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23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政治的人到市民社会的人——政治哲学中人之理念的“革命”
1
作者 谭清华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49,共6页
政治哲学在对"什么样的社会才是好社会"的哲学论证中往往需要引进一种关于"人是什么"的哲学理念。这种理念在不同的政治哲学中表现也有所不同。在政治哲学史上,传统政治哲学主要是把人视为公共的政治的人,而近代以... 政治哲学在对"什么样的社会才是好社会"的哲学论证中往往需要引进一种关于"人是什么"的哲学理念。这种理念在不同的政治哲学中表现也有所不同。在政治哲学史上,传统政治哲学主要是把人视为公共的政治的人,而近代以来的政治哲学,尤其是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却主要把人视为利己的市民社会的人。从政治的人向市民社会的人的转换,这是近代政治哲学关于人之理念的一场"革命",对政治哲学形成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的人 市民社会的人 政治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政治的人文精神与政治家的人文修养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小兵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共7页
文章对现代人文精神的内涵进行了深度的政治解读和阐释,提出了“政治是一门人学”、人文精神是现代政治的普遍原则的命题,以及建立理想政治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进而提出政治家的人文修养的基本方向和路径。
关键词 人文精神 政治 人文修养 现代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民政治的人本特性与功能 被引量:2
3
作者 刘俊祥 《探索》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2-65,共4页
公民政治,是指以公民为本的政治,这可以从民主、国家和社会这三种视角来理解。公民政治的人本特性即“公民性”,主要表现为人格性、个体性、平等性、责任性和确定性。公民政治的人本功能从古代到现代有不同的实现方式。古希腊的公民更... 公民政治,是指以公民为本的政治,这可以从民主、国家和社会这三种视角来理解。公民政治的人本特性即“公民性”,主要表现为人格性、个体性、平等性、责任性和确定性。公民政治的人本功能从古代到现代有不同的实现方式。古希腊的公民更多地意味着对城邦的公共道德与责任,而近代以来西方的公民主要是人权的享有者,现代西方则要求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承担责任(义务)或具有公共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政治 公民民主 公民的个体主体性 公民责任 公民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区民生政治的人类学考察——以百色市金三角农贸市场改造为例
4
作者 梁银湘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40-44,共5页
民生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政治问题。金融危机背景下政府努力保民生促发展。以参与式研究方法通过对西部地区一个农贸市场在特定时空框架下的改造过程进行跟踪调查,将其与我国东部浙江省的"温岭模式"、... 民生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政治问题。金融危机背景下政府努力保民生促发展。以参与式研究方法通过对西部地区一个农贸市场在特定时空框架下的改造过程进行跟踪调查,将其与我国东部浙江省的"温岭模式"、广东省的"蕉岭模式"进行比较,剖析我国东西部协商政治何以有差,进而探讨我国协商民主在中国底层社会治理中何以可能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 民生政治 温岭模式 蕉岭模式 百色 金融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机制、矛盾及其化解 被引量:7
5
作者 谭培文 邝文聪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8-94,共7页
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正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数字技术的系统重构和深度融合,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其发展机制是通过数字化赋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联结、方法创新和过程优化。然而,在数字化进... 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正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数字技术的系统重构和深度融合,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其发展机制是通过数字化赋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联结、方法创新和过程优化。然而,在数字化进程中,也出现了教育供给和学习需求、人文主义和数据主义的矛盾。因而,须加强数字赋能,化解供需矛盾,实现供需互契;强化价值引领,化解人数矛盾,实现人数统一,以形成高效智能科学的育人新生态、新模式和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数字化 机制 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政素质画像赋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探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永生 赵秦 王梦轩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06,共7页
思政素质画像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模式由传统向评价科学化、精准化转型的关键工具,有效协助教师深入掌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状况,进而实现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多元性和专业性。思政素质画像赋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 思政素质画像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模式由传统向评价科学化、精准化转型的关键工具,有效协助教师深入掌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状况,进而实现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多元性和专业性。思政素质画像赋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模型建构至少包含三个关键的步骤:科学设置指标观测点、有效推进数据资源化、思政素质画像可视化。为保证思政素质画像科学有效赋能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实践,从强化制度保障、培育人才队伍、夯实数据基础、明晰规范标准等方面提出思政素质画像赋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实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思政素质画像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阮一帆 王智博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共4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以大数据采集与图谱构建技术、个性化智能系统和人机交互技术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技术基础。