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治机会结构理论述评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晓杰 耿国阶 孙萍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13年第2期45-50,共6页
政治机会结构理论是西方学者在解释社会运动现象中创造的,它至今在西方尤其是美国社会运动研究领域中仍占有支配地位。该理论强调国家在社会运动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由于其理论框架具有丰富的弹性,因而被批评者们指称是一块包... 政治机会结构理论是西方学者在解释社会运动现象中创造的,它至今在西方尤其是美国社会运动研究领域中仍占有支配地位。该理论强调国家在社会运动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由于其理论框架具有丰富的弹性,因而被批评者们指称是一块包罗万象的"大海绵"。然而,变量构建的灵活性不仅是政治机会结构理论存在的缺陷,更是其强大生命力之所在。该理论有可能为中国的公民参与现象提供全新的理论解释框架,并能有效克服理论的"水土不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机会 政治机会结构 社会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机会结构与民众抗争行为的策略选择——基于兰州市宋村集体土地纠纷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文宏 戚晓雪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5-37,154,共13页
政治机会结构理论是一种强调外部情境"政治属性"的理论观点。本文依照"文化—制度"及"稳定—多变"维度,以宋村集体土地纠纷事件为案例,区分文化性与制度性政治机会,将稳定的与多变的政治机会分离,详细阐... 政治机会结构理论是一种强调外部情境"政治属性"的理论观点。本文依照"文化—制度"及"稳定—多变"维度,以宋村集体土地纠纷事件为案例,区分文化性与制度性政治机会,将稳定的与多变的政治机会分离,详细阐述了多元主体的博弈过程,重新梳理和整合相关变量,从而淡化不同国家间政治制度差异对抗争行为的决定性影响,结合我国现有制度的"政治性""稳定性"和"竞争性"特点,实现了政治机会结构理论的本土化改造,突出了权威性话语的转变、弱化的乡村治理结构、精英的突出表现等三个显性机会要素的影响权重;同时,借助事件链的形式对隐性机会空间中抗争双方围绕着"土地财政下的政府角色"这一隐性机会结构变量所进行的博弈过程进行了梳理,试图论证政治机会结构与民众抗争行为策略选择之间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机会结构 民众抗争行为 集体土地 土地纠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机会结构变迁与农村集体行动的生成——基于环境抗争的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童志锋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1-165,共5页
政治机会结构作为西方集体行动与社会运动的重要理论,对研究中国农民的环境集体行动具有借鉴意义。但是,对于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需要进行系统清理。基于中国经验,我们认为,"依法治国"话语的强化、媒体的逐渐开放、分化的行... 政治机会结构作为西方集体行动与社会运动的重要理论,对研究中国农民的环境集体行动具有借鉴意义。但是,对于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需要进行系统清理。基于中国经验,我们认为,"依法治国"话语的强化、媒体的逐渐开放、分化的行政体系是诱发中国农村的集体抗争行动的重要因素。"法治"话语的不断强化为农民的"依法抗争"提供了维护自身权益的机会;媒体的逐步开放,促发了信息的自由流通,为抗争者提供了更多的可动员资源以及机会;由于分化的行政体系会降低农民抗争的风险性,促发农民的持续抗争,并为抗争精英的关系运作提供可能的机会,也会为农民集体抗争创造一定的机会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机会结构 农民 集体行动 环境抗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机会结构与农民环境抗争--苏北N村铅中毒事件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37
4
作者 朱海忠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102-110,共9页
政治机会结构理论关注那些没有多少政治权力的群体在缺乏传统的政治资源时为何能获得一定的博弈能力。苏北N村铅中毒事件中,村民环境维权的政治机会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结构性机会",包括选举与"乡政村治"、环境诉讼... 政治机会结构理论关注那些没有多少政治权力的群体在缺乏传统的政治资源时为何能获得一定的博弈能力。苏北N村铅中毒事件中,村民环境维权的政治机会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结构性机会",包括选举与"乡政村治"、环境诉讼、寻求专家学者和民间环境组织帮助、信访等,这些结构空间发挥的作用不大。与此相比,相对开放的媒体对于事件的解决起了关键性作用,这种状况反映了当前中国农民环境抗争的政治机会结构存在严重缺陷;二是"象征性机会",包括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对环保问题的强调、中央政府与基层政府之间的张力,以及农民维权被镇压的危险明显减少等。象征性机会通过影响农民的主观感知和心态而对他们的策略选择产生间接影响。在不同情境中,"政治机会格局"可能对媒体的实际作用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机会结构 结构机会 象征性机会 环境抗争 铅中毒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机会结构”视域下环境邻避运动的发生逻辑及其治理——基于双案例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刚 毕欢欢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7-106,共10页
