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治排斥问题初探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景治 熊光清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1-74,共4页
政治排斥是指一定的社会成员或者社会群体在一定程度上被排斥在政治生活之外,没有公平获取政治资源,履行政治义务和享受政治权利的状态。政治排斥是与民主精神不相容的,不利于社会稳定和社会融合,会阻碍政治发展的进程,并增大政治发展... 政治排斥是指一定的社会成员或者社会群体在一定程度上被排斥在政治生活之外,没有公平获取政治资源,履行政治义务和享受政治权利的状态。政治排斥是与民主精神不相容的,不利于社会稳定和社会融合,会阻碍政治发展的进程,并增大政治发展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排斥 政治排斥 政治稳定 政治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新移民的政治排斥问题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景治 熊光清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55-160,共6页
当前中国城市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对城市新移民的政治排斥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使城市新移民的民主权利难以得到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难以充分体现;可能导致群体对立和社会分裂,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阻碍政治参与的有序... 当前中国城市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对城市新移民的政治排斥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使城市新移民的民主权利难以得到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难以充分体现;可能导致群体对立和社会分裂,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阻碍政治参与的有序扩大,增加中国政治发展的风险。积极推动户籍制度改革,给予城市新移民以市民权;逐步放宽城市选区选民资格,将城市新移民纳入城市选举制度中来;促进城市社区建设和社区政治发展,加强社会融合;积极发展壮大党和人民团体的基层组织,拓宽城市新移民合法政治参与的渠道,是解决城市新移民的政治排斥问题的良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新移民 社会排斥 政治排斥 政治参与 政治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流动人口中政治排斥问题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熊光清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26,共5页
利用2006年笔者等人进行的“中国部分城市居民政治参与状况的调查”获得的资料,对中国城市流动人口与城市户籍人口政治参与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城市政治系统存在对流动人口明显的政治排斥问题。
关键词 流动人口 政治参与 政治排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排斥:一种新的分析范式 被引量:6
4
作者 熊光清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7-62,共6页
近年来,西方学者在对社会排斥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政治排斥的概念,并对此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所谓政治排斥,就是一定的社会成员或者社会群体在一定程度上被排斥在政治生活之外,没有公平获取政治资源、享受政治权利和履行政治义... 近年来,西方学者在对社会排斥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政治排斥的概念,并对此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所谓政治排斥,就是一定的社会成员或者社会群体在一定程度上被排斥在政治生活之外,没有公平获取政治资源、享受政治权利和履行政治义务的过程与状态。根据政治排斥产生的原因,可以把政治排斥分为三种类型,即:体制性政治排斥、结构性政治排斥和特殊性政治排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排斥 社会排斥 弱势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人口中政治排斥问题原因探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熊光清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23,共5页
当前中国流动人口中政治排斥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制度层面看,在中国流动人口迅速增长的情况下,户籍制度变革的滞后,政治运行机制变革的滞后,以及民间组织成长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对流动人口政治参与的方式和渠道形成了相当大... 当前中国流动人口中政治排斥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制度层面看,在中国流动人口迅速增长的情况下,户籍制度变革的滞后,政治运行机制变革的滞后,以及民间组织成长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对流动人口政治参与的方式和渠道形成了相当大的约束。从社会结构层面来看,在流动人口大规模涌现的环境下,中国二元社会结构不仅没有出现消解的迹象,反而出现了社会结构的多元分割,也使得中国流动人口中政治排斥问题的出现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从流动人口群体自身因素看,流动人口政治参与要承担比城市人口高得多的成本,并且他们参与户籍所在地政治活动的意愿随着外出时间的增长而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政治参与 政治排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排斥现状分析及解决路径 被引量:3
6
作者 田震奎 呼连焦 刘彤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3-67,共5页
新生代农民工是在我国特殊社会环境下形成的社会群体,相较于老一代农民工,他们受教育水平更高,身份定位更高,权利要求更高,但在政治参与中却陷入了强烈的融入期望和残酷的政治排斥现实的矛盾困境。政治排斥致使新生代农民工不能够公平... 新生代农民工是在我国特殊社会环境下形成的社会群体,相较于老一代农民工,他们受教育水平更高,身份定位更高,权利要求更高,但在政治参与中却陷入了强烈的融入期望和残酷的政治排斥现实的矛盾困境。政治排斥致使新生代农民工不能够公平地享有政治资源,不能充分地表达自身政治利益诉求,不利于我国政治参与扩大和政治稳定。扩大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促使新生代农民工主动融入,有助于破解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排斥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政治排斥 政治参与 政治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主导型政策负排斥:演变轨迹与形成机理——以当代中国为视角
7
作者 钟裕民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16,共5页
从制度分析方法论考察,当代中国政治主导型政策负排斥经历了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初步形成,1957年至1978年间的全面形成,1978年至1998年间的逐步减弱,1998年之后的显性衰减、隐性加剧四个阶段。政治主导型政策负排斥是政策主导者有效运用政... 从制度分析方法论考察,当代中国政治主导型政策负排斥经历了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初步形成,1957年至1978年间的全面形成,1978年至1998年间的逐步减弱,1998年之后的显性衰减、隐性加剧四个阶段。政治主导型政策负排斥是政策主导者有效运用政治标签、代际承继、政治审查、国家再分配等一系列机制的过程和结果。揭示政治主导型政策负排斥的演变轨迹与运行机理,探讨治理之对策,对于优化公共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负排斥 政治主导型政策负排斥 演变轨迹 运行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富人治村——以浙江奉化调查为讨论基础 被引量:150
8
作者 贺雪峰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1-119,共9页
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农民的经济分化。受此影响,中国农村基层治理中出现了"富人治村"的新的治理景观。"富人治村"既是农村经济社会分化的产物,又是农村基层治理制度安排尤其是党建指导思想促... 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农民的经济分化。受此影响,中国农村基层治理中出现了"富人治村"的新的治理景观。"富人治村"既是农村经济社会分化的产物,又是农村基层治理制度安排尤其是党建指导思想促成的结果。"富人治村"具有局部的合理性,同时,"富人治村"可能带来严重村庄政治排斥。在取消农业税的背景下,当前中国农村基层治理,应该主要是发展基层民主,而不是求助于"富人治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人治村 乡村治理 党建 政治排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开发型国家结构下的官僚制:特征、后果和走向——地方政府行为的视角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佳佳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6-51,共6页
本文以地方政府行为为切入点,采用"开发型国家"的概念解析地方政府行为逻辑背后的制度结构。文章认为,在中国特有的权力结构中,官僚制在横向与纵向的结构关系方面体现出控制、封闭与依附等特征。然而,具备上述特征的官僚制在... 本文以地方政府行为为切入点,采用"开发型国家"的概念解析地方政府行为逻辑背后的制度结构。文章认为,在中国特有的权力结构中,官僚制在横向与纵向的结构关系方面体现出控制、封闭与依附等特征。然而,具备上述特征的官僚制在创造快速经济增长的同时,却并不能带来社会的真正和谐与动态稳定,因而也无法保证自身的良性运行。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实现官僚制内部的开放性,解决依附与控制的问题,打破封闭,建立国家与社会的双向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型国家 政治化资本主义 任命官僚制 政治排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