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镇化进程中社区教育政策执行主体的偏差行为问题——基于社区教育实践中的困境问题调研 被引量:29
1
作者 唐克 刘家刚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4年第5期75-81,共7页
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偏差导致的政策执行失灵是公共政策执行主体研究中的一个重大命题。社区教育政策属于公共政策范畴,建构社区教育政策执行主体偏差模式,分析政策执行主体偏差行为问题,可以探究社区教育政策内容有效转化为实现效果困境... 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偏差导致的政策执行失灵是公共政策执行主体研究中的一个重大命题。社区教育政策属于公共政策范畴,建构社区教育政策执行主体偏差模式,分析政策执行主体偏差行为问题,可以探究社区教育政策内容有效转化为实现效果困境的原因:社区教育政策滞后,导致政策执行主体行为的随意性;社区教育政策执行过度行政化,导致政策执行主体行为的单一性;社区教育政策资源短缺,导致政策执行主体行为的利益性。因此,完善国家层面的社区教育政策,可以从政策源头上避免政策执行主体因政策模糊而出现的政策偏差。社区教育政策执行主体多元化,主体间的相互作用和制衡,可以改变行政化路径依赖。在社区教育政策执行过程的利益博弈中,需要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寻找各方利益均衡点。这是避免社区教育政策执行主体偏差的前提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教育 政策执行主体 偏差行为 偏差模式 政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公共政策执行主体的深层机制探究 被引量:33
2
作者 钱再见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5-17,共3页
本文认为 ,公共政策执行主体是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因素 ,公共政策执行者的态度、综合素质、利益需求和行为倾向等都对政策的有效执行产生影响 ,甚至决定政策执行的成败。公共政策执行主体本身又深受其背后的多种深层机制的影响 ,... 本文认为 ,公共政策执行主体是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因素 ,公共政策执行者的态度、综合素质、利益需求和行为倾向等都对政策的有效执行产生影响 ,甚至决定政策执行的成败。公共政策执行主体本身又深受其背后的多种深层机制的影响 ,如政治社会化机制、成本—收益预期机制、责任追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策执行主体 政策执行 深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街头官僚理论视野下我国乡镇政府政策执行研究——基于政策执行主体的考察 被引量:19
3
作者 周定财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0-34,共5页
街头官僚理论研究的核心是官僚执行问题和自由裁量权问题,它为分析基层乡镇政府的政策执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利益差异是导致我国乡镇政府政策执行梗阻的内在动因,这些利益差异包括政策执行主体之间、政策执行主体与乡镇政府之... 街头官僚理论研究的核心是官僚执行问题和自由裁量权问题,它为分析基层乡镇政府的政策执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利益差异是导致我国乡镇政府政策执行梗阻的内在动因,这些利益差异包括政策执行主体之间、政策执行主体与乡镇政府之间、乡镇政府与中央政府和上级政府之间以及利益群体与乡镇政府之间。从政策执行主体角度出发完善乡镇政府的政策执行,必须强化公务员公共精神,树立良好的执行心态,提高基层公务员的素质,加强公务员能力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头官僚 乡镇政府 政策执行 政策执行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公共政策执行主体的政治社会化机制 被引量:9
4
作者 钱再见 《求实》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6-47,共2页
作为公共政策执行主体的人 ,其政治态度、职业技能、利益需求和行为习惯等都对政策的有效执行产生影响 ,而所有这些方面都是人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必须通过提升人的政治社会化水平来提高政策执行者的综合素质 。
关键词 公共政策执行主体 政治社会化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公共政策有效执行主体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高建华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3-86,共4页
消除公共政策执行偏差,提高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程度,是公共政策执行学者致力研究的重要课题。从公共政策执行主体角度思考,公共政策执行偏差主要源于公共政策执行主体"理性逐利"的结果。消除公共政策执行偏差产生之政策执行主... 消除公共政策执行偏差,提高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程度,是公共政策执行学者致力研究的重要课题。从公共政策执行主体角度思考,公共政策执行偏差主要源于公共政策执行主体"理性逐利"的结果。消除公共政策执行偏差产生之政策执行主体因素,应加强行政伦理建设,培育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公共"精神;加强对公共政策执行主体正面的利益激励,增强公共政策执行主体有效执行公共政策的诱因;加强对公共政策执行主体政策执行活动的监督和控制,防止公共政策执行变形和走样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策执行偏差 公共政策有效执行 公共政策执行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群体能被忽视吗:政策执行偏差导因个案研究
6
作者 任国琴 黄辉祥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6-117,共12页
政策执行偏差成因研究,往往重政策执行主体,轻目标群体,缺乏对目标群体引致政策执行偏差的行为表现、方式、逻辑等的深入探讨。西部某省水库建设案例表明,政策执行主体、目标群体的理性选择及其行为逻辑,揭示出制度的非均衡发展状态,事... 政策执行偏差成因研究,往往重政策执行主体,轻目标群体,缺乏对目标群体引致政策执行偏差的行为表现、方式、逻辑等的深入探讨。西部某省水库建设案例表明,政策执行主体、目标群体的理性选择及其行为逻辑,揭示出制度的非均衡发展状态,事实上也构成了政策执行偏差的双重导因。为预防和规避政策执行偏差,应付诸对应性措施:针对政策执行主体加强其监督方角色,敦促责任主体从单位或集体变成个人,建立健全监督体系。针对目标群体完善相关制度法规,强化弱势群体权益保障机制并建立畅通的利益表达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执行主体 目标群体 理性选择 制度非均衡 政策执行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税降费政策如何取得更好执行效果——基于H省十三市(地)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程镝 郭然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0-77,共8页
切实将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到位是调节经济逆周期、促进社会经济增长的有效举措,但在其执行过程中存在组织机构建设不完善、监督保障机制不到位、宣传培训途径缺乏多样性等问题,难以满足国家实施经济宏观调控对于政策执行主体的要求。基于... 切实将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到位是调节经济逆周期、促进社会经济增长的有效举措,但在其执行过程中存在组织机构建设不完善、监督保障机制不到位、宣传培训途径缺乏多样性等问题,难以满足国家实施经济宏观调控对于政策执行主体的要求。基于TOE框架和实证调研结果,对H省十三市(地)减税降费政策执行效果进行研究,通过构建减税降费政策执行效果研究分析框架,引入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分析减税降费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多因素作用机制,进一步提出减税降费政策执行有效与政策执行偏差的前因条件组态,并利用组态分析结果归纳得出减税降费政策执行具体路径。研究认为,推动减税降费政策取得执行有效结果的最佳路径,是健全强化有效的监督保障机制与优化政务服务和执行工作并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税降费 政策执行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政策执行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的主要影响因素:系统的观点 被引量:11