深入洞悉环境邻避运动的发生逻辑,对于其有效治理至关重要。政治机会结构理论及其分析框架可以为其打开"内部黑箱"提供很好的理论工具。通过其"政体、精英团体、政府意愿"三个分析维度,发现我国环境邻避运动具有其... 深入洞悉环境邻避运动的发生逻辑,对于其有效治理至关重要。政治机会结构理论及其分析框架可以为其打开"内部黑箱"提供很好的理论工具。通过其"政体、精英团体、政府意愿"三个分析维度,发现我国环境邻避运动具有其内在的发生逻辑:政府能力供给与公民参与需求的非均衡性使得政体"相对封闭";精英团体特别是体制外精英所采取的"联盟"策略;政府较低的容忍度。三者构成了我国环境邻避运动发生的逻辑链条,而三者的相反状态则可以消除环境邻避运动的发生。这一发现,也为其治理提供了思路:扩大政体开放性,平衡政府能力与公众参与的供求关系;精英团体的非正式运作可以成为弥补正式运作隐含矛盾的重要途径;地方政府容忍度的提升可以改善环境邻避运动双方的紧张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风险 环境邻避运动 政治机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环境抗争的发生逻辑——以政治机会结构为视角 被引量:13
6
作者 吴阳熙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35,共6页
环境抗争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社会问题。我国环境抗争的发生与政治机会结构中的政治机会和政治限制形成一种曲线关系,受到政治机会结构的形塑、规范和限制。政治机会可以从逐步开放的政治系统、具有影响力的盟友、行政体系的分化、国家... 环境抗争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社会问题。我国环境抗争的发生与政治机会结构中的政治机会和政治限制形成一种曲线关系,受到政治机会结构的形塑、规范和限制。政治机会可以从逐步开放的政治系统、具有影响力的盟友、行政体系的分化、国家的容忍等四个方面得到解释;政治限制可从有限进入的政治通道、有限影响力的联盟以及有限的环境治理能力等三个方面得以概括。借鉴西方的政治机会结构理论,通过构建本土化的解释框架,分析微观环境抗争行动与宏观政治情境的关联性,克服了环境抗争的单一社会视角的解释,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抗争 政治机会结构 政治机会 政治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互惠:平衡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生产的标准化与差异化——基于政治机会结构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贺芒 简娟凤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6-45,共10页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虽然当前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标准化建设无法满足乡村地域化、差异化的文化需求,但通过对四川省巴中市某乡村的田野调查发现:政策压力下基层行政主体与村民主体可在互惠过程中进行乡村公共文...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虽然当前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标准化建设无法满足乡村地域化、差异化的文化需求,但通过对四川省巴中市某乡村的田野调查发现:政策压力下基层行政主体与村民主体可在互惠过程中进行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生产,最终,标准化公共文化空间与差异化公共文化空间在主体互惠中实现平衡。基于政治机会结构理论,结合个案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从制度机会与文化机会两个方面探究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生产逻辑。其中,制度机会是压力型体制下政策执行过程的动态平衡机制,而文化机会是乡村地方文化中的平衡机制;制度机会被村民主体感知利用,文化机会促使基层行政主体与村民主体以“目的—路径—策略”的行为逻辑进行工具性互惠,进而推动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 主体互惠 标准化与差异化 政治机会结构 乡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机会结构视野中的农民维权行为及其优化 被引量:7
8
作者 祝天智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6-100,共5页
