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赣闽边区民众政治生存状态考察 被引量:2
1
作者 游海华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3-81,共9页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赣闽边区民众的生存状态,学界尚无专门研究。已有的一些相关论述,主要是关于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初期的;此后主要是针对中共游击区的。依据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的研究表明:中共中央和主力红军长征以后,南京国民政府对...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赣闽边区民众的生存状态,学界尚无专门研究。已有的一些相关论述,主要是关于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初期的;此后主要是针对中共游击区的。依据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的研究表明:中共中央和主力红军长征以后,南京国民政府对于原中央苏区军民,除顽强抵抗的加以枪杀外,其他均视不同情况或不追究、或抓捕后释放、或"感化"、或关押,大都陆续获得自由。重获自由或停止对抗的原中央苏区军民,绝大部分得以生存。总体看来,1935年夏以后的赣闽边区(不包括游击区),尽管不乏阶级报复的行为和情绪,但基本上恢复了普通民众所需要的相对稳定的生存环境。这也是赣闽边区得以成长为中国东南抗战大本营的中心,并发挥其东南抗战堡垒作用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 赣闽边区 原中央苏区军民 政治生存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的限度与政治的自然状态——试论亨利二世与托马斯·贝克特的政教之争 被引量:1
2
作者 曹为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9-52,共4页
从11世纪中叶至14世纪初,政教之争在欧洲政治事务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亨利二世与托马斯·贝克特的争执及贝克特的殉道是其中最富戏剧性的一幕。政教之争并非世俗与神圣之间的矛盾,倒是意味着将所有具体问题抽象为原理间的对抗,... 从11世纪中叶至14世纪初,政教之争在欧洲政治事务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亨利二世与托马斯·贝克特的争执及贝克特的殉道是其中最富戏剧性的一幕。政教之争并非世俗与神圣之间的矛盾,倒是意味着将所有具体问题抽象为原理间的对抗,它并不意味着俗界权贵与教界权贵的两分,而是要求各界、各地权贵普遍分裂。既在原理的旗帜下集结,又按各自的历史积怨和现实利益划分敌我,灵巧地在阵营间转变,动用制度内外的一切手腕重新分配权势。在这个意义上,亨利二世与托马斯·贝克特之间的争执,并非为后世自由宪政开启一扇门户,相反,正是由于建立起一套足够强韧的制度以容受各类争执,民族国家才超越过去诸多政制,克服政教之争等政治自然状态的反复发作,成为欧洲近代政制的首要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教之争 政治的自然状态 亨利二世 托马斯·贝克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政治生态建设的困局与破解思路 被引量:1
3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共3页
政治生态是相对于自然生态、经济秩序而言的一种社会政治状态,它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近年来,基层政治生态建设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为深入了解当前基层政治生态的现状及问题,并为基层政治生态建设提... 政治生态是相对于自然生态、经济秩序而言的一种社会政治状态,它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近年来,基层政治生态建设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为深入了解当前基层政治生态的现状及问题,并为基层政治生态建设提供有益的意见建议,本课题组在学习和参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如何构建基层良好政治生态问题进行了调研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建设 政治生态 政治生活 政治状态 领导干部 选人 从严治党 文献资料 精神空虚 生活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你好,疯子》:规训与反抗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婷婷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20,共3页
2016年12月底,《你好,疯子》作为继《驴得水》之后的又一部话剧电影,开始进入公众视野。尽管《驴得水》非电影的银幕风格广遭诟病,但凭借其极具深度内涵的喜剧色彩,仍取得不错的票房成绩。相比之下,《你好,疯子》并没有那么幸运,不论其... 2016年12月底,《你好,疯子》作为继《驴得水》之后的又一部话剧电影,开始进入公众视野。尽管《驴得水》非电影的银幕风格广遭诟病,但凭借其极具深度内涵的喜剧色彩,仍取得不错的票房成绩。相比之下,《你好,疯子》并没有那么幸运,不论其影院排片还是观众接受度上,并不很理想。然而,商业上的失败丝毫不影响其艺术思想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票房成绩 艺术思想 喜剧色彩 阿甘 公众视野 虚拟影像 接受度 金士杰 政治状态 精神分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行为选择困境与价值取向
5
作者 李征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89年第3期16-18,27,共4页
大学生做为人类结构存在的特殊层面,既归属于社会群体的组成,又是未来社会的行为主体。这种社会两重性结构规定着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的变化,表现出大学生对传统社会的无情批判以及强烈的社会参与愿望和这种愿望不能... 大学生做为人类结构存在的特殊层面,既归属于社会群体的组成,又是未来社会的行为主体。这种社会两重性结构规定着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的变化,表现出大学生对传统社会的无情批判以及强烈的社会参与愿望和这种愿望不能得到社会认同的矛盾,使其行为选择陷入种种困境之中。这可能出现反向转化:自我孤独、唯我主义和逃避现实的社会背离行为;以点代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行为 价值取向 未来社会 交往对象 自我实现 社会环境 社会化进程 思想道德素质 政治状态 逃避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