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评《中国政治法律制度简史》
- 1
-
-
作者
韓延龙
邱远猷
-
出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983年第2期97-101,共5页
-
文摘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法律史学界呈现出一派命人振奋的景象,中国法律史的教材和专著,接连出版。最近,我们又高兴地读到了湖北财经学院法律系游绍尹副教授、吴传太同志编著的《中国政治法律制度简史》。(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以下简称《简史》)其可谓群葩竞艳。《简史》是作者二十五年来长期从事中国政治法律制度史教学和研究工作的辛勤结晶。最早是在1956年,为了教学的急需,他们编出了《中国国家与法的历史讲义》。
-
关键词
政治法律制度
法律制度史
中国政治
简史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宗法制度
奴隶制国家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中国法律史学
奴隶主贵族
-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
- 2
-
-
作者
石天杰
-
出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3期70-76,共7页
-
文摘
近一个时期,理论界就上层建筑中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是属于历史观的社会存在还是社会意识的问题,再一次展开了深入的讨论,这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拟结合哲学教学的实际和当前理论探讨中提出的一些问题,就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涵义、内容谈一些粗浅看法,中心问题是要说明上层建筑中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不是属于社会存在,而是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
-
关键词
社会意识形态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存在
政治法律制度
历史观
上层建筑
人类社会
哲学基本问题
政治生活
马克思恩格斯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试论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 3
-
-
作者
邵德门
-
出处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3期29-34,共6页
-
文摘
中国政治制度史是研究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和规律的科学。它跨历史科学和政治科学两个领域。就它与历史科学和政治科学的关系而言,它既是二者的基础知识,又是二者系统地分部门地研究的深入。
-
关键词
中国政治制度史
阶级斗争
阶级社会
发展变化
经验教训
阶级关系
封建主义
历史阶段
社会发展阶段
政治法律制度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我国民主政治法律化的阶段性
- 4
-
-
作者
程国林
-
出处
《现代法学》
1988年第1期42-44,共3页
-
文摘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是我们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政治民主化和法律化取得了举世公认的长足进展。但是。
-
关键词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法律化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
民主机制
中等发达国家
政治体制改革
经济发展
精神文明建设
政治法律制度
-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
-
题名对高校政治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7
- 5
-
-
作者
龚明生
-
机构
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党委
-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64-65,共2页
-
-
关键词
政治文明建设
高校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社会主义建设
政治意识形态
政治法律制度
组成部分
实践行为
-
分类号
D6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论司法制度转型是我国司法改革的关键
被引量:1
- 6
-
-
作者
程宗璋
-
机构
北京反不正当竞争法律保护中心
-
出处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95-101,共7页
-
文摘
当前我国司法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有的学者认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司法不公正和判决执行难,其原因是司法腐败。我认为,更值得深思的是如何正确认识司法腐败。目前很多人认为,造成司法腐败的原因主要是司法人员的素质差和具体的管理制度不完善。
-
关键词
司法制度
转型
法院
司法改革
司法腐败
政治法律制度
依法治国
国家权力
当事人权利
现代民主政治
-
分类号
D926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直接理论依据
- 7
-
-
作者
郭丹
-
机构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
-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15-118,共4页
-
文摘
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许多精深的见解已大大丰富了在我国还是相对贫乏的政治学理论,启发着人们去作更深更广地探讨。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政治学理论研究的贫乏、落后,使得在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中,还缺乏理论上的强有力指导,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现象也比较突出。
-
关键词
政治体制改革
理论依据
社会主义民主
经济体制改革
民主共和政体
社会主义国家
政治法律制度
政权组织形式
理论系统
政治学理论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市场经济疾呼“伦理制度学”的构建
- 8
-
-
作者
唐能赋
-
机构
西南师范大学
-
出处
《重庆社会科学》
1996年第5期32-33,共2页
-
文摘
