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孙中山政治文化传播的三条途径
1
作者 陈邵桂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06-107,共2页
关键词 孙中山 政治文化传播 集会演讲 传播途径 报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软实力的提升与政治文化传播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博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2-35,共4页
在中国取得的经济成就为世界瞩目的今天,中国软实力的提升必须和硬实力的增长相协调相促进。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软实力的增强有赖于广泛的传播,尤其是政治文化传播。在众多跨文化传播内容中,政治文化传播对于软实力的提升有着最直接... 在中国取得的经济成就为世界瞩目的今天,中国软实力的提升必须和硬实力的增长相协调相促进。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软实力的增强有赖于广泛的传播,尤其是政治文化传播。在众多跨文化传播内容中,政治文化传播对于软实力的提升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当代中国倡导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实力 文化传播 政治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传播理论、实践与反思--全球视角下的环境正义、公众参与和生态文明理念 被引量:17
3
作者 范松楠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40,共13页
日益严峻的全球环境危机呼唤全球视野下的去西方中心主义跨学科理论创新。跨文化传播政治经济学与生态马克思主义环境正义观提供了切中环境问题根源和解决路径的理论视野,也打开了从全球高度和中国本土立场认识中国“生态文明”理论和... 日益严峻的全球环境危机呼唤全球视野下的去西方中心主义跨学科理论创新。跨文化传播政治经济学与生态马克思主义环境正义观提供了切中环境问题根源和解决路径的理论视野,也打开了从全球高度和中国本土立场认识中国“生态文明”理论和实践的新窗口。从这两个理论视野审视,被视为环境治理成功经验的西方公众参与机制,存在明显的时空层面的局限性和狭隘性,在资本主义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变相推动了其他国家的环境非正义。反观中国,历史上农耕文明在生态方面留下了丰富遗产,现实中农民和少数民族群众表现出超越监督和谏言的带有朴素生态主义认知的自发性、原创性的参与和实践。中国提出的生态文明、“人与自然生命的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论创新更是中国对全球环境治理的重要理论贡献,表现出中国对人类未来发展正确路径的远见卓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传播 环境正义 公众参与 生态文明 文化传播政治经济学 生态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