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尔斯的政治建构主义与实践理性的建筑术 被引量:2
1
作者 刘雪梅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0-96,共7页
政治建构主义是罗尔斯在后期所使用的方法,主要是为了解决早期所不能解决的公共证成的难题。他的建构模式基本来源于康德,其最大优势在于可以实现学说的自主和获得客观性。和康德不同的是,罗尔斯选取的建筑基石是实践理性的原则,而非实... 政治建构主义是罗尔斯在后期所使用的方法,主要是为了解决早期所不能解决的公共证成的难题。他的建构模式基本来源于康德,其最大优势在于可以实现学说的自主和获得客观性。和康德不同的是,罗尔斯选取的建筑基石是实践理性的原则,而非实践理性,另外,他的建构目标是一个自由站立的、扮演公共角色的政治正义观念;建构过程的完成标准是获得反思平衡。罗尔斯的政治建构模型可以解决异议和分歧,具有契约论特色,为多元社会中一种学说的自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尔斯 政治建构主义 实践理性 学说的自主 作为公平的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建构主义中的历史与规范性——基于反思平衡的协调性诠释进路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祖辽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6-52,共7页
政治建构主义意在为理性多元论提供具备公共性的规范性回应。来自政治现实主义的批评认为,其“康德式”属性蕴含的抽象性和普遍性等特征使该证成试图通过程序性建构为现实政治实践提供抽象而普遍的道德蓝图,并把规范性理解为现实政治实... 政治建构主义意在为理性多元论提供具备公共性的规范性回应。来自政治现实主义的批评认为,其“康德式”属性蕴含的抽象性和普遍性等特征使该证成试图通过程序性建构为现实政治实践提供抽象而普遍的道德蓝图,并把规范性理解为现实政治实践对某种道德蓝图的“符合”。但这一批评误解了政治建构主义,政治建构主义并没有把被建构而成的规范性视为纯粹理智演绎的结果,而是始终把规范性安置在现代社会的历史基底上。这种安置暗中援引的“伽达默尔式”诠释学方案能不断挖掘和凸显建构背后的历史性,使正义原则成为一种负载着历史性的动态道德规范。由此,合法性并非囿于符合论,而取决于历史性视域下原则与现实的协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建构主义 诠释学 罗尔斯 康德式 伽达默尔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格的观念与政治自由主义的证成 被引量:1
3
作者 惠春寿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6-61,157,共6页
为了回应社群主义者对公平的正义依赖于康德式的人类道德本质的批评,罗尔斯对他自由平等人的观念进行了修正,主张它只是一种对所有宗教、哲学学说均不持立场的,关于公民的学说。这种修正引发了正义原则证成方法的转变——契约的方法变... 为了回应社群主义者对公平的正义依赖于康德式的人类道德本质的批评,罗尔斯对他自由平等人的观念进行了修正,主张它只是一种对所有宗教、哲学学说均不持立场的,关于公民的学说。这种修正引发了正义原则证成方法的转变——契约的方法变成了政治建构主义的方法,对正义稳定性的契合论证也变成了重叠共识的理念。但不论是在政治建构主义中,还是在重叠共识中,自由平等人的观念都发挥着根本的作用,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的转向因此不但是被这种观念所引起的,而且也是依赖于这种观念得以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自由主义 自由平等人 社群主义 政治建构主义 重叠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历史教育中的国家认同建构:两次转向及其前因后果探析
4
作者 王玥 饶从满 吴宗劲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15,共13页
历史教育是民族国家建构国家认同的重要途径,但历史教育建构国家认同具有情境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转型背景下俄罗斯的历史教育在建构国家认同上经历了两次转向。俄罗斯在具体的时空背景下所选择的国家建构理路的转变是两次转向的... 历史教育是民族国家建构国家认同的重要途径,但历史教育建构国家认同具有情境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转型背景下俄罗斯的历史教育在建构国家认同上经历了两次转向。俄罗斯在具体的时空背景下所选择的国家建构理路的转变是两次转向的重要影响因素。叶利钦时期选择的自由主义倾向于以客观主义历史教育进行自然化国家认同建构,普京时期选择的保守主义倾向于通过建构主义历史教育进行政治化国家认同建构。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通过历史教育建构国家认同,需要基于具体的时空环境和国家建构的需要,在客观历史叙事与价值观建构之间维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历史教育 国家认同 客观主义-自然化取向 建构主义-政治化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