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社分开乡的集体经济组织如何设置的探讨
1
作者 尚文化 《农业经济》 1983年第6期46-49,共4页
按照《宪法》规定,农村基层政权是乡,而我省仍是“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这种“政社合一”的体制,尽管在二十多年来,领导和推进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这种“政社合一”的体制,也暴露了一些弊端。它最容易发... 按照《宪法》规定,农村基层政权是乡,而我省仍是“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这种“政社合一”的体制,尽管在二十多年来,领导和推进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这种“政社合一”的体制,也暴露了一些弊端。它最容易发生用行政手段去指挥生产,不利于集体经济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健康发展,又因为忙于日常生产工作,也不利于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这种“政社合一”的体制,实际上是党、政、经济组织的“一揽子”,因而,造成了党的、政权的和集体经济组织的三个民主集中制度的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一 农村基层 农村会主义 分开 客观经济规律 农业合作 政社分设 国民经济调整 “一大二公” 集体所有制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党组织统率下的政经分离:乡村治理体制现代化改革的必由之路 被引量:11
2
作者 胡肖华 陈潮辉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22,共9页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我国乡村政社分设治理体制改革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逻辑起点。然而,由于改革的不彻底性,当下乡镇一级实现了政社分立,村组一级并未彻底实现政社分立,后者转而形成了"政经合一"的管制性乡村治理体制——村...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我国乡村政社分设治理体制改革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逻辑起点。然而,由于改革的不彻底性,当下乡镇一级实现了政社分立,村组一级并未彻底实现政社分立,后者转而形成了"政经合一"的管制性乡村治理体制——村委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其他农村经济组织"一套人马多块牌子"的管制模式。如此导致治理组织之间,特别是村委会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互相激扰,不能在各自的封闭系统内根据自身的原初设定实现各自的功能优势,甚至还存在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彼此充减的负效应。在社会系统功能分化的背景下,唯有不断推进乡村政经分离治理体制改革,重构以村党支部为领导核心的农村基层治理组织之间的法律关系,方能更好地促进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一核二元"善治格局的形成,进而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向现代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政社分设 经分离 会系统功能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镇企业
3
《商业经济研究》 1985年第6期36-,共1页
乡镇企业,原称社队企业,属集体所有制。由于农村政社分设,公社、大队转为乡、村建制,近年又出现许多专业户联营或跨区联办等合作经济组织,原用“社队企业”名称已不能反映客观经济情况,经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于1984年3月改称“乡镇企... 乡镇企业,原称社队企业,属集体所有制。由于农村政社分设,公社、大队转为乡、村建制,近年又出现许多专业户联营或跨区联办等合作经济组织,原用“社队企业”名称已不能反映客观经济情况,经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于1984年3月改称“乡镇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社分设 核算制度 承担经济责任 生产场所 交通运输 饮食服务业 食品加工 经营范围 能源工业 活动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乡镇企业会计科目的我见
4
作者 傅德良 《武汉财会》 1985年第9期24-26,共3页
现行乡镇企业使用的会计科目,是根据一九八○年农业部,财政部联合颁发的《农村人民公社社办企业会计制度(试行草案)》的规定,范围比较广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政社分设,已基本上将原社办社有,队办队有,改成名副其实的合作经济实体。乡镇... 现行乡镇企业使用的会计科目,是根据一九八○年农业部,财政部联合颁发的《农村人民公社社办企业会计制度(试行草案)》的规定,范围比较广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政社分设,已基本上将原社办社有,队办队有,改成名副其实的合作经济实体。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原有的会计科目,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需进行改革。根据适应经济体制改革,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简明易懂适用的原则,我在《草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科目 二级科目 经济体制改革 政社分设 应付工资 简明易懂 《草案》 农村人民公 利润分配 试行草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