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生政治:兜底性民生建设的历史嬗变及底层逻辑
1
作者 杨渊浩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54,共7页
兜底性民生建设是人民生活的最后一道保障,既离不开政治发展的支撑,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目标。长期以来,兜底性民生建设经历了城乡集体福利之下的社会救济、社会化兜底保障与脱贫攻坚规划相衔接、以农村为重心推进专项民生兜底保... 兜底性民生建设是人民生活的最后一道保障,既离不开政治发展的支撑,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目标。长期以来,兜底性民生建设经历了城乡集体福利之下的社会救济、社会化兜底保障与脱贫攻坚规划相衔接、以农村为重心推进专项民生兜底保障政策、新时代全面推进兜底性民生建设等四个阶段,逐步形成了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民生兜底保障网络。回顾发展历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引领下,兜底性民生建设过程呈现出内在一致、外在多样的底层逻辑。具体而言,兜底性民生建设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公平为理念,在发展中推进兜底性民生建设;以人的需求为本位,系统提升兜底保障的全面性;以政府的首责为基础,创新民生兜底的供给途径,逐步走出一条包容进阶式的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政治 兜底性民生 底层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生的政治属性、价值意蕴与政府责任 被引量:21
2
作者 张贤明 高光辉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5-29,共5页
民生问题既是当前党和政府的施政重心,也是学界的理论热点。从人类政治生活的基本目的、民生问题的解决始末以及政治系统的良性运转等角度来看,民生在本质上具有政治属性,民生问题也是政治问题。进而,由民生而至民生政治,其价值意蕴凸... 民生问题既是当前党和政府的施政重心,也是学界的理论热点。从人类政治生活的基本目的、民生问题的解决始末以及政治系统的良性运转等角度来看,民生在本质上具有政治属性,民生问题也是政治问题。进而,由民生而至民生政治,其价值意蕴凸显发展成果全民共享、人的尊严幸福以及富民利民的政治目标。由此,政府在民生建设中至少要担负四重责任:以均等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作为民生建设的基点;以公民的利益诉求作为民生建设的依据;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作为民生建设的推手;以民主建设与民生建设互为杠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 政治 民生政治 政府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生政治:当代中国最重要的意识形态 被引量:15
3
作者 赵丽江 马广博 刘三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40,共8页
从政治学角度出发,意识形态本质上是一种改造社会的计划,是特定社会集团的理论体系及价值追求。民生,即民之生计,是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民生政治就是改善民生诸种价... 从政治学角度出发,意识形态本质上是一种改造社会的计划,是特定社会集团的理论体系及价值追求。民生,即民之生计,是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民生政治就是改善民生诸种价值的权威性分配。从民生主义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中国人原创的意识形态,对于统合政党与民众集体行动起到重大的引导作用。民生政治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意识形态,是对阶级斗争及专政的意识形态的救赎;目前,改善民生在中国成为最为广泛的政治共识,构建以改善民生为核心的意识形态,是中国共产党持续执政的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政治 意识形态 集体行动 中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新闻中的政治与民生(上) 被引量:2
4
作者 杜骏飞 陈友华 +2 位作者 巢乃鹏 苗国 梁靖雯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2-74,共3页
本文节选自国家重大社科委托项目"网络社会的传播与控制"成果《中国网络社会调查报告》。该项目主要基于定量视角,运用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系统(Computer-Assisted Telephone Interviewing)进行数据收集,通过集群抽样法在上海... 本文节选自国家重大社科委托项目"网络社会的传播与控制"成果《中国网络社会调查报告》。该项目主要基于定量视角,运用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系统(Computer-Assisted Telephone Interviewing)进行数据收集,通过集群抽样法在上海、北京、广州、济南、武汉、沈阳、西安、昆明、兰州、重庆十大城市访问了2011户家庭,平均从每个城市获得约200个样本进行问卷调查。本文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中国城市居民如何接受网络新闻,网络新闻中的政治与民生议题在不同社会阶层中所受的关注度有何不同,网络新闻生产与管理应该如何促进社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新闻 生产与管理 政治民生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走向:民生政治还是生活政治 被引量:8
5
作者 张敏 王俊拴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8-71,共4页
