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智能时代政治机器人的初步应用、挑战及风险治理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梦
虞崇胜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0-99,共10页
政治机器人是由人类设计的、用于大规模政治服务的一种人格化的智能机器系统,它通过参加政治议题的讨论、干预政治事件的走向、推动政治文化的发展以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政治机器人的潜在优势体现在实现政府治理的精准化、政治参与的...
政治机器人是由人类设计的、用于大规模政治服务的一种人格化的智能机器系统,它通过参加政治议题的讨论、干预政治事件的走向、推动政治文化的发展以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政治机器人的潜在优势体现在实现政府治理的精准化、政治参与的智能化、政治运行的高效化及政治文化的规则化等方面,其技术赋能的理性追求应与构建健康政治生态导向保持一致。在具体政治实践中,政治机器人往往受资本增殖逻辑与技术理性逻辑的双重挟制而成为削弱民主的异化力量,为垄断、滥用、霸占政治权力预留作用空间。政治机器人可引发不同类型的风险,一方面通过激发其应用潜力、协同多元主体、建立动态监测机制、运用学科交叉思维解决政治机器人内生安全问题,另一方面从理念层面、法律层面和制度层面构建风险治理路径,规避机器人成为政治弊病的“催化剂”,从而使科技的智慧之光和制度的理性之光在政治机器人身上得到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时代
政治机器人
技术赋能
价值理性
风险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交机器人的意识形态传播及其启示
被引量:
2
2
作者
邢国忠
赖希然
《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9-140,共12页
新型数字化社会结构的形成和持续发展,为社交机器人的流通创造了巨大的市场。新型社交机器人展现出自动化传播内容、社交性搭建网络、中介性融入社会的特性,使其在信息传播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然而,社交机器人在传播虚假信息、参...
新型数字化社会结构的形成和持续发展,为社交机器人的流通创造了巨大的市场。新型社交机器人展现出自动化传播内容、社交性搭建网络、中介性融入社会的特性,使其在信息传播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然而,社交机器人在传播虚假信息、参与热点议题以及传播政治信息等方面的行为,也对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具体而言,社交机器人可能通过垄断意识形态传播源头、解构意识形态原有内涵、干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及塑造意识形态对象感知等方式,引发意识形态传播风险。对此,应在全面分析社交机器人对意识形态安全影响的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构建多维度的治理策略:提升敏捷治理效能,通过技术手段监测和识别社交机器人的恶意行为及时阻断其对舆论生态的负面影响;提高公众科技素养,增强公众对社交机器人行为的辨识能力;优化制度规范设计,清晰界定社交机器人的使用范畴与责任归属,确保其运作符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强化社会心态管理,通过积极的舆论引导和心理疏导,缓解因社交机器人引发的公众焦虑及社会对立情绪。如此,不仅能够有效管理社交机器人可能诱发的潜在意识形态风险,确保其在可控的边界内发挥作用,还能进一步推动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系统性提升防范和化解意识形态风险方面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
机器人
政治机器人
意识形态安全
传播风险
智能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域外势力操控社交媒体的手段路径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
9
3
作者
邵雷
石峰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5-70,56,共7页
[研究目的]域外势力操控网络社交媒体,影响网络环境和政治生态,挖掘分析域外势力操纵网络社交媒体行为,据此提出科学的应对策略,以提升舆情事件处置能力,维护国家安全。[研究方法]采用可视化分析工具对开源情报进行网络拓扑分析、层级...
