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空间经济研究视角的贸易理论演进——地理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
3
1
作者
陈秀山
左言庆
《区域经济评论》
2013年第6期5-12,共8页
将地理或空间因素纳入对贸易问题的分析,产生了贸易的空间复杂性。经济地理学相对于经济学其他分支来说,没有给予贸易问题应有的重视。主流贸易理论局限于自由贸易原则,不恰当地简化了空间复杂性。后凯恩斯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贸易理论提...
将地理或空间因素纳入对贸易问题的分析,产生了贸易的空间复杂性。经济地理学相对于经济学其他分支来说,没有给予贸易问题应有的重视。主流贸易理论局限于自由贸易原则,不恰当地简化了空间复杂性。后凯恩斯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贸易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批评与替代,但也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作为空间经济研究新近兴起的非主流学派的地理政治经济学在剖析贸易的经济、超经济和超资本主义的空间复杂问题基础上,探索贸易与空间共同构建的新框架,为贸易理论的地理修复提供了创新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
政治经济
学
贸易
空间
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理政治经济学的两种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的比较
2
作者
陈秀山
左言庆
《区域经济评论》
2014年第5期5-11,共7页
历史唯物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是世界观意义上的两种重要的方法论,它们对地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具有深远的影响。追溯地理政治经济学产生的理论背景,这两种方法都为空间经济研究者所接受。然而,它们在抽象问题、内部和外部关系、对整体性...
历史唯物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是世界观意义上的两种重要的方法论,它们对地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具有深远的影响。追溯地理政治经济学产生的理论背景,这两种方法都为空间经济研究者所接受。然而,它们在抽象问题、内部和外部关系、对整体性和多样性的理解、矛盾和变化问题、因果关系等方面却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实际上,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关于空间生产和交换的更为本质的解释,而批判现实主义则提供了理解积累过程及其结构特征的较为重要的手段,两者的综合运用在地理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中都需要坚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批判现实主义
地理
政治经济
学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际经济地理学四大学派的特点及交叉
被引量:
4
3
作者
李小建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16-827,共12页
基于理论著作和其他文献,分析经济地理学家提出并具有较大影响的政治经济地理、制度经济地理学、演化经济地理学和关系经济地理学四大学派的特点和交叉,认为:政治经济地理与制度经济地理学在制度研究上有交叉;政治经济地理与演化经济地...
基于理论著作和其他文献,分析经济地理学家提出并具有较大影响的政治经济地理、制度经济地理学、演化经济地理学和关系经济地理学四大学派的特点和交叉,认为:政治经济地理与制度经济地理学在制度研究上有交叉;政治经济地理与演化经济地理学都重视“过程”或“演化”研究;政治经济地理与关系经济地理学在人与组织关系上有共同之处;关系经济地理学与演化经济地理学共同注重路径依赖;演化经济地理学强调制度与经济演化的关系,关系经济地理学关注制度与经济互动的关系,它们与制度经济地理学形成交错。各学派的核心特征为:政治经济地理聚焦政治经济(生产关系)的地理过程,制度经济地理学研究特定地域制度塑造或制约经济行为及经济结果,演化经济地理学关注企业等经济主体的空间演化,关系经济地理学注重形成经济景观的各相关因素的关联作用。这些学派弥补了经济地理学规范分析的一些不足,同时在普遍规律研究上有明显缺陷。中国经济地理学理论建设在鼓励学术观点争鸣的同时,应注意兼顾现象的特殊性和理论的一般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派
经济
地理
学
政治经济地理
制度
经济
地理
学
演化
经济
地理
学
关系
经济
地理
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乡村空间重构的理论研究进展与理论框架构建
被引量:
20
4
作者
金利霞
文志敏
+1 位作者
范建红
杜志威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65-774,共10页
在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乡村地域人地关系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乡村空间重构成为乡村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西方"后生产主义"语境下,乡村空间研究开始出现消费转向、社会-文化转向和后现代转向,多功能、全球化乡村转型与空间重...
