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高职院校“政行企校”利益共同体长效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只海平 王明耀 富国亮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8-10,共3页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但目前的校企合作,存在着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推动力度不够、缺乏利益机制等问题,导致合作难以深入。构建"政行企校"利益共同体长效机...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但目前的校企合作,存在着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推动力度不够、缺乏利益机制等问题,导致合作难以深入。构建"政行企校"利益共同体长效机制,是解决校企合作瓶颈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行企校 利益共同体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政行企校合作治理的结构分析与改进对策 被引量:21
2
作者 张健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9-43,共5页
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共同治理是职业教育的一种体制机制。从应然角度分析,它是一种多元共治结构,合作多赢结构,跨界互补结构。当下政行企校合作治理,存在着政府"诺思悖论",行业职能虚化,企业参与不足,学校缺乏治理的自觉... 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共同治理是职业教育的一种体制机制。从应然角度分析,它是一种多元共治结构,合作多赢结构,跨界互补结构。当下政行企校合作治理,存在着政府"诺思悖论",行业职能虚化,企业参与不足,学校缺乏治理的自觉性的问题。改进和优化政行企校合作治理,必须重视协同创新的共治之道,落实"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目标任务,善于学习借鉴国内外合作治理的成功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政行企校 合作治理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行企校”合作背景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学科建设问题与策略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晓青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5期18-20,共3页
"政行企校"合作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的要求,学科建设是创新高职教育办学体制的一种有效路径。但我国高职院校在学科建设理念、学科制度建设、资源组织及体系架构等方面都存在制约"政行企校"合作... "政行企校"合作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的要求,学科建设是创新高职教育办学体制的一种有效路径。但我国高职院校在学科建设理念、学科制度建设、资源组织及体系架构等方面都存在制约"政行企校"合作的若干障碍。文章从"政行企校"合作中的高职学科理念建设、内容建设和支撑力量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有效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行企校 高等职业教育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行企校协同培育地方特色产业人才浅探 被引量:7
4
作者 曹礼静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6期39-43,共5页
重庆市荣昌区职业教育中心校在示范校建设过程中,以服务区域畜牧特色产业为宗旨,注重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构建了"阶段式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观岗—跟岗—学岗—顶岗的过程,政、行、企、校协同培育个... 重庆市荣昌区职业教育中心校在示范校建设过程中,以服务区域畜牧特色产业为宗旨,注重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构建了"阶段式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观岗—跟岗—学岗—顶岗的过程,政、行、企、校协同培育个性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畜牧兽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在助推区域畜牧特色产业发展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行企校协同 地方特色产业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政校行企四位一体村官班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以广东科贸职业学院为例
5
作者 施佩刁 刘付国树 林素真 《猪业科学》 2025年第7期62-65,共4页
0引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广东省作为经济强省,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却面临着严峻的人才困境。相关数据显示,全省超1.2万个行政村存在人才短缺问题,基层村官队伍呈现出“老龄化”“能力单一化”等特征。这... 0引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广东省作为经济强省,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却面临着严峻的人才困境。相关数据显示,全省超1.2万个行政村存在人才短缺问题,基层村官队伍呈现出“老龄化”“能力单一化”等特征。这不仅制约了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了乡村治理水平的提升,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的“拦路虎”。在此背景下,广东科贸职业学院自2019年起,积极探索创新,联合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开设乡村振兴村官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村官班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校行企”协同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臻 葛平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0-65,共6页
“政校行企”协同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基本内涵是优化职业教育资源建设方式、破解职业教育各要素割裂化难题、打造多功能办学实体,价值意蕴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迫切需求、助推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 “政校行企”协同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基本内涵是优化职业教育资源建设方式、破解职业教育各要素割裂化难题、打造多功能办学实体,价值意蕴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迫切需求、助推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必然要求。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当前存在办学理念分歧、资源建设滞后、育人模式落后、保障支撑不足的问题。据此,“政校行企”多元主体应统一办学理念、协同建设办学资源、协同改进育人模式、协同完善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产业学院 技术技能人才 共建共管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合作,多方共赢:构建政校行企一体化的吉安采茶戏非遗传承人培养模式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淑琼 刘愈佳 夏贤智 《福建茶叶》 2024年第11期175-177,共3页
政校行企一体化模式在吉安采茶戏非遗传承人培养工作中展现出了不容忽视的价值,发挥政校行企一体化模式具有的优势,对于推进吉安采茶戏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本文对政校行企协同参与非遗传承人培养工作的意义做出了分析与论述,并对... 政校行企一体化模式在吉安采茶戏非遗传承人培养工作中展现出了不容忽视的价值,发挥政校行企一体化模式具有的优势,对于推进吉安采茶戏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本文对政校行企协同参与非遗传承人培养工作的意义做出了分析与论述,并对政校行企协同参与吉安采茶戏非遗传承人培养工作的策略开展了研究与探讨,以期能够促使多方主体在深度合作的基础上实现多方共赢,为吉安采茶戏传承发展夯实人才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安采茶戏 非遗传承人 一体化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标准体系建设 被引量:42
