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政治现实主义的理论基础及其历史局限性 |
吴振刚
|
《北方论丛》
|
2003 |
3
|
|
2
|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思想政治教育 |
徐建军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2009 |
41
|
|
3
|
哲学理应走到现实政治的前面——着眼于中华“文明复兴”和中国迈向“伟大国家”的一个思考 |
张曙光
|
《理论视野》
CSSCI
|
2012 |
0 |
|
4
|
政治互信与中澳关系 |
岳小颖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5
|
主流话语的生动言说——韩国当代政治电影浅析 |
峻冰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6
|
开放、竞争、参与 实践逻辑中的中国政治模式 |
郑永年
|
《中国报道》
|
2011 |
1
|
|
7
|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对关羽和诸葛亮的“忠义观”的探讨 |
张馨
|
《宜春学院学报》
|
2010 |
1
|
|
8
|
论文学对现实的“穿越” |
吴炫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0
|
|
9
|
当代大学生政治情感状况浅析 |
罗远航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05 |
14
|
|
10
|
论国际政治中的规则、原则和法则 |
胡宗山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3
|
|
11
|
论协商民主对我国政治发展的重要启示 |
何卫星
|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7 |
0 |
|
12
|
韩非子政治文化观片论 |
蒋重跃
|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9 |
0 |
|
13
|
论马基雅维利政治学说的向善导向 |
姜维端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2016 |
0 |
|
14
|
效果历史的累积、参与与现实定位——谈第一部被禁的新中国影片《武训传》 |
储双月
|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
2017 |
0 |
|
15
|
陈小鲁 “红二代”在一起很少谈政治 |
尤蕾
|
《小康》
|
2013 |
0 |
|
16
|
华盛顿政治思想散论 |
徐希军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2 |
0 |
|
17
|
汉元帝的儒生政治 |
苏诚鑑
|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7 |
2
|
|
18
|
方东美释论中国古代哲学家的理想政治信仰 |
颜玉科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2005 |
0 |
|
19
|
政治理论观点的重要变迁 |
俞可平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20
|
论区域风俗对当代小说政治化倾向的消解功能 |
田中阳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