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功能和制度: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个维度——基于政治社会学视域的理论阐释和理解进路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强 张三南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26,共8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和国家治理的核心命题和重要内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源于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又是基于中华各民族原生性特征、工具性特征和建构性互动而产生。由此推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和国家治理的核心命题和重要内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源于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又是基于中华各民族原生性特征、工具性特征和建构性互动而产生。由此推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囊括了历史、功能和制度三个维度。这三个维度蕴含了中华各民族之间的共同命运关系、相互依赖关系和制度性互动关系。因此,维系中华各民族的共同命运关系、相互依赖关系和制度性互动关系,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选择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政治社会学 历史 功能 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国竞争下国际身份优化与国际信任重建——基于国际政治社会学的视角 被引量:6
2
作者 郭树勇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9-61,共13页
当前出现大面积国际信任赤字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大国之间形成了比较稳固的战略竞争关系。国际信任本质上是社会建构而成的,一国主要国际身份的适当确定对于该国国际信任的总体状态有着决定性作用。一国国际身份具有体系性、层次性特点,其... 当前出现大面积国际信任赤字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大国之间形成了比较稳固的战略竞争关系。国际信任本质上是社会建构而成的,一国主要国际身份的适当确定对于该国国际信任的总体状态有着决定性作用。一国国际身份具有体系性、层次性特点,其确定和调整也可以分步骤、分领域开展。从历史上看,国际危机爆发时期,大国往往会评估调整其主要国际身份,以维持国际信任和秩序。大萧条时期的英国、二战后的法国以及20世纪60、70年代的苏联,都在调整身份和信任重建上有着经验教训。化解当前国际信任危机的关键是处理好中美的身份政治冲突。一是要正确认识国际身份与国际信任的关系规律;二是要正确认识美国在国际身份调整上的迟缓性和中国确定主要国际身份的特点难点;三是要从技术上寻找中美国际身份体系中的可调整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信任 国际身份 国际危机 国际合作 国际政治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异地高考”公共政策议题争论的背后:一种政治社会学的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李涛 邬志辉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8-35,共8页
"异地高考"公共政策议题成为2012年至今中国公共生活的话语热点,其背后具有复杂的生成缘由和发展逻辑。身处不同利益群体中的中国家长都纷纷打出"教育公平"的话语旗号,以完成对自我个体利益追逐的神圣化包装。但运... "异地高考"公共政策议题成为2012年至今中国公共生活的话语热点,其背后具有复杂的生成缘由和发展逻辑。身处不同利益群体中的中国家长都纷纷打出"教育公平"的话语旗号,以完成对自我个体利益追逐的神圣化包装。但运用教育公平话语来期盼达到异地高考问题的各方满意性解决实则困难,因为其背后深层的公平观很难达成一致。要理解这种公平观难以达成一致的缘由就必须超越异地高考命题本身,去理解政策设计中针对该议题容易忽视的几项政治社会学发生根源,如底层政策设计的模糊、个体化中国社会的兴起、农村教育的政策误区以及"文凭中国"、"本科出生论"的思想共谋等等,从而为异地高考公共政策精细化设计提供另一条治本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地高考 教育公平 政治社会学 底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换关系的断裂与重塑——关于“民工荒”的政治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国虹 毛丹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2-90,共9页
2004年,一向被称为劳动力接近无限供给的中国出人意料地爆发了“民工荒”,问题至今仍未解决。本文运用社会交换论的权力结构、权力运用、平衡运作这三个核心概念分析问题,提出:近年来资方仍旧处于优势地位,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有利于农民... 2004年,一向被称为劳动力接近无限供给的中国出人意料地爆发了“民工荒”,问题至今仍未解决。本文运用社会交换论的权力结构、权力运用、平衡运作这三个核心概念分析问题,提出:近年来资方仍旧处于优势地位,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有利于农民工地位上升的条件,然而这些有利条件不等于农民工已经摆脱权力弱势地位,而且资方在权力运用方面也没有根据权力结构的变化而作出适当调整;“民工荒”则是农民工自发调适权力结构和权力运用以求达到平衡的结果。从社会交换论看,要解决“民工荒”问题,需要重塑社会交换关系以求得权力结构和权力运用的适配;工会建设不失为一个较好途径;但是由于工会组织存在许多问题,如果要让它担此重任,还需进行恰当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工荒” 社会交换论 工会 政治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长参与教育的政治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34