8
作者 宋耀辉 梁小丽 杨锦秀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27-31,共5页
"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是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和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而建设协同育人标准体系是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有力支撑。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基于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现状,职业教育"... "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是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和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而建设协同育人标准体系是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有力支撑。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基于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现状,职业教育"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标准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专业发展与产业发展对接、课程标准与岗位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技能证书对接、社会教育与职业教育对接。从职业教育人才标准与产业人才需求相匹配视角,"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标准体系的建设路径是:加强政府政策支持,坚持课程标准对接职业岗位,坚持课程设置符合岗位要求,加强"政校行企"协同育人,强化校企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协同育人 标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政校行企协同,学产服用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被引量:9
9
作者 贺定修 涂用军 黄玲青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7期22-24,共3页
文章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高职教育"政校行企协同,学产服用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和实践。详细阐述了"政校行企协同,学产服用一体"育人新内涵、构建"政校行企协同,学产服用一体"的育人新模式... 文章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高职教育"政校行企协同,学产服用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和实践。详细阐述了"政校行企协同,学产服用一体"育人新内涵、构建"政校行企协同,学产服用一体"的育人新模式、形成"政校行企协同,学产服用一体"的育人新格局、实施"政校行企协同,学产服用一体"育人新方法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 学产服用一体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政校行企在高职教育资源中的有效配置 被引量:7
10
作者 廖伦建 戴国强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0期12-14,共3页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规模扩大、贡献增大的同时,存在着总体资源的稀缺与结构性浪费等矛盾。政府、学校、行业、企业是高职教育资源配置的主体,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及无形资源是高职教育资源配置的受体。政府在高职教育资源配置中,应发挥...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规模扩大、贡献增大的同时,存在着总体资源的稀缺与结构性浪费等矛盾。政府、学校、行业、企业是高职教育资源配置的主体,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及无形资源是高职教育资源配置的受体。政府在高职教育资源配置中,应发挥"主导、主控"作用;高职院校在教育资源配置中,应发挥"主体、主动"作用;行业在高职教育资源配置中,应发挥"指导、引导"作用;企业在高职教育资源配置中,应发挥"参与、合作"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资源 配置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校行企”协同视域下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路径及策略——以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 被引量:12
11
作者 余杰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0-134,共5页
我国高职院校目前已经发展到了从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的关键时期,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如何与“政校行企”有机结合,从而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职业技能,一直是高职院校专业... 我国高职院校目前已经发展到了从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的关键时期,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如何与“政校行企”有机结合,从而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职业技能,一直是高职院校专业发展无法攻克的一个难点。比较好的策略是高职院校专业发展与“政校行企”四方联动、协同发展,以期推进职业教育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专业 旅游管理 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教育“政校行企外”合作协议的规范性与制定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云志 张瑞霞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24,共7页
高职教育"政校行企外"合作协议是提升高职院校治理水平的平台。高职教育"政校行企外"合作协议具有文件属性、道德属性以及柔性属性。文章提出,通过权限划分、协议与法律法规间的协调以及制定内容的"基本权利&q... 高职教育"政校行企外"合作协议是提升高职院校治理水平的平台。高职教育"政校行企外"合作协议具有文件属性、道德属性以及柔性属性。文章提出,通过权限划分、协议与法律法规间的协调以及制定内容的"基本权利"限制来破解高职教育"政校行企外"合作协议制定的权限问题;通过制定的正当程序、制定程序的民主原则以及协议体系化建设来破解高职教育"政校行企外"合作协议制定的程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外”合作协议 规范性 制定权限 制定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校行企协同的服务国家特殊需求项目博士生培养改革探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丽萍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4-31,共8页
“服务需求、突出特色、创新模式、严格标准”是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项目的总要求。湖南工业大学实施的“绿色包装与安全”特需博士项目服务于“包装强国”战略,实行政校行企“四位一体”协同,促进人才培养在目标、行动、保障和评价... “服务需求、突出特色、创新模式、严格标准”是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项目的总要求。湖南工业大学实施的“绿色包装与安全”特需博士项目服务于“包装强国”战略,实行政校行企“四位一体”协同,促进人才培养在目标、行动、保障和评价体系上实现整链条、结构化的改革创新,促进教育链、人才链紧密嵌入产业链与创新链。该项目的特点为:以全面系统创新为支撑、以组织管理创新为外驱力、以建成学术创新文化为内动力,以期为行业背景高校进行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借鉴,为培养社会急需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大学建设创新文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 特需博士项目 研究生教育 湖南工业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绕区域经济发展 走“政校行企”四方联动办学之路——以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梅 《成人教育》 2013年第4期102-103,共2页
