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时代政策“误读”现象与反思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姣娥 王国华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3-66,共4页
政策"误读"是网民对公共政策的关注由自发到自觉,政策态度由消极批判向积极批判发展的过渡阶段,是网民对公共政策目的、政策内容或政策措施等的质疑和消极批判倾向,它表现为"政策正向解读误差"和"政策反向解... 政策"误读"是网民对公共政策的关注由自发到自觉,政策态度由消极批判向积极批判发展的过渡阶段,是网民对公共政策目的、政策内容或政策措施等的质疑和消极批判倾向,它表现为"政策正向解读误差"和"政策反向解读偏误"两种主要形式。政策"误读"是政策批判迁移、政策认知定势与政策沉淀后滞效应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矫正政策"误读"要发挥公众、政府、决策部门和媒体的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 政策批判迁移 政策沉淀 政策认知定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民政策态度形成机制研究——从“网议宁波”说起 被引量:17
2
作者 陈姣娥 王国华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7-64,共8页
近期,网民对一些公共政策多持否定态度,本文所引用的宁波公务员错时工作政策的案例即是如此。网民认为该政策是对公务员"新的隐形福利",公务员则认为是公众误读政策。本文运用扎根理论,通过分析网民的网上投票和评论帖,归纳... 近期,网民对一些公共政策多持否定态度,本文所引用的宁波公务员错时工作政策的案例即是如此。网民认为该政策是对公务员"新的隐形福利",公务员则认为是公众误读政策。本文运用扎根理论,通过分析网民的网上投票和评论帖,归纳出以网民为代表的公众政策态度形成机制;并采用社会分层理论和相对剥夺理论揭示形成这种政策"误读"的深层原因,提出"政策认知定势"和"政策沉淀"概念,以解释特定政策背景下公众对政策的认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态度 扎根理论 政策误读 政策认知定势 政策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