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强国背景下职普融通的政策演进、现实考察与发展路径 被引量:5
1
作者 温贻芳 张晓宇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4,共7页
职普融通是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之举。我国职普关系政策经历了职普分流、普职沟通、职普融通三个时期,职普融通成为我国职普关系政策的基本特征和必然趋势。经过多年的发展,职普融通在形成格局、构建路径、建立课程、... 职普融通是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之举。我国职普关系政策经历了职普分流、普职沟通、职普融通三个时期,职普融通成为我国职普关系政策的基本特征和必然趋势。经过多年的发展,职普融通在形成格局、构建路径、建立课程、夯实基础等方面取得了实践成效,但依然面临着“理解有分歧”“融通有堵点”“融通不系统”的困境,主要原因包括职普学历层次不对等、职普资源分配不对等、横向层面“通而不融”、纵向层面“贯而不畅”。职普融通的未来发展要在立足教育强国背景下,构建以现代职业教育为体系框架的发展新路径;在理清职普融通价值逻辑的基础上,从重塑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支撑的职普融通理念、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完善各学段的职普融通教育、深化招考制度改革四个方面,推进职普融通的行动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职普融通 政策演进 现实考察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科技驱动乡村全面振兴:根本遵循、政策演进与对策思考 被引量:5
2
作者 刘骕 黄承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9,共12页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科技创新是重要驱动力。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政策演进,在科技创新驱动下,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不断丰富,当前需要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立足于建设农业强国的长远目标,科技驱动推进乡村全面...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科技创新是重要驱动力。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政策演进,在科技创新驱动下,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不断丰富,当前需要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立足于建设农业强国的长远目标,科技驱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需要注重长期性、系统性、协同性和全面性,实现农业、农村、农民的全面发展。现代科技已渗透到“三农”工作各个领域,然而科技驱动乡村全面振兴仍面临关键核心技术供给能力不足、农业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不畅、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够健全、科技人才支撑不足、城乡“数字鸿沟”等现实挑战。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乡村振兴需要探索科技驱动的实现路径,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提升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催生农业新质生产力,以系统集成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 乡村全面振兴 农业新质生产力 科技政策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玉米种业与产业政策演进及其对草地农业发展的启示
3
作者 樊有鹤 岳思妤 +1 位作者 南志标 范玉兵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9-203,共15页
玉米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之一,发展玉米种业对稳定玉米产量、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家畜生产与养殖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玉米种业与产业政策演进对草地农业提质增效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通过梳理1982-202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国... 玉米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之一,发展玉米种业对稳定玉米产量、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家畜生产与养殖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玉米种业与产业政策演进对草地农业提质增效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通过梳理1982-202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国家涉农政策文件,总结了我国玉米种业、玉米秸秆和青贮玉米饲草料利用的发展历程,分析在政策支持、技术进步、产业规模、市场需求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并探讨其对草地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研究发现:通过推广高产优质玉米品种,提高了农牧业的生产效率,为畜牧业提供了更多的饲草资源,促进粮食安全和草地农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玉米秸秆和青贮玉米饲草的综合利用,为畜牧业生产及其草地农业发展提供了有益补充,适当缓解了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通过国家政策促进饲草与玉米制种基地建设,加强跨区域草畜耦合,促进草地畜牧业生产和天然草原生态修复。同时,积极构建饲草与玉米种业的协同发展机制,推动草种业与玉米种业的共同振兴,实现草地农业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未来我国玉米制种业发展应注重继续推进科技创新、提高种子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实现玉米产业与草地农业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农业 玉米种业 可持续发展 政策演进 中央一号文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理论逻辑、政策演进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理 黄利华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4,共9页
