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建党90年来中国共产党政治符号建设的基本经验 |
胡国胜
|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7
|
|
2
|
政治符号、宣传与隐晦的政治表达:中国邮票图像中的政治蕴涵演进 |
周韧
|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
2018 |
11
|
|
3
|
合法性构建的政治符号之维——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框架 |
张敏
|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6
|
|
4
|
国家政治符号在边境的传播与边民国家认同的建构 |
周俊华
李铭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9
|
|
5
|
知识分子与政治符号产品的质量 |
肖滨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6
|
冷战后的中美关系在美国媒体政治符号上的反映 |
潘志高
|
《国际论坛》
|
2001 |
0 |
|
7
|
从宗教服饰到政治符号:伊朗女性头巾摘戴之争 |
潘萌
哈全安
|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8
|
圣索菲亚大教堂:罗马权力具象化的政治符号式建筑 |
苏圣捷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9
|
新时代领导形象塑造的政治符号探微 |
邓依晴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0
|
恶的象征:南京沦陷期间日伪的政治符号 |
谢任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1
|
国家建设:符号系统政治功能的转向 |
薛洁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3
|
|
12
|
高职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的符号路径 |
仇授书
|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13
|
政治象征/符号的文化功能浅析 |
马敏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0
|
|
14
|
“恶搞”的符号政治学阐释 |
刘晗
|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15
|
论民族符号政治性与民族国家共同体建构 |
陈纪
许飞
|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3
|
|
16
|
使用价值的形而上学批判--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解读 |
张一兵
|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17
|
物的差异性操持方式中的表意符号编码——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解读 |
张一兵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18
|
符号政治经济学的“革命”--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解读 |
张一兵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19
|
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与意识形态——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解读 |
张一兵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20
|
符号与价值的“断裂”是一场革命吗?——评鲍德里亚《生产之镜》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批判 |
林宏彬
|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