随着我国核心政治的转变,民生政治成为当前理论研究的热点,然而,人们却往往把我国的民生政治理论与西方生活政治理论相互混淆。因此,在对民生政治理论与生活政治理论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走向成为必... 随着我国核心政治的转变,民生政治成为当前理论研究的热点,然而,人们却往往把我国的民生政治理论与西方生活政治理论相互混淆。因此,在对民生政治理论与生活政治理论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走向成为必然。吉登斯提出的生活政治的命题是在反思现代化及现代性的过程中提出的救治资本主义的政治处方,而民生政治则是对我国社会当下民主现状及其未来发展方向的反思,二者虽存同更求异。只有民生政治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与走向,以政治民主促进社会民生是我国民生政治的未来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政治 民生政治 生活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与文化的双重变奏:互动与发展——兼论民生政治参与的功效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明军 雷俊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9-24,共6页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促进政治制度有效运行显得更为重要。为此,必须加快政治文化的转型,而政治文化转型的众多途径中,民生政治参与最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提出,以民生政治参与为突破口,推动中国政治文...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促进政治制度有效运行显得更为重要。为此,必须加快政治文化的转型,而政治文化转型的众多途径中,民生政治参与最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提出,以民生政治参与为突破口,推动中国政治文化的转型和发展,不失为深化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条择优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 政治文化 文化转型 民生政治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生政治视野中的党的执政伦理建设 被引量:4
7
作者 柳礼泉 张红明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29,共4页
在民生政治视野下,执政伦理建设是一个建立在良好政治道德基础上的行使、维护、巩固国家权力的本领和能力。加强党的执政伦理建设是民生政治的逻辑必然,以民生为本是执政伦理建设的目标指向,培养执政主体德性是执政伦理建设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民生政治 执政伦理 民生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生政治参与与深化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选择 被引量:8
8
作者 张明军 陈朋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10,共6页
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固然面临诸多难题,但是从深层次讲,政治文化转型滞后是关键性的制约因素。在当下中国,政治参与是促进政治文化转型的更有效路径。因此,深化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在于积极推动政治参与。现代社会,民生和民主、民... 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固然面临诸多难题,但是从深层次讲,政治文化转型滞后是关键性的制约因素。在当下中国,政治参与是促进政治文化转型的更有效路径。因此,深化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在于积极推动政治参与。现代社会,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民生问题的解决既关系到民众切身利益的满足和维护,又直接影响着执政党政治合法性的提升和政治体制的优化。因此,以民生为直接指向的政治参与模式具有充足的动力源泉。对于政治体制改革而言,民生政治参与的作用是显见的。"政治参与的有效方式→民生政治参与→政治文化转型→政治体制改革深化"的逻辑关联和发展路径启示人们:树立民生执政的理念和价值取向、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导作用、以制度化的方式来积极拓展参与的渠道和空间、促进民生政治参与的技术提升,是当前以民生政治参与模式作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深化的有效突破口的理性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政治参与 政治文化转型 政治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民生政治为基本导向的政治发展战略 被引量:32
9
作者 陈明明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9-133,共5页
关于中国政治发展战略的意见中,所谓"大民主"或"票决民主"的主张都是不可取的,民生政治应当是合理可行的战略选择。民生政治首先要解决的是中国面临的基本问题,即人民的吃饭问题或反贫困问题;民生政治将引导公共政... 关于中国政治发展战略的意见中,所谓"大民主"或"票决民主"的主张都是不可取的,民生政治应当是合理可行的战略选择。民生政治首先要解决的是中国面临的基本问题,即人民的吃饭问题或反贫困问题;民生政治将引导公共政策和制度安排的合理构建,建立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并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社会需要出发,为发展经济和民生幸福创造适宜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民生政治又是一种以深厚的中国文化传统和政治传统为支撑的平民政治,它从基础上提供国家建设的动力,以民意为归依,以共享共治为目的,进而实现国家和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和长治久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政治 政治发展 战略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生问题的政治学解读:一种民生政治观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红珍 曹文宏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6-79,共4页
表现为经济、社会问题的民生问题实质上是一个政治问题。从政治角度来思考民生问题,这个意义上的政治就既不是权利政治和利益政治,更不是斗争政治,而是一种民生政治。所谓民生政治就是以改善民生为政治目标,以民生问题作为政治决策、政... 表现为经济、社会问题的民生问题实质上是一个政治问题。从政治角度来思考民生问题,这个意义上的政治就既不是权利政治和利益政治,更不是斗争政治,而是一种民生政治。所谓民生政治就是以改善民生为政治目标,以民生问题作为政治决策、政治职能和政治资源配置的重心,以民生为准,把民生的改善、国民的福祉作为衡量发展的最高标准的一种政治模式。政治合法性的支撑来源于民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是民生政治的时代特征;以民生为本位的民生型政府也是民生政治的内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政治 政治合法性 民生型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生政治:民生问题的政治学诠释 被引量:28
