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支柱”政策框架、跨境资本流动与房地产价格调控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千红 石晓艺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36,共12页
在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中,住房资产占比近70%。随着金融双向开放程度的提升及跨境资本进入房地产市场政策的放宽,探究房地产价格调控政策效果是否受跨境资本流动影响愈发重要。为此,采用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作为样... 在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中,住房资产占比近70%。随着金融双向开放程度的提升及跨境资本进入房地产市场政策的放宽,探究房地产价格调控政策效果是否受跨境资本流动影响愈发重要。为此,采用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作为样本,实证分析“双支柱”政策框架对房地产价格调控的有效性及跨境资本流动对政策调控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显示,第一,宏观审慎政策能增强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负向调节,弥补货币政策在调控房地产价格方面的不足,且该政策效果呈现区域异质性。第二,跨境资本流动对“双支柱”政策框架调控效果产生影响,并具有非对称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支柱”政策框架 跨境资本流动 房地产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县城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框架、时空特征及政策建议
2
作者 朱雄伟 李德智 +1 位作者 周圣华 于路港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42,48,共8页
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改变原有以低要素成本价格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方式,用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重构县城发展逻辑是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重要命题。文章从政策文本分析... 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改变原有以低要素成本价格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方式,用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重构县城发展逻辑是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重要命题。文章从政策文本分析的视角,首先基于人本理念搭建了县城绿色低碳发展“政策场域—政策工具—政策力度”三维分析框架,然后通过对148份县城绿色低碳发展政策文本的分析发现,当前我国县城绿色低碳发展存在着政策区域东西失衡、政策力度适配性弱、政策工具分布不均衡、参与主体发展路径模糊等问题。最后明晰了我国县城绿色低碳发展的“中梗阻”问题,并提出破除城乡二元绿色低碳发展结构、优化县城绿色低碳政策工具结构、强化县城绿色低碳发展政策力度等政策建议,以进一步推动县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城绿色低碳发展 政策框架 时空特征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完善: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
3
作者 范从来 程一江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0-110,176,共12页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建立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成为各国宏观调控体制机制改革的主要趋势和关键内容。我国在宏观审慎政策实践方面起步较早,在实践过程中,始终结合国内经济金融实际及形势变化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在治理机制、...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建立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成为各国宏观调控体制机制改革的主要趋势和关键内容。我国在宏观审慎政策实践方面起步较早,在实践过程中,始终结合国内经济金融实际及形势变化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在治理机制、政策工具、重点领域宏观审慎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当今中国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处在大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关口,结构转换的复杂性上升,金融体系内部的复杂性、关联性也不断提升,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的存量风险仍在显露,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的任务仍不宜掉以轻心,必须标本兼治、对症下药。立足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宏观审慎政策仍然存在政策目标不够量化清晰、政策工具体系不完善、风险识别监测机制不健全、政策覆盖面不足等问题,需要借鉴国际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建设经验,坚持以我为主和问题导向,与时俱进,从明晰政策目标、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强风险识别监测、拓宽政策领域等方面持续加强实践探索,加快完善中国特色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审慎政策 政策框架 国际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政策框架视角下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际化战略:特征、挑战与优化
4
作者 兰思亮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0-39,共10页
