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康社会政治文明主体发展的不平衡性与发展路径
1
作者 于成文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0-23,共4页
小康社会政治文明主体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发展的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包括团体的政治文明主体和个体的政治文明主体的不平衡。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针对这种不平衡性,采取正确的发展路径:要处理好政党组织与政府组织之间的关系及其... 小康社会政治文明主体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发展的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包括团体的政治文明主体和个体的政治文明主体的不平衡。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针对这种不平衡性,采取正确的发展路径:要处理好政党组织与政府组织之间的关系及其内部的相互关系,使其平衡发展;要充分发挥各种社会团体和民间精英的作用,实现利益表达、博弈、调控的制度化;要积极提高广大民众的政治参政意识和参政能力,改变民众特别是农民参政相对滞后的状况;要把提高政治家和官员的政治素质作为政治文明主体建设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康社会 政治文明主体 不平衡性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康社会政治文明主体发展的不平衡性与发展路径
2
作者 于成文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7-50,共4页
小康社会政治文明主体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发展的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包括团体的政治文明主体和个体的政治文明主体的不平衡。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针对这种不平衡性,采取正确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小康社会 政治文明主体 不平衡性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农村政治文明主体建设研究
3
作者 杜治平 王明罡 《宁夏农林科技》 2011年第10期97-98,共2页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时期,研究农村政治文明主体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对农村政治文明主体的概念和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当...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时期,研究农村政治文明主体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对农村政治文明主体的概念和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当前发展实际,提出新时期农村政治文明主体建设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政治文明主体 政治文明 社会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