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伊宁市“三块地”制度改革试点区宅基地退出政策实施路径分析--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
1
作者 章迎春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157-162,共6页
基于新疆伊宁市宅基地制度改革5个试点村宅基地使用情况和退出过程感知的调查数据,借助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理论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索有效的宅基地退出实施路径。结果表明,以伊宁市农民退出宅基地为实施目标,可达到退出目标的实施路径共... 基于新疆伊宁市宅基地制度改革5个试点村宅基地使用情况和退出过程感知的调查数据,借助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理论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索有效的宅基地退出实施路径。结果表明,以伊宁市农民退出宅基地为实施目标,可达到退出目标的实施路径共有10条,其中更有效的宅基地退出实施路径有3条,包括退出对象-退出结果、环境因素-退出对象-退出结果、政策方案-退出对象-退出结果,影响值分别为0.87、0.78、0.74;实现宅基地有序退出需要保证农民在宅基地退出中的决定性作用,在政策方案的制定或执行机构的政策实施中,应充分保证和拓展宅基地拥有者的利益空间。由此提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活跃农民思想观念,进一步明确和丰富宅基地退出政策中的退出标准和补偿模式,强化执行机构的基层管理水平,加大宅基地政策宣传力度,增强退出对象对退出政策和办理流程的熟悉度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 退出政策 实施路径 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理论“三块地”制度 改革试点区 新疆伊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主的政策设计理论:探究政策过程中的社会建构效应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文钊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1-162,共12页
民主的政策设计理论是由美国学者安妮·施奈特和海伦·英格拉姆提出,她们从1993年开始试图发展的一个从社会建构视角理解政策过程的新理论,通常也被称之为社会建构框架。社会建构框架并非全新的理论,它是在借鉴多元主义理论、... 民主的政策设计理论是由美国学者安妮·施奈特和海伦·英格拉姆提出,她们从1993年开始试图发展的一个从社会建构视角理解政策过程的新理论,通常也被称之为社会建构框架。社会建构框架并非全新的理论,它是在借鉴多元主义理论、政策科学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和后现代公共政策理论基础之上建立的,是对这些理论的完善和超越。社会建构框架的主要理论基础有三个,即政策设计理论、社会建构理论和政治理论。民主的政策设计是该框架强调的内容,而其理论特色是对政策过程中社会建构效应的关注,并思考社会建构对于政策过程的影响途径和机制。以目标群体的权力和社会建构两个维度为基础,将目标群体划分为四类:优势者、竞争者、越轨者和依赖者,并详细讨论了目标群体社会建构的政策意蕴和政治后果。在此基础之上,该框架形成了有关政策过程的五个基本命题,即配置命题、反馈命题、起源命题、社会建构变迁命题和政策变迁命题。社会建构框架对于中国的政策过程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过程理论 民主 政策设计 社会建构 中国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转型中战略变迁的公共政策学解释——西方公共政策非线性过程理论的中国应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胡宁生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5-90,共6页
在政府治道变革条件下的公共政策实践基础上概括出来的西方非线性的政策过程理论,在满足一定条件后是能够用来解释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战略选择和变迁的。但是由于中国社会转型的性质和特殊性,西方非线性的政策过程理论对中国社会转型... 在政府治道变革条件下的公共政策实践基础上概括出来的西方非线性的政策过程理论,在满足一定条件后是能够用来解释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战略选择和变迁的。但是由于中国社会转型的性质和特殊性,西方非线性的政策过程理论对中国社会转型的战略选择和变迁的解释又是极其有限的。运用西方非线性政策过程理论和工具解释中国转型社会中的战略选择和变迁的意义在于,通过增加中国非常态社会的丰富多彩的政策实践,使非线性的政策过程理论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变迁 公共政策 社会发展战略 非线性 政策过程理论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史密斯模型的民办高校分类管理政策实施困境及破解路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放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7-31,共5页
对民办高校按照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实施分类管理,是我国政府立足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趋势和现实问题而进行的重大政策调整。运用史密斯政策实施过程理论模型对民办高校分类管理政策实施进行系统化分析发现,目前存在政策内容有待完善、... 对民办高校按照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实施分类管理,是我国政府立足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趋势和现实问题而进行的重大政策调整。运用史密斯政策实施过程理论模型对民办高校分类管理政策实施进行系统化分析发现,目前存在政策内容有待完善、执行主体的协同性有待增强、目标群体对于政策的认知与认同度需要提升、政策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等方面问题。未来需要完善民办高校分类管理政策内容、培育高效协调的政策执行主体、提升目标群体对政策的认同和自身治理能力、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通过系统施策提升我国民办高校分类管理政策的实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办高校 分类管理 政策实施 史密斯政策实施过程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栏导语 被引量:3