推动国际化发展是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举措。基于“政策工具-政策主题-政策时间”的三维政策框架,以61份一流大学建设方案为基础,分析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际化战略。发现政策重视程度悬殊,部分高校政策注意力投入较低、持续性不足;政... 推动国际化发展是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举措。基于“政策工具-政策主题-政策时间”的三维政策框架,以61份一流大学建设方案为基础,分析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际化战略。发现政策重视程度悬殊,部分高校政策注意力投入较低、持续性不足;政策工具组合欠佳,能力建设工具与权威工具使用过度,激励工具、象征劝诫工具、系统变革工具与学习工具使用不足,且随着时间发展逐步加剧;政策主题聚焦失衡,过度关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全球治理,师资建设与文化交流被边缘化,并随着时间发展愈发失衡。为更好推进国际化发展、助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建议各高校“合理化投入政策注意力,重视国际化发展”“优化政策工具使用结构,提升政策协同力”“平衡政策主题聚焦情况,践行全面国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国际化战略 三维政策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政策框架实施路径
5
作者 马婧 《花卉》 2025年第7期139-141,共3页
林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了林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政策框架的核心原则及实施路径,重点分析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原则和经济社会效益并重的平衡。通过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生态保护与恢复、推动林业资... 林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了林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政策框架的核心原则及实施路径,重点分析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原则和经济社会效益并重的平衡。通过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生态保护与恢复、推动林业资源的多元化利用和优化资源管理与监测等措施,为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路径支持。同时,强调了公民参与和社会监督在政策实施中的重要性,确保政策的长期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资源 可持续利用 政策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的环境社会政策框架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朱源 施国庆 +1 位作者 程红光 李天威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1期69-73,共5页
为展示中国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上的立场,指导和管理"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环境社会事项,通过政策对比、案例分析和专家讨论等方法,研究制定一套既符合国际通行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也契合"一带一路"国家主体... 为展示中国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上的立场,指导和管理"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环境社会事项,通过政策对比、案例分析和专家讨论等方法,研究制定一套既符合国际通行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也契合"一带一路"国家主体为发展中国家的现实需求的环境社会政策框架非常必要。政策框架提出了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应秉承的可持续发展、风险防范、国际接轨、平等协商、成果共享、信息公开等原则,覆盖了自然资源节约与污染防治、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环境健康和劳工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征地拆迁与非自愿移民安置、促进当地发展、保护弱势群体、环境社会责任体系等要素。为推行"一带一路"环境社会政策框架,中国政府、金融机构、企业、非政府组织和媒体等参与方既有各自的定位和作用,也应相互协作,共同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环境社会 政策框架 原则 参与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常态下我国货币政策框架体系选择:单一型规则抑或混合型规则 被引量:22
7
作者 刘金全 张龙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7-41,共15页
通过构建具有微观基础的DSGE模型和时变特征的SV-TVP-FAVAR模型,理论模拟与实证检验了我国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结果显示,单一型规则和混合型规则的宏观经济效应在冲击极值、效应维度和收敛性上存在差异,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显... 通过构建具有微观基础的DSGE模型和时变特征的SV-TVP-FAVAR模型,理论模拟与实证检验了我国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结果显示,单一型规则和混合型规则的宏观经济效应在冲击极值、效应维度和收敛性上存在差异,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显著,数量型货币政策和价格型货币政策的通货膨胀效应相当,单一型规则的调控效果有下降趋势;单一型规则和混合型规则的冲击周期相当,混合型规则对产出的冲击极值更大,对通货膨胀的冲击极值更小,混合型规则的宏观经济效应优于单一型规则。新常态下,"价主量辅"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调控效果显著,更适合成为我国调控宏观经济的货币政策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框架 单一型规则 混合型规则 宏观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政策框架的广西婚前保健政策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王芳 杨婷 +5 位作者 丁雪 刘晓曦 宋莉 刘颖 宋秋霞 衡驰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共7页
