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低收入群体的政治心态与政治安定问题考察
被引量:7
- 1
-
-
作者
原方
于晓媛
-
机构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
-
出处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1-94,104,共5页
-
基金
20 0 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 (0 3BZZ0 0 7 )系列成果之一
-
文摘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阶段 ,低收入群体的政治心理及政治行为处在一种主流积极与支流消极的矛盾状态 :既对总体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各项政策措施持肯定、认同、赞成的态度 ,又对自身状况和相关社会问题表现出不满 ;既比较清醒地认识到稳定对国家和全体社会成员的极端重要性 ,又在涉及自身的具体利益和相关社会问题上或多或少地影响着稳定。真实而准确地掌握和估价该群体的政治心态与政治安定问题 ,需要从实际出发 ,从各种热点、焦点问题的不同向度进行实证的调查、统计和分析 。
-
关键词
低收入群体
政治心态
政治行为
政治安定
-
分类号
D013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低收入群体政治心态与政治安定研究情况分析
被引量:6
- 2
-
-
作者
杨在平
潘峰
-
机构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理论研究室
-
出处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6-100,共5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低收入群体的政治心态与政治安定研究>(0 3BZZ0 0 7)系列成果之一。
-
文摘
低收入群体政治心态与政治安定既是一个理论问题 ,又是一个社会现实问题。研究这一问题 ,积极探索各种协调和处理的途径及方法 ,与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科学的发展观是相一致的 ,也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公正。而对这一问题的切合实际的科学理解 ,可以深化对政治稳定的认识 ,同时也可以促进科学研究的国际化与本土化融合。
-
关键词
低收入群体
政治心态
政治安定
-
分类号
D66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影响低收入群体政治心态及政治安定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2
- 3
-
-
作者
王瑞娟
-
机构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
-
出处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1-104,111,共5页
-
基金
200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 (0 3BZZ0 0 7负责人潘峰 )系列成果之一。
-
文摘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分配形式的多样化 ,社会也出现了新的分化 ,社会的低收入群体在动态中变化发展 ,并对社会稳定乃至整个现代化进程产生深远而复杂的影响。因此 ,从经济、政治、法制、社会风气等方面分析这一群体政治心态及行为取向的深层原因 ,对于及时把握该群体的政治心态和行为取向 ,创造一个安定和谐的发展环境 ,具有突出的实际意义。
-
关键词
低收入群体
政治心态
政治安定
原因
-
分类号
D66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低收入群体的政治心态与政治安定调研设计
- 4
-
-
作者
冯耀明
潘峰
-
机构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
-
出处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4-117,共4页
-
基金
200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03BZZ007)
负责人潘峰。
-
文摘
从政治心理学角度入手集中研究低收入群体的政治心态与维护长期的政治安定问题,是一个极具应用价值的课题。该调研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考察低收入群体的政治心态现状与政治安定状况,分析低收入群体政治心态的不同类型与政治安定的关系,研究影响低收入群体政治心态及政治安定的深层原因,预测低收入群体政治心态的变化趋向与政治安定前景,思考促进低收入群体政治心态的积极变化与维护长期的政治安定的对策。围绕着这一些研究取向,应进行科学的理论设计、实地调查设计和调查结果统计,并作出准确的结论。
-
关键词
低收入群体
政治心态
政治安定
调研设计
-
分类号
D013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改善低收入群体的政治心态与维护政治安定
- 5
-
-
作者
张二芳
雷健坤
-
机构
山西财经大学
中共山西省委纪检委
-
出处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4-117,148,共5页
-
基金
2003-200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03BZZ007)
-
文摘
关注低收入群体的生存生活状况和政治心态,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改善低收入群体政治心态,维护政治安定,不仅要加大制度创新,坚决惩处腐败,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而且要切实维护低收入群体的权益,在改善其经济状况的同时树立政治理性,疏通其利益表达的渠道,不断提高其制度化政治参与的水平。