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教育内容创新设计,助力了教育方法的现代化转向,为教育空间拓展提供了技术可能。因... 生成式人工智能以大数据采集与图谱构建技术、个性化智能系统和人机交互技术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技术基础。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教育内容创新设计,助力了教育方法的现代化转向,为教育空间拓展提供了技术可能。因此,要充分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优势,锚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价值定位,搭建知识图谱;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数字赋能,打造育人新模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生产能力,深化数字交往,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构建一条切实可行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与政治安全形态演变:一项系统研究的尝试 被引量:3
8
作者 封帅 薛世锟 《国际安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72,156,157,共21页
在人工智能时代,政治安全的内涵正在被不断深化和持续拓展,各国面临的政治安全风险也愈发复杂。根据系统科学理论,政治安全可以构建为一种政治安全系统,包含正反要素、四大结构面与动态稳定的功能。人工智能在经历从游离到输入的时序过... 在人工智能时代,政治安全的内涵正在被不断深化和持续拓展,各国面临的政治安全风险也愈发复杂。根据系统科学理论,政治安全可以构建为一种政治安全系统,包含正反要素、四大结构面与动态稳定的功能。人工智能在经历从游离到输入的时序过程后,作为一种新的要素与政治安全系统发生互动。人工智能与政治安全的互动遵循“技术—应用—风险—系统”的逻辑过程,并实现对系统内其他要素的影响。这种影响全面且深刻,使得人工智能开始大面积嵌入政治安全系统,重构了政治安全结构。政治安全正在面临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更复杂的风险形态,包括权力安全、制度安全与价值安全在内的政治安全内部生态都将发生深刻变化,推动整个政治安全形态经历深刻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政治安全 国家安全 系统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地缘政治中的权力运行与风险预警 被引量:2
9
作者 荆学民 王乐轩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4,共9页
信息技术发展改变了主权国家的地理边界,创造了“信息空间”这一新的地缘政治空间,由此产生遵循“技术-权力-空间”逻辑的信息地缘政治。在信息空间中对于信息权力的争夺,是信息地缘政治博弈的关键。信息权力是物质性权力与关系性权力... 信息技术发展改变了主权国家的地理边界,创造了“信息空间”这一新的地缘政治空间,由此产生遵循“技术-权力-空间”逻辑的信息地缘政治。在信息空间中对于信息权力的争夺,是信息地缘政治博弈的关键。信息权力是物质性权力与关系性权力的结合。一方面,由信息资源转换而成,包含信息生产力、信息处理力、信息干扰力和信息保护力等要素。另一方面,由国家、平台、个体等信息行为体之间的互动关系所建,信息行为体之间具有竞争、合作与竞合三种关系。信息权力的不均衡及信息权力战将带来信息垄断、信息泄露、信息干预和信息污染等信息生态失衡的风险。对此,我们应有预警和应对方略。国家层面,构建“网络命运共同体”理念着力全球治理;数字平台层面,建立“平台+数据+技术”的监管机制;个体层面,着力提升信息处理和数据保护的基本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政治 信息地缘政治 信息权力 风险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化种族主义到白人身份政治:美国后民权时代白人民族主义的流变 被引量:2
10
作者 林玲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6-93,共8页
从2017年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冲突事件到2021年1月的“国会山骚乱”,美国社会近年来不断出现的白人极端主义典型事件集中体现了当今美国白人民族主义势力的蔓延及其对社会政治秩序的强烈冲击。后民权时代的美国白人民族主义呈现为文化... 从2017年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冲突事件到2021年1月的“国会山骚乱”,美国社会近年来不断出现的白人极端主义典型事件集中体现了当今美国白人民族主义势力的蔓延及其对社会政治秩序的强烈冲击。后民权时代的美国白人民族主义呈现为文化种族主义形态,不同于种族隔离时期的白人至上主义。而当今美国白人身份政治的兴起,则进一步赋予白人民族主义思想以新的内涵。在选举政治推动下,新白人民族主义思想正日益深入影响美国右翼政治势力,成为极端话语与政治暴力主流化背后的重要推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民权时代 白人民族主义 文化种族主义 白人身份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入、异化与驾驭:基于推荐算法的思想政治教育叙事风险与应对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世虎 王许诺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7,共9页
推荐算法以其强大的筛选和分发技术,深刻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叙事实践,成为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研究的热点问题。推荐算法的设计逻辑、运行机理契合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理念和规律,这是推荐算法给思想政治教育叙事带来新思路的可能性所在... 推荐算法以其强大的筛选和分发技术,深刻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叙事实践,成为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研究的热点问题。推荐算法的设计逻辑、运行机理契合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理念和规律,这是推荐算法给思想政治教育叙事带来新思路的可能性所在。引入推荐算法可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中心的叙事逻辑,推进双向互动式的叙事方法,发展多维立体化的叙事结构。但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叙事中的新变量和风险催化剂,推荐算法在流量与资本的裹挟下逐渐异化,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叙事者、叙事对象、叙事内容和叙事场域带来新的风险,具体表现为推荐算法通过“算法把关”“算法茧房”“算法泛滥”“算法圈层”弱化叙事者权威、影响叙事对象认知、加剧低质内容传播、削弱叙事场域影响。为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过程中必须主动驾驭推荐算法,通过批判与建构重塑叙事者权威,经过反思与提升打破叙事对象的“茧房”,注重规制与引导以净化叙事内容生态,利用发掘与“破壁”加强叙事场域文化建设,使推荐算法更好地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叙事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推荐算法 算法异化 叙事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关联机制的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其昂 张洁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4,共6页