本文基于政策框架,从背景、过程、内容及参与者四个方面系统梳理广西婚前保健政策,分析影响婚检政策的有关因素及其相互作用,讨论地贫防治工作、多部门共识及适宜的婚检措施等对婚检政策形成与执行的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总结广西经验,... 本文基于政策框架,从背景、过程、内容及参与者四个方面系统梳理广西婚前保健政策,分析影响婚检政策的有关因素及其相互作用,讨论地贫防治工作、多部门共识及适宜的婚检措施等对婚检政策形成与执行的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总结广西经验,包括加强多部门合作、明确婚检项目及推行"一站式"服务模式等,同时结合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明确资金投入标准、加强婚检宣传等建议,以推进婚检工作的持续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前保健服务 婚前医学检查 政策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儿童福利观的历史演进——基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儿童福利政策框架 被引量:21
9
作者 杜宝贵 杜雅琼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2016年第5期82-88,共7页
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框架逐渐完善,随着"儿童与福利"概念的提出,儿童福利逐渐成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议题。文章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儿童福利观的历史演进过程认为:儿童福利观是儿童福利制度... 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框架逐渐完善,随着"儿童与福利"概念的提出,儿童福利逐渐成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议题。文章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儿童福利观的历史演进过程认为:儿童福利观是儿童福利制度建设、政策制定、内涵外延等内容的基础性思想来源,反之,儿童福利政策也对儿童福利观的主流思想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儿童福利观具有时代性、动态性、融合性等特征;儿童福利政策尚待完善,儿童福利观仍需普及,形成具有综合性、全面性、先进性的儿童福利观对于发展中国的儿童福利事业有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福利观 儿童福利政策框架 历史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成人学习政策框架与实施效果 被引量:9
10
作者 欧阳忠明 肖菲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3-128,共6页
作为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教育逐渐成为许多国家教育和人力资源政策的主流部分之一,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许多国家成人教育政策发展呈现新的动态。英国成人学习政策不断进行探索与变革,在政策体系、管理部门、财政支持和质... 作为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教育逐渐成为许多国家教育和人力资源政策的主流部分之一,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许多国家成人教育政策发展呈现新的动态。英国成人学习政策不断进行探索与变革,在政策体系、管理部门、财政支持和质量保障方面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成人学习 政策框架 实施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部经济概念辨识:二维四方主体视角的研究——兼论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政府政策框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庆华 尤号 胡建政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6-33,共8页
目前学术界关于总部经济存在着多种视角的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学术界和实践界在认识上和行为上的误区。本文首先分析企业组织演变及其动因,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企业如何通过实行"脑体分离"以破解城市化进程中所产生的&qu... 目前学术界关于总部经济存在着多种视角的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学术界和实践界在认识上和行为上的误区。本文首先分析企业组织演变及其动因,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企业如何通过实行"脑体分离"以破解城市化进程中所产生的"企业悖论",进而促进了总部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接着从二维(企业、区域)四方(总部—制造基地、中心城市—外围城市)主体视角对总部经济概念进行界定,最后提出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政府政策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部经济 概念辨识 主体视角 政策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制度设计与政策框架——基于环境的角度 被引量:6
12
作者 曾凡银 李茹兰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2-49,共8页
我国产品出口遭遇的绿色壁垒层出不穷,致使许多产品的比较优势难以转化为国际竞争力。开放经济中的我国必须针对转轨过程的制度缺陷,进行总体上的制度设计,并确立相应的政策框架。提高我国基于环境的国际竞争力的制度设计包括环境资源... 我国产品出口遭遇的绿色壁垒层出不穷,致使许多产品的比较优势难以转化为国际竞争力。开放经济中的我国必须针对转轨过程的制度缺陷,进行总体上的制度设计,并确立相应的政策框架。提高我国基于环境的国际竞争力的制度设计包括环境资源的产权制度、许可证交易制度、环境技术标准制度、生态环境标识制度、清洁生产制度等;与之配套的是创建市场与政府有效干预有机结合、并鼓励公众参与的环境经济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国际竞争力 制度设计 政策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M_(2.5)的空气污染防治政策框架设计 被引量:7
