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先秦政治婚姻初探
被引量:4
- 1
-
-
作者
崔明德
-
机构
烟台大学
-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13-119,共7页
-
基金
教育部“十五”社科规划重点项目。
-
文摘
就族类、中原诸侯国关于夷狄的概念及国势而言,先秦政治婚姻大致可分为七种类型;先秦各国主要出于结交军事同盟、恃大国以图存、取人之国、巩固盟约、解除兵威、酬恩报德等目的而联姻,但各种联姻的性质却不尽相同。先秦政治婚姻呈现出多元化、多方位,“媵”婚现象比较突出,小国往往被婚姻大国所灭,强国干预弱国内政等特点。尽管先秦时期的政治婚姻与汉唐和亲有很大差别,但前者对后者的影响却是非常明显的。
-
关键词
先秦时期
政治婚姻
婚姻
-
Keywords
the Pre-Qin times;political marriage
-
分类号
K2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略论唐代的政治婚姻及其作用
被引量:2
- 2
-
-
作者
贾艳红
-
机构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6-50,共5页
-
文摘
政治婚姻是以婚姻为手段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婚姻形式 ,它是唐代政治、军事斗争的产物 ,其方式和类型也随政治、军事形式的变化而变化。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 ,政治婚姻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唐政府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和亲有利于边疆和平和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朝廷与藩镇联姻有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维护中央集权 ;藩镇之间联姻在初期巩固了军事同盟和地方割据 ,至唐末又有助于壮大强藩的势力 ,实现局部的统一。
-
关键词
唐代
政治婚姻
和亲
藩镇
-
Keywords
Tang Dynasty
political marriage
He qin
Fan zhen
-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政治婚姻与晋文公称霸
被引量:2
- 3
-
-
作者
马晓丽
-
机构
烟台大学社科部
-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4期73-75,共3页
-
文摘
政治婚姻与晋文公称霸马晓丽晋文公是春秋时期的五霸之一。他的称霸,固然与他长期在外的磨难和回国后的整顿内政有关,但也与他同狄、齐国、秦国的政治联姻有很大关系。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些论述。一晋文公重耳是晋献公之子,自小好士,到晋献公作太子时,他已长大成人。...
-
关键词
晋文公
政治婚姻
春秋时期
政治联姻
齐国
秦国
-
分类号
K237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唐代婚姻类型浅析
被引量:3
- 4
-
-
作者
丛曙光
-
机构
济南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1-103,共3页
-
文摘
唐代的婚姻方式主要承袭前代的包办婚姻,其主要类型有承袭前代的门第婚、财婚、和亲,也有反映本时代特点的才婚、皇室与藩镇、藩镇之间的政治婚姻。五代以后,门第婚、和亲、公主出嫁藩镇及藩镇联姻逐渐消亡,只有婚姻论财这一陋习一直延续不衰,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
关键词
唐代
婚姻类型
门第婚
财婚
和亲
政治婚姻
藩镇
-
Keywords
political marriages
family status
allied marriages
seignior towns
-
分类号
D691.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K2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离骚“求女”意象勾沉
被引量:2
- 5
-
-
作者
刘士林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59-62,共4页
-
-
关键词
“求女”
贵族妇女
贵族婚姻
有虞氏
父权制
屈原
离骚
政治婚姻
意象
商王朝
-
分类号
I222.3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纷纭众说汉昭君
- 6
-
-
作者
中仁启予
-
出处
《学术论坛》
1982年第6期86-86,共1页
-
文摘
历史上的“昭君和番”引起古今诗人的共同兴趣,吟咏之作,车载斗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态度。第一种,从当时汉民族与少数民族对立的基本情况出发,主张战争解决问题,反对从政治上缓和矛盾,因而认为昭君出塞是一种屈辱的行动,是下策。唐人戎昱的《咏史》说:“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唐宪宗朝,北方少数民族频频侵犯内地,大臣们提议“和亲有五利而无费”,皇帝就记得这首诗,笑道:“魏绛之功,何其儒也!”从此息和亲之议。持这种观点的人,表现出顽固的大汉族主义,不明白和亲是一种化干戈为玉帛的政治婚姻,是增加盟友,
-
关键词
北方少数民族
政治婚姻
昭君出塞
汉民族
唐宪宗
唐人
战争
妇人
社稷
基本情况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神庙险情 法老秘史
- 7
-
-
作者
袁宙
-
出处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9年第1期58-58,共1页
-
文摘
上埃及卢克索神庙阿门荷太普三世殿宇,由22根高20米的擎天立柱所架托,气势非凡.但自本世纪80年代起,22根大柱先后发生了倾斜.1984年,埃及文物管理局为解决神庙大柱的倾斜问题,组建了一个委员会,但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1987年,埃及——法国研究中心经过测量,发现大柱已倾斜1.5度,肉眼已能看出.文物管理局这才意识到危险,为避免倒塌酿成灾祸,采取了紧急措施,用一根根质地坚硬的木杆子支撑大柱,同时组织力量研究抢救神庙的具体施工方案.
-
关键词
法老
阿门
施工方案
文物古迹
花岗岩
紧急措施
王后
博物馆
组织力量
政治婚姻
-
分类号
K88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