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政治经济学的人学前提
1
作者 杜雪亚 《今古文创》 2024年第5期64-66,共3页
马克思将“全面的、完整的人”作为前提置于他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这清晰阐明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中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的异化、人的发展四个方面对“全面的、完整... 马克思将“全面的、完整的人”作为前提置于他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这清晰阐明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中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的异化、人的发展四个方面对“全面的、完整的人”人学前提进行诠释,展现了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不同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整的人 人学前提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加强方法论教学角度来理解和讲授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以“前提假设运用”为例
2
作者 倪学志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2年第2期47-49,共3页
马克思在阐述其政治经济学理论时有其独特的方法论,为了正确理解和讲授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我们有必要对他使用的方法论进行深入理解和探讨。本文将以前提假设运用为例分析马克思是如何借助这一方法来阐明自己的理论。以避免断章取义... 马克思在阐述其政治经济学理论时有其独特的方法论,为了正确理解和讲授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我们有必要对他使用的方法论进行深入理解和探讨。本文将以前提假设运用为例分析马克思是如何借助这一方法来阐明自己的理论。以避免断章取义式"理解"和讲授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方法论 前提假设 现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哲学语境中《巴黎手稿》的理论成果问题
3
作者 宫敬才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41,共9页
《巴黎手稿》纯哲学语境的解读产生了双重误解结果,一是文献语境,二是与后继文献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对象、研究手段和写作目的使然,马克思《巴黎手稿》语境是经济哲学语境而非纯哲学语境,取得的主要理论成果是主、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 《巴黎手稿》纯哲学语境的解读产生了双重误解结果,一是文献语境,二是与后继文献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对象、研究手段和写作目的使然,马克思《巴黎手稿》语境是经济哲学语境而非纯哲学语境,取得的主要理论成果是主、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理论,异化劳动理论和人道主义思想只是这一哲学分析框架的延伸性成果。基于这一哲学分析框架而来的理论成果是:政治经济学人学前提论、人化自然论、劳动哲学本体论和主体历史观。它们与马克思狭义政治经济学之间是互为内生变量关系,作为理论“基因”一再出现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资本论》等后继文献中。《巴黎手稿》是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第一部文献,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资本论》构成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皆然的三点一线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分析框架 政治经济学人学前提论 人化自然论 劳动哲学本体论 主体历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资本耗散与企业亏损
4
作者 杨隆骞 《当代教育与文化》 1995年第4期42-43,共2页
耗散性是资本的固有属性马克思把资本定义为:“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增值性作为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的前提条件,形成了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当前,我国经济理论界对于狭义资金(即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垫支的资本)的理解,无一... 耗散性是资本的固有属性马克思把资本定义为:“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增值性作为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的前提条件,形成了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当前,我国经济理论界对于狭义资金(即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垫支的资本)的理解,无一例外地都介绍了资本的物质性、社会性、垫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资本 耗散性 马克思 经济理论 企业亏损 政治经济学 剩余价值学说 前提条件 生产能力 增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