[研究目的]域外势力操控网络社交媒体,影响网络环境和政治生态,挖掘分析域外势力操纵网络社交媒体行为,据此提出科学的应对策略,以提升舆情事件处置能力,维护国家安全。[研究方法]采用可视化分析工具对开源情报进行网络拓扑分析、层级分析、中心性分析、聚类分析和结构化特征分析,剖析域外势力操控网络社交媒体的表现形式和手段路径。采用大数据挖掘技术识别判断政治机器人操控社交账号的行为策略和特征。[研究结论]域外势力利用虚假公司注册网络社交媒体账号并操控政治机器人开展虚假舆论宣传。应利用大数据建模建立关键信息数据库,监测管控高危账号;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有效识别和应对政治机器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域外势力
网络社交媒体
社交媒体账号
政治机器人
虚假舆论宣传
开源情报
国家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智能时代政治机器人的初步应用、挑战及风险治理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梦
虞崇胜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0-99,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大数据驱动地方治理现代化综合研究”(19ZDA11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22ZD066)。
文摘
政治机器人是由人类设计的、用于大规模政治服务的一种人格化的智能机器系统,它通过参加政治议题的讨论、干预政治事件的走向、推动政治文化的发展以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政治机器人的潜在优势体现在实现政府治理的精准化、政治参与的智能化、政治运行的高效化及政治文化的规则化等方面,其技术赋能的理性追求应与构建健康政治生态导向保持一致。在具体政治实践中,政治机器人往往受资本增殖逻辑与技术理性逻辑的双重挟制而成为削弱民主的异化力量,为垄断、滥用、霸占政治权力预留作用空间。政治机器人可引发不同类型的风险,一方面通过激发其应用潜力、协同多元主体、建立动态监测机制、运用学科交叉思维解决政治机器人内生安全问题,另一方面从理念层面、法律层面和制度层面构建风险治理路径,规避机器人成为政治弊病的“催化剂”,从而使科技的智慧之光和制度的理性之光在政治机器人身上得到体现。
关键词
智能时代
政治机器人
技术赋能
价值理性
风险治理
Keywords
intelligent era
political robot
technology empowerment
value rationality
risk management
分类号
D630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交机器人的意识形态传播及其启示
被引量:
2
2
作者
邢国忠
赖希然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9-140,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及当代阐释研究”(24AZD036),项目负责人:邢国忠。
文摘
新型数字化社会结构的形成和持续发展,为社交机器人的流通创造了巨大的市场。新型社交机器人展现出自动化传播内容、社交性搭建网络、中介性融入社会的特性,使其在信息传播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然而,社交机器人在传播虚假信息、参与热点议题以及传播政治信息等方面的行为,也对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具体而言,社交机器人可能通过垄断意识形态传播源头、解构意识形态原有内涵、干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及塑造意识形态对象感知等方式,引发意识形态传播风险。对此,应在全面分析社交机器人对意识形态安全影响的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构建多维度的治理策略:提升敏捷治理效能,通过技术手段监测和识别社交机器人的恶意行为及时阻断其对舆论生态的负面影响;提高公众科技素养,增强公众对社交机器人行为的辨识能力;优化制度规范设计,清晰界定社交机器人的使用范畴与责任归属,确保其运作符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强化社会心态管理,通过积极的舆论引导和心理疏导,缓解因社交机器人引发的公众焦虑及社会对立情绪。如此,不仅能够有效管理社交机器人可能诱发的潜在意识形态风险,确保其在可控的边界内发挥作用,还能进一步推动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系统性提升防范和化解意识形态风险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
社交
机器人
政治机器人
意识形态安全
传播风险
智能治理
Keywords
social bots
political bots
ideology security
communication risk
intelligent governance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域外势力操控社交媒体的手段路径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
9
3
作者
邵雷
石峰
机构
四川警察学院
出处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5-70,56,共7页
基金
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反恐怖主义研究中心2021年度重点项目(编号:FK2021ZD03)
四川警察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大数据背景下公安院校学生的教育研究”(编号:2020YJBSQD04)
四川警察学院2021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创新项目(编号:CJYJG21B001)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研究目的]域外势力操控网络社交媒体,影响网络环境和政治生态,挖掘分析域外势力操纵网络社交媒体行为,据此提出科学的应对策略,以提升舆情事件处置能力,维护国家安全。[研究方法]采用可视化分析工具对开源情报进行网络拓扑分析、层级分析、中心性分析、聚类分析和结构化特征分析,剖析域外势力操控网络社交媒体的表现形式和手段路径。采用大数据挖掘技术识别判断政治机器人操控社交账号的行为策略和特征。[研究结论]域外势力利用虚假公司注册网络社交媒体账号并操控政治机器人开展虚假舆论宣传。应利用大数据建模建立关键信息数据库,监测管控高危账号;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有效识别和应对政治机器人。
关键词
域外势力
网络社交媒体
社交媒体账号
政治机器人
虚假舆论宣传
开源情报
国家安全
Keywords
foreign forces
online social media
social media account
political robots
false public opinion propaganda
open source intelligence
national security
分类号
G354 [文化科学—情报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智能时代政治机器人的初步应用、挑战及风险治理
张梦
虞崇胜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社交机器人的意识形态传播及其启示
邢国忠
赖希然
《探索》
北大核心
202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域外势力操控社交媒体的手段路径及应对策略
邵雷
石峰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