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治记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路径
1
作者 樊子豪 覃姣媚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2期78-80,共3页
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应用政治记忆,对形成自愿认同、情感认同、提供主流价值参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有助于捍卫政治权威和权力主体的合法地位。基于这一视角,文章详细探讨了政治记忆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实践路径,以期从记忆... 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应用政治记忆,对形成自愿认同、情感认同、提供主流价值参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有助于捍卫政治权威和权力主体的合法地位。基于这一视角,文章详细探讨了政治记忆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实践路径,以期从记忆整合、记忆激活、记忆纠偏、记忆刻写等角度入手,强化广大受众的政治记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记忆 集体记忆 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认同 政治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政治记忆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建构 被引量:6
2
作者 欧彦伶 《学术前沿》 CSSCI 2017年第21期104-107,共4页
政治记忆,是指一个政治共同体成员的全部政治经验的总和,是一种依靠过程所得到的结果。而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基于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政治记忆共同发挥作用的过程。从政治记忆出发,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解为由政治记忆的提取、编码、重构... 政治记忆,是指一个政治共同体成员的全部政治经验的总和,是一种依靠过程所得到的结果。而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基于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政治记忆共同发挥作用的过程。从政治记忆出发,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解为由政治记忆的提取、编码、重构与刻写等阶段所构成的"起承转合"过程,不仅促进了教育对象对以往建构起来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记忆图式进行重新认识与整理,而且为今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提供了可以参考的方向与范例,打开了过程发展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过程建构 政治记忆 政治记忆图式 “起承转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仪式中的权力再生产:政治记忆的双重刻写 被引量:30
3
作者 王海洲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86-190,共5页
政治仪式与政治记忆在形式和内容上有着诸多共通之处,两者在政治实践中呈现出明显的相辅相成关系。在政治仪式中存在着两种政治记忆的刻写模式:规范性刻写和事实性刻写。它们分别揭示出政治仪式的基本原则和实践经验如何进入政治记忆,... 政治仪式与政治记忆在形式和内容上有着诸多共通之处,两者在政治实践中呈现出明显的相辅相成关系。在政治仪式中存在着两种政治记忆的刻写模式:规范性刻写和事实性刻写。它们分别揭示出政治仪式的基本原则和实践经验如何进入政治记忆,并藉此转化为日常政治生活中的范式和常识,从而实现政治权力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合法性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仪式 政治记忆 权力 再生产 刻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记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释放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
4
作者 秦国民 曲翃佼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6-110,共5页
政治记忆是借助国家力量对历史记忆进行内容选择和意义建构,并运用特定的形式使社会成员集体拥有一致的观念认识,是一种特殊的集体性记忆。将政治记忆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物”的之撑、“情”的渲染、... 政治记忆是借助国家力量对历史记忆进行内容选择和意义建构,并运用特定的形式使社会成员集体拥有一致的观念认识,是一种特殊的集体性记忆。将政治记忆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物”的之撑、“情”的渲染、“理”的依据和“力”的规约,有利于达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使命。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在内容、载体和方式上探索政治记忆的融入,能够助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记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功能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记忆的影像表达——论“十七年”电影与政治记忆建构 被引量:14
5
作者 陈伟龄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5-102,共8页