5
作者 胡金平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17,共6页
教育改革和发展是关涉千家万户的大事,作为主要利益相关者之一的家长,其参与既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权利。然而事实上,学校外部的教育改革政策家长无权置喙,学校内部则由于地位不平等、信息不对称、拥有的文化资本悬殊,导致家长参与变成... 教育改革和发展是关涉千家万户的大事,作为主要利益相关者之一的家长,其参与既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权利。然而事实上,学校外部的教育改革政策家长无权置喙,学校内部则由于地位不平等、信息不对称、拥有的文化资本悬殊,导致家长参与变成家长参训,家校联系亦只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权力意志的贯彻和规定话语的表达,家长真正参与的话语权被完全剥夺。从社会正义的立场出发,家长参与应持有的基本理念是平等、公正、正义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长参与 教育决策 权利与义务 政治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一个政治社会学的研究 被引量:127
6
作者 冯仕政 《学海》 2003年第3期124-128,共5页
关键词 政治社会学 国家 社会 典型 现代化 角色规范 角色定位 角色紧张 角色冲突 角色认同 政治权威 角色距离 机会主义行为 政治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政治社会学理论模式述评 被引量:2
7
作者 徐炜 曾琼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6期868-872,共5页
西方政治社会学中有三种主要的理论模式:精英论、多元主义和社团主义。精英论认为,精英占据社会结构中顶层的位置。相反,多元主义模式将权力解释成分散的,有许多中心。而社团主义模式是多元主义模式的延伸,倡导一种商业组织、政府和劳... 西方政治社会学中有三种主要的理论模式:精英论、多元主义和社团主义。精英论认为,精英占据社会结构中顶层的位置。相反,多元主义模式将权力解释成分散的,有许多中心。而社团主义模式是多元主义模式的延伸,倡导一种商业组织、政府和劳工间的合作关系。最后,对这三种模式作了简要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英论 多元主义 社团主义 政治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社会学:主题、取向与学科 被引量:8
8
作者 景跃进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7-83,共7页
本文从研究主题、研究取向和学科性质三个维度理解政治社会学的特征。政治社会学的研究主题是政治与社会关系,对此人们具有高度的共识。另一方面,缘于“社会”与“政治”概念的复杂性,实际的研究议题又丰富多彩。“社会中心论”、“国... 本文从研究主题、研究取向和学科性质三个维度理解政治社会学的特征。政治社会学的研究主题是政治与社会关系,对此人们具有高度的共识。另一方面,缘于“社会”与“政治”概念的复杂性,实际的研究议题又丰富多彩。“社会中心论”、“国家中心论”和“相互作用论”是人们考察政治与社会关系的三种基本研究取向。在政治社会学学科性质的问题上,存在颇多的分歧,这反映了传统学科设置所面临的挑战以及争论背后所潜在的学术政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社会学 社会中心论” “国家中心论” “相互作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政治的秘密”:对马克思国际政治观的政治社会学重读 被引量:9
9
作者 郭树勇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07年第11期23-30,共8页
马克思关于"国际政治的秘密"的观念,是理解其国际关系思想的一把钥匙。用霸权与侵略战争来简洁地解读马克思关于"国际政治的秘密"的观念,无疑方向是正确的,它深刻地指出了国际政治欺骗性的一面,然而却未全面阐述国... 马克思关于"国际政治的秘密"的观念,是理解其国际关系思想的一把钥匙。用霸权与侵略战争来简洁地解读马克思关于"国际政治的秘密"的观念,无疑方向是正确的,它深刻地指出了国际政治欺骗性的一面,然而却未全面阐述国际政治复杂性的一面。关于后者,有必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与马克思的国际关系思想总体框架,从国际政治社会学的角度加以分析,其中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俄国外交史及霸权构成的各种观点尤为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国际政治 秘密 国际政治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社会学理论范式下的农村教育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坚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9-173,共5页
