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澳大利亚政府的政治道歉与种族和解进程 被引量:7
1
作者 汪诗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1-29,151-152,共9页
2008年2月13日,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以政府和议会的名义向土著居民尤其是"被偷的一代"①表示了正式道歉。该道歉是在各主要党派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做出的,因而它对日后澳土著政策的制定与落实必将产生积极影响。陆克文的政治道... 2008年2月13日,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以政府和议会的名义向土著居民尤其是"被偷的一代"①表示了正式道歉。该道歉是在各主要党派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做出的,因而它对日后澳土著政策的制定与落实必将产生积极影响。陆克文的政治道歉不仅得到了澳大利亚主流社会的支持,亦被土著社会所基本接受,这为种族和解进程既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又提供了必要动力。然而,陆克文的政治道歉所带来的诸多挑战又意味着种族和解之路并非坦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克文 被偷的一代 政治道歉 种族和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道歉:言语政治中的话语权斗争 被引量:7
2
作者 马敏 《理论月刊》 2004年第11期54-57,共4页
道歉是当代政治中的新现象。缘于语言意义的不确定性及情境因素的复杂影响,“政治道歉”包含多种言语行为和现象,由此引起多样性阐释。实践中的政治道歉是一种权力技术与策略,用以达成不同的政治目标。同时,它也凸现出“政治负责”的当... 道歉是当代政治中的新现象。缘于语言意义的不确定性及情境因素的复杂影响,“政治道歉”包含多种言语行为和现象,由此引起多样性阐释。实践中的政治道歉是一种权力技术与策略,用以达成不同的政治目标。同时,它也凸现出“政治负责”的当代政治价值观。随着暴力政治正当性的终结,以话语权斗争为中心的语言政治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政治道歉标识了这一时代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道歉 权力 话语权 语言政治 政治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政治道歉对中日关系的良性建构 被引量:1
3
作者 朱陆民 刘燕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3-44,共12页
自2012年日本购岛闹剧以来,钓鱼岛争端等问题导致中日关系持续紧张,霍布斯文化在中日关系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趋势日益明显。在此形势下,中日要摆脱目前日益明显的霍布斯文化安全困境的敌对关系,回归洛克文化的正常竞争关系甚至向康德文... 自2012年日本购岛闹剧以来,钓鱼岛争端等问题导致中日关系持续紧张,霍布斯文化在中日关系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趋势日益明显。在此形势下,中日要摆脱目前日益明显的霍布斯文化安全困境的敌对关系,回归洛克文化的正常竞争关系甚至向康德文化安全共同体的朋友关系转变,就有赖于日本对历史上侵略中国的错误行径郑重向中国做出政治道歉,转变自身施害者的身份和利益,增强中国对其温和意图的认知,降低威胁认知,改善日本的国家形象,从而实现两国和平友好的良性关系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道歉 中日关系 良性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公平与国家责任 被引量:8
4
作者 郭道晖 《法治研究》 2007年第1期34-40,共7页
因社会公平失落问题引发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其根源主要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的片面的发展观、稳定观和权利与利益分配上的倾向性偏差,以及对改革的社会基础动力的漠视。作为社会权益的分配者和调节者的有关部门,忽视或怠于担当对社会... 因社会公平失落问题引发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其根源主要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的片面的发展观、稳定观和权利与利益分配上的倾向性偏差,以及对改革的社会基础动力的漠视。作为社会权益的分配者和调节者的有关部门,忽视或怠于担当对社会主体的“生存照顾”的职责,导致社会群体的利益的分配与调节失衡。同时,既得利益团体和特殊利益集团对弱势群体的掠夺和压迫,使当前社会矛盾还存有阶级性特征。国家责任理论要求国家及其相关各级领导人承担政治责任和国家赔偿责任。这有利于抚慰受伤害者的心灵,获得社会公平感,促进社会和解。这是文明国家的一种政治道德与法治惯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公平 社会矛盾 国家责任 政治道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