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的政治设计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 被引量:1
1
作者 马星光 李永伟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4-56,共3页
政治设计作为一种以制度安排为核心的社会设计,与党的执政规律存在着内在的政治关联。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党的三代领导人分别作出了相应的政治设计,并对党的执政规律做出了不懈的探索,不断深化了对党的执政规律的认识。在新时期,“三个... 政治设计作为一种以制度安排为核心的社会设计,与党的执政规律存在着内在的政治关联。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党的三代领导人分别作出了相应的政治设计,并对党的执政规律做出了不懈的探索,不断深化了对党的执政规律的认识。在新时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新的政治设计理念,极富政治科学性、战略性。执政为民、执政兴国作为“三个代表”政治设计的基础与核心,是我们党执政规律的根本要求、现实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设计 执政规律 三个代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政治设计思想的合法性基础及其外部性判断
2
作者 胡锐军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0-34,共5页
从秩序判断的视角看,儒家政治秩序赖以建构的合法性基础及其外部性效果,是阻碍儒家政治设计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前者是内生性根源后者是外向性诱因。从合法性基础判断看,表现为君权神授导致极权主义、血缘认同导致以情治国、古远传... 从秩序判断的视角看,儒家政治秩序赖以建构的合法性基础及其外部性效果,是阻碍儒家政治设计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前者是内生性根源后者是外向性诱因。从合法性基础判断看,表现为君权神授导致极权主义、血缘认同导致以情治国、古远传统增加政治秩序的惰性力、精英崇拜导致清官期盼和唯意志论的英雄史观。外部性判断看,则主要表现在和谐自然秩序、统领文化秩序、抑制经济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政治设计 合法性 外部性 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设计:政治学研究的一个新视点——读《政治设计研究——对一种历史政治现象之解读》
3
作者 唐丽萍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F003-F003,共1页
关键词 政治制度 政治现象 政治设计 政治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儒家政治设计评析
4
作者 舒敏华 《学术论坛》 2003年第1期30-32,共3页
先秦儒家以心安是国安、心治是国治、治心在于中三个政治理念为理论背景 ,以圣人和政治自由人为依托 ,试图达到“得民心”的最高目标 ,这一政治设计有明显的缺陷 。
关键词 政治设计 民心 圣人 政治自由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善论与儒家的政治设计
5
作者 王旭玲 王怡心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16-117,共2页
关键词 性善论 儒家 政治设计 孔子 孟子 政治制度 民本思想 人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五四”精英的政治设计
6
作者 周良书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9-249,共1页
《“五四”精英与近代中国政党政治》指出,“五四”以后,中国知识精英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一面着手在知识青年中建党,以完成“党化”,一面又大力推进国共合作,以实施“化党”,并最终在“党化”与“化党”的事实推演中,逐步找... 《“五四”精英与近代中国政党政治》指出,“五四”以后,中国知识精英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一面着手在知识青年中建党,以完成“党化”,一面又大力推进国共合作,以实施“化党”,并最终在“党化”与“化党”的事实推演中,逐步找到了一条改造政党、变革中国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 “五四” 知识精英 政治设计 政党政治 马克思主义 知识青年 国共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包容性治理”顶层政治制度设计——制度群的视角 被引量:20
7
作者 刘述良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9-39,共11页
中国改革失衡所带来的社会结构差,使我国顶层政治制度的设计与调整显得迫切。考虑到顶层制度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首先将包容性治理确定为中国未来政治发展的方向,以包容性理念和制度群的视角来分析和评判中国既有政治改革和... 中国改革失衡所带来的社会结构差,使我国顶层政治制度的设计与调整显得迫切。考虑到顶层制度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首先将包容性治理确定为中国未来政治发展的方向,以包容性理念和制度群的视角来分析和评判中国既有政治改革和当前面临的问题。随后,本文分析了制度互动的结构,提出制度有效性定理、制度有效全结构原理和制度协同律。最后,本文根据顶层政治制度包容性要求、制度互动、制度有效性定理及两个引理,就中国顶层政治制度设计的主要议题展开讨论,以期在理论上回应我国顶层政治制度的变革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性治理 顶层制度 政治制度设计 制度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与、监督与制约——未实现的列宁晚年政治体制设计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5
8
作者 王中汝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7-100,共4页
列宁晚年的政治体制设计构想包括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一是通过普通党员(群众)的有效参与,实现对党和国家政权的外部监督;其二是通过监察委员会与党的委员会之间的分权与制衡,实现党内民主与党内监督。根据政治学的基本原理,体制外与... 列宁晚年的政治体制设计构想包括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一是通过普通党员(群众)的有效参与,实现对党和国家政权的外部监督;其二是通过监察委员会与党的委员会之间的分权与制衡,实现党内民主与党内监督。根据政治学的基本原理,体制外与体制内的双重监督相结合,应该是共产党自身健康与社会主义事业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列宁晚年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蕴涵着现代政治的精华,但基本上没有付诸实践,最终导致苏联共产党失去政权和苏联解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参与 列宁 权力监督和制约 政治体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私域、公域的分野 自由、权威的统一——论自由主义政治理论及其启示 被引量:9
