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翼回潮还是有限回归?——英国工党重新执政评析
1
作者 吴韵曦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0-146,165,共8页
英国工党曾经引领欧洲民主社会主义的发展,开辟传统左翼政党现代化转型的路径,而后陷入转型后的选举困境。2024年,英国举行正式退出欧盟后的首次大选,工党自2010年败选以来首次赢得大选上台执政。从政党转型和政党竞争来看,这是工党务... 英国工党曾经引领欧洲民主社会主义的发展,开辟传统左翼政党现代化转型的路径,而后陷入转型后的选举困境。2024年,英国举行正式退出欧盟后的首次大选,工党自2010年败选以来首次赢得大选上台执政。从政党转型和政党竞争来看,这是工党务实调整、保守党执政危机和选举制度放大效应的复合作用,也是新自由主义遭遇挑战之后左翼政党的有限回归。面对政党转型的结构性矛盾和英国积累的深层次问题,工党缺乏理论创新和系统方案,选择实用主义和折中主义,难以实现国家复兴的宏大目标和扭转欧洲左翼的衰退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党 斯塔默主义 政党转型 左翼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今世界左翼政治力量内耗现象探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蒲国良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11,共7页
当今世界左翼政治力量特别是多国共产党组织无论是相互之间还是内部自身,都不同程度地陷入各种形式的纷争和内斗之中,内耗的主要动因是思想分歧、路线之争和权力利益争斗。这是20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惨痛教训在21世纪仍未得到有效克... 当今世界左翼政治力量特别是多国共产党组织无论是相互之间还是内部自身,都不同程度地陷入各种形式的纷争和内斗之中,内耗的主要动因是思想分歧、路线之争和权力利益争斗。这是20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惨痛教训在21世纪仍未得到有效克服的重要体现。这种"恶性肿瘤"成了制约和影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复苏振兴的主要障碍之一。许多政党也不同程度地认识到这些问题,但短期内很难从结构上真正解决。考虑新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如何实现合作和联合,必须在此基础上认识并制定相关对策,既要看到前途的光明,但更要实事求是,不宜盲目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左翼政治力量 政党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翼政治的全球化构想对文艺美学的影响——哈特与奈格里“帝国”三部曲的思想启迪 被引量:3
3
作者 麦永雄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7-106,共10页
在当代左翼激进政治领域,美国哈特和意大利奈格里合著的“帝国”三部曲(《帝国》《诸众》和《共同体》)在新千禧年以来引发广泛的关注与反响。《帝国》尤其被视为21世纪文艺理论复兴的标志性著作,它所催生的“帝国研究”刷新了当代西方... 在当代左翼激进政治领域,美国哈特和意大利奈格里合著的“帝国”三部曲(《帝国》《诸众》和《共同体》)在新千禧年以来引发广泛的关注与反响。《帝国》尤其被视为21世纪文艺理论复兴的标志性著作,它所催生的“帝国研究”刷新了当代西方文论的符号学、后殖民批评等思想观念;《诸众》聚焦于抵抗帝国的新主体,对全球化、数字化时代的赛博空间博弈具有特殊意义;《共同体》则构想了一种反抗帝国统治的民主政治。当代左翼政治和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有着丰富复杂的思想赓续或空间对话关系,“帝国”三部曲堪为典型。它们体现出审美乌托邦的力量,启迪人们对当代世界体系和文艺美学新形态进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政治 帝国研究 诸众 共同体 文艺美学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翼政治与经典构建中的玛丽·麦卡锡创作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劲松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5-180,共6页
20世纪上半叶,美国左翼政治催生了一大批文学经典作品和作家。玛丽·麦卡锡及其文学创作尤为引人瞩目。其作品能进入经典主要有四个原因:(1)美国特殊的历史造就了她传奇的人生和不同凡响的文学创作;(2)她所塑造的女性形象既挑战了... 20世纪上半叶,美国左翼政治催生了一大批文学经典作品和作家。玛丽·麦卡锡及其文学创作尤为引人瞩目。其作品能进入经典主要有四个原因:(1)美国特殊的历史造就了她传奇的人生和不同凡响的文学创作;(2)她所塑造的女性形象既挑战了左翼文化阵营的男权意识,也改写了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女性传统,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3)其小说从"实在本体"和"关系本体"两个方面为读者留下了巨大的阅读空间,具有特别的艺术张力;(4)她的自传体小说坦诚直面人生,注重读者的"向心阅读",从而蕴含了丰富的经典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政治 经典性 双重本体 自传体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上的左翼思潮调查中的列宁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文喜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9-26,共8页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影响既具有特殊性也具有重要性。其特殊性在于,他考虑的很多问题都与政治相关。其重要性在于,他对自由派的批判比起当代的自由主义批判,更具有实际意义上的同时代性。在今天的政治上的左翼思潮中,我们已然能够发...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影响既具有特殊性也具有重要性。其特殊性在于,他考虑的很多问题都与政治相关。其重要性在于,他对自由派的批判比起当代的自由主义批判,更具有实际意义上的同时代性。在今天的政治上的左翼思潮中,我们已然能够发现列宁的理论观点和政治观点的回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政治上的左翼思潮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风问题及左翼文学的分歧之反思——兼论胡风与鲁迅的精神传统问题 被引量:11
6
作者 解志熙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6-92,共17页
