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文化转型 被引量:1
1
作者 肖南龙 《湖湘论坛》 2001年第5期69-71,共3页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政治文化转型 政治体制改革 系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统教统关系视野中的道德重构与文化复兴——论陆贾对汉初政治文化转型的设计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志伟 刘锋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3-140,共8页
陆贾以刘汉王统与儒家教统关系的重构为思考前提,提出了以道德重构与文化复兴为主要内容、将封建王统与儒家教统统一于"王道"理想的政治战略设计。考察汉初的政治文化情势以及王统与儒家教统的关系,有助于完整、准确地认识陆... 陆贾以刘汉王统与儒家教统关系的重构为思考前提,提出了以道德重构与文化复兴为主要内容、将封建王统与儒家教统统一于"王道"理想的政治战略设计。考察汉初的政治文化情势以及王统与儒家教统的关系,有助于完整、准确地认识陆贾政治战略设计的价值,更好地把握汉初政治文化转型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贾 汉初 王统与教统 政治文化战略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 被引量:10
3
作者 徐志宏 张弘政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6年第1期66-69,109,共5页
实现政治现代化必然要求实现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我国传统政治文化自近代以来进行的现代化转型至今尚未完成。在现时代,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培育公民社会、大力推进人伦文化向科学文化的转型、着力实现执政的政党文化的转型是... 实现政治现代化必然要求实现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我国传统政治文化自近代以来进行的现代化转型至今尚未完成。在现时代,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培育公民社会、大力推进人伦文化向科学文化的转型、着力实现执政的政党文化的转型是实现传统政治文化转型的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转型 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转型的目标定位和实现路径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秀良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9-63,共5页
传统政治文化的自身特点和消极因素,严重制约政治现代化发展进程。为顺利实现这一社会发展重要目标,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已成为历史的必然。结合实际,现代转型的目标应该围绕四个方面定位:从人治思想转向法治思想,从臣民意识转向公... 传统政治文化的自身特点和消极因素,严重制约政治现代化发展进程。为顺利实现这一社会发展重要目标,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已成为历史的必然。结合实际,现代转型的目标应该围绕四个方面定位:从人治思想转向法治思想,从臣民意识转向公民意识,从家长本位意识转向民主意识,从权力崇拜意识转向权利本位意识。基于此,实现目标的基本路径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奠基之石,构建有限政府是关键所在,拓展政治社会化渠道是依赖门径,扬弃西方政治文化是他山之石,客观对待传统政治文化是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转型 政治现代化 目标定位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生政治参与与深化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选择 被引量:8
5
作者 张明军 陈朋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10,共6页
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固然面临诸多难题,但是从深层次讲,政治文化转型滞后是关键性的制约因素。在当下中国,政治参与是促进政治文化转型的更有效路径。因此,深化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在于积极推动政治参与。现代社会,民生和民主、民... 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固然面临诸多难题,但是从深层次讲,政治文化转型滞后是关键性的制约因素。在当下中国,政治参与是促进政治文化转型的更有效路径。因此,深化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在于积极推动政治参与。现代社会,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民生问题的解决既关系到民众切身利益的满足和维护,又直接影响着执政党政治合法性的提升和政治体制的优化。因此,以民生为直接指向的政治参与模式具有充足的动力源泉。对于政治体制改革而言,民生政治参与的作用是显见的。"政治参与的有效方式→民生政治参与→政治文化转型→政治体制改革深化"的逻辑关联和发展路径启示人们:树立民生执政的理念和价值取向、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导作用、以制度化的方式来积极拓展参与的渠道和空间、促进民生政治参与的技术提升,是当前以民生政治参与模式作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深化的有效突破口的理性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政治参与 政治文化转型 政治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