13
作者 宋国君 李虹霖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0,共10页
中国PM_(2.5)污染防治进入新阶段:PM_(2.5)年均浓度从快速下降期进入缓慢下降和平稳期,全国超标现象大幅改善,但季节性和地域性超标与重污染问题仍然突出。以治理工程减排和可承受的产业和能源结构调整为核心的长期治理措施边际成本不... 中国PM_(2.5)污染防治进入新阶段:PM_(2.5)年均浓度从快速下降期进入缓慢下降和平稳期,全国超标现象大幅改善,但季节性和地域性超标与重污染问题仍然突出。以治理工程减排和可承受的产业和能源结构调整为核心的长期治理措施边际成本不断提升,而治理效率逐渐降低,尤其在重污染天气下难以发挥即时效益。中国仍处于经济和城市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将污染物整体排放量降低到重污染气象条件下的PM_(2.5)达标的允许排放量,在短期内不具技术可行性和成本有效性。公众健康与公共福利要求PM_(2.5)继续改善和稳定达标,只能在日常排放管理上寻求突破。而现行空气污染防治政策体系在日尺度达标管理和排放控制方面的约束力相对薄弱,地方缺少落实空气质量精细化治理的激励和实践指导。随大数据技术进展和信息化建设水平提高,科学治污、精准治污条件日趋完善,空气污染防治思路和政策框架亟须更新和转变,以适应新时期的空气污染防治需求。现阶段,推动空气污染防治由粗放式长期治理向精细化日常管理转型是改革的关键。以固定源管理为例,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构建兼顾PM_(2.5)日尺度达标与长期削减目标的政策框架,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评估制度、城市空气质量达标规划制度、固定源排放标准管理制度、固定源排污许可证制度作为管理的支柱性政策,综合考虑日尺度管理需求、政策效率和持续改进性提出各政策的优化方案,建立政策间的衔接关系以发挥政策合力。认为应当重视环境数据的积累和应用,在日常管理中总结有效的排放控制经验,基于地方实际自下而上地制定空气质量管理目标和排放控制方案。增加城市绩效考核中的日评价、点评价指标和权重,激励地方政府自觉采取措施寻求空气质量的日尺度达标,将城市空气质量评价结果与强制执行的排放标准挂钩,通过排放标准的修订推动城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污染 空气质量管理 政策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转基因作物技术与产业化”:政策框架与价值诉求 被引量:7
14
作者 黄文昊 刘祖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4期48-57,共10页
转基因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推动了世界转基因作物技术与产业化的迅速发展。中国政府在这一议题上的政策态度历经了十年多的变迁过程,也基本上形成了相应的政策框架。这一政策立场及政策框架是受实践层面、认知层面与政策层面等三方面因... 转基因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推动了世界转基因作物技术与产业化的迅速发展。中国政府在这一议题上的政策态度历经了十年多的变迁过程,也基本上形成了相应的政策框架。这一政策立场及政策框架是受实践层面、认知层面与政策层面等三方面因素共同影响而形成的。这一政策轨迹与政策窗口的打开具有其独特的特点与规律。而且,这一政策框架也体现了我国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多维价值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作物技术 转基因作物产业化 政策框架 政策分析 价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科医疗的“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责任制”政策框架及要素 被引量:38
15
作者 匡莉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26,共8页
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制度是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的核心制度之一,本质是关于病人在医疗服务体系中的进入点和流向的规则,背后隐含着众多利益相关方,其中各方权利、责任与利益分配复杂。因此,构建一个系统的政策框架,对顺利推进和不断完善社... 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制度是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的核心制度之一,本质是关于病人在医疗服务体系中的进入点和流向的规则,背后隐含着众多利益相关方,其中各方权利、责任与利益分配复杂。因此,构建一个系统的政策框架,对顺利推进和不断完善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给出以全科医疗为基础的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责任制(下简称"社区双诊责任制")的定义与内涵,揭示该政策的价值基础。建立包括十大要素在内的"社区双诊责任制"政策框架。描述了每一个要素所涵盖的组织,界定了政府、市场、社会和个人在其中的责任义务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模式,最终形成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政策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疗 社区首诊 双向转诊 政策框架 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工业化就业到数字化工作:新工作范式转型与政策框架 被引量:35
16
作者 杨伟国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7-83,共7页
基于市场机制演进的必然性与数字技术赋能的可行性,作为外生冲击的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从工业经济就业范式向数字经济工作范式的转型,这种新工作范式主要体现在从组织型就业向自主型工作转换,从集中型就业向分布型工作转换,从单一型就业... 基于市场机制演进的必然性与数字技术赋能的可行性,作为外生冲击的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从工业经济就业范式向数字经济工作范式的转型,这种新工作范式主要体现在从组织型就业向自主型工作转换,从集中型就业向分布型工作转换,从单一型就业向多元型工作转换。新工作范式推动了新工作政策框架的形成发展与优化完善,新工作政策框架主要着力于创造更加稠密的工作市场和促进更加便利的工作匹配,着力于包容更加多元的人力资本关系和提升更加专业的工作技能,着力于提供更加普遍的社会保障和保护更加全面的工作权利,从而能够真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就业模式 新工作范式 政策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国国土开发政策框架及其空间规划体系——特点与启发 被引量:22
