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政策性计划与市场经济运行调控
- 1
-
-
作者
李文溥
-
机构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2-27,共6页
-
文摘
政策性计划与市场经济运行调控李文溥本文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体系的若干问题作些探讨。计划:经济运行的调控依据还是调节手段?作为一个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国家,在建立新型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过程中,计划在该体系中的地位作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
关键词
政策性计划
市场经济
宏观调控
经济运行
-
分类号
F045.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论计划结构及其模式转换
- 2
-
-
作者
高敬海
-
机构
湘潭大学经济系
-
出处
《改革》
1987年第3期32-34,共3页
-
文摘
把计划体制改革放到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系统工程中去考察后,使我们感到计划体制改革工程表现为一个立体性多维结构,它将在多层次上同时推进,在其表象和抽象层次上,是彻底变革传统的计划意识;具体到计划体制内部,它将由计划管理体制的模式转换和计划结构的模式转换这样两个层次构成。
-
关键词
计划体制改革
模式转换
层次构成
结构网络
政策性计划
中长期计划
生产力布局
经济发展水平
体制内部
发展总体战略
-
分类号
F1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计划经济理论
- 3
-
-
作者
王兰
-
出处
《农村金融研究》
1988年第6期16-19,共4页
-
文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过程中,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发挥和发展了一系列科学理论观点。根据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观点,在计划经济理论方面的发展,我体会主要有四点。
-
关键词
商品经济条件
计划经济理论
政策性计划
社会总需求
企业
企业管理
市场引导
指令性计划
计划管理
市场调节
市场机制
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改革
计划调节
计划机制
社会主义
思想体系
国民经济
综合经济
宏观经济平衡
微观搞活
间接控制
计划与市场
战略性计划
消费者
马克思主义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宏观调控
- 4
-
-
作者
江传喜
-
机构
中共荆门市委
中共荆门市委宣传部
-
出处
《理论月刊》
CSSCI
1993年第12期14-16,共3页
-
文摘
一加强和改善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体系,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理论都证明:市场经济机制对经济运行的调节虽然存在着诸多的优势,但它不能独立完成资源的配置任务,不能完全解决经济运行中的各种矛盾,尤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些突出矛盾。即使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也离不开国家对市场的干预和调节。
-
关键词
市场经济机制
经济运行
经济发展
比例关系
微观经济活动
政策性计划
社会总需求
现有产业结构
需求结构
行政分割
-
分类号
F1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经济体制改革对理论工作者提出新的要求
- 5
-
-
作者
李越果
-
出处
《学习月刊(福建)》
1986年第1期4-6,共3页
-
文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光辉成就,进而在城市逐步展开,对内对外开放都获得了初步然而是十分显著的成果。改革进一步解放了长期受僵化的旧经济体制束缚的社会生产力,使国民经济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进一步解放了思想,为各个领域的学术界其中也包括理论工作的繁荣与发展,开辟了非常美好的前景。
-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对内对外
理论工作
体制束缚
十一届三中全会
政策性计划
“七五”计划
中长期计划
企业下放
沿海地区
-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市场取向是我国改革的必由之路
- 6
-
-
作者
周元良
-
机构
南京审计学院
-
出处
《审计与经济研究》
1993年第1期33-36,共4页
-
文摘
党的十四大报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项伟大的划时代的英明决策。 一、中国改革向何处去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起步的。十多年来的改革,已为我国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发展。到了80年代末,我国改革事业在前十年改革的基础上,
-
关键词
市场取向
经济体制改革
英明决策
中国改革
十一届三中全会
国际市场经济
政策性计划
微观经济活动
资源配置
经济管理
-
分类号
F239
[经济管理—会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