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治文化语境中重新言说——《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读后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直心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1-83,74,共4页
关键词 政治文化语境 《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 读后感 书评 当代文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蒋介石日记》所见丁玲软禁之文化政治语境与相关人物
2
作者 王攸欣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1-128,共8页
开放不久的《蒋介石日记》是理解中国现代文化、历史的重要史料。从《蒋介石日记》,可以看到1933年前后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化政治语境之变迁,蒋介石如何调整其组织、影响青年人的政治运作方式。读《蒋介石日记》,可以提出一些前人不易谈... 开放不久的《蒋介石日记》是理解中国现代文化、历史的重要史料。从《蒋介石日记》,可以看到1933年前后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化政治语境之变迁,蒋介石如何调整其组织、影响青年人的政治运作方式。读《蒋介石日记》,可以提出一些前人不易谈论的话题,了解与丁玲软禁相关的人物,如徐恩曾、张道藩、张冲、蔡元培等,且可更直接了解蒋介石本人,包括他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倾向。本文通过对《蒋介石日记》及相关史料的解读,显示出丁玲软禁的语境,提供学界较少人见到的一些史料,对理解丁玲本人亦有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日记》 丁玲 软禁 文化政治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激情与30年代文学创作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晓进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8-144,共7页
源于1930年代特殊政治文化语境的作家的政治激情,导致了人们对文学审美的特殊的偏颇性的理解,导致了广大读者对文学的特殊接受和偏颇性的审美预期,也导致了作家对文学审美的特殊的偏颇性的选择。在一个“非常态”的政治语境下,要在文学... 源于1930年代特殊政治文化语境的作家的政治激情,导致了人们对文学审美的特殊的偏颇性的理解,导致了广大读者对文学的特殊接受和偏颇性的审美预期,也导致了作家对文学审美的特殊的偏颇性的选择。在一个“非常态”的政治语境下,要在文学中追求“常态”的表达,不仅难以做到,即使做到了,这样的作品也许很难获得最广大的读者。从政治文化心理支配下的文学表达这一独特的角度,可以使我们对30年代中国文学的审美风貌的形成根源,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文化语境 政治激情 1930年代 文学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建国30年文学”的一体化特征
4
作者 邹旭林 谭桂林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5期203-207,共5页
从话语资源、支配性力量和评价法则三个方面论述了建国30年文学的政治文化语境,认为高度一体化是其本质特征。"文革"时期的文化与文学,是建国17年中国的政治文化语境的继续发展。
关键词 建国30年文学 政治文化语境 话语资源 评价法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