在当代中国,农村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社会学议题。农村教育场域不仅存在着来自国家的教育权力,还存在着对国家及社会的反作用力。多种力的交织和衍生影响着农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将经典政治社会学与新政治社会学这两种理论范式结... 在当代中国,农村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社会学议题。农村教育场域不仅存在着来自国家的教育权力,还存在着对国家及社会的反作用力。多种力的交织和衍生影响着农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将经典政治社会学与新政治社会学这两种理论范式结合起来研究和解释农村教育,能够更深刻地反映农村教育场域中权力存在及其运作的镜像,揭示影响农村教育发展的深层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教育 政治社会学 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日本与德国崛起成败比较:一种国际政治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郭树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2期19-25,共7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与日本在重新崛起的过程中确立了不同的国际地位。德国之所以成长为欧盟的核心和欧洲国际社会的领袖,在于其奉行了社会性成长道路。而日本的成长失败,主要在于其国际形象塑造方面的不力。日本虽然也有着较强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与日本在重新崛起的过程中确立了不同的国际地位。德国之所以成长为欧盟的核心和欧洲国际社会的领袖,在于其奉行了社会性成长道路。而日本的成长失败,主要在于其国际形象塑造方面的不力。日本虽然也有着较强的国际社会化能力,但相对于日益增高的大国社会性成长“软门槛”,显然总体上落后于德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与德国 大国成长 比较 国际政治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社会学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曾育荣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85-89,共5页
传统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研究存在着内容单调,视野狭隘,方法老化,手段落后等明显不足,这种状况不利于政治制度史研究的深入。政治社会学运用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分析人类政治生活系统,特别是政治系统论对政治制度的诠释和分析模式,拓展了... 传统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研究存在着内容单调,视野狭隘,方法老化,手段落后等明显不足,这种状况不利于政治制度史研究的深入。政治社会学运用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分析人类政治生活系统,特别是政治系统论对政治制度的诠释和分析模式,拓展了政治制度的研究领域,揭示了政治制度运转的动态图景,是研究政治制度的有力工具。在观照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时,借鉴政治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将使这一传统学科的研究呈现出宽口径、多层面、动态化的新气象,从而促使其进一步走向成熟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社会学 中国古代 政治制度 制度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社会学视角下的林权改革:本质、价值和困境 被引量:3
13
作者 何得桂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4-88,共5页
作为一项重要的农村政策及实践,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既是国家意志在乡村社会的展现和贯彻,也是国家能力对乡土社会的渗透和型塑,体现着国家推进农村现代化的战略意图和举措。林改的实质是国家整合在乡土社会的进一步展开,具有重要的政治社... 作为一项重要的农村政策及实践,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既是国家意志在乡村社会的展现和贯彻,也是国家能力对乡土社会的渗透和型塑,体现着国家推进农村现代化的战略意图和举措。林改的实质是国家整合在乡土社会的进一步展开,具有重要的政治社会价值。。但是在推进林权改革进程中也存在一些困境,导致其发展受到了制约,全面而深刻地认识林权改革的本质、价值与困境,有利于林权改革向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权改革 政治社会学 本质 价值 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政治社会学学科发展和研究的推进 被引量:3
14
作者 岳天明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4-79,共6页
中国政治社会学历史传统源远流长,后虽经长期努力取得了很大发展,但仍处于学科发展的不成熟阶段。面对中国政治社会学学科发展和研究困局,亟须重启关于学科性质、学科定位和学科理论体系的大讨论;政治文化和政治社会化研究要更加紧密结... 中国政治社会学历史传统源远流长,后虽经长期努力取得了很大发展,但仍处于学科发展的不成熟阶段。面对中国政治社会学学科发展和研究困局,亟须重启关于学科性质、学科定位和学科理论体系的大讨论;政治文化和政治社会化研究要更加紧密结合中国社会现实;要关注政治的生活化和社会转型的大背景透析;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研究要扣合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时性进程,要深入研究政治资源的分配和政治利益的分化取向和整合选择,形成本土化的政治社会学理论。同时,要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加强政治社会学人才的培养,形成专业化的研究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治社会学 学科研究 学科发展 学科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政治社会学的发展历程 被引量:3
15
作者 花勇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5-39,共5页
