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策性排斥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于1985—2008年的数据 被引量:3
1
作者 彭新万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7-79,共3页
通过城乡居民收入来源的比较分析,可见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长期以来处于高位运行状态,究其深刻根源是农村居民长期遭受教育、就业及公共福利等方面的政策性排斥。消除政策性排斥,赋予农村居民这一群体应有的接受平等教育、享有公平就... 通过城乡居民收入来源的比较分析,可见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长期以来处于高位运行状态,究其深刻根源是农村居民长期遭受教育、就业及公共福利等方面的政策性排斥。消除政策性排斥,赋予农村居民这一群体应有的接受平等教育、享有公平就业机会和公共福利等权利,是农村居民收入实现有效增长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性排斥 农村居民 收入差距 消除排斥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除失地农民政策性排斥的对策研究
2
作者 王瑞妮 《湖南农业科学》 2012年第11期141-144,共4页
城市化发展中出现的大量的失地农民,由于受到各种排斥而不能很好的与城市融合。政策性排斥是其各种排斥的根源,介绍了失地农民政策性排斥的表现,深入分析了造成政策性排斥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失地农民 政策性排斥 公共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农村贫困:性质、原因及政策选择——基于社会排斥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彭新万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1-73,共3页
文章认为现阶段中国农村贫困总体上属于长期贫困,分析表明,中国农村长期以来在政治、经济、公共产品供给福利及教育等方面遭受长期的多维的政策性排斥是农村长期贫困形成的深刻根源。消除政策性排斥赋予农民这个群体、特别贫困农民应有... 文章认为现阶段中国农村贫困总体上属于长期贫困,分析表明,中国农村长期以来在政治、经济、公共产品供给福利及教育等方面遭受长期的多维的政策性排斥是农村长期贫困形成的深刻根源。消除政策性排斥赋予农民这个群体、特别贫困农民应有的社会权利使他们得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保证公平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农村消除长期贫困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性排斥 长期贫困 消除排斥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与政策排斥问题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王慧博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共4页
随着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失地农民问题日益尖锐,失地农民在征地过程中及征地以后遭到排斥,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本文对失地农民受排斥的政策性原因做了深入的分析,指出其为失地农民受排斥的根源性因素。并对如何消除对失地农... 随着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失地农民问题日益尖锐,失地农民在征地过程中及征地以后遭到排斥,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本文对失地农民受排斥的政策性原因做了深入的分析,指出其为失地农民受排斥的根源性因素。并对如何消除对失地农民的政策性排斥提出了适当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地农民 社会排斥 政策性排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耀森 李庆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72-76,共5页
运用重庆市1985-2009年的经济统计数据,本文对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协整方程表明重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重庆市人均GDP每增长1%将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0.144... 运用重庆市1985-2009年的经济统计数据,本文对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协整方程表明重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重庆市人均GDP每增长1%将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0.1444%;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不论是短期抑或是长期,重庆市经济增长均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但居民收入差距变动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因此,消除政策性排斥,加大农村金融创新,探寻一条符合重庆实际的、科学合理的城市化与工业化道路,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收入比 人均GDP 协整方程 格兰杰因果检验 政策性排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