5
作者 朱旭峰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共7页
地方政府的政策创新、试点、试验被认为是解释中国改革发展奇迹的重要制度基础。同时,政策创新扩散研究得到了国内政治学与公共管理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当代政策科学理论极具潜力的增长点。加强对中国政策创新与扩散规律的科学... 地方政府的政策创新、试点、试验被认为是解释中国改革发展奇迹的重要制度基础。同时,政策创新扩散研究得到了国内政治学与公共管理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当代政策科学理论极具潜力的增长点。加强对中国政策创新与扩散规律的科学研究,一方面有利于提炼和总结中国特色的政策过程运行机制,形成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中国经验”;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拓展经典的政策创新与政策扩散理论,将中国的制度特征因素纳入理论框架,从而拓展并丰富当代政策过程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策 导语 专栏 政策过程理论 中国改革 扩散研究 决策科学化 地方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职业教育本科急需组织对比实验 被引量:2
6
作者 胡礼和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8期52-56,共5页
职业教育本科发展路径的学术争议长时间相持不下,当前急需在学术辩论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教育实验方法组织职业教育本科各条发展路径的对比实验,明确各条发展路径的优劣,揭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相关问题的必然联系或因果关系,以对比... 职业教育本科发展路径的学术争议长时间相持不下,当前急需在学术辩论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教育实验方法组织职业教育本科各条发展路径的对比实验,明确各条发展路径的优劣,揭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相关问题的必然联系或因果关系,以对比实验和实践的结果检验真理,吸取教育史上的有关教训,避免不经过实验一哄而上造成"大起大落"或因举棋不定而错失良机。此外,相关各方都有必要通过理性地反省,寻求路径争议长期未解决的症结或根本原因。应用新兴的政策科学,尤其是其中的政策过程理论探讨此症结,不仅有利于对比实验的组织,解决当前所争论的问题,还可避免今后出现类似的现象,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体系 职业教育层次 职业教育本科 发展路径 教育实验 政策科学 政策过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未来产业培育的政策支持机制研究
7
作者 闫俊周 郭婧羽 杨祎 《科学管理研究》 2025年第4期70-79,共10页
未来产业作为由前沿技术驱动、处于孕育期或产业化初期的前瞻性产业,具有显著的战略性、不确定性、正外部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政策支持对未来产业培育的必要性。从我国未来产业培育发展现状出发,遵循“问题-作用-机制”逻辑关系,基... 未来产业作为由前沿技术驱动、处于孕育期或产业化初期的前瞻性产业,具有显著的战略性、不确定性、正外部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政策支持对未来产业培育的必要性。从我国未来产业培育发展现状出发,遵循“问题-作用-机制”逻辑关系,基于政策过程理论构建“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三维研究框架,深入分析政策视角下我国未来产业培育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接着,揭示政策支持在我国未来产业培育中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保障作用及调控作用,进而构建出我国未来产业培育的政策支持机制:前瞻布局机制、协同执行机制、动态调整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产业 政策支持机制 政策过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体育制度性话语权:分析框架与中国策略 被引量:2
8
作者 陆海林 刘建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17,共8页
国际体育制度作为全球体育治理的基石,其权力属性越发受到关注,但目前有关国际体育制度性话语权的研究尚存在概念不清、综合性分析框架缺失和提升策略针对性不强等问题。研究首先对构成国际体育制度性话语权概念的要素进行拆解,并界定... 国际体育制度作为全球体育治理的基石,其权力属性越发受到关注,但目前有关国际体育制度性话语权的研究尚存在概念不清、综合性分析框架缺失和提升策略针对性不强等问题。研究首先对构成国际体育制度性话语权概念的要素进行拆解,并界定国际体育制度性话语权的概念。其次,依据国际体育制度的阶段性特征,将制度性话语权划分为议程设置权、制度制定权、制度解释权和制度修订权四种权力形态;剖析制度性话语权的构成要素,即制度理念(观念要素)、制度方案(基础要素)和制度资源(操作要素)。三大要素和四种形态共同构成了国际体育制度话语权的综合性分析框架。研究认为,我国应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基础,提升制度理念引领力;以“中国方案”为蓝本,通过语码转换提升制度方案供给力;以构建科学化国际体育组织人才培养体系和塑造负责任体育大国的新形象为基本手段,提升制度转化力,从而实现国际体育制度性话语权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体育制度 制度性话语权 政策过程理论 制度性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