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故意作为犯中“结果回避可能性”之反思
被引量:
3
1
作者
金燚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8-94,共17页
结果回避可能性理论能否适用于故意作为犯,存在较大争议。“假想的结果原因”和“假想承诺”理论无法为故意作为犯中的限制结果归责提供充足的理由。以客观归责为代表的“肯定说”和以主观归责为代表的“否定说”分别优先以结果避免可...
结果回避可能性理论能否适用于故意作为犯,存在较大争议。“假想的结果原因”和“假想承诺”理论无法为故意作为犯中的限制结果归责提供充足的理由。以客观归责为代表的“肯定说”和以主观归责为代表的“否定说”分别优先以结果避免可能性和结果预见可能性来限制刑事不法,在价值立场上也难分高下。实际上,从规范构造和实践基础的层面出发,将故意犯和过失犯理解为并列而非对立关系,能够使问题迎刃而解。由于容许风险的存在,结果回避可能性理论可以适用于故意作为的法定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意作为犯
结果回避可能性
客观归责
主观归责
法定
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故意作为犯中“结果回避可能性”之反思
被引量:
3
1
作者
金燚
机构
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8-94,共17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教育部特别委托项目-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基本法研究项目“香港国安法关于危害国家安全的四类罪行研究”(项目编号:JBF20210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摘
结果回避可能性理论能否适用于故意作为犯,存在较大争议。“假想的结果原因”和“假想承诺”理论无法为故意作为犯中的限制结果归责提供充足的理由。以客观归责为代表的“肯定说”和以主观归责为代表的“否定说”分别优先以结果避免可能性和结果预见可能性来限制刑事不法,在价值立场上也难分高下。实际上,从规范构造和实践基础的层面出发,将故意犯和过失犯理解为并列而非对立关系,能够使问题迎刃而解。由于容许风险的存在,结果回避可能性理论可以适用于故意作为的法定犯。
关键词
故意作为犯
结果回避可能性
客观归责
主观归责
法定
犯
Keywords
Intentional Offenses by Action
Possibility to Avoid the Consequence
the Objective Imputation
the Subjective Imputation
Statutory Offenses
分类号
DF611 [政治法律—刑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故意作为犯中“结果回避可能性”之反思
金燚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