为了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推动社会主义“四化”建设卓有成效的发展,急需在建立健全市场经济制度、政治法律制度的同时,认真研究、建立、健全道德伦理制度,兴起我国社会主义伦理制度学的研究,推动我国道德科学的发展。 有何根据和意义呢? 第一,在以往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
-
关键词
伦理制度
市场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伦理
道德伦理
道德科学
政治法律制度
制度学
“四化”
社会制度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论唐代流放制度
- 9
-
-
作者
杨梓
-
出处
《社会科学(甘肃)》
CSSCI
1990年第4期116-116,共1页
-
文摘
流放制度是唐代政治法律制度的重要构成部分,对唐代社会政治生活产生了较大影响,齐涛在《人文杂志》1990年第3期发表如题文章,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指出,唐代流放为五刑之一,居死刑下,徒刑上。唐代定为三等,依次为二千里,二千五百里、三千里、称三流,三流均居役一年。贞观中,又改断趾法。为加役流三千里,居作二年。居三流之上。
-
关键词
流放制度
唐代
政治法律制度
社会政治生活
文章
-
分类号
I611.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
-
题名略论亚里士多德的法律思想
- 10
-
-
作者
倪健民
-
出处
《浙江学刊》
1983年第1期114-118,共5页
-
文摘
被马克思称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的亚里士多德,在法学上也有重要的贡献。他精心研究了古希腊城邦的政治法律制度,提出了一些新的法学理论,对西方法律思想史的发展,产生过极大的影响。亚里士多德的法律思想牵涉面很广,本文只就其中的主要内容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一、关于“法律的内容就是正义”
-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奴隶主
马克思
思想家
统治者
希腊城邦
西方法律思想
奴隶制
政治正义
政治法律制度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传统生态思想文化的局限及其当代转型
被引量:11
- 11
-
-
作者
陈红兵
杨晓春
-
机构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
出处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5-172,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生态哲学思想史研究"阶段性成果(14ZDB005)
生态环境部委托项目"传统生态思想文化研究"阶段性成果
-
文摘
传统生态思想文化也存在自身固有的局限。如传统生态哲学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带有直观笼统的特点,缺乏严格的科学分析与论证;注重主体生态德性修养,忽视对现实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传统生态政治法律制度、生态民俗是适应传统农林牧渔业生产生活及环境保护要求,在面对当代工业生产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上存在自身的时代局限;在现代化过程中,传统生态民俗曾经被视作迷信被摒弃,客观上也限制了其在当代社会积极作用的发挥。要实现传统生态思想文化的当代转型,发挥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一是要结合古典文献、民间专家访谈、实地调查等多种方式搜集整理传统生态思想文化资源;二是对传统生态思想文化的研究,既应从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现实需要出发,又要充分考察传统生态思想文化自身的立场、观点、思维方式;三是应注重从当代生态科学理论与方法出发,对传统生态思想文化进行科学研究;四是应注重对传统生态思想文化的改造与升华,在传统生态思想文化基础上,创新生态生产模式及生态民俗。
-
关键词
传统生态思想文化
生态哲学
生态政治法律制度
生态民俗
-
Keywords
traditional ecological ideology and culture
ecological philosophy
ecological political and legal system
ecological folklore
-
分类号
X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
-
题名西方宪政发展中的税收动因探究
被引量:14
- 12
-
-
作者
刘守刚
-
机构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
出处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81-87,98,共8页
-
文摘
本文认为,西方宪政制度的历史发展过程也是其政治法律制度自我扬弃、自我提高的过程,税收是其中的重要内在动因。英国这一宪政先行者在宪政制度演进过程中的历史经验说明,现代税收成为近代政府主要的财政收入以及纳税人对政府征税权的控制,是西方党政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关键。
-
关键词
宪政制度
税收管理
征税权
政治法律制度
财政收入
纳税人
专制政体
-
分类号
D91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D912.2
[政治法律—经济法学]
-
-
题名立足本土 面向世界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 13
-
-
作者
吴志攀
-
机构
北京大学
-
出处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4-5,共2页
-
文摘
中国拥有独特的制度文明,这其中包括法制文明。如果有人问我,在中国有文字记载的2400多年的历史里,谁是知名度最高的法律思想家?我认为应该是商鞅。因为他是先秦法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所推行的改革,不仅为秦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而且创造了一整套的政治法律制度。
-
关键词
面向世界
政治法律制度
制度文明
法制文明
文字记载
代表人物
先秦法家
思想家
-
分类号
D909.2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
-
题名P.2754《唐安西判集残卷》研究
被引量:2
- 14
-
-
作者
解梅
-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所
-
出处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9-93,共5页
-
文摘
P 2 75 4是后人集录安西都护府官文书的判集残卷 ,判文中提及的人物、事件、地点大都有据可查 ,均属实判文书。其中涉及到唐代有关烽堠制度、官吏考课制度、职田制度、军队管理制度、义征兵制、刑事审判及管辖制度等 。
-
关键词
判文
唐代
西域
政治法律制度
-
分类号
K87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G256.1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
-
题名我国法学为什么落后?
被引量:4
- 15
-
-
作者
吴家麟
-
出处
《现代法学》
1981年第1期13-20,共8页
-
文摘
前些年要是有人公开说我们国家的法学落后,几乎没人敢相信,甚至会被视为奇谈怪论,斥为恶毒攻击。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使包括法学在内的整个社会科学成为真正的科学,有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新中国法学怎么会落后呢?本来新中国的法学是千不该、万不该落后的,可是,事实是无情的,它确确实实是落后了。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的思想逐步解放了,实事求是的传统逐步恢复了,现在。
-
关键词
法学界
马克思主义
政治法律制度
封建专制主义
资产阶级民主
实事求是
法律领域
法学领域
四人帮
社会科学
-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
-
题名试论家族法的成因及其历史影响
被引量:2
- 16
-
-
作者
林明
-
出处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1期108-112,共5页
-
文摘
家族制度对封建法制的影响被概括为法的“家族主义”。它是指在封建法制中,不仅法典具体条款充分体现了以家庭伦理关系和宗法关系为主要调整对象,而且以家族伦理关系为基础,将其作为立法与司法的重要标准和依据。家庭制度与古代国家政治法律制度有着密切关系。
-
关键词
政治法律制度
民事法律关系
司法
法典
法律规定
家族制度
家族主义
封建法制
宗法家族
历史影响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再谈法制概念的广义与狭义——答刘延余同志
被引量:2
- 17
-
-
作者
李步云
吴大英
-
出处
《学习与探索》
1981年第6期66-69,共4页
-
文摘
《学习与探索》杂志一九八○年第三期发表了刘延余同志的《评法制概念的广狭二义说》一文,针对李步云在《什么是法制》(载《百科知识》一九七九年第一期)一文中的论点,提出法制只能作广义(即法律制度)一种理解,而不应该再有狭义上的法制概念。刘文提出的反驳意见,我们是不能同意的。刘文提出“不应该再有狭义上的法制”的第一条理由是:“
-
关键词
广义与狭义
社会主义法制
政治法律制度
概念
资产阶级革命
宪法
辫证法
司法实践
理解
定义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谈“领导——服务”观
- 18
-
-
作者
吕鸿儒
朱海风
-
机构
郑州大学
-
出处
《领导科学》
1986年第4期12-15,共4页
-
文摘
一、“领导——服务”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社会经济生活决定社会思想生活和政治生活,而社会思想生活和政治生活又给予社会经济生活以能动的反作用,这是唯物史观的一条基本原理。就社会主义制度来说,它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它的上层建筑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与设施。马克思主义政党也属于上层建筑,并且是社会主义国家机关的领导核心。
-
关键词
政治生活
社会主义国家
领导核心
经济生活
人民群众
自身解放
政治法律制度
阶级斗争为纲
最终决定力量
现代化建设
-
分类号
D2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新加坡法初探
被引量:1
- 19
-
-
作者
杨联华
-
出处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92-96,共5页
-
文摘
新加坡是东南亚马来半岛最南端的一个小国,总面积621平方公里,人口270万。它虽然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弹丸之邦,独立以来仅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但却生机勃勃,现已发展成为一个经济腾飞、政治清廉、社会稳定、风尚良好的较为发达的现代化国家,是仅次于日本的亚洲经济“四小龙”之一。新加坡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固然有其诸多的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但其中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强调法治,重视法制建设。它以英国法为基础,又敢于突破,勇于创新,大量学习。
-
关键词
新加坡人
西方法律文化
政府官员
公务员
勇于创新
国家工作人员
政治法律制度
重要经验
英国法
初探
-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
-
题名一届全国人大华侨代表的选举产生和建言献策
被引量:1
- 20
-
-
作者
任贵祥
-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
出处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0-139,共10页
-
文摘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政治制度建设和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奠定了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及政治法律制度的基础。学界对一届全国人大有一定的研究①,但仍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本文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即华侨与一届全国人大关系的视角,拓展、深化对一届全国人大的研究。
-
关键词
政治法律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建设
一届全国人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建言献策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华侨
-
分类号
D62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