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治规训与宗教体验--基于抽样调查的实证研究
1
作者 冯仕政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7-147,共11页
本文利用"中国汉民族的宗教体验"调查数据,考察了国家的政治规训,即无神论教育对抑制民众关于神秘力量的宗教体验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政治规训对宗教体验的遏制取得了部分效果。但另一方面,个人的经济状况、精神状态和社会... 本文利用"中国汉民族的宗教体验"调查数据,考察了国家的政治规训,即无神论教育对抑制民众关于神秘力量的宗教体验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政治规训对宗教体验的遏制取得了部分效果。但另一方面,个人的经济状况、精神状态和社会关系网络仍对宗教体验的形成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国家政治规训的影响。因此,国家在进行政治规训的同时,必须同时注重对民生状况和微观生活环境的改变,才能有效地引导宗教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规训 宗教体验 无神论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符号弹性、人际沟通与数字抗争:表情包的规训政治叙事
2
作者 于晓玲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7,共6页
表情包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多重角色与功能。从理论层面看,乔治·米德的“符号自我”理论和赫伯特·布鲁默的“符号互动”理论不仅揭示了表情包的符号意义和符号弹性,而且指出其在人际沟通中意义不断被赋予和修改,是个体自我表达... 表情包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多重角色与功能。从理论层面看,乔治·米德的“符号自我”理论和赫伯特·布鲁默的“符号互动”理论不仅揭示了表情包的符号意义和符号弹性,而且指出其在人际沟通中意义不断被赋予和修改,是个体自我表达、社会认同构建及政治抗争的重要工具;在实践层面,表情包在政治话语传播中具有引发情感共鸣、降低理解门槛、促进跨文化交流等功能。然而,表情包的高度个性化和可塑性也引发了沟通失效、文化冲突以及对主流价值观的冲击等问题。因此不仅需要逐步挖掘表情包文化在推动意识形态教育和提升公民素质方面的潜力,也要提倡制作和推广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情包,以增强公众的情感共鸣和参与度。具体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结合时代规律转变官方媒体意识形态教育方式、加强网民公民身份与理性政治参与教育,以此构建政治话语传播新型路径,进而构建一个健康有序且充满活力的网络生态环境,使表情包在网络时代的社会互动和政治表达中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情包 符号自我 符号互动 政治规训 网络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