8
作者 衣华亮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25,共4页
从理论上探讨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的主要因素在当前教育政策研究中显得尤为必要,而系统分析法则为此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视角。教育政策执行是一个涉及诸多因素和变量的极为复杂的活动过程。影响教育政策执行并导致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的因素... 从理论上探讨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的主要因素在当前教育政策研究中显得尤为必要,而系统分析法则为此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视角。教育政策执行是一个涉及诸多因素和变量的极为复杂的活动过程。影响教育政策执行并导致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的因素有许多,但从系统角度看,教育政策问题、教育政策、教育政策执行主体、教育政策执行客体、教育政策工具、教育政策执行环境等是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政策执行偏离 教育政策执行主体 教育政策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序博弈:消解政策执行阻滞的目标路径 被引量:1
9
作者 康丽丽 唐庆鹏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4-7,共4页
'政策执行过程实际上与政策制定过程一样,是一个充满着连续不断的交易、谈判和政治互动的复杂过程'(米切尔·黑尧:《现代国家的政策过程》,赵成根译,
关键词 政策执行过程 赵成根 政策过程 政策执行 米切尔 中央政策 政策执行主体 博弈行为 政策博弈 上下级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政策执行的功能、流程及政策“走样”防范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立荣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9-50,共2页
简论政策执行的功能、流程及政策“走样”防范机制张立荣一、政策执行的功能政策执行作为政治实体将政策所规定的内容转化为现实的政治行为,在政策活动及其生命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功能。首先,政策执行是实现政策方案的直接途径。政... 简论政策执行的功能、流程及政策“走样”防范机制张立荣一、政策执行的功能政策执行作为政治实体将政策所规定的内容转化为现实的政治行为,在政策活动及其生命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功能。首先,政策执行是实现政策方案的直接途径。政治实体为了有效地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执行 实施计划 政策管理 政策目标 政策执行主体 防范机制 实施系统 人文素质 政策方案 综合考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政策执行中的“中梗阻”难题及破解对策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华锋 周颖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17,共2页
在公共政策执行偏差中,学者将因特殊的执行主体——中层干部不认真履行自身职责而导致现有的方针政策不能得到有效贯彻落实的情况称为政策执行中的“中梗阻”现象。为什么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会出现“中梗阻”现象呢?本文基于公共政策... 在公共政策执行偏差中,学者将因特殊的执行主体——中层干部不认真履行自身职责而导致现有的方针政策不能得到有效贯彻落实的情况称为政策执行中的“中梗阻”现象。为什么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会出现“中梗阻”现象呢?本文基于公共政策执行主体角度,以中层干部为研究对象,从岗位特殊性、行为偏见性、流于形式的竞岗机制三个方面回答这一问题,并寻找合适的措施矫正这种现象,以实现政策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策执行主体 破解对策 梗阻 政策执行偏差 中层干部 执行过程 特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伦理视域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反思
12
作者 杨延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7-133,共7页
经济制度的公正性是保证经济活动运行的重要条件。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的产物和体现,也是维护农民基本生存权利的根本保障。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现实来看,政策制定主体的伦理目标定位、伦理职能的发挥、政策执行主... 经济制度的公正性是保证经济活动运行的重要条件。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的产物和体现,也是维护农民基本生存权利的根本保障。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现实来看,政策制定主体的伦理目标定位、伦理职能的发挥、政策执行主体的伦理责任及执行结果等方面均存在伦理缺陷;借助于数学模型分析发现,政策制定主体与执行主体的关系直接受到目标制定向度和目标执行向度的相互影响和作用。通过以上两个向度的分析,研究政策制定主体与执行主体所呈现出的价值分布状态,进一步构建"政策理念导向、政策制定与执行主体负责、价值分配与权力分配关系合理、政策立法完善、资金投入保障、农民需求参与"的多元政策模式,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伦理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伦理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政策制定主体 政策执行主体 公平公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扶贫需防“三大风险”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丹 《湖南农业》 2019年第8期31-31,共1页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高度重视并坚决克服'虚假式'脱贫、'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游走式'脱贫等问题。打赢脱贫攻坚战,需有的放矢,谨防'政策制定环节的系统性风险''政策执...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高度重视并坚决克服'虚假式'脱贫、'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游走式'脱贫等问题。打赢脱贫攻坚战,需有的放矢,谨防'政策制定环节的系统性风险''政策执行环节的协调性风险'和'政策对象潜在的道德风险'三大潜在风险。首先,通过稳定政策环境和优化制定程序防范政策制定环节的系统性风险。'大扶贫'格局实现了各党政机关、行业部门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广泛参与,但众多参与主体带来充裕的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政策 政策执行主体 基础信息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