当前农民维权行为的特点很大程度上是由农村政治机会结构的特点决定的:一方面,农村政治机会结构的改善为农民维权行为的激增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政治机会结构的缺陷又限制了农民维权行为的效能。要避免农民维权行为的无序化和暴力化,... 当前农民维权行为的特点很大程度上是由农村政治机会结构的特点决定的:一方面,农村政治机会结构的改善为农民维权行为的激增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政治机会结构的缺陷又限制了农民维权行为的效能。要避免农民维权行为的无序化和暴力化,解决农民维权与政府维稳之间的尖锐矛盾,必须尽快改善农村政治机会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机会结构 农民维权 维权行为原子化 政治吸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工政治融入的政治机会结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吴伟东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1期88-98,共11页
农民工的政治融入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议题。本次研究针对工会参与的政治融入议题,利用天津、上海和深圳等10个城市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民工目前所面临的微观政治机会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农民工的政治融入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议题。本次研究针对工会参与的政治融入议题,利用天津、上海和深圳等10个城市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民工目前所面临的微观政治机会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工会参与的政治机会结构存在一定的封闭性:非正规就业、职业阶层较低、流动性较高或者在私营企业务工的农民工面临着更多的融入障碍。政府必须制定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提高政治机会结构的开放性,促进农民工的政治融入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政治融入 政治机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机会结构视角下国际非政府组织与发达国家间关系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莹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77-82,共6页
一些社会学家在对国内社会运动(如环境运动和妇女运动等)的研究中发现,国家所提供的外部环境会对可能影响其政治进程的社会运动所发生的机会起到促进或限制作用,意即主权国家可以为社会运动的实施提供某种政治背景。这种所谓的"外... 一些社会学家在对国内社会运动(如环境运动和妇女运动等)的研究中发现,国家所提供的外部环境会对可能影响其政治进程的社会运动所发生的机会起到促进或限制作用,意即主权国家可以为社会运动的实施提供某种政治背景。这种所谓的"外部环境"或"政治背景"被称为"政治机会结构"。而在国际层面,主权国家同样可以为国际非政府组织这类跨国社会运动行为体赖以发挥作用的国际政治机会的出现创造必要的环境结构条件。在相对开放的国际政治机会结构下,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国际政治作用便会相应得以发挥。相对而言,凭借发达国家提供的较丰富的组织资源,国际非政府组织从操作和倡导两个层面与发达国家政府形成了大合作、小冲突的总体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机会结构 国际非政府组织(INGOs) 发达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机会结构视域下公众非制度化利益表达的发生机理——基于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马胜强 吴群芳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4-80,共7页
非制度化利益表达是利益主体无法通过组织化利益表达途径的情况下,采取制度之外的非规范手段表达利益诉求的利益表达形态。基于制度结构与社会行动者互动的分析框架,政治机会结构理论构成了发生学意义上非制度化利益表达的重要分析工具... 非制度化利益表达是利益主体无法通过组织化利益表达途径的情况下,采取制度之外的非规范手段表达利益诉求的利益表达形态。基于制度结构与社会行动者互动的分析框架,政治机会结构理论构成了发生学意义上非制度化利益表达的重要分析工具。封闭的环境决策体制、精英联盟对抗议议程的建构、媒体的情绪化传播以及地方政府的不当回应为公众采取非制度化方式表达利益诉求提供了政治机会,共同引发了环境群体性事件中公众非制度化利益表达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机会结构 非制度化利益表达 环境群体性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法穆斯林移民政治参与的政治机会结构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立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3-47,118-119,共15页
英国和法国的穆斯林群体均已发展成为两国国内最大的少数族群。不同的移民模式和政策导致英、法两国穆斯林群体政治参与的机会和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在英国宽容的"多元文化主义"模式下,穆斯林获得了包括政治权利在内的诸多自... 英国和法国的穆斯林群体均已发展成为两国国内最大的少数族群。不同的移民模式和政策导致英、法两国穆斯林群体政治参与的机会和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在英国宽容的"多元文化主义"模式下,穆斯林获得了包括政治权利在内的诸多自由。英国穆斯林通过政党政治、选举政治、社团政治、媒体政治等手段积极参与英国的政治生活,政治参与效果显著。法国穆斯林受制于该国严苛的"共和同化"模式,其政治参与主要通过政党政治和选举政治来实现,而在社团政治和媒体政治方面与英国穆斯林均存在着较大差距,其影响力和政治参与效果较为有限。在对中东问题的关注上,英国穆斯林对英国中东外交的诸多领域都积极参与,而法国穆斯林对中东问题的关注度和对法国中东政策的影响力远低于英国穆斯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机会结构 英国 法国 穆斯林 政治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期农民环境抗争的行为逻辑——基于政治机会结构的检视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兴平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8年第1期123-128,共6页