-
关键词
低收入群体
政治心态
政治安定
-
分类号
D61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关于低收入群体的政治心态
被引量:2
- 6
-
-
作者
潘峰
-
机构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
-
出处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6-67,共2页
-
文摘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 ,低收入群体的政治心态是全国经济、社会、政治运行的晴雨表 ,关系到改革、发展与稳定大局 ,关系到地区和全国的长期政治安定。研究低收入群体的政治心态 ,可从其现实表现入手 ,分析其不同类型 ,研究其深层原因 ,把握其变化趋向 ,从而采取促进其积极变化发展的对策。这样做的目的 ,在于维护长期的政治安定与和谐 ,加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
关键词
低收入群体
政治心态
小康社会
政治安定
-
分类号
D66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低收入群体的政治心态分析
被引量:1
- 7
-
-
作者
陈先宝
-
机构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出处
《求实》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6-68,共3页
-
文摘
低收入群体的政治心态对于维护我国长期的政治安定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通过低收入群体对社会环境的满意度、对富裕阶层的矛盾心理、政治行为状态、较多关注和较少关注的问题、对美好生活的预期及自我素质评价这五个方面的调研分析,我们可以对我国低收入群体的政治心态作出一个基本的判断。
-
关键词
低收入群体
政治心态
政治安定
-
分类号
C912.6
[经济管理]
-
-
题名影响低收入群体政治心态的非公正因素及其消解
- 8
-
-
作者
吴钧贵
-
机构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
-
出处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8-120,共3页
-
基金
2003-200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03BZZ007)
负责人潘峰。
-
文摘
非公正因素对低收入群体政治心态的影响是十分突出的,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目前非公正因素对低收入群体政治心态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拖欠农民工工资、坑农害民事件、城市拆迁问题、执法不公、干部腐败现象等方面。因此,为维护政治安定和保持社会和谐发展,必须从思想观念、政策法规、惩处腐败等方面消解这些非公正因素。
-
关键词
非公正因素
低收入群体
政治心态
政治安定
-
分类号
D61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近代兰州地区的茶叶贸易
被引量:1
- 9
-
-
作者
丁孝智
-
出处
《社会科学(甘肃)》
CSSCI
1990年第5期103-106,125,共5页
-
文摘
自唐宋以来,兰州地区的茶马贸易,使历代封建王朝达到了。睦邻不以金缚,控驭不以师旅”的目的。茶马贸易对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安定起到了重大的作用,那么,近代兰州地区的茶叶贸易状况如何?有些什么特点?对经济发展有何重大的影响?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些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疏漏错误之处,望不吝指正。
-
关键词
兰州地区
茶叶贸易
近代
茶马贸易
经济发展
封建王朝
政治安定
西北地区
-
分类号
F752.658.2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
-
题名理论教学必须“精讲”、“管用”
- 10
-
-
作者
王文秀
-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社会科学系
-
出处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2期14-15,共2页
-
文摘
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所面临的形势是严峻的。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受挫折,现正处于低潮时期。国内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改革开放正向纵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逐步建立,社会思潮复杂多样,思想理论教育战线面临许多新问题。但是,同前些年相比,我国经济发展、政治安定,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初步形成,各级领导对思想理论教育的重视,又为讲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提供了有利条件。为了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所特有的功能和作用,必须深化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以便使理论课教学与现实结合得更加紧密,更具有针对性,更富有时代感。