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出发,探究我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理论逻辑与政策演进,重点分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政策在制度僵滞期、制度演变期和制度断裂期等历史性变迁过程中,如何影响土地管制权、土地发展权和土地财产权3类土地权利的调控。在此基... 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出发,探究我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理论逻辑与政策演进,重点分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政策在制度僵滞期、制度演变期和制度断裂期等历史性变迁过程中,如何影响土地管制权、土地发展权和土地财产权3类土地权利的调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当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面临的困境,预测未来制度变迁的潜在驱动因素,提出新时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优化路径,包括在土地管制权方面应整合要素与系统,优化规划空间赋权,推进要素权益重构;在土地发展权方面应统筹供给与需求,创新土地流通机制,促进区域联动发展;在土地财产权方面应协调效率与公平,释放土地资产价值,带动整治综合效应,以期为未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制度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变迁理论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理论逻辑 政策演进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河湖长制政策演进与多维耦合特征研究——基于2008年以来政策文本的计量分析
5
作者 魏有兴 邬明君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77,共9页
河湖长制是由基层河湖治理探索逐渐演变为国家治理行为的制度创新,其政策演进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引导。构建了“政策阶段政策工具—政策目标”三维分析框架,对我国2008年以来中央、国家部委和省级河湖长制131份政策文本进行了计量分析。... 河湖长制是由基层河湖治理探索逐渐演变为国家治理行为的制度创新,其政策演进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引导。构建了“政策阶段政策工具—政策目标”三维分析框架,对我国2008年以来中央、国家部委和省级河湖长制131份政策文本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河湖长制的政策阶段经历了区域实践、全面推广、完善深化3个阶段,政策目标由侧重河湖水域空间监管转变为生态优先下的河湖综合治理,政策工具由命令控制型逐渐向市场激励型和自愿参与型倾斜,但仍以命令控制型为主导。政府在未来应推动河湖长制朝着“有能有效”演进,要优化完善政策工具达到多方协同参与,政策目标要从“治河流”到“治流域”,加快推进“河湖长制”转变为“河湖长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湖长制 政策演进 耦合特征 文本计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资本市场“吹哨人”制度构建:政策演进及现实审视
6
作者 徐玉德 廖婧秋 樊柯馨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9-24,共6页
“吹哨人”制度作为打击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的重要举措,对于增强资本市场透明度、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吹哨人”制度相关法律法规及配套政策陆续出台、操作规范更加细化,但实践中吹哨积极性不... “吹哨人”制度作为打击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的重要举措,对于增强资本市场透明度、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吹哨人”制度相关法律法规及配套政策陆续出台、操作规范更加细化,但实践中吹哨积极性不够、滥用吹哨甚至恶意吹哨、吹哨人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等问题仍然存在。本文在全面梳理我国资本市场“吹哨人”制度建设历程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该制度在法律规范、激励机制、行为约束、权益保护与救济、受理披露及透明度建设等方面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而提出夯实法治基础、优化奖励机制、加强线索质量规范审查、完善保护救济、推进信息公开和制度评估等建议,为进一步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吹哨人”制度体系、提高市场监管效率和效能、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启发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市场 “吹哨人”制度 市场监管 政策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演进变化分析
7
作者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5年第4期1-1,共1页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提出“对农民个人、农场职工、农机专业户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机服务组织购置和更新大型农机具给予一定补贴”,之后正式启动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并实施至今,...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提出“对农民个人、农场职工、农机专业户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机服务组织购置和更新大型农机具给予一定补贴”,之后正式启动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并实施至今,在二十余年的政策演进中,补贴机制持续深化,经历了从起步探索到优化完善的重大跨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演进 中央一号文件 农机购置补贴 大型农机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导向的政策演进及未来调整 被引量:9
8