9
作者 燕继荣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47-51,共5页
一、引言 时下,学界有人在讨论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问题,这使我想到了西方的自由主义理论。客观地说,自由主义对上述问题有着独特的视角和见解,很值得研究。然而,长期以来,对自由主义的误解、简单化的处理或形式主义的张扬,阻碍了我... 一、引言 时下,学界有人在讨论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问题,这使我想到了西方的自由主义理论。客观地说,自由主义对上述问题有着独特的视角和见解,很值得研究。然而,长期以来,对自由主义的误解、简单化的处理或形式主义的张扬,阻碍了我们对它的深入研究。事实上,自由主义是一种专门探讨个人、社会与政府之关系,也即自由与权威之关系的政治理论,它对社会政治结构的安排和设计很具特色。今天,当中国的现代化发展重新将自由主义的理论课题提上日程,要求从学理上阐释市民社会与国家、自由与权威的关系时,消除对自由主义的误解,研究其政治设计的基本思路,就更有必要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主义政治 政治设计 个人自由 结构模式 自由与权威 政治理论 政治秩序 公共领域 社会自主 无政府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国两制”的政治基础及其它 被引量:2
10
作者 丁文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25-28,共4页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一国两制”,是一种关于国家制度的政治设计。这是邓小平同志提出来的,其目的是为了和平地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回归祖国的问题。这一政治设计具有深刻的历史根源、坚实的理论根据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关键词 一国两制 台湾当局 政治基础 政治设计 历史根源 理论根据 国家制度 回归祖国 邓小平同志 大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与物居间性展开的几个维度——简论设计研究的哲学基础 被引量:20
11
作者 吴兴明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15,共10页
虽然系统独立的设计理论尚不成熟,但是人与物居间性展开的诸维度仍然构成了我们分析打量设计的思想视野。以此为根据,可以形成在实用功能之外的三个思想维度:物美学、设计伦理学和设计政治学。由此三个维度再加上实用价值所综合形成的... 虽然系统独立的设计理论尚不成熟,但是人与物居间性展开的诸维度仍然构成了我们分析打量设计的思想视野。以此为根据,可以形成在实用功能之外的三个思想维度:物美学、设计伦理学和设计政治学。由此三个维度再加上实用价值所综合形成的价值坐标,这就是我们在当前时代应当持有的考察设计的规范性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 规范性基础 物美学 设计伦理学 设计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计算到赋权:对抗性设计如何从知识构建行动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2-88,I0003,共8页
计算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元特征之一,当代设计在普适计算的现实之下越来越具有新媒介的属性。设计学科、计算技术与生活政治的整合,让赋权(Empowerment)的理想逐渐凸显。文章在概述计算现实与赋权未来之后,分别从"何谓对抗"&... 计算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元特征之一,当代设计在普适计算的现实之下越来越具有新媒介的属性。设计学科、计算技术与生活政治的整合,让赋权(Empowerment)的理想逐渐凸显。文章在概述计算现实与赋权未来之后,分别从"何谓对抗""为什么要对抗"以及"如何对抗"等三个方面回到关于对抗性设计的主要疑惑的思考,并结合案例剖析对抗性设计实现从知识到行动的三种赋权策略,即揭示霸权及其构成方式、重新配置剩余物、通过连通性接合成新的集体等。结合计算的媒介属性,阐释对抗性设计分别在个体、关系以及集体等三个层面逐步实现赋权,实现了从知识到行动的建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抗性设计 计算式设计 赋权 设计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观念的改革
13
作者 叶炳南 《探索(浙江)》 1986年第5期30-30,共1页
一、政治民主化,就要让党外人士有权参加治理国家的“政治设计”。自从“政治设计院”一词被当成民主党派向共产党夺权的“右派言论”遭受批判以来,治理国家的政治设计只能由我们党“一锤定音”,成了固定的观念。这种观念非改不可。既... 一、政治民主化,就要让党外人士有权参加治理国家的“政治设计”。自从“政治设计院”一词被当成民主党派向共产党夺权的“右派言论”遭受批判以来,治理国家的政治设计只能由我们党“一锤定音”,成了固定的观念。这种观念非改不可。既然民主党派属于人民的一部分,为什么不能参加治理国家的政治设计?政治上的设计应该同基建工程设计的招标一样,不论是谁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设计 政治体制改革 加治 民主党派 党外人士 训政 政治民主化 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派合作 基建工程 右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伦理的内生性:历史发展与价值追求的统一
14
作者 张桂珍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6-59,共4页
政治制度伦理是指在政治制度设计和建设过程中所蕴含的伦理价值和理念。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伦理在中国的确立,是中国近代先进分子遵循中国革命的历史规律,始终不逾地追求自由平等、独立富强的政治伦理价值的必然结果。这是一个从被迫到自... 政治制度伦理是指在政治制度设计和建设过程中所蕴含的伦理价值和理念。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伦理在中国的确立,是中国近代先进分子遵循中国革命的历史规律,始终不逾地追求自由平等、独立富强的政治伦理价值的必然结果。这是一个从被迫到自觉的过程,是中国人民不断觉醒,认识不断深化,行为不断革命的过程。所以说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伦理的确立,是中国历史发展逻辑和政治价值选择内在统一的结果,也是当今中国政治模式的制度伦理基础和需要继承与发扬的优良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制度伦理 历史发展 价值选择 政治制度安排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的腐化总是由“原则”的腐化开始的──论孟德斯鸠的政府腐化解体的思想 被引量:4