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研究范畴中,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基础关系。借助结构分析方法、行动者视角以及知识社会学分析视角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关联机制的概念结构,揭示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关联机制的运作逻辑。社会结构通过总体... 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研究范畴中,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基础关系。借助结构分析方法、行动者视角以及知识社会学分析视角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关联机制的概念结构,揭示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关联机制的运作逻辑。社会结构通过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进入个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并作为思维对象储存其中从而规范思想政治教育个体行动。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个体行动者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推动下生成个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经过融合沉淀进而形成相对稳定的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指导。跨越宏观与微观的鸿沟深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关联机制,能够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行动 关联机制 社会结构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政治视角下的微观政治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勇 《学术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7,共13页
政治的功能在于将人们紧密结合为一个有序的群体。这一功能通过不同的载体,即政治体加以实现。自从产生国家之后便存在国家与社会的分别。以整体国家为载体的政治为国家政治,通常称之为宏观政治;以社会人群单位为载体的政治为社会政治,... 政治的功能在于将人们紧密结合为一个有序的群体。这一功能通过不同的载体,即政治体加以实现。自从产生国家之后便存在国家与社会的分别。以整体国家为载体的政治为国家政治,通常称之为宏观政治;以社会人群单位为载体的政治为社会政治,通常称之为微观政治,是人们“身在其中的政治”“日常生活中的政治”。人类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由整体到个体的演化过程,也是群体组织的功能不断分化的过程。在以农业社会为基础的传统国家,大量权力分散在自给自足、相对封闭、自成一体的自治单位,形成各种微观政治体(自治体)。人们主要依托这种微观政治体(自治体)获得群体秩序。在以工业社会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原来散落在社会之中的权力向国家集中,国家利用集中的权力向社会渗透,造成社会的国家化。现代社会的微观社会组织单位不再是自我封闭、自成一体的政治体(自治体),但仍然有相对独立性,并需要通过政治功能构建微观社会秩序,以为现代国家提供基础性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 国家政治 社会政治 微观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逻辑与路径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月华 郝晓琦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6-40,共5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之举,新型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体性因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动态贴合时代发展带来的劳动者需求变迁,通过培育新型劳动者,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之举,新型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体性因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动态贴合时代发展带来的劳动者需求变迁,通过培育新型劳动者,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和生产力理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依据,要从唯物史观的学理上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引领功能、技术支持功能、行为导向功能和环境营造功能,以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构建本硕博思政课一体化培养体系、打造政产学合作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路径,加强释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新质生产力 新型劳动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社会的“政治正确”之争及其选举效应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玲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55,171,172,共18页
自20世纪60年代民权运动以来,大学校园作为美国社会“政治正确”之争的发源地与前沿阵地,呈现出进步派和保守派之间基于族裔、性别、性取向等系列问题的价值观分野与博弈。20世纪六七十年代,“政治正确”的早期发展对促进美国少数族群... 自20世纪60年代民权运动以来,大学校园作为美国社会“政治正确”之争的发源地与前沿阵地,呈现出进步派和保守派之间基于族裔、性别、性取向等系列问题的价值观分野与博弈。20世纪六七十年代,“政治正确”的早期发展对促进美国少数族群平权与社会公正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黑命亦命”反种族主义运动的高涨,左翼身份政治开始与“觉醒主义”“取消文化”合流,推动“政治正确”的激进化,进而激发了右翼的“反‘政治正确’”运动。与20世纪末集中于美国校园的“政治正确”论战不同,近年来的“政治正确”之争已远远溢出大学校园,呈现出与选举政治的深度结合,“反‘政治正确’”运动成为特朗普右翼民粹政治动员的重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正确 觉醒主义 取消文化 政治正确运动 选举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什么是技术封建主义?——当代西方技术封建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被引量:9
16