作者 王天红 程利群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8-104,共7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呈现出从“克服单纯追求升学率和轻视职业技术教育的倾向”“以就业为导向”“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到“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渐进调适发展脉络。职业教育办学实践中出现的人才培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呈现出从“克服单纯追求升学率和轻视职业技术教育的倾向”“以就业为导向”“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到“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渐进调适发展脉络。职业教育办学实践中出现的人才培养工具化、学历化倾向以及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不够紧密等现象,一定程度影响了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面向未来,职业教育应注重个性化、终身化发展,彰显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多样性;突出能力导向、生涯导向,强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职业性;推进产教紧密融合,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导向 政策演进 现实困境 未来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稀土政策演进分析及评价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朱文兴 胡恒祺 徐水太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1-178,共8页
稀土是国家发展与产业升级的重要资源,建立完善的稀土政策体系至关重要。通过构建稀土政策分析框架,利用文本挖掘、社会网络、PMC指数模型方法,从稀土政策演进历程、政策关系网络和政策量化评价三个方面,对我国1985年至今发布的48项稀... 稀土是国家发展与产业升级的重要资源,建立完善的稀土政策体系至关重要。通过构建稀土政策分析框架,利用文本挖掘、社会网络、PMC指数模型方法,从稀土政策演进历程、政策关系网络和政策量化评价三个方面,对我国1985年至今发布的48项稀土政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稀土政策演进分为4个阶段,其中规范稀土资源开采程序、整顿稀土市场秩序一直是我国稀土政策的核心;政策网络体系已初步构建,但政策间关联性较差,存在较多孤立政策,政策协同关系需要加强;政策总体设计较为合理,但在激励措施以及效力级别等方面略有不足。最后,针对我国稀土政策的特点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优化与完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稀土政策 稀土资源 PMC指数模型 社会网络 政策演进 政策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民健康覆盖视域下健康中国行动政策演进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虎峰 郭胜鹏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探究健康中国行动从酝酿布局阶段到全面实施阶段的政策演进,为加快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6—2022年国家层面健康中国行动相关政策文件946件,进行政策文本分析。结果:健康中国行动酝酿布局阶段以全方位干预健... 目的:探究健康中国行动从酝酿布局阶段到全面实施阶段的政策演进,为加快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6—2022年国家层面健康中国行动相关政策文件946件,进行政策文本分析。结果:健康中国行动酝酿布局阶段以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为主,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和防控重大疾病为辅,重点关注健康环境、全民健身和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全面实施阶段三大健康领域均衡发展,重点关注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控、老年健康、健康知识普及行动、中小学生健康和妇幼健康促进行动。结论:健康中国行动紧贴时代特征和现实国情,全面实施以来政策建设取得较好进展,不同健康领域和专项重点行动的政策主题存在阶段性变化,框架结构逐渐优化并趋于均衡,但整体层面按时完成率和部分行动总体完成率有待提高,还需重点加强心理健康和慢性病防治行动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健康覆盖 健康中国 政策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转型背景下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政策演进及其特征——基于国家与地方的政策文本互动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学男 吴霓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0-190,共11页
在鼓励生育的政策背景和出生人口减少的实际现状、城镇化发展与乡村振兴推进的多重张力之间,区域教育资源配置视角下的乡村小规模学校作为我国教育系统的“神经末梢”和教育现代化的短板,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对现有国家政策和31个省(... 在鼓励生育的政策背景和出生人口减少的实际现状、城镇化发展与乡村振兴推进的多重张力之间,区域教育资源配置视角下的乡村小规模学校作为我国教育系统的“神经末梢”和教育现代化的短板,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对现有国家政策和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相关政策进行梳理,分析政策演进理路与特征、政策文本的互动模式,是教育强国建设的政策切入点。研究发现,乡村教育的政策体系直接受到国家传统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影响;各个省份通过地方政策的制定,因地制宜地配套落实国家政策,彰显出地方政策的创造性。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政策在多重转型的背景下,政策文本的互动呈现出从效率与规模转向公平与质量的价值立场、从行政发包转向协调互动的央地互动模式、从职责同构转向有序超越的县级包干模式三大特征与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转型 乡村小规模学校 政策演进 文本互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填缺替补”到“德心匠师”:我国职业学校兼职教师政策演进逻辑与理性选择 被引量:2
12
作者 姚佳胜 丁佳怡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54-62,共9页