15
作者 燕继荣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5-31,共7页
政府的腐化总是由“原则”的腐化开始的──论孟德斯鸠的政府腐化解体的思想燕继荣孟德斯鸠(Montesquieu,1689-1755)以十八世纪比较少有的眼光考察了当时的社会,十分系统地论述了"法的精神"。对于十八世纪的... 政府的腐化总是由“原则”的腐化开始的──论孟德斯鸠的政府腐化解体的思想燕继荣孟德斯鸠(Montesquieu,1689-1755)以十八世纪比较少有的眼光考察了当时的社会,十分系统地论述了"法的精神"。对于十八世纪的资产阶级反对派来说,他无疑是一位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德斯鸠 专制政体 民主共和政体 《论法的精神》 君主政体 滥用权力 政府解 政治设计 政府形式 《罗马盛衰原因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业单位改革:理念、制度与组织——以教育、医疗改革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鸥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5-20,共6页
“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战略部署。事业单位的改革需从理念、制度和组织三个轴心指向来综合考虑改革的目标选择、制度安排和组织架构。真正意义的事业单位是政府为了满足公共需要专门设立的公立公益... “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战略部署。事业单位的改革需从理念、制度和组织三个轴心指向来综合考虑改革的目标选择、制度安排和组织架构。真正意义的事业单位是政府为了满足公共需要专门设立的公立公益部门,惟一的价值取向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其耗费补偿主要来自财政预算, 应实行“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设计 理念 制度 组织 事业单位改革 教育改革 医疗改革 收支两条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探索
17
作者 李鸥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8年第5期61-64,共4页
医疗卫生事业改革是一项关系民生民权、体现社会公平的政治设计,需统盘考虑和精心设计。执政理念决定着改革的目标,制度安排制约着改革的进程,组织落实关系着改革的成效。政府作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主体,必须坚持医疗卫生的公益性和普... 医疗卫生事业改革是一项关系民生民权、体现社会公平的政治设计,需统盘考虑和精心设计。执政理念决定着改革的目标,制度安排制约着改革的进程,组织落实关系着改革的成效。政府作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主体,必须坚持医疗卫生的公益性和普惠性。社会公益部门是公立医院的基本属性,资金运作要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要建立以社区(乡镇)医院为中心的医疗服务体系,实行逐级转院制和差别费率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设计 理念 制度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国两制”的理论再探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书波 《理论学刊》 1987年第6期12-69,共2页
我国政府为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香港和台湾问题提出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与法的理论的重大发展。那么,应该怎样理解这个“构想”呢?首先,“一国两制”是我们党、政府面对当前国际实... 我国政府为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香港和台湾问题提出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与法的理论的重大发展。那么,应该怎样理解这个“构想”呢?首先,“一国两制”是我们党、政府面对当前国际实际和过去历史状况为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香港和台湾问题,实现统一祖国大业而提出来的精心的政治设计。它以“一国”为前提,“一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国两制 政府 社会制度 台湾问题 重大发展 历史状况 马克思主义 科学构想 政治设计 再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代表”与执政党建设体系的构建
19
作者 曾文权 彭丽花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13,共4页
党的历史方位变化,要求我们构建执政党建设体系。从政治设计的视角来研究考察,执政党建设体系应包括价值体系、制度体系和组织体系三个轴心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执政党建设体系的构建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关键词 政治设计 “三个代表” 执政党建设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抒发豪情与迎接挑战
20
作者 郗杰英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1,共1页
抒发豪情与迎接挑战1997年7月1日,这个日子将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都留下浓重的一笔。155年前,24岁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使米字旗升起在中国领土香港的上空;155年后,当五星红旗高高地飘扬在香港上空时,英国历史上最年轻... 抒发豪情与迎接挑战1997年7月1日,这个日子将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都留下浓重的一笔。155年前,24岁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使米字旗升起在中国领土香港的上空;155年后,当五星红旗高高地飘扬在香港上空时,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布莱尔将把国旗卷起来带回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国两制 五星红旗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香港人民 香港股市 迎接挑战 中国青年 香港基本法 政治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