社会转型期因环境破坏与污染而生成的农民环境抗争行为是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一种政治现象。政治机会结构影响和制约着农民环境抗争行为的发生与发展。我国政治通道的开放、有影响社会资源的介入、行政体制的改革、抗争风险的减低和国家... 社会转型期因环境破坏与污染而生成的农民环境抗争行为是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一种政治现象。政治机会结构影响和制约着农民环境抗争行为的发生与发展。我国政治通道的开放、有影响社会资源的介入、行政体制的改革、抗争风险的减低和国家对环保的重视等政治机会为农民环境维权提供了行动路径和主观能动性,因政治限制因素的客观存在,使得政治机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又成为农民维护环境权益的障碍而易产生抗争行为。利用西方政治机会结构理论的本土化改造结构,提出通过完善农民环境权益诉求的政治机会结构来推动农民政治行为的制度化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机会结构 农民环境抗争 行为逻辑 社会转型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机会结构理论视域下社会组织的发展与依法治国的实现
14
作者 彭先兵 《湖湘论坛》 2013年第6期101-107,共7页
加强社会建设有利于实现法治。我国虽已基本做到"有法可依",但出现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顽疾,其根治关键是进行法律机制建设,因为"徒法不足以自行",真正使法律制度良性运转起来的是法律机... 加强社会建设有利于实现法治。我国虽已基本做到"有法可依",但出现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顽疾,其根治关键是进行法律机制建设,因为"徒法不足以自行",真正使法律制度良性运转起来的是法律机制。法律机制的根本功能在于能有效地克服人治弊端和杜绝人治模式,但它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外部社会组织的作用。法律机制在一定意义是一种政治机会结构,借鉴政治机会结构理论,以"国家和社会"为联动轴,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开放的政体,大力发展社会组织,改变公民的原子化存在状态,是法治实现的必备社会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治国 法律机制 政治机会结构 开放的政体 社会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当代政治伊斯兰的生成机制——一种社会运动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2
15
作者 倪云鸽 胡雨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4-78,共5页
依据当今兴起于西方的社会运动理论,作为抗争性集体行动的政治伊斯兰运动,绝不单纯是危机环境与怨恨现象相结合的自然衍生物,而是宗教政治反对派在危机环境中借助宗教的途径和载体,通过利用机会、汲取资源、强化组织、整合框架而形成的... 依据当今兴起于西方的社会运动理论,作为抗争性集体行动的政治伊斯兰运动,绝不单纯是危机环境与怨恨现象相结合的自然衍生物,而是宗教政治反对派在危机环境中借助宗教的途径和载体,通过利用机会、汲取资源、强化组织、整合框架而形成的产物。通过详尽考察当代政治伊斯兰的生成机制,可以为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社会运动提供一个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运动理论 政治伊斯兰 政治机会结构 资源动员 意识形态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伺“机”而动:机会窗口视角下土耳其对第二次纳卡冲突的介入 被引量:5
16
作者 曾向红 王昊语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9-80,158,159,共34页
在面临多重风险的情况下,土耳其为何仍强势介入第二次纳卡冲突?作者尝试运用“机会窗口”的理论框架予以解释,认为土耳其之所以强势介入纳卡冲突,离不开对“机会窗口”的认知与把握。“机会窗口”涉及危机事件的出现、国际形势变化与国... 在面临多重风险的情况下,土耳其为何仍强势介入第二次纳卡冲突?作者尝试运用“机会窗口”的理论框架予以解释,认为土耳其之所以强势介入纳卡冲突,离不开对“机会窗口”的认知与把握。“机会窗口”涉及危机事件的出现、国际形势变化与国内政治动员三个方面的因素。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边境冲突这一危机事件,是促使土耳其在综合考虑国内外因素后启动相关行动的“催化剂”。土耳其考虑的国际因素包括南高加索地区大国博弈、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实力对比的影响;土耳其国内也出现了推动介入的“机会窗口”,包括政治制度变迁与精英联盟变化、主流文化思潮的变化、与冲突国家关系的变化等方面。它们合力推动土政府启动内部政治动员,从而赋予土耳其干预纳卡冲突以合法性,进而有利于土政府把握住干预的机会。通过对土耳其在纳卡冲突前后伺“机”而动的过程进行梳理,不仅能对其“鲁莽”的干预行动予以合理解释,而且可更深入地理解土耳其政府近年来实施的“进取性”外交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耳其 第二次纳卡冲突 机会窗口 政治机会结构 地区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制度框架下的女性政治参与:以欧盟女性团体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曲宏歌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13,共6页