在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乡村地域人地关系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乡村空间重构成为乡村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西方"后生产主义"语境下,乡村空间研究开始出现消费转向、社会-文化转向和后现代转向,多功能、全球化乡村转型与空间重构研究成为西方乡村空间研究的热点;国内研究主要基于乡村地理学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展开乡村空间重构过程—机理—调控研究以及微观视角下农户经济空间行为研究;当前,中国乡村空间重构呈现自上而下的政治经济学转型特征,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集体组织与政府、企业、个人等其他主体之间的空间-权力关系成为乡村空间重构的重要视角。政治经济地理学及"社会-空间"二元辩证法为乡村空间重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乡村空间重构研究应系统整合空间生产、主体能动性、土地资本化、社会关系网络、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和农户地理等政治经济学、地理学理论,强化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要素相互作用及其空间响应机制研究,重点开展多要素多维度的乡村空间格局形成及演变规律研究、乡村社会空间再生产研究、能动性视角下乡村劳动力空间生产研究、政府政策制度与城乡空间治理体系创新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空间重构
乡村地域系统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政治经济地理
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空间经济研究视角的贸易理论演进——地理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
3
1
作者
陈秀山
左言庆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区域经济评论》
2013年第6期5-12,共8页
文摘
将地理或空间因素纳入对贸易问题的分析,产生了贸易的空间复杂性。经济地理学相对于经济学其他分支来说,没有给予贸易问题应有的重视。主流贸易理论局限于自由贸易原则,不恰当地简化了空间复杂性。后凯恩斯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贸易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批评与替代,但也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作为空间经济研究新近兴起的非主流学派的地理政治经济学在剖析贸易的经济、超经济和超资本主义的空间复杂问题基础上,探索贸易与空间共同构建的新框架,为贸易理论的地理修复提供了创新空间。
关键词
地理
政治经济
学
贸易
空间
经济
分类号
F740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理政治经济学的两种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的比较
2
作者
陈秀山
左言庆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区域经济评论》
2014年第5期5-11,共7页
文摘
历史唯物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是世界观意义上的两种重要的方法论,它们对地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具有深远的影响。追溯地理政治经济学产生的理论背景,这两种方法都为空间经济研究者所接受。然而,它们在抽象问题、内部和外部关系、对整体性和多样性的理解、矛盾和变化问题、因果关系等方面却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实际上,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关于空间生产和交换的更为本质的解释,而批判现实主义则提供了理解积累过程及其结构特征的较为重要的手段,两者的综合运用在地理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中都需要坚持。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批判现实主义
地理
政治经济
学
方法论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际经济地理学四大学派的特点及交叉
被引量:
4
3
作者
李小建
机构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城乡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城乡空间数据挖掘院士工作站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地理与环境学院
出处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16-827,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1223)
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重大项目(2020M18)资助。
文摘
基于理论著作和其他文献,分析经济地理学家提出并具有较大影响的政治经济地理、制度经济地理学、演化经济地理学和关系经济地理学四大学派的特点和交叉,认为:政治经济地理与制度经济地理学在制度研究上有交叉;政治经济地理与演化经济地理学都重视“过程”或“演化”研究;政治经济地理与关系经济地理学在人与组织关系上有共同之处;关系经济地理学与演化经济地理学共同注重路径依赖;演化经济地理学强调制度与经济演化的关系,关系经济地理学关注制度与经济互动的关系,它们与制度经济地理学形成交错。各学派的核心特征为:政治经济地理聚焦政治经济(生产关系)的地理过程,制度经济地理学研究特定地域制度塑造或制约经济行为及经济结果,演化经济地理学关注企业等经济主体的空间演化,关系经济地理学注重形成经济景观的各相关因素的关联作用。这些学派弥补了经济地理学规范分析的一些不足,同时在普遍规律研究上有明显缺陷。中国经济地理学理论建设在鼓励学术观点争鸣的同时,应注意兼顾现象的特殊性和理论的一般性。
关键词
学派
经济
地理
学
政治经济地理
制度
经济
地理
学
演化
经济
地理
学
关系
经济
地理
学
Keywords
schools of thought
Economic Geography
Geographical Political Economy
Institutional Economic Geography
Institutional Economic Geography
Relational Economic Geography
分类号
F119.9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乡村空间重构的理论研究进展与理论框架构建
被引量:
20
4
作者
金利霞
文志敏
范建红
杜志威
机构
广州地理研究所//广东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公共实验室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出处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65-774,共10页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A1515011120)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GML2019ZD0301)
广东省科学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建设专项(2016GDASRC-0101,2018GDASCX-0901)。
文摘
在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乡村地域人地关系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乡村空间重构成为乡村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西方"后生产主义"语境下,乡村空间研究开始出现消费转向、社会-文化转向和后现代转向,多功能、全球化乡村转型与空间重构研究成为西方乡村空间研究的热点;国内研究主要基于乡村地理学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展开乡村空间重构过程—机理—调控研究以及微观视角下农户经济空间行为研究;当前,中国乡村空间重构呈现自上而下的政治经济学转型特征,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集体组织与政府、企业、个人等其他主体之间的空间-权力关系成为乡村空间重构的重要视角。政治经济地理学及"社会-空间"二元辩证法为乡村空间重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乡村空间重构研究应系统整合空间生产、主体能动性、土地资本化、社会关系网络、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和农户地理等政治经济学、地理学理论,强化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要素相互作用及其空间响应机制研究,重点开展多要素多维度的乡村空间格局形成及演变规律研究、乡村社会空间再生产研究、能动性视角下乡村劳动力空间生产研究、政府政策制度与城乡空间治理体系创新研究。
关键词
乡村空间重构
乡村地域系统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政治经济地理
学
Keywords
rural spatial restructuring
rural territorial system
the territorial system of human-environment interaction
political economic geography
分类号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空间经济研究视角的贸易理论演进——地理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陈秀山
左言庆
《区域经济评论》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地理政治经济学的两种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的比较
陈秀山
左言庆
《区域经济评论》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国际经济地理学四大学派的特点及交叉
李小建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乡村空间重构的理论研究进展与理论框架构建
金利霞
文志敏
范建红
杜志威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