-
关键词
思想理论教育
国际形势
世界社会主义
政治安定
低潮时期
马克思主义理论
现代化建设
理论联系实际
外国资本主义
思想观念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唐宋诗别略论
- 11
-
-
作者
姜书阁
-
机构
湘潭大学中文系
-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1983年第2期133-142,共10页
-
文摘
在三千年来的中国文学史上,特别是诗歌史上,唐代的诗歌特放异彩,占据了最光辉的一个篇章,它继承并超过了《三百篇》和汉、魏、六朝。但唐代三百余年之后,宋、元、明、清的旧体诗歌(专指古、近体诗)却是由盛变衰,不复能如唐诗之辉煌灿烂了。唐诗是继齐、梁、陈、隋长期绮靡宫体诗风之后,在唐王朝前期政治安定。
-
关键词
欧阳修
唐人
王安石
政治安定
二十年
北宋王朝
社会动乱
典故
古人
唐宋诗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高校思想教育系统的建模与控制
- 12
-
-
作者
胡志刚
胡致强
-
机构
黑龙江水利专科学校
黑龙江农垦师专
-
出处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8-40,共3页
-
文摘
本文提出描述思想教育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寻求思想教育系统的控制机理,为思想教育系统的建立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一、思想教育系统宏观控制的外部条件由教师、学生、教材(包括马列原著等)、实践手段等环节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该系统可看作教育系统的子系统,本身受教育系统(称小环境)、社会系统(包括本地区及世界,称大环境)的影响,同时又对教育系统(通常指某一高等院校)、社会系统起着重大的影响,也就是反作用。对思想教育系统控制的先决条件,是考虑教育系统以及社会系统对系统稳定性、可控性影响。教育、社会系统必须稳定和可控。没有社会的政治安定、经济发展及学校的稳定。
-
关键词
高校思想教育
教育系统
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行为
实践手段
社会系统
政治安定
控制机理
宏观控制
社会环境
-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论邓小平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地位
- 13
-
-
作者
天儿慧
程慎元
-
机构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
出处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75-75,共1页
-
-
关键词
邓小平
中国近现代史
毛泽东
三个时期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文化大革命
“一国两制”
政治安定
毛泽东思想
理论与实践问题
-
分类号
A849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实施三个工程 争创铁门名镇
- 14
-
-
作者
郭光
-
机构
中共新安县铁门镇党委
-
出处
《学习论坛》
1997年第12期46-46,共1页
-
文摘
新安县铁门镇镇党委、镇政府一班人,精诚团结,带领全镇人民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牢牢抓住“创安稳定,加快发展”这条主线,紧紧围绕实施“三个工程”建设,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一齐抓,在争创铁门名镇的征途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狠抓素质工程,全面促进干群思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努力创造政治安定、文明向上的社会氛围 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干群的思想和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是党委政府的重要任务。我们的具体做法是:第一,对部分长期软、瘫、散的支部通过办班、警告性谈话,加压紧逼,催其转化。
-
关键词
名镇
群的思想
新安县
扶贫攻坚
文化素质
镇政府
社会氛围
艰苦创业
创安
政治安定
-
分类号
D267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稳定就能创造效益
- 15
-
-
作者
陈志保
林传贤
-
机构
江西铜业公司城门山铜矿
-
出处
《求实》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160-160,共1页
-
-
关键词
企业生产建设
政治安定
企业内部改革
保卫工作
打击犯罪
辩证统一
社会治安管理
内部情报
保卫干部
社情调查
-
分类号
D412.0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
题名“为富安天下”一解
- 16
-
-
作者
孙纲玉
-
出处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1983年第3期80-80,共1页
-
文摘
《论积贮疏》篇末“可以为富安天下”一句,高中语文课本注解翻译为“(本来)可以使天下富足安定”,又解释了句中两个词:“为,做、形成。富安,指食用充足和政治安定。”大意是不错的,但如果对照原句的用词和造句的特点来看,就值得推敲了。首先,在译文中,“为”字的意思没有得到落实。其次,把“富安”做为一个词来看待。
-
关键词
语文课本
政治安定
句子结构
宾语
翻译
注解
高中
用词
译文
思想内容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储蓄存款增长反映的问题
