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主体地位的变迁与政治吸纳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吕庆春
-
机构
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
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出处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3年第5期61-67,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强制拆迁与征地引发的社会风险研究"(12X5H009)
-
文摘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作为变革社会中的先富群体,对政治的渴求非常强烈。在成为政治人的过程中从基础性政治主体中分离,转向代表性政治主体,从建立私人领域的政治合法性成为公共政治领域的代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通过在党政部门任职、担任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制度性安排形式成为代表性政治主体。也通过在权力机关寻找代理人、关系网络以及公益性活动等非制度形式成为间接的代表性政治主体。面对社会政治生态的变化,政治体系必须提高开放程度,增强吸纳能力,将一部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作为代表性政治主体纳入其中,同时,也需要提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作为代表性政治主体的素质和政治能力,克服在行使权力和参与政治过程中的功利主义以及政治腐化现象,真正做到负载民意。
-
关键词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
代表性政治主体
政治吸纳
政治能力提升
政治主体
-
分类号
D61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