作者 蓝江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1,共9页
技术封建主义已经成为了当代西方左翼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热门词汇。技术封建主义思潮滥觞于数字技术下新空间的开辟,在传统政治学上的领土、领海、领空之外,形成了一个以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为基底的领云空间。这个空间一经成立,就发生... 技术封建主义已经成为了当代西方左翼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热门词汇。技术封建主义思潮滥觞于数字技术下新空间的开辟,在传统政治学上的领土、领海、领空之外,形成了一个以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为基底的领云空间。这个空间一经成立,就发生了被各大数字平台瓜分的新圈地运动,被圈起来的云空间变成这些平台的云封地,而平台背后的资本家摇身一变成为云领主,广泛使用这些云封地的用户和企业,变成云封地上的云农奴和附庸资本家,这就是技术封建主义的实质。总体来说,技术封建主义只是一种譬喻,也并不能涵括整个当代资本主义的状况,因此,它不构成资本主义发展的下一个阶段,我们仍然可以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视角来批判技术封建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封建主义 政治经济学 数字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责任政治:党建引领社区分类治理的行动逻辑 被引量:2
17
作者 郝亚光 关庆华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9,F0002,共10页
党建引领社区分类治理是基层政治改革的新趋向,蕴藏着合法性与有效性的责任政治。本文以责任政治的“观念—结构—行动”为分析框架,结合重庆市D社区“三事分流”的实践样本,有效回应了基层党组织引领社区分类治理的行动逻辑。具体而言... 党建引领社区分类治理是基层政治改革的新趋向,蕴藏着合法性与有效性的责任政治。本文以责任政治的“观念—结构—行动”为分析框架,结合重庆市D社区“三事分流”的实践样本,有效回应了基层党组织引领社区分类治理的行动逻辑。具体而言,社区分类治理的行为过程彰显了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和价值引领。以党建引领为主要手段,重构了社区分类治理的责任观念,理顺了社区多元主体的权责结构,激活了社区多元主体的责任行动;党建引领构建了社区分类治理的责任共同体,有效彰显了共识机制、责任机制和激励机制的统合作用。因此,巩固党建引领社区分类治理的实践成效,要围绕分类治理的责任行动,加强社区党组织的引领能力,以构建责任共同体为指引,激活基层党组织的责任观念,不断调适责任结构的存在样态,在激励机制的基础上,落实党建引领社区分类治理的政治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引领 社区 分类治理 责任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政治社会思潮之变与其对华竞争战略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岩 张璐薇 《国际安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64,166,共20页
当今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美国亦进入新旧政治势力、新旧思潮的交接过渡期。美国国内思潮进入新一轮“保守周期”,新自由主义呈现新的反思与调整,源于科技与生产力发展变化而涌现出的新兴思潮,也愈发对其传统政治社会理念产生重大影... 当今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美国亦进入新旧政治势力、新旧思潮的交接过渡期。美国国内思潮进入新一轮“保守周期”,新自由主义呈现新的反思与调整,源于科技与生产力发展变化而涌现出的新兴思潮,也愈发对其传统政治社会理念产生重大影响。2024年大选进程尤其折射出美国政治社会思潮的诸多重要变化。从其对华竞争战略重点来看,美国对华负面认知呈现进一步强化和长期固化趋势,对华战略中的意识形态因素上升;科技思潮崛起与反华利益集团重组将塑造新生态,深刻影响中长期对华战略;对华竞合领域此消彼长,中美“合作”或将更多地呈现为以危机规避和管控为主的“消极合作”。中国应立足新的美国之变来看待两国关系潜在风险,立足美国国内新的利益群体和涉华立场重新打造稳定的合作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社会思潮 保守主义 对华竞争战略 特朗普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理现代化与政治民主化的互嵌——协商民主何以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可操作化载体 被引量:3
19
作者 韩福国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6,123,共14页
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本质,已经成为中国政治的价值规定,即政治民主化的中国议题;而协商民主则是其实现的具体形式,也是实现党的领导的具体形式,构成了治理的程序载体,即治理现代化的中国议题。本文从治理现代化与政治... 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本质,已经成为中国政治的价值规定,即政治民主化的中国议题;而协商民主则是其实现的具体形式,也是实现党的领导的具体形式,构成了治理的程序载体,即治理现代化的中国议题。本文从治理现代化与政治民主化的互嵌视角,讨论协商民主何以落地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实际操作的载体,尝试提供一种新的中国式民主研究视角,即基于已经发生的协商民主案例,在一种可实际操作的程序与方法的载体上,把国家政策规定与社会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让理论与实践形成对话。谈到中国式民主的理论时,我们要有具体的操作方法;谈到操作方法时,我们要有具体的实践案例,把民主的钉子钉在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问题之上,形成政治逻辑、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具体融合的分析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协商民主 治理现代化 政治民主化 互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的基本原则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文华 胡宇慧 刘炯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87,共4页
加快构建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育人体系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迫切要求。在构建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育人体系过程中,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委领导... 加快构建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育人体系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迫切要求。在构建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育人体系过程中,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协同联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基本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