以20世纪80年代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起点,我国职业学校兼职教师政策经历了以提升师资数量为重点的政策初步发展阶段、以优化结构为核心的政策标准规范阶段、以选贤用能为重心的政策深化拓展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基本形成了以市场... 以20世纪80年代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起点,我国职业学校兼职教师政策经历了以提升师资数量为重点的政策初步发展阶段、以优化结构为核心的政策标准规范阶段、以选贤用能为重心的政策深化拓展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基本形成了以市场对劳动力需求的变化为推力的政策动力机制、由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转变的政策目标取向、有效使用政策工具的政策过程保障以及趋向多元化发展的政策话语文化的演进逻辑。未来我国职业学校兼职教师政策可通过以供需精准匹配为推动的政策动力机制、坚持以教师为本的政策目标取向、合理使用政策工具的政策过程保障以及确保民众广泛参与的政策话语规则来实现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职业学校兼职教师 政策演进逻辑 理性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因与逻辑:我国农民工欠薪治理政策演进的二维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姜晓萍 康传彬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I0001,共13页
农民工欠薪治理不仅关乎劳有所得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更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梳理我国农民工欠薪治理的政策演进脉络,借鉴历史制度主义构建分析框架来解释政策演进的动因与逻辑,探索二者的有机关系。在演进动因上,... 农民工欠薪治理不仅关乎劳有所得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更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梳理我国农民工欠薪治理的政策演进脉络,借鉴历史制度主义构建分析框架来解释政策演进的动因与逻辑,探索二者的有机关系。在演进动因上,央地政府、农民工、用工企业等行动主体,通过共时性调适促成关系合力,关系合力的方向调整和强度凝聚牵引着欠薪治理政策不断演进。在演进逻辑上,高位推动、刚性规制、扶弱固本的路径依赖,通过历时性重构塑造内在规律,渐进延续规律和迭代升级规律的耦合使欠薪治理政策保持着稳中有进、变中有新的连贯形态。而动因和逻辑之间,存在着问题解释上的互补关系和作用路径上的互促关系。本研究不仅从政策分析层面作出了边际贡献,为理解中国场景下的民生政策演进提供了共性借鉴,而且厘清了政策优化的着力方向,有利于筑牢农民工群体融入共同富裕的政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欠薪治理 政策演进 历史制度主义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地区技职本科教育的政策演进、发展特征和借鉴启示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燕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2-110,共9页
技职教育在我国台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其中本科层次占据主体。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技职本科教育经历了快速扩张、稳步发展和优化调整三个重要阶段。相关部门推动系列重要政策和组织实施相... 技职教育在我国台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其中本科层次占据主体。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技职本科教育经历了快速扩张、稳步发展和优化调整三个重要阶段。相关部门推动系列重要政策和组织实施相应计划,既促进改革发展也努力纠正偏误。中国内地正处于建设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大力发展职教本科的关键期,可借鉴台湾地区技职本科发展经验,同时深刻分析其教训并做好风险防范。以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合理规划职业本科教育发展路径和规模;坚定职业教育类型,强化职业本科教育内涵发展的政策供给;完善质量保障体系,以督导评估护航职业本科教育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 技职本科 科技校院 政策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地细碎化治理政策演进逻辑
15
作者 张军涛 韩金格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7期104-111,共8页
探析农地细碎化治理政策演进逻辑,对新时期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和制度规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1986—2023年中央政府发布的82份农地细碎化治理政策文本,采用政策文本量化分析方法,从政策工具、政策类型和政策演化阶段三个视角... 探析农地细碎化治理政策演进逻辑,对新时期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和制度规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1986—2023年中央政府发布的82份农地细碎化治理政策文本,采用政策文本量化分析方法,从政策工具、政策类型和政策演化阶段三个视角构建二维分析框架,分析政策调整和政策工具组合创新的内在逻辑,为进一步创新农地细碎化治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我国农地细碎化治理政策创新发展的各个阶段,农业农村发展战略、制度环境和时代特征对政策发文数量、政策目标以及政策工具选择产生重要影响。政府运用政策工具治理农地细碎化问题日益重视多种政策工具组合创新,以便更好的实现政策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细碎化治理 政策演进 政策工具 政策文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本计量和知识图谱的武汉市水政策演进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董怡 邹磊 +2 位作者 夏军 张家兴 周超普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9-108,共10页
构建了基于机器学习、文本计量和知识图谱的水政策演进分析框架,以武汉市2001—2021年出台的252份水政策文件为研究样本,提出了基于Word2Vec模型的关键词词典构建技术及关键词热度计算方法,从政策关键词和政策工具两个维度探究了武汉市... 构建了基于机器学习、文本计量和知识图谱的水政策演进分析框架,以武汉市2001—2021年出台的252份水政策文件为研究样本,提出了基于Word2Vec模型的关键词词典构建技术及关键词热度计算方法,从政策关键词和政策工具两个维度探究了武汉市水政策演进规律。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武汉市水政策演进经历了初期探索、综合治理、生态优先3个阶段,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水政策体系;水政策关注重点由供用水需求逐渐转向生态文明建设;政策工具以命令控制型为主,经济激励型政策工具呈现减少趋势,技术支撑型政策工具和公众参与型政策工具占比有所提升;武汉市水政策发展主要面临系统治理理念相对薄弱、防洪防涝关注不够、政策工具类型结构失衡等问题,未来可以从坚持系统治水、提升防洪防涝能力、完善政策工具结构等方面对水政策制度加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 政策演进 文本计量 政策工具 武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政策演进、现实效果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14