- 17
-
-
作者
黎成汉
-
出处
《南方金融》
1987年第7期25-25,共1页
-
文摘
一九八六年末,开平县城乡储蓄存款余额41232万元,比上年增长37.3%。今年第一季度又净增7424.8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4.70%。储蓄存款持续大幅度增长,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一、人民群众对国家货币和物价政策的信任。经济活跃,政治安定,金融物价稳定,不少人民群众储币待购商品。二,市场上名牌、优质、高中档商品仍然供不应求。这在客观上也抑制了消费。有些商品积压。
-
关键词
人民群众
储蓄存款
物价政策
国家货币
商品库存
政治安定
第一季度
商品积压
年增长
存款增长
-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
-
题名发挥武昌优势建设文明城区
- 18
-
-
作者
朱宁康
郭泽洲
-
机构
中共武昌区委员会
-
出处
《学习与实践》
1986年第3期24-27,共4页
-
文摘
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十分突出地强调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精神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已越来越被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所认识、理解和重视。我们区委也在积极思考和认真研究怎样结合武昌的实际加强全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力求在五年内把武昌区建成经济繁荣、政治安定,文化建设先进,“四有”新人增多,两风”端正,服务优良,环境优美,秩序井然,具有武昌特点的文明城区。
-
关键词
文明城区
武昌区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优势
“四有”新人
代表会议
政治安定
文化建设
-
分类号
F299.23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机构改革中的干部出路问题
- 19
-
-
作者
庄希鉴
王潇
侯苏庆
罗建平
-
出处
《领导科学》
1987年第3期21-20,共2页
-
文摘
随着新的区划调整和撤局建委,富余干部问题日益突出。富余干部的出路已成为机构改革中一个十分重要,十分棘手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妥善与否,直接关系到机构改革的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政治安定和干部队伍的稳定。因此,必须大力开展和加强对这项工作的调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方法和步骤。解决机构改革中富余干部的出路问题,要有利于保持各级党政机构活力,提高工作效率;也要有利于提高干部素质,促进干部制度改革;还要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解决富余干部问题的出发点,不是消极的“卸包袱”,而是积极妥善的安置,使其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方法、步骤上要考虑社会和人们心理的承受能力,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进行。在具体措施上,分别不同情况,区别对待,既要坚定不移,又要切实可行。根据改革的精神,在冻结现有编制数额、严格控制机关干部入口的前提下,我们设想采取以下措施解决富余干部出路问题。其一,根据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充实加强司法监督和经济监督部门。赵紫阳总理在《关于“七五”计划的报告》中指出,为了适应商品经济发展要求,适应政企分开、政府部门转变职能的要求,适应宏观经济管理由直接控制转为间接控制的要求,在裁减合并专业经济管理部门的同时,要大力充实和加强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其二,配合市对区简政放权,充实区级机构。市级政府机构对区简政放权以后,将大大加重区级机构的工作任务,但目前区级机构及其各个办事处的干部在素质和数量上都远不能满足新形势的要求可将部分富余干部安排到区里工作。其三,动员广大中青年干部自愿报名下乡下厂。
-
关键词
干部素质
机构改革
干部制度改革
中青年干部
出路问题
政治安定
司法监督
“七五”计划
政府机构
区划调整
-
分类号
F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市(县)级党委在党政分开后的决策内容
- 20
-
-
作者
李鹏飞
-
机构
中共山西运城市委
-
出处
《领导科学》
1988年第5期35-,共1页
-
文摘
对地方性的重大问题提出决策,这是党的十三大为地方党委规定的一项重要职能。作为市(县)一级党委来说,如何认识并履行这一职能,是关系到这一层次党政能否真正分开的大问题。地方性重大问题的含义是什么?市(县)党委应对哪些地方性重大问题提出决策?这是党政分开后提出的一个新课题,又是一个迫切需要弄明白的问题。根据以往的实践经验和学习十三大报告的体会,我认为,所谓地方性重大问题包含三层意思:一是从性质上看,关系到本地区战略性的(长期性的)、全局性的、关键性的、政策性的问题均属地方性重大问题;二是从内容上看,指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发展的问题,涉及社会变革、政治安定、思想动态、严重影响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问题等;
-
关键词
党政分开
三层意思
决策内容
政治安定
地方党委
思想动态
十三大报告
引进项目
党政不分
政治体制改革
-
分类号
D2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