高职教育是与社会需求、区域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高职教育的立足点是区域经济发展。如何在市场调控的宏观背景下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调动企业行业参与高职教育教学活动,真正实现"政校行企"四方联动,创新传统... 高职教育是与社会需求、区域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高职教育的立足点是区域经济发展。如何在市场调控的宏观背景下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调动企业行业参与高职教育教学活动,真正实现"政校行企"四方联动,创新传统高职办学模式,共同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是本文思考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四方联动 办学模式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三螺旋式“政校行企”协同共育技术技能型人才研究与实践——以郑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忠见 刘志英 《河南农业》 2020年第12期4-6,共3页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高效协同、共融。运用三螺旋理论,构建了政校行企三螺旋式合作共育技术技能型人才模型,探究了政校行企以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共同目标,各司其职...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高效协同、共融。运用三螺旋理论,构建了政校行企三螺旋式合作共育技术技能型人才模型,探究了政校行企以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共同目标,各司其职,联动耦合,形成"正指向"螺旋场合力、提升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策略,并着重介绍了郑州职业技术学院探索政校行企三螺旋式协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具体举措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螺旋理论 协同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校行企”四方联动下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探索 被引量:22
16
作者 张政利 肖彬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61-64,共4页
校企合作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和教育教学特色,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也是完成好“双高”建设的基础。当前虽然政府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高职院校积极推动学生培养模式改革、行业协会提升了指导效率、企业配合校企合作育人模式... 校企合作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和教育教学特色,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也是完成好“双高”建设的基础。当前虽然政府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高职院校积极推动学生培养模式改革、行业协会提升了指导效率、企业配合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但仍存在政府对校企合作的监督机制较弱、高职教师队伍和学生培养均脱离企业需求、行业协会对校企合作的指导作用发挥有限、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建立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应推动“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管理、推动高职学生职业技能等级认证与企业定岗定薪相衔接、推动人才供给与行业需求相适应、推动多种资源配套与多元激励模式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 合作 长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政校行企的高职继续教育“431”模式实践 被引量:5
17
作者 施红瑜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50-53,共4页
本文从社会形势和高等职业院校的内在和外在两个因素,提出了面向政校行企的高职继续教育"431"模式的背景和原因,阐述了面向4个维度开发办学项目、完善3项机制、强化办学管理和搭建1个平台保障办学服务3个层面的"431"... 本文从社会形势和高等职业院校的内在和外在两个因素,提出了面向政校行企的高职继续教育"431"模式的背景和原因,阐述了面向4个维度开发办学项目、完善3项机制、强化办学管理和搭建1个平台保障办学服务3个层面的"431"模式构建与实践,分析了"431"模式的主要特点,介绍了"431"模式的办学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继续教育 “431”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政社行企校”合作的职业高等院校生态文明践行途径构建
18
作者 翟建 姜春华 《绿色科技》 2020年第13期227-228,233,共3页
为了通过实践强化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通过“政社行企校”合作,构建了职业高等院校学生多种生态文明践行途径。以期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合格人才。
关键词 新时代 职业高等院 ”合作 构建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校企合作多元主体的治理 被引量:22
19
作者 张健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44-49,共6页
校企合作多元主体治理是指参与办学的政行企校等各利益体,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和联合行动,共同管理办学事务、协调办学冲突和各方利益关系,实现办学善治的持续的过程。这一治理过程体现了应然性、整体性、范式性和有效性的特征。其中政... 校企合作多元主体治理是指参与办学的政行企校等各利益体,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和联合行动,共同管理办学事务、协调办学冲突和各方利益关系,实现办学善治的持续的过程。这一治理过程体现了应然性、整体性、范式性和有效性的特征。其中政府是关键性主体,行业是指导性主体,学校是根本性主体,企业是实质性主体。政行企校四大主体整合协同、优化治理要求多元主体准确定位,多元主体履职有为和营造良好的治理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 政行企校 多元主体 治理 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引领企业主导的现代学徒制体制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何爱华 刘怀兰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1期50-54,共5页
人力资本专用性、合作过程中可信承诺以及投资外部性是影响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的关键因素。西方代表性国家的学徒制主要是从理顺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学校关系入手,较好地克服了关键因素引起的冲突与挑战。佛山市以政府主导... 人力资本专用性、合作过程中可信承诺以及投资外部性是影响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的关键因素。西方代表性国家的学徒制主要是从理顺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学校关系入手,较好地克服了关键因素引起的冲突与挑战。佛山市以政府主导为稳定点、企业的积极参与为重难点来发展和完善现代学徒制,通过发展产权混合、资源共享、体制灵活的公共实训中心,以协议方式运营,有利于健全治理机构和决策机制,促进了现代学徒制新机制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现代学徒制 制度困境 政行企校 公共实训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