国际政治社会学是国际关系领域的新兴学科。近年来被国内外学者所关注和重视。国际政治社会学主要研究对象是国际政治和国际社会的互动,坚持社会本体论。国际政治社会学的发展经历了传统时期、成长时期、壮大时期、成熟时期四个发展阶... 国际政治社会学是国际关系领域的新兴学科。近年来被国内外学者所关注和重视。国际政治社会学主要研究对象是国际政治和国际社会的互动,坚持社会本体论。国际政治社会学的发展经历了传统时期、成长时期、壮大时期、成熟时期四个发展阶段。国际政治社会学始终强调国际政治的社会内涵,突出政治权力的社会性,关注国际社会的扩展和演变。国际政治社会学的发展成熟将为国际关系研究打开新的研究视界,为国际关系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政治社会学 国际社会 国际政治 社会本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惩治黑恶势力组织犯罪运动的政治社会学解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玉杰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0-93,共4页
在政治社会学的视角下,当下治理黑恶势力组织犯罪运动是国家与社会之间权力关系运作的产物。国家通过惩治黑恶势力组织犯罪一方面实现对社会秩序的正常控制,另一方面进行权力整肃并实现权力合法性的维持与巩固。民众通过积极的政治参与... 在政治社会学的视角下,当下治理黑恶势力组织犯罪运动是国家与社会之间权力关系运作的产物。国家通过惩治黑恶势力组织犯罪一方面实现对社会秩序的正常控制,另一方面进行权力整肃并实现权力合法性的维持与巩固。民众通过积极的政治参与推动犯罪治理与权力整肃的开展,同时由于民意所固有的缺陷也对该过程产生负作用。应正确看待"严打"式的治理黑恶势力组织犯罪运动:既有的批判观点存有逻辑错断,法律的规范作用在此过程中注定有限。这一治理运动的启示是,一是权力整肃急迫于犯罪治理,二是需平衡对待知识精英和普通民众这两种公民社会中的不同话语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恶势力组织犯罪 政治社会学 民意 犯罪治理 权力整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社会学:对象·界限·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元书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25-30,共6页
政治社会学是20世纪50年代诞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在我国尚处于开创阶段。它是研究政治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以解释社会现象的科学。其基本任务是考察社会与政治、政治与社会的互动及其规律。政治社会学与政治学、社会学在研究对象、理论体系... 政治社会学是20世纪50年代诞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在我国尚处于开创阶段。它是研究政治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以解释社会现象的科学。其基本任务是考察社会与政治、政治与社会的互动及其规律。政治社会学与政治学、社会学在研究对象、理论体系、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等方面都有区别和联系。政治社会学扩大了人类对社会政治生活的认识范围,提高了人类驾驭社会政治生活的能力,还具有进行科学预测的功能和价值。在我国开展政治社会学的研究,将为我国社会与政治的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并有利于社会问题与政治问题相交织的“社会政治问题”的解决,还可为民主政治的稳步发展和政治稳定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社会学 研究对象 政治学研究 社会学研究 相互关系 研究方法 政治问题 社会基础 新兴学科 民主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版单位可持续发展的政治社会学分析
18
作者 胡洪彬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59-62,共4页
在政治社会学的视野中,后改制时代出版单位的可持续发展亟须累积信任、规范和参与网络资源,其存量的提升有助于出版单位规范自身的市场行为,提升公信力和资源获取能力,当下必须通过建构科学的管理模式、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扩大宣传推广... 在政治社会学的视野中,后改制时代出版单位的可持续发展亟须累积信任、规范和参与网络资源,其存量的提升有助于出版单位规范自身的市场行为,提升公信力和资源获取能力,当下必须通过建构科学的管理模式、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扩大宣传推广和积极引入社会组织等途径,为推进出版单位实现转型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改制时代 出版单位 政治社会学 机制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泥土中长出的学术精品——简评《流动中的乡村治理——对农民流动的政治社会学分析》
19
作者 唐鸣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43-143,共1页
关键词 《流动中的乡村治理——对农民流动的政治社会学分析》 徐勇 徐增阳 农村劳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政治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20
作者 韩强 《理论学刊》 CSSCI 1999年第4期90-94,共5页
从研究角度与倾向来说,政治社会学有着鲜明的特色;从学科体系独立性与完整性来说,政治社会学又存在一些不足。其中的关键就是在政治社会学的发展中,对其研究对象的界定缺乏统一的认识,这一点已经影响了政治社会学的发展,因而需要... 从研究角度与倾向来说,政治社会学有着鲜明的特色;从学科体系独立性与完整性来说,政治社会学又存在一些不足。其中的关键就是在政治社会学的发展中,对其研究对象的界定缺乏统一的认识,这一点已经影响了政治社会学的发展,因而需要加强研究并把它落脚到政治社会学的学科化建设上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社会学 研究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