号判别故障性质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桥MMC 主动注入 故障性质判别 直流线路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注入信号的配电网自适应三相重合闸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廖宏宇 康小宁 +1 位作者 袁燕磊 李珂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623-2629,共7页
传统的三相重合闸经整定时间进行重合,不对故障性质进行判别,重合失败将导致对系统的二次冲击。为避免重合于永久性故障造成的二次冲击危害,提高重合闸成功率,提出了通过电压互感器二次侧注入电压信号的自适应三相重合闸策略。该策略根... 传统的三相重合闸经整定时间进行重合,不对故障性质进行判别,重合失败将导致对系统的二次冲击。为避免重合于永久性故障造成的二次冲击危害,提高重合闸成功率,提出了通过电压互感器二次侧注入电压信号的自适应三相重合闸策略。该策略根据电压互感器一次侧端口电压的特征,确定不带并联电抗器的配电网线路相间故障点绝缘是否恢复,最后根据故障性质决定是否执行重合闸操作。经过理论推导和基于PSCAD/EMTDC平台的仿真验证,证明了所提出的自适应重合闸策略能够判别瞬时性故障和永久性故障,并阻止因永久性故障跳闸的配电线路进行重合闸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线路 自适应三相重合闸 注入信号 故障性质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附加电容的柔性直流输电线路自适应重合闸策略 被引量:12
6
作者 黄越 李凤婷 +2 位作者 易鹏 周嘉阳 冯小萍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30-36,共7页
针对柔性直流输电线路在故障跳闸后线路健全极与故障极不存在耦合关系和基于感应电气量变化特征的重合闸判据难以适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附加电容放电电压变化特征的柔性直流输电线路自适应重合闸策略。在直流线路跳闸后投入附加电容器... 针对柔性直流输电线路在故障跳闸后线路健全极与故障极不存在耦合关系和基于感应电气量变化特征的重合闸判据难以适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附加电容放电电压变化特征的柔性直流输电线路自适应重合闸策略。在直流线路跳闸后投入附加电容器,构建附加电容放电的数学模型,分析故障消失前后附加电容放电电压特征的差异。结合该差异设计出能有效识别永久性故障和瞬时性故障的柔性直流线路故障性质识别新判据,基于此故障性质识别判据实现对线路的重合闸。最后利用PSCAD/EMTDC平台搭建了线路模型,仿真验证了所提柔性直流输电线路自适应重合闸策略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线路 附加电容器 故障性质判别 直流自适应重合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附加电容器的不带并联电抗器输电线路自适应三相重合闸策略 被引量:13
7
作者 解超 李凤婷 +2 位作者 樊艳芳 周伟绩 辛超山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11-1818,共8页
传统输电线路重合闸装置重合前不区分故障性质定时限重合,可能重合至故障状态线路,对系统造成二次冲击。由于不带并联电抗器的输电线路三相跳闸后电气量快速衰减,以往研究中基于电气量变化特征的故障性质判据难以适用于此。提出一种应... 传统输电线路重合闸装置重合前不区分故障性质定时限重合,可能重合至故障状态线路,对系统造成二次冲击。由于不带并联电抗器的输电线路三相跳闸后电气量快速衰减,以往研究中基于电气量变化特征的故障性质判据难以适用于此。提出一种应用附加电容器的不带并联电抗器输电线路自适应三相重合闸策略。通过在线路跳闸后投入附加电容器,根据电容放(充)电电流的变化特征,判断线路是否处于故障状态。利用循环判定的方式,确定线路熄弧时间,判定线路故障性质。理论推导和基于PSCAD/EMTDC的仿真验证表明,所提重合闸策略能够在线路各种故障状态下准确判定线路故障性质,不受过渡电阻和故障位置影响,并在暂时性故障熄弧后可靠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自适应三相重合闸 附加电容器 故障性质判别 循环判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