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纪委”与“监察委”合署办公的现实问题与解决路径——以政治系统论为分析视角 被引量:22
1
作者 吕永祥 王立峰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5-122,共8页
纪委与监察委合署办公是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一项关键内容,对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具有系统性和联动性的影响,涉及纪检监察系统内部不同政治主体之间以及纪检监察机关与其他权力监督机构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政治系统论作为分析视角,结合对试... 纪委与监察委合署办公是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一项关键内容,对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具有系统性和联动性的影响,涉及纪检监察系统内部不同政治主体之间以及纪检监察机关与其他权力监督机构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政治系统论作为分析视角,结合对试点地区留置案件的案例分析可以发现,纪委与监察委合署办公存在如何处理坚持党的领导与保障监察委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如何构建纪法衔接的有效机制、如何用留置取代"两规"和谁来监督纪检监察机关四大问题。鉴于此,进一步完善纪检监察合署办公体制,可以将改善党的领导方式与保障监察委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统一起来、优化用留置取代"两规"的法律规范与实践举措、健全纪法衔接的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和构建纪检监察机关的全方位监督机制作为四条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监察委员会 合署办公 政治系统论 留置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系统论视野下的农村公共服务:现状与改革 被引量:8
2
作者 贺东航 张现洪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7-71,共5页
农业税取消以后,农村公共服务的提供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财税角度来看,村庄村提留"自给自足"的投入模式被国家的财政转移支付所取代。国家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模式有:项目制、一般性转移支付和定向性转移支付。文章用政治系统... 农业税取消以后,农村公共服务的提供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财税角度来看,村庄村提留"自给自足"的投入模式被国家的财政转移支付所取代。国家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模式有:项目制、一般性转移支付和定向性转移支付。文章用政治系统论梳理了农村公共服务的历史与现状,提出了改革路径。我们把乡村社会力量的整合视作政治输入,纳入到政治系统论分析框架中。项目制、一般性转移支付和定向转移支付等等为政治输出模式。项目制实践目标的偏移实际上是政治输出的"脱靶",定向性转移支付就是整合社会力量的政治输入、政府信息处理和政治的"瞄准"式输出。我们认为,农村公共服务改革的方向在于如何在项目制和定向性转移支付的投入模式上,通过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划分、政府对村庄的定向投入和村庄内部社会力量的自我组织,来实现农村公共服务提供的均等和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系统论 公共服务改革 定向转移支付 项目制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系统论视角下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王立峰 潘博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4-62,195,共10页
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是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的重要命题,亟待学术界予以回应。从政治系统论出发,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建设仍然面临诸多现实困境。为扎实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可以从规范需求输入、强化支持供给、优化合理... 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是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的重要命题,亟待学术界予以回应。从政治系统论出发,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建设仍然面临诸多现实困境。为扎实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可以从规范需求输入、强化支持供给、优化合理需求转换机制、强化角色期望的党内转换、以输出强化党的权威和构建"人民本位"输出模式等方面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治理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 党内政治生态 政治系统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系统论视角下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陈纪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7-73,共7页
民族政治体系是研究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的着力点,民族政治体系与社会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乎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在民族政治体系内部相关构成要素之间,民族政治体系与社会系统之间在支持性输入、要求性输入、转换、输出和反馈等环节上... 民族政治体系是研究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的着力点,民族政治体系与社会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乎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在民族政治体系内部相关构成要素之间,民族政治体系与社会系统之间在支持性输入、要求性输入、转换、输出和反馈等环节上的积极作用,能够保证民族政治体系的连续性和民族政治体系运行过程的有序性,从而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方面维护民族地区政治稳定。这一研究框架对现阶段如何维护民族地区政治稳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系统论 民族地区 政治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民网络参与:新政治系统理论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13
5
作者 尹冬华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第2期44-53,共10页
公民网络参与包括舆论生成和政治影响两个环节,即事件经由媒体议程设置后,在网络公共领域引起广泛讨论,并结成充当政治输入的网络舆论,进而推动政府的政策与制度调整。传统的理论范式无法解释为何有些问题能引起公众广泛关注和讨论,有... 公民网络参与包括舆论生成和政治影响两个环节,即事件经由媒体议程设置后,在网络公共领域引起广泛讨论,并结成充当政治输入的网络舆论,进而推动政府的政策与制度调整。传统的理论范式无法解释为何有些问题能引起公众广泛关注和讨论,有些问题却被忽视,也无法就网络舆论引发的政府行为、公共政策甚至制度的变迁做出应有的理论回应。在修正经典系统论基础上提出的新政治系统理论分析框架,有助于全面解析网络参与的这一动态过程,阐释公民网络参与的生成逻辑和政治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网络参与 政治系统论 公共领域 议程设置 政治系统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般政治系统理论的参与式预算运行机制——以浙江温岭为例
6
作者 张丽 《地方财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4-61,共8页
参与式预算是政府将涉及公民切身利益的预算项目交由公众讨论决定,并鼓励公民直接参与预算项目的决策过程。参与式预算引入我国有十年之余,已扩散至多个地区,并取得了显著的实施效果,是地方政府在公共预算领域的创新性实践。综合各地实... 参与式预算是政府将涉及公民切身利益的预算项目交由公众讨论决定,并鼓励公民直接参与预算项目的决策过程。参与式预算引入我国有十年之余,已扩散至多个地区,并取得了显著的实施效果,是地方政府在公共预算领域的创新性实践。综合各地实践,以温岭市参与式预算发展的更为成熟。文章以一般政治系统理论为支撑,探讨温岭市参与式预算的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式预算 一般政治系统论 运行机制 环境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研究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4
7
作者 侯勇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1年第2期71-74,共4页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现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经验总结范式和理论建构范式两个维度,形成了系统工程论、生态系统论、学科理论系统论、社会系统论等代表性观点,呈现出鲜明研究特征。注重历史与逻辑分析统一、理论与实证研究并重、多学科与...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现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经验总结范式和理论建构范式两个维度,形成了系统工程论、生态系统论、学科理论系统论、社会系统论等代表性观点,呈现出鲜明研究特征。注重历史与逻辑分析统一、理论与实证研究并重、多学科与多范式研究共存、学术系统研究范式和行动系统思维方式同行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发展的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工程论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论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论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系统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与治理共同体的互构模型: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被引量:2
8
作者 翁俊芳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5-128,共14页
利用数字技术构建新时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时代意蕴和实践价值。社会有机论、共同体理论、政治系统论为构建治理共同体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厘清大规模本土化的数字治理创新经验的基础上,把复杂的实践经验抽象成可研究的理论模... 利用数字技术构建新时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时代意蕴和实践价值。社会有机论、共同体理论、政治系统论为构建治理共同体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厘清大规模本土化的数字治理创新经验的基础上,把复杂的实践经验抽象成可研究的理论模型。通过实践经验融合理论演绎,建构数字技术与治理共同体互构的复合系统模型,进一步解构数字技术与治理共同体互构的内在机理,展现数字技术作为输入变量在建构智慧城市与数字乡村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与复杂过程。此模型是理论建构的一种探索和尝试,为中国数字治理的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治理 数字技术 治理共同体 政治系统论 互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