17
作者 赵晓雷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16,共4页
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政策经历了酝酿期、发展期、推进期,如今各项政策密集出台,且更具可操作性。然而实践场域的政策效果往往偏离预期目标,存在政策“碎片化”、公立医疗机构被动嵌入、市场主体社会责任缺失、社会组织服务对象错位、... 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政策经历了酝酿期、发展期、推进期,如今各项政策密集出台,且更具可操作性。然而实践场域的政策效果往往偏离预期目标,存在政策“碎片化”、公立医疗机构被动嵌入、市场主体社会责任缺失、社会组织服务对象错位、医养结合医护人员短缺等问题。对此,要健全跨部门协同机制、公立医疗机构规范参与机制、公共利益导向的社会责任机制,构建政社良性伙伴关系,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实现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 政策演进 社会责任 伙伴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跨境电商政策演进研究——基于政策文本内容分析视角 被引量:10
18
作者 赵崤含 张夏恒 陈浩东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124,共12页
我国跨境电商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以政策文本内容分析视角,运用共词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139份跨境电商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根据高频词聚类结果从政策主题、实施对象、产业链环节、政策措施等四个维度分析... 我国跨境电商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以政策文本内容分析视角,运用共词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139份跨境电商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根据高频词聚类结果从政策主题、实施对象、产业链环节、政策措施等四个维度分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过程与跨境电商政策演进的关系规律。研究发现:一是从双循环形成与跨境电商政策发展演进关系分析,我国跨境电商政策经历了20世纪末至2011年的跨境出口电商助力外向型经济为主导时期;2012—2016年的跨境进口电商助力外向型经济调整时期;2017年至今的跨境电商全产业链升级助力双循环发展等三个阶段。二是从双循环背景下跨境电商政策主题变迁过程分析,政策主题经历了由宏观到具体、由出口到进口再到全产业链的转变。三是从双循环背景下跨境电商政策实施对象变迁过程分析,实施对象经历了由少变多、由企业到消费者再到全产业链参与主体的转变。四是从双循环背景下跨境电商政策产业链环节变迁过程分析,产业链环节经历了由短变长,由主体扩张到规范发展的转变。五是从双循环背景下跨境电商政策措施变迁过程分析,政策措施经历了由单一变丰富,由宣传引导到法规管制再到体制扩容的转变。基于上述事实,建议从提升政策制定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适配性,完善政策体系设计,推进政策工具组合的协调性等方面进一步发挥跨境电商在双循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跨境电商 政策演进 共词分析 社会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康养旅游政策演进与供需匹配——基于2011-2022年政策文本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文娟 明庆忠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95,共9页
新时期康养旅游产业逐渐兴起,正在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新风口。国家层面和地方政府出台了系列政策,康养旅游政策体系逐步形成。本研究对2011-2022年272份康养旅游产业相关政策进行了系统梳理,运用描述性分析、结构分析、词频分析等方法... 新时期康养旅游产业逐渐兴起,正在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新风口。国家层面和地方政府出台了系列政策,康养旅游政策体系逐步形成。本研究对2011-2022年272份康养旅游产业相关政策进行了系统梳理,运用描述性分析、结构分析、词频分析等方法,从政策的总量与结构、发布主体与形式、主题与内容等方面探讨了康养旅游政策演进特征和规律,并获取474篇新闻报道文本代表需求侧数据,运用LDA模型对中国康养旅游政策供需匹配度进行科学评估。研究发现:(1)康养旅游政策演进经历了萌芽探索阶段、提升成熟阶段,正在经历优化发展阶段,产业要素内容在政策阶段性演进过程中一直是关注焦点;(2)发文主体多元化趋势明显,联合发文数量与参与发文部门逐年增加,法律法规、实施细则、行业标准等政策有待完善;(3)政策内容演进特征与产业发展阶段保持一致,从概念性到实践性演进,从注重医养到医养、康养、旅养、文养融合发展转变;(4)康养旅游政策在4个主题下的供需匹配度均较为均衡,表明政策供给基本满足市场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养旅游 政策演进 LDA主题模型 政策供需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中国节约集约用地政策演进分析 被引量:42
20
作者 吕晓 牛善栋 +3 位作者 黄贤金 赵雲泰 赵小风 钟太洋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18,26,共9页
研究目的:概括总结中国节约集约用地政策的演进趋势。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和概括总结方法。研究结果:(1)政策数量由1978—1998年间合计4项演变为1999—2014年间的年均4项,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相关部委颁布的政策分别占9.84%、3.... 研究目的:概括总结中国节约集约用地政策的演进趋势。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和概括总结方法。研究结果:(1)政策数量由1978—1998年间合计4项演变为1999—2014年间的年均4项,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相关部委颁布的政策分别占9.84%、3.28%、31.15%和55.73%;(2)政策形式多为通知、意见等,效力层级较低;(3)政策内容经历了由萌芽探索、基本确立到不断完善再到成熟发展的演进过程,涉及规模引导、布局优化、标准控制、市场配置、监督考评及法律责任等方面。研究结论:节约集约用地政策体系基本完备,但仍需加强批后监管,细化节约集约利用的过程与机制,探索节约集约利用新模式,实现城乡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一体化,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土地政策 土地集约利用 节约用地 内容分析法 政策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