本文从周恩来和胡风在1945年10月重庆举行的鲁迅逝世九周年纪念会上发言的区别入手,辨析了注重社会政治革命的"政治左翼"与注重文化思想革命的"启蒙左翼"之异同,进而追溯了胡风等"启蒙左翼"派的"主... 本文从周恩来和胡风在1945年10月重庆举行的鲁迅逝世九周年纪念会上发言的区别入手,辨析了注重社会政治革命的"政治左翼"与注重文化思想革命的"启蒙左翼"之异同,进而追溯了胡风等"启蒙左翼"派的"主观战斗精神"的思想来源及其与"政治左翼"的矛盾之症结,并对"胡风集团"冤案的成因与左翼文学运动的终结给出了不同于习见的历史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风问题 鲁迅的精神传统 左翼文学 政治左翼 启蒙左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启“奥弗顿之窗”:美国桑德斯竞选运动的四个政治遗产 被引量:2
7
作者 门小军 刘杰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9-122,153,共25页
桑德斯竞选运动反映了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世界争取激进变革的新生群众运动对经济不平等现象蔓延的不满情绪,是“占领华尔街”运动爆发之后扭转经济不平等核心诉求重新进入美国政治议程的选举体现。通过重塑政治话语,桑德斯竞选运... 桑德斯竞选运动反映了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世界争取激进变革的新生群众运动对经济不平等现象蔓延的不满情绪,是“占领华尔街”运动爆发之后扭转经济不平等核心诉求重新进入美国政治议程的选举体现。通过重塑政治话语,桑德斯竞选运动成功推动“社会主义”从美国社会中的负面政治标签变成时代思潮,促使左翼政策纲领从边缘主张变成主流议题,激发了年轻人和激进左翼的选举热情,并唤醒了工人的阶级意识,催生美国激进左翼选举联合的可能性,其政治遗产对美国“民主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发挥了关键的助推作用,并深刻影响了民主党和激进左翼的政策取向和选举策略,将为若干年后“另一个桑德斯”的选举成功开启了“奥弗顿之窗”。桑德斯竞选运动是“占领华尔街”运动爆发之后美国激进左翼政治的重大进展,虽然较难引发美国政治机制的革命性变化,但却可以从推动形成和实施左翼政策纲领的层面促进美国国内政治领域的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占领华尔街 民主社会主义 激进左翼政治 伯尼党人 奥弗顿之窗 Z世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君主与有机知识分子——论瞿秋白、葛兰西与“领袖权”理论的形成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历君 《现代中文学刊》 2010年第1期35-60,共26页
文化研究的教科书一般都会把“领袖权”(“领袖权”是瞿秋白对Hegemony一词的译法)概念挂在葛兰西的名下,彷佛这个重要的理论术语是这位意大利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个人发明。类似的简化叙述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历史事实:“领袖权”其实... 文化研究的教科书一般都会把“领袖权”(“领袖权”是瞿秋白对Hegemony一词的译法)概念挂在葛兰西的名下,彷佛这个重要的理论术语是这位意大利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个人发明。类似的简化叙述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历史事实:“领袖权”其实是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多次的政治辩论中共同采用和铸造的理论术语。本文尝试重新考察瞿秋白(1899-1935)和葛兰西(1891—1937)二人对“领袖权”一词的诠释和用法,并进而勾勒出“领袖权”的理论形构与20世纪初左翼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之间具体的历史联系。本文最终希望透过对瞿秋白和葛兰西案例的分析和探讨,具体回应以下几个问题:在布尔什维主义和共产国际的理论论述和政治实践中,20世纪初的左翼政治理论是按照怎样的轨迹建构成形的?现代知识分子面对左翼革命政治实践对他们的种种要求,他们面,临的究竟是怎样的具体政治处境?在这种具体的政治境况中,他们究竟如何重新部署和调动自己的欲望和情感,藉此回应当下政治处境向他们提出的历史任务和政治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瞿秋白 葛兰西 领袖权 现代君主 有机知识分子 20世纪初左翼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女性主义的多元主体联盟:理论构建与现实挑战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沥元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2-178,共7页
为促进绿色变革运动目标的实现,作为当今绿色左翼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主义)生态女性主义始终致力于论证多元化运动主体结成统一政治联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具体来看,生态女性主义学者分别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政治哲学和去欧洲中心... 为促进绿色变革运动目标的实现,作为当今绿色左翼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主义)生态女性主义始终致力于论证多元化运动主体结成统一政治联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具体来看,生态女性主义学者分别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政治哲学和去欧洲中心主义视角出发阐述"女性-自然-原住民-少数族裔"等边缘化群体之间的密切联系,将这些主体的从属性和受压迫地位归结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体系及其父权制文化根基,从而构建了这些主体之间联盟的理论基础。虽然这种多元主体联盟的构建思路丰富和拓展了当今绿色左翼政治动员及其现实进展的时空想象,但它对运动主体多元化的过分强调、对异质性少数群体的过度关注,也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这一政治联盟的左翼本质,忽视了各种社会弱势群体、底层民众之间的阶级团结,因而不利于绿色左翼所追求的绿色变革目标的切实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左翼政治 社会主义生态女性主义 多元主体联盟 历史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