伴随着欧洲联合进程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欧盟制度框架的变化,欧盟女性团体产生并不断发展,其活动逐渐成为女性影响欧盟层面决策的有效形式。本文以欧洲妇女游说团(EWL)为例考察了欧盟女性团体及其政治参与实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欧盟制度框... 伴随着欧洲联合进程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欧盟制度框架的变化,欧盟女性团体产生并不断发展,其活动逐渐成为女性影响欧盟层面决策的有效形式。本文以欧洲妇女游说团(EWL)为例考察了欧盟女性团体及其政治参与实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欧盟制度框架对欧盟女性团体政治参与的影响。笔者认为,欧盟制度框架为欧盟女性团体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治机会,这种机会可以从新社会运动理论——政治机会结构理论视角加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制度框架 欧盟女性团体 欧洲妇女游说团 政治机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社区选举制度化与另类政治参与——对上海H区居委会选举信访的实证研究
18
作者 张乐天 国云丹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23,共4页
本文通过对H区居委会选举的18个信访案例的研究分析,发现这种"另类"政治参与行为很大程度上是都市社会变迁和选举政策本身变化所共同塑造的结果。一方面,都市社会的宏大转型给弱势的居民带来了强烈的相对剥夺感;另一方面,选... 本文通过对H区居委会选举的18个信访案例的研究分析,发现这种"另类"政治参与行为很大程度上是都市社会变迁和选举政策本身变化所共同塑造的结果。一方面,都市社会的宏大转型给弱势的居民带来了强烈的相对剥夺感;另一方面,选举政策的变化和居民区治理架构的变革,给居民的参与和投诉提供了特定的"政治机会结构",而社区选举运作中实际发生的违规操作行为则进一步催化了他们的这种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举 信访 政治机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民经商的结构、实践与转型——基于宏观结构与微观行动的关联性考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雪菊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8-163,共6页
通过对宏观政治机会结构与微观边民经商的关联性考察,发现二者是一种单向的形塑与被形塑的关系。无论是计划经济时期、经济转轨时期抑或市场经济时期,边民经商的历史演变与行动策略、商业实践与经营转型均深深地嵌入政治机会结构之中。... 通过对宏观政治机会结构与微观边民经商的关联性考察,发现二者是一种单向的形塑与被形塑的关系。无论是计划经济时期、经济转轨时期抑或市场经济时期,边民经商的历史演变与行动策略、商业实践与经营转型均深深地嵌入政治机会结构之中。集体沉默、矛盾心理和跨界行动是边民基于政治机会认知和经商成本评估所做出的理性选择。深入改革经济政治体制,构筑民心相通之路是优化边民经商政治机会空间的当务之急和根本之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机会结构 边民经商 宏观结构 微观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民网络抗争动员的演化过程及其内在机理——基于近年来典型网络抗争性行动为例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倪明胜 钱彩平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23,共6页
公民网络抗争动员在各方行动者、媒介互动和利益博弈互动中呈现出复杂的舆情扩散逻辑。全面把握和洞悉公民网络抗争动员的博弈演化过程,关键要遵循抗争行动本身的内在规律,探究和挖掘舆情扩散的关联因素和变量条件。契合近年来典型性网... 公民网络抗争动员在各方行动者、媒介互动和利益博弈互动中呈现出复杂的舆情扩散逻辑。全面把握和洞悉公民网络抗争动员的博弈演化过程,关键要遵循抗争行动本身的内在规律,探究和挖掘舆情扩散的关联因素和变量条件。契合近年来典型性网络抗争性行动案例分析,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相结合的综合视角,遵循"诱发、扩展、深入、消弭"的舆情演化生命周期,从抗争政治机会结构生成与诱发性导火索、情感抗争共意动员与非利益关联者加盟、议题框架建构深化与多方力量互动博弈、多方积极关注应对与舆情热度转移等维度,全面系统解析公民网络抗争动员生成的演化机理与制约性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网络抗争动员 博弈演化 政治机会结构 共意动员 框架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