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复杂情境的异构网络政策协作群组识别研究
1
作者 郭骅 蒋颖 +2 位作者 侯柏屹 庞若昕 刘力文 《情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17-1030,共14页
在复杂政策情境中,多元行动者结成协作网络,共同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协作群组是网络中规模较小、内聚度较高、围绕特定政策目标或工具开展协同行动的行动者子集,即群组。识别并理解群组对于厘清协作结构、解读协作模式具有重要意义。然... 在复杂政策情境中,多元行动者结成协作网络,共同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协作群组是网络中规模较小、内聚度较高、围绕特定政策目标或工具开展协同行动的行动者子集,即群组。识别并理解群组对于厘清协作结构、解读协作模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研究通常将政策网络与政策过程割裂开来,难以形成对政策协作的整体性分析,导致对群组的冲突性和模糊性处理不佳。本文从系统视角出发,基于“网络+过程”的二维框架,提出一种异构网络政策协作群组识别方法,用于分析复杂政策情境下的多元行动者、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与协作关系。通过案例研究验证了该方法具有可行性,能够有效刻画群组的异质性及其边界、构成和内涵,为深入理解政策协作的系统特征和协作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实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情境 政策协作 群组识别 异构信息网络 政策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务协作政策的就业促进效应——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双重差分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刘璐婵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0-157,M0006,共19页
基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用人单位与求职者三方合作的劳务协作是公共就业服务领域的新公共治理实践,判断这种多主体合作的组织化集体转移就业政策能否以及如何促进就业兼具理论意涵和实践效用。为打开劳务协作政策的运行黑箱,基于2005年... 基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用人单位与求职者三方合作的劳务协作是公共就业服务领域的新公共治理实践,判断这种多主体合作的组织化集体转移就业政策能否以及如何促进就业兼具理论意涵和实践效用。为打开劳务协作政策的运行黑箱,基于2005年至2019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发现:(1)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用人单位与求职者之间的合作让劳务协作参与主体间形成了特殊的结构、动机与关系,进而形成了资源整合互补、质效目标一致、长期互惠多赢等优势,因此就业促进效果显著。(2)劳务协作政策可以通过集体议价、订单式匹配和批量安置等措施来消化失业者存量,通过动态遴选、实操培训和定向转移等做法抑制失业者增量,进而达到化解与防范失业风险的目标,最终促进就业。(3)劳务协作政策在以工业为主要产业和长期失业者比重较大的地区实施时效果更好。研究积极回应了关于劳务协作政策有效性的讨论,丰富了就业促进事业的政策工具箱,也为新公共治理理论在我国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务协作政策 就业促进 失业风险 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