17
作者 刘健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0-65,共6页
法国拥有悠久的空间开发历史和深厚的空间规划传统,自20世纪以来,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了覆盖整个国土、涉及社会经济各个方面的国土开发政策框架,以及从国家到地方的多层次空间规划体系,为促进全面、均衡的国土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依... 法国拥有悠久的空间开发历史和深厚的空间规划传统,自20世纪以来,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了覆盖整个国土、涉及社会经济各个方面的国土开发政策框架,以及从国家到地方的多层次空间规划体系,为促进全面、均衡的国土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依据,其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特殊地区分区管制、各级地方及职能部门相互协作、城市规划整合落实等特点,对于我国在新形势下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空间规划体系,特别是探讨"三规合一"的可能途径,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 国土开发 政策框架 空间规划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积极的健康老龄化的政策框架与行动方略 被引量:22
18
作者 宋全成 温欣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9-78,共10页
为应对全球日趋严峻的人口老龄化,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积极的健康老龄化。作为在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基础上对人口老龄化的最新理论应对,积极的健康老龄化从社会权利、政府责任、公共卫生、社区抗逆力、个人健康权等多个视角构建... 为应对全球日趋严峻的人口老龄化,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积极的健康老龄化。作为在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基础上对人口老龄化的最新理论应对,积极的健康老龄化从社会权利、政府责任、公共卫生、社区抗逆力、个人健康权等多个视角构建政策框架,实现了人口老龄化理论从理念、理论视角向国家行动战略的进一步转型。基于此,积极的健康老龄化从治理老年歧视、提供长期照护、完善公共医疗、构建老年友好社区和建立老年人精神卫生服务网络五个方面为人类未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了更加明确的行动方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老龄化 积极老龄化 积极的健康老龄化 政策框架 行动方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视角下职业教育国际化的行动策略:基于政策框架与实践模式的分析 被引量:27
19
作者 郭静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8-34,共7页
科学谋划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的行动策略,不仅是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需求,更是倒逼职业院校实现优质、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在政策层面,区域布局和政策工具的确立成为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 科学谋划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的行动策略,不仅是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需求,更是倒逼职业院校实现优质、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在政策层面,区域布局和政策工具的确立成为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的指南与纲领。在实践层面,依据合作内容层次、依托资源等的不同,已初步探索出职业院校服务"一带一路"的多元模式。未来,需要进一步运用全局性、整体性、协同性、战略性思维,加强中央政府顶层设计,发挥主导作用;加强省(市)政府搭台连线,发挥落地作用;加强职业院校国际合作,发挥主体作用,多方协力,不断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职业教育 国际化 政策框架 实践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式政策框架:探究政策过程中的叙事效应 被引量:32
20
作者 李文钊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1-163,共23页
叙事式政策框架主要是由马克·麦克贝斯、迈克尔·琼斯和伊丽莎白·沙纳汉三位学者创立,他们为回应萨巴蒂尔对后现代公共政策分析的批评,将后现代公共政策分析的视角和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有机结合,试图提出一个主要讨论叙... 叙事式政策框架主要是由马克·麦克贝斯、迈克尔·琼斯和伊丽莎白·沙纳汉三位学者创立,他们为回应萨巴蒂尔对后现代公共政策分析的批评,将后现代公共政策分析的视角和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有机结合,试图提出一个主要讨论叙事在政策过程中作用的理论框架,进一步推动后现代政策分析学者与政策过程理论者对话,推进政策过程理论的发展。其理论来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公共政策研究中的叙事视角,另一类是政策过程理论中的倡导联盟框架。其哲学基础是解释主义,在本体论方面坚持主观本体论,同时在认识论上坚持客观主义。政策叙事是其核心概念,对政策叙事的测量包含形式和内容两个层面,微观、中观与宏观构成了分析的三个层次。在微观层面,叙事式政策框架研究叙事对个人信念和行为的影响;在中观层面,叙事式政策框架研究叙事对联盟的形成及其策略的影响,以及它对政策信念、公众意见的影响;在宏观层面,叙事式政策框架研究文化和制度式政策叙事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式政策框架 实证主义 后现代公共政策分析 政策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