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算法文化参与下的网络政治意识形态建构逻辑 |
张爱军
贾璐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2
|
政治意识形态:影响因素、心理机制及作用 |
刘取芝
孙其昂
施春华
陈友庆
|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5
|
|
3
|
从民间性到“人民性”:戏曲改编的政治意识形态化 |
张炼红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5
|
|
4
|
90年代大众传媒的审美透视─—由政治意识形态到消费意识形态转型 |
王岳川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22
|
|
5
|
民间形式·民间立场·政治意识形态——抗战以后文学中的民间形态 |
王光东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6
|
|
6
|
在文学本体与政治意识形态之间——二十世纪中国典型理论影响研究 |
傅莹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4
|
|
7
|
试论道德信仰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关系 |
管爱华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8
|
从信仰维系到价值导向——谈政治意识形态现代化 |
王锡军
|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9
|
《性理精义》与清初的政治意识形态 |
姚达兑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0
|
恩格斯的政治意识形态批判及其当代启示 |
刘勇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11
|
走出“泛政治意识形态”——“五四”精神反省和现代文化建构刍议 |
王又平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89 |
0 |
|
12
|
马尔库塞政治意识形态批判及其启示 |
段伟
郑忆石
|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
2016 |
2
|
|
13
|
意识形态转型:从政治意识形态到科技意识形态 |
刘英杰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14
|
网络政治意识形态传播的动力、特性及其规制 |
张爱军
秦小琪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15
|
信念论政治之局限与后意识形态政治走向--奥克肖特政治“理想类型”理论探析 |
张铭
宋雅浪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16
|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价值 |
苏星鸿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17
|
国家的文化意识形态职能 |
王列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19
|
|
18
|
法治意识形态的塑造 |
陈金钊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0
|
|
19
|
创新马克思主义,构建中国特色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 重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多重挑战 |
刘军
|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
2013 |
10
|
|
20
|
当代文学历史话语的意识形态特征 |
孙先科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