电影凭借影像记录的功能在价值的选择上承载和强化记忆。新中国"十七年"电影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执政党为巩固主体地位以及制定新社会新文化的发展任务,着力以影像的形式对新的民族国家风貌人情进行艺术的谱写,用浪漫主义激情... 电影凭借影像记录的功能在价值的选择上承载和强化记忆。新中国"十七年"电影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执政党为巩固主体地位以及制定新社会新文化的发展任务,着力以影像的形式对新的民族国家风貌人情进行艺术的谱写,用浪漫主义激情对创造历史引领精神的英雄进行歌颂,从而体现对意识形态传播的强烈意志。研究"十七年"电影,关注政治记忆的影像表达,梳理政治记忆的多种建构方式,对今天的电影创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国产电影 政治记忆 影像 “十七年” 电影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忆与政治的互动:延安精神的话语建构及扩散
6
作者 王军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5-176,共12页
作为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的典型样本,延安精神的话语建构及其社会扩散,以媒介为枢纽打通了物质与精神、记忆与政治互动转换的通路。考察不同时期史料发现,该过程从实体化开始,经历象征化、历史资源化、精神化和多重媒介化阶段。作为地理空... 作为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的典型样本,延安精神的话语建构及其社会扩散,以媒介为枢纽打通了物质与精神、记忆与政治互动转换的通路。考察不同时期史料发现,该过程从实体化开始,经历象征化、历史资源化、精神化和多重媒介化阶段。作为地理空间的延安被建构为“延安精神”,经过物质、组织与文本的固化与刻写实现社会扩散。因而建构当代中国的政治认同,需要以时代需求为目的,激活既往的记忆资源,创造符合时代的新政治记忆,并综合利用各类媒介对其进行社会扩散,在日常生活中凝聚全社会的政治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精神 话语建构 政治记忆 社会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竞争、颠覆与重构:西方在中亚“去俄殖民化”的记忆政治
7
作者 王飞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67,共10页
2022年俄乌战争以来,西方在后苏联空间,特别是在中亚掀起了规模化的“去俄罗斯殖民化”(Decolonize Russia)活动,将沙俄帝国—苏联帝国—俄罗斯视为未曾断连的邪恶殖民帝国,呼吁并指导相关国家采取“去俄殖民化”手段清算苏联历史并结... 2022年俄乌战争以来,西方在后苏联空间,特别是在中亚掀起了规模化的“去俄罗斯殖民化”(Decolonize Russia)活动,将沙俄帝国—苏联帝国—俄罗斯视为未曾断连的邪恶殖民帝国,呼吁并指导相关国家采取“去俄殖民化”手段清算苏联历史并结束当下与俄罗斯之间的依附和等级关系。文章认为,历史记忆是对历史事件选择性刻写及凸显的结果,西方将历史记忆武器化开展针对俄罗斯的混合战争,意图通过对中亚历史记忆的清洗和重构加速孤立俄罗斯,重塑地缘政治结构。文章在记忆政治的视角下对西方在中亚地区的“去俄殖民化”话语及实践进行分析,揭示西方操控中亚历史记忆的因由及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 去殖民化 记忆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战构造”中两岸媒体的记忆政治——以“二二八事件”为中心的考察
8
作者 向芬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7-137,共11页
对“二二八事件”历史话语解释权的把握,需要在长时段中进行比较历史研究,采用内战和冷战的“双战构造”框架来分析两岸“二二八事件”的媒体话语特征及变迁轨迹,进而审视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记忆政治。研究发现,两岸媒体的报道和话语转化... 对“二二八事件”历史话语解释权的把握,需要在长时段中进行比较历史研究,采用内战和冷战的“双战构造”框架来分析两岸“二二八事件”的媒体话语特征及变迁轨迹,进而审视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记忆政治。研究发现,两岸媒体的报道和话语转化所形成的媒体记忆是被政治化的,在各据一方的意识形态和现实政治需求之中,报道的主题和叙事折射出两岸主导价值的差异以及记忆政治的延续与变化。两岸和平与发展最终取决于能否形成新的共识,未来需要着重讨论两岸分别发展的不同政治话语将如何被整合,并从中找寻更具兼容性的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二八事件 两岸媒体 双战构造 记忆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代表赴京参加国庆活动探析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倩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20,共16页
政治仪式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呈现政治意义。新中国成立初期历逢国庆节,中国共产党会积极组织少数民族代表赴京参加国庆活动,代表们通过参加接见宴请、观礼阅兵、献礼献旗、走访参观等形式多样的国庆仪式,推动了新型民族关系的发展。运用... 政治仪式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呈现政治意义。新中国成立初期历逢国庆节,中国共产党会积极组织少数民族代表赴京参加国庆活动,代表们通过参加接见宴请、观礼阅兵、献礼献旗、走访参观等形式多样的国庆仪式,推动了新型民族关系的发展。运用政治符号和象征理论解读这一政治仪式,可以清晰的看出国庆仪式催化了少数民族代表在心理、情感、思想等层面的剧烈转变,这为推动少数民族群众参加巩固新生政权、实现政治动员、达成政治共识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过程促进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工作的全面开展,亦成为建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庆活动 政治记忆 少数民族代表 政治仪式 符号象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