11
作者 曹文宏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7-79,共3页
民生问题是一个经济、社会问题,但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从政治角度来思考民生问题,这个意义上的政治就既不是权利政治和利益政治,更不是斗争政治,而是一种民生政治。把民众生活质量指数和满意指数作为政治合法性的支撑来源是民生政治的时... 民生问题是一个经济、社会问题,但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从政治角度来思考民生问题,这个意义上的政治就既不是权利政治和利益政治,更不是斗争政治,而是一种民生政治。把民众生活质量指数和满意指数作为政治合法性的支撑来源是民生政治的时代特征;以民生为本位的民生型政府理念和价值取向是民生政治的内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政治 政治合法性 民生型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生国家论——中国民生建设的广义政治分析 被引量:18
12
作者 刘俊祥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16,共10页
民生国家,是中国民生问题逐渐上升为重大政治问题和重要国家现象的产物与表现。广义政治论是研究民生国家的重要理论和方法。根据广义政治论,在我国,提出和研究民生国家问题,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所... 民生国家,是中国民生问题逐渐上升为重大政治问题和重要国家现象的产物与表现。广义政治论是研究民生国家的重要理论和方法。根据广义政治论,在我国,提出和研究民生国家问题,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所谓民生国家,是指以民生利益需要为本原基础、以民生利益满足为动力原因、以民生幸福公平为目的价值、以保障改善民生为重点职能、以民生制度体系为表现形式的民生政治现象和社会国家形态。民生国家比之于西方福利国家,既有共同性也有中国特色。为了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必然要求在借鉴福利国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走中国特色的民生国家建设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建设 民生国家 广义政治 本体五论 民生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生政治:民生问题的政治学诠释 被引量:13
13
作者 曹文宏 《求实》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8-70,共3页
表现为经济、社会问题的民生问题实质上是一个政治问题。从政治角度来思考民生问题,这个意义上的政治就既不是权利政治和利益政治,更不是斗争政治,而是一种民生政治。政治合法性的支撑来源于民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是民生政治的时代特征;以... 表现为经济、社会问题的民生问题实质上是一个政治问题。从政治角度来思考民生问题,这个意义上的政治就既不是权利政治和利益政治,更不是斗争政治,而是一种民生政治。政治合法性的支撑来源于民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是民生政治的时代特征;以民生为本位的民生型政府也是民生政治的内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政治 政治合法性 民生型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生政治VS福利政治:中西方的比较及启示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博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10,共4页
笔者基于闭合逻辑链的基本构建要件,从产生背景、思想渊源、核心命题以及实现路径等四个方面,对中国民生政治与西方福利政治进行了比较,并得出了三点启示:民生政治与福利政治都是执政者获取合法性资源的一种有效手段;解决好民生政治或... 笔者基于闭合逻辑链的基本构建要件,从产生背景、思想渊源、核心命题以及实现路径等四个方面,对中国民生政治与西方福利政治进行了比较,并得出了三点启示:民生政治与福利政治都是执政者获取合法性资源的一种有效手段;解决好民生政治或福利政治问题能够缓解民主政治的压力;中国既要学习西方福利政治的经验,又要根据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情国力的实际,循序渐进地解决和改善民生,避免重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全民福利陷阱"的覆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西方 民生政治 福利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生政治:理解政治生活变化的新视角 被引量:23
15
作者 田新文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6-110,共5页
建国以来,我国现实生活经历了政权政治、生产力政治到民生政治不断发展演进且日趋完善的进程。政权政治、生产力政治和民生政治都是关系到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政治任务,都应成为各级党政干部执政为民的重要工作内容。在新的政治生... 建国以来,我国现实生活经历了政权政治、生产力政治到民生政治不断发展演进且日趋完善的进程。政权政治、生产力政治和民生政治都是关系到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政治任务,都应成为各级党政干部执政为民的重要工作内容。在新的政治生活变化之际,将改善民生问题提升到政治的高度,形成民生政治的概念和行动纲领有助于提高各级党政干部重视社会建设,改善民生的政治敏感性,有利于建构良性的政治文化,也为全面理解当前的新形势提供重要的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政治 科学发展观 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生问题的政治学解读:一种民生政治观 被引量:9
16
作者 曹文宏 《探索》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1-54,共4页
