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政治诠释学:义界、特征与相关性
被引量:
1
1
作者
亓光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5-111,共7页
政治诠释学是一个新课题。诠释学作为政治诠释学的基础决定了它的本质属性、理论视野、认识结构、基本方法和具体内容。特别是在政治哲学与诠释学在交叉过程中,政治诠释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基本义界。它是诠释学观点普遍性的自然延...
政治诠释学是一个新课题。诠释学作为政治诠释学的基础决定了它的本质属性、理论视野、认识结构、基本方法和具体内容。特别是在政治哲学与诠释学在交叉过程中,政治诠释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基本义界。它是诠释学观点普遍性的自然延伸和自觉应用,是在政治领域内对理解方式的共同性的承认,也是一种具体的诠释学经验。总体上看,政治诠释学具有整体性、对谈性、劝导性、反思性等四大基本特征。这些特性使之与哲学诠释学、政治的诠释理论(解释的政治学)、法学诠释学和"诠释学的伦理学"相区别,成为一个具体、历史和实践的当代诠释学范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诠释学
政治诠释学
义界
理解
微观
政治
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诠释学”的类型与研究方法
被引量:
3
2
作者
黄俊杰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0-181,共12页
“中国诠释学”建立在中国文化独特而自成体系之“一本性”之上,有其自成一格之“中国性”,见之于经世致用之精神、政治之取向以及生命增上之愿景,不能简单视为“(西方)诠释学在中国”。中国诠释学至少有“实践诠释学”“生命诠释学“...
“中国诠释学”建立在中国文化独特而自成体系之“一本性”之上,有其自成一格之“中国性”,见之于经世致用之精神、政治之取向以及生命增上之愿景,不能简单视为“(西方)诠释学在中国”。中国诠释学至少有“实践诠释学”“生命诠释学“”政治诠释学”三种类型,三者都是不同程度的“实学”。在中国实践诠释学中“,诠释文本”与“使用文本”绾合为一。诠释者身处的时空条件所塑造的“历史性”特别彰显,诠释者的“主体性”浸润在“历史性”之中。中国的生命诠释学,主要表现在诠释者与经典的“相互参与”,尤其是“古”与“今”的相互参与,以及诠释者的“理性”与“信仰”的相互参与。在作为政治诠释学的中国诠释学中“,治道”或“政术”远多于“政道”或“政理”,而且“道德判断”大于“事实判断”。中国诠释学的研究方法在于将经典诠释言论加以“脉络化”,重视经典诠释者的时间、空间脉络,以及思想的内在脉络,经由细绎二千多年来中国经典诠释言论的思想史研究进路,而提出具有厚度的现代中国诠释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诠释学
实践
诠释学
生命
诠释学
政治诠释学
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政治诠释学:义界、特征与相关性
被引量:
1
1
作者
亓光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
出处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5-111,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当代中国公正话语体系构建研究"(项目号:13CZZ002)
中国博士后基金第52批面上项目(项目号:2012M520523)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政治诠释学是一个新课题。诠释学作为政治诠释学的基础决定了它的本质属性、理论视野、认识结构、基本方法和具体内容。特别是在政治哲学与诠释学在交叉过程中,政治诠释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基本义界。它是诠释学观点普遍性的自然延伸和自觉应用,是在政治领域内对理解方式的共同性的承认,也是一种具体的诠释学经验。总体上看,政治诠释学具有整体性、对谈性、劝导性、反思性等四大基本特征。这些特性使之与哲学诠释学、政治的诠释理论(解释的政治学)、法学诠释学和"诠释学的伦理学"相区别,成为一个具体、历史和实践的当代诠释学范型。
关键词
诠释学
政治诠释学
义界
理解
微观
政治
哲学
分类号
D0 [政治法律—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诠释学”的类型与研究方法
被引量:
3
2
作者
黄俊杰
机构
台湾大学
台湾大学欧洲研究院
出处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0-181,共12页
文摘
“中国诠释学”建立在中国文化独特而自成体系之“一本性”之上,有其自成一格之“中国性”,见之于经世致用之精神、政治之取向以及生命增上之愿景,不能简单视为“(西方)诠释学在中国”。中国诠释学至少有“实践诠释学”“生命诠释学“”政治诠释学”三种类型,三者都是不同程度的“实学”。在中国实践诠释学中“,诠释文本”与“使用文本”绾合为一。诠释者身处的时空条件所塑造的“历史性”特别彰显,诠释者的“主体性”浸润在“历史性”之中。中国的生命诠释学,主要表现在诠释者与经典的“相互参与”,尤其是“古”与“今”的相互参与,以及诠释者的“理性”与“信仰”的相互参与。在作为政治诠释学的中国诠释学中“,治道”或“政术”远多于“政道”或“政理”,而且“道德判断”大于“事实判断”。中国诠释学的研究方法在于将经典诠释言论加以“脉络化”,重视经典诠释者的时间、空间脉络,以及思想的内在脉络,经由细绎二千多年来中国经典诠释言论的思想史研究进路,而提出具有厚度的现代中国诠释学。
关键词
中国
诠释学
实践
诠释学
生命
诠释学
政治诠释学
实学
Keywords
Chinese hermeneutics
Praxis hermeneutics
Life hermeneutics
Political hermeneutics
Practical learning
分类号
B089.2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B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政治诠释学:义界、特征与相关性
亓光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诠释学”的类型与研究方法
黄俊杰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