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民生问题是一个经济、社会问题,但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从政治角度来思考民生问题,这个意义上的政治就既不是权利政治和利益政治,更不是斗争政治,而是一种民生政治。所谓民生政治就... 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民生问题是一个经济、社会问题,但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从政治角度来思考民生问题,这个意义上的政治就既不是权利政治和利益政治,更不是斗争政治,而是一种民生政治。所谓民生政治就是以改善民生为政治目标,以民生问题作为政治决策、政治职能和政治资源配置的重心,以民生为准,把民生的改善、国民的福祉作为衡量发展的最高标准的一种政治模式。政治合法性的支撑来源于民众生活质量的提高,这是民生政治的时代特征;建设以民生为本位的民生型政府,也是民生政治的内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政治 政治合法性 民生型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生政治的合法性论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田新文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1-45,共5页
政治合法性是指民众基于正当理由对政治体系或政治权威的认同和忠诚。政治合法性基础是不断变化的。如果说传统社会的政治合法性是建立在"道德"基础上,建国初期政治合法性是建立在政权政治的基础上,那么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 政治合法性是指民众基于正当理由对政治体系或政治权威的认同和忠诚。政治合法性基础是不断变化的。如果说传统社会的政治合法性是建立在"道德"基础上,建国初期政治合法性是建立在政权政治的基础上,那么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就成为了中国政权政治合法性的源泉。但是,重经济增长轻其它发展,造成了贫富差距扩大等问题,导致政治合法性不断减弱。在新形势下,应加强民生政治建设,在民生政治的基础上构建我国政治合法性,构建和谐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政治 政治合法性 “道德”政治 政绩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建设提速的制度创新之路——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野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骏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8-31,共4页
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建设的提速,呼唤着新一轮制度创新的到位跟进。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中,毛泽东、邓小平和今天的中央领导集体一直都在为中国社会主义民生问题的解决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建设提速的制度创新,必须... 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建设的提速,呼唤着新一轮制度创新的到位跟进。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中,毛泽东、邓小平和今天的中央领导集体一直都在为中国社会主义民生问题的解决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当代中国民生政治建设提速的制度创新,必须着眼于由管理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的政府职能重新定位,在政策制定制度的创新中强调多元社会主体的真正共同参与,同时也要更加注重政策监督和纠偏制度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民生政治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老:从福利到权利——兼论“民生政治”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金玲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8-205,共8页
中国目前的养老服务领域存在着"三大问题"、"五大瓶颈",要解决这"三大问题",突破这"五大瓶颈",养老理念从"养老福利"向"养老权利"的转型是必须的。而当"养老"... 中国目前的养老服务领域存在着"三大问题"、"五大瓶颈",要解决这"三大问题",突破这"五大瓶颈",养老理念从"养老福利"向"养老权利"的转型是必须的。而当"养老"成为人权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养老"也就进入了政治范畴,成为"民生政治"的重要构件,个人、家庭、社会、市场、政府都承担着相应的权利和义务。从"民生政治"出发,养老权利是类型化、层次化和结构化的,由此,政府的养老政策和工作也应有与之相应的类型、层次和结构,从而才能有效地解决相关的社会问题,应对即将全面到来的老龄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福利 养老权利 民生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领导民生政治的逻辑进程与基本经验 被引量:5
20
作者 庞庆明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13-216,共4页
民生政治的要义在于,满足人类自身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既是政治生活的基础和目的,又是政治体系的功能和职责所在。"民生—政治—民生"作为一条逻辑线索贯穿在中国共产党的每个历史进程之中。将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与中国民... 民生政治的要义在于,满足人类自身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既是政治生活的基础和目的,又是政治体系的功能和职责所在。"民生—政治—民生"作为一条逻辑线索贯穿在中国共产党的每个历史进程之中。将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与中国民生实际相结合,顺应中国最广大人民的生活意愿,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理民生问题有效结合起来并灵活运用统筹兼顾的策略